2019年,最高檢提出建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 用「工作指數...

2020-12-25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核心閱讀

  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每年收到約100萬件群眾信訪,反映司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司法裁判的意見。

  2019年,最高檢提出建立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要求檢察機關在收到信訪7天之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這項制度如何落地、效果怎樣?記者深入河南、安徽進行採訪。

  被騙30萬元後,河南鄭州市民王小萍(化名)的生活陷入困境。案發4年多,騙子依然逍遙法外。2019年8月27日,她試著給鄭州市中原區檢察院寫了一封信。正是這封信,讓她重拾信心。

  檢察機關收到王小萍的來信後,7日內就做出回復,同時全面審查證據,協同公安機關查明案件事實。今年2月,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檢察機關還為王小萍申請了司法救助,被騙走的30萬元也正在跟進追繳。

  這是檢察機關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的縮影。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出,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截至今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收到群眾信訪971400件,均做到7日內「應回盡回」「能回盡回」,符合檢察機關受理條件的案件答覆率為99.3%。

  信訪處理落實落地

  「檢察院白天上班,老百姓也要上班,如果檢察院24小時上班就好了,這樣群眾就可以隨時反映問題。」有信訪群眾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在鄭州市中原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臺形似銀行ATM機的機器解決了這一難題。

  這是中原區檢察院自主研發的自助櫃,來訪群眾通過輸入身份信息,將要提交的案件材料放入自助櫃,自助櫃會同時向來訪群眾和後臺發送簡訊,提醒檢察工作人員上班後第一時間處理。

  這項「小發明」為群眾提供7×24小時查詢、登記、預約、收發等綜合性服務,「從線下跑到線上飛」,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成為現實。

  不僅是自助櫃,在中原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服務臺拆除了玻璃隔擋,降低了臺面高度,減少了寬度,拉近了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服務臺外立面向內傾斜,讓群眾有地方放腿;座椅選擇了椅腿固定、椅座可旋轉的款式,讓群眾坐起來更舒服。

  為服務信訪群眾,河南省檢察院設立了3個中心——群眾來信處理中心、網絡信訪處理中心、群眾信訪督辦中心。

  當日信當日拆、當日錄入信訪信息系統,建立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實現群眾來信網上流轉、全程留痕,這是群眾來信處理中心的職責。網絡信訪處理中心不僅負責受理群眾網上信訪,還負責省院領導接收的群眾來信來訪。群眾信訪督辦中心負責對群眾來信的辦理、答覆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防止來信「石沉大海」。

  河南省檢察院還明確群眾來信處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受理、審查、分流、督辦的程序要求,通過周報告、月通報和季講評、提前15日預警、抽查回訪等制度,讓群眾信訪處理有章可循、落實落地。

  辦信就是辦案

  核對信封上的信息、排除可疑物品、用剪刀開封……在安徽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群眾來信處理中心」,助理檢察官張俊熟練地處理著來信。目前,安徽省三級檢察院均建立了專門處理群眾來信的部門,負責接受群眾信訪、建立臺帳、反饋上報等工作,基本實現了來訪信件「日清周結月匯總」。每封信、每件來訪材料還會貼上條形碼,方便查閱辦理進度和結果。

  此外,安徽省檢察機關還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推進12309中國檢察網、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的推廣應用,安排專人負責,讓群眾隨時隨地體驗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綜合檢察服務。

  「在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對群眾來信一律實行兩次程序性回復,接收信件的檢察院要在7日內進行第一次回復,承辦檢察院在收到轉交的信件後,還要進行第二次程序性回復,告知來信人其寄往檢察機關的信件已收悉並轉有關部門辦理。」安徽省檢察院副檢察長盛大友說,按照「辦信就是辦案」的理念,安徽省檢察院要求,對於群眾向檢察機關提出的信訪訴求,無論是否屬於檢察機關管轄,都需要在7日內回復,「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也要及時轉送有關機關並回覆信訪人,確保其第一時間知曉檢察機關對信訪材料處理情況。」

  一年多來,安徽全省檢察機關直接接受群眾信訪26955件,對於需要回復且具備回復條件的均做到7日內及時程序性回復。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共有4148件群眾信訪達到3個月辦理過程或辦理結果答覆期限,各級檢察機關共答覆辦理進展或辦理結果4106件,到期答覆率98.99%。

  「一把手」接訪解難題

  聽說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顧雪飛要接訪,6月9日一大早,74歲的何先生特地從河北趕來反映情況。

  看到滿頭銀髮的何先生,顧雪飛將他請進房間:「您好,老人家,請坐!今天由我負責接待您的來訪。」

  原來,何先生有一對孫子、孫女,一直跟著兒媳索某生活。沒想到,去年5月17日,索某在河南被殺害,家裡頂梁柱塌了,生活陷入困難。兇手雖然被抓,但經濟條件有限,何先生遲遲得不到賠償。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生活上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黨和政府始終關心困難群眾,政府和司法機關會千方百計幫助你們家渡過難關。孩子一定要繼續上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顧雪飛說,「您年紀大了,跑這一次就行。以後還有什麼訴求,就直接給我們工作人員打電話、寫信。如果需要當面溝通,我們的檢察幹警會去您家。」

  聽完這些話,老人家拉住顧雪飛的手,一個勁兒地感謝。

  「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都是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們要扎紮實實把群眾信訪工作做好,努力讓群眾只跑一次。」顧雪飛說。近年來,河南省檢察院把「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作為轉變檢察作風的「突破口」,壓實「一把手」主體責任、辦理責任、推動責任,認真做好群眾信訪辦理工作,努力用檢察幹警的「工作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指數」。

  如今,在河南,檢察機關領導幹部帶頭辦理群眾信訪件已成常態,各級檢察長特別是基層檢察長既辦信又辦訪。同時,積極開展檢察長遠程視頻接訪,建立預約接訪、帶案下訪等制度,試行點名接訪制度。據統計,一年多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收到群眾來信23087件,具備回復條件的21585件全部做到7日內程序性回復,已辦結答覆15055件。

  案結事了是根本

  件件回復不是關鍵,案結事了才是根本。為此,安徽省檢察院多次召開專項工作座談會,督促群眾信訪答覆工作,要求對群眾信訪不僅要及時答覆,更要注重釋法說理,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2013年,信訪人徐某某因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被蕪湖市某區檢察院以犯罪情節輕微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徐某某不服,認為自己根本不構成犯罪,並提出申訴。

  在此後的6年多時間裡,徐某某走遍了蕪湖市檢察院、安徽省檢察院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三級檢察機關均作出維持原不起訴決定。

  為了實現案結事了,2019年11月,蕪湖市檢察院決定召開公開聽證,邀請人大代表、律師等一同參加。在聽證會上,檢察機關介紹了徐某某案件的來龍去脈、並詳細解釋了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法律依據。經過檢察官一番耐心細緻的釋法說理,徐某某最終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決定,同意息訴罷訪。一件信訪積案得以成功化解。

  「能聽證、盡聽證」,本著這一原則,安徽省檢察機關將公開聽證作為常態化辦案機制,全面推進公開聽證工作,不斷提升公開聽證質量和覆蓋面。自去年以來,安徽全省檢察機關累計對32起刑事申訴案件進行了公開聽證。通過公開聽證,讓持不同主張和觀點的各方當事人充分表達訴求和意見,由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聽取評議,保證案件辦理的公平公正,促進矛盾糾紛化解。

  「對於被確定為信訪積案化解對象的,除具有不宜公開情形外,在徵得信訪人同意的前提下,原則上都要舉行公開聽證。」盛大友說,下一步,全省檢察機關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每年至少要舉行100場案件公開聽證活動。

  此外,對於首次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刑事申訴案件,除全面開展公開聽證外,承辦檢察院還將調閱原案卷宗進行審查,當面聽取申訴人或代理律師意見,把釋法說理貫穿辦案的全過程,把息訴罷訪、案結事了作為檢驗辦案效果的重要標準。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市檢察機關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制度新聞發布會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以來,巴彥淖爾市檢察機關紮實推進「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通過明確辦理答覆時限,倒逼辦信辦案責任落實,以實際行動解決了群眾申訴難的問題,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人文的情懷。
  • 7日內回復,3個月答覆!最高檢承諾「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如何落實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題:7日內回復,3個月答覆!最高檢承諾「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如何落實新華社記者王子銘、陳菲「多虧了檢察院,沒有你們幫助,俺都不知該咋辦!」報案後,公安機關因缺乏人證未予立案,閆大娘的家人向縣檢察院寫信反映情況後,檢察機關在接信的第三天,便給予了書面回復。之後,檢察人員兩次來到村裡了解情況,經認真審查,監督公安機關立案。相關部門積極做工作,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閆大娘接受了對方道歉,並獲得了相應的賠償金。閆大娘反映的問題得以及時解決,是檢察機關落實「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工作的縮影。
  • 「石檢要聞」石嘴山市檢察機關紮實開展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深化對群眾信訪工作的認識全市檢察機關控告申訴部門堅持把群眾信訪工作作為檢察機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切入點,充分認識到「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舉措,是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化解社會矛盾、定紛止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高度重視群眾來信辦理工作
  • 最高檢排查的348件信訪積案已辦結96%
    為鞏固深化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今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了信訪積案清理活動。經全面摸底排查,最高檢共排查出348件信訪積案,並將其中60件作為最高檢掛牌督辦案件。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信訪積案清理和集中治理重複信訪專項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截至11月15日,最高檢確定的348件信訪積案已辦結334件,佔全部信訪積案的96%。
  • 三位代表點讚檢察機關"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
    多位關注檢察工作的代表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群眾信訪問題解決得好不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檢察機關在解決群眾信訪難方面的力度和舉措力度空前,值得點讚。   「小信件,大情懷」   2018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最高檢集中處理來信室調研時提出,對群眾來信要做到「件件有回覆」。
  • 一年收到群眾信訪971400件,檢察機關如何「應回盡回」?國務院新聞...
    去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要「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這個制度實施已經一年多時間了,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先生,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賈宇先生,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廳長、一級高級檢察官徐向春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檢察機關一年收到群眾信訪971400件,如何「應回盡回」?國新辦發布...
    去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要「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這個制度實施已經一年多時間了,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先生,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賈宇先生,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廳長、一級高級檢察官徐向春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去年至今 全省檢察機關共回復答覆15123件群眾信訪
    6 月 8 日上午 10 時,遼寧省人民檢察院舉行 " 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 " 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檢察機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工作情況。2019 年 1 月至今,全省檢察機關共對 15123 件符合回復條件的群眾信訪進行了 7 日內程序回復和 3 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
  • 最高檢:排查的348件信訪積案已辦結96%
    為鞏固深化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今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了信訪積案清理活動。經全面摸底排查,最高檢共排查出348件信訪積案,並將其中60件作為最高檢掛牌督辦案件。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信訪積案清理和集中治理重複信訪專項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截至11月15日,最高檢確定的348件信訪積案已辦結334件,佔全部信訪積案的96%。
  • 「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見成效
    江蘇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負責人介紹,現在,該省各級檢察機關對群眾來信,凡能聯繫上的,都能在7日內通過手機簡訊或書面回複寫信人,做到「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此前,省檢察院專門制定了關於信訪事項「件件有回覆」工作的規定下發,要求全省檢察機關對群眾來信「7日內程序性回復,三個月內實體回復」。
  • 信件連民心 件件有回覆 檢察機關創新解決申訴難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等地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投訴舉報難等問題,從優化審批流程入手,推動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善於從基層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找出路、找辦法,加大體制機制創新,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建立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工作的部署。
  • 遼寧檢察機關暢通渠道 回復答覆1.5萬餘件群眾信訪
    原標題:遼寧檢察機關暢通渠道 回復答覆1.5萬餘件群眾信訪人民網瀋陽6月9日電(王斯文)從2019年1月至今,遼寧檢察機關共對15123件符合回復條件的群眾信訪進行了7日內程序回復和3個月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辦理群眾申訴、國家賠償案件3094
  • 「應回盡回」:合肥市檢察機關4000餘件群眾信訪回復率答覆率100%
    6 月 8 日,全國檢察機關正式啟動 "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 " 新時代檢察宣傳周活動。記者從合肥市檢察院獲悉,2019 年 3 月份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接收群眾信訪 4495 件,均做到 " 應回盡回 "、" 能回盡回 ",回復率答覆率均達到 100%。
  • 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
    5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松苗在做客「縱論『四大檢察』新格局暢敘『十大業務』新願景」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透露,2019年,最高檢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方面,王松苗介紹,最高檢推動建議提案辦理日常化,無論是實際辦理、還是反饋答覆,都更精心更走心更務實。
  • 最高檢工作報告全文:2019年辦理各類案件3146292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2020年5月2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 軍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
    每一份答覆都一絲不苟開誠布公《關於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維護見義勇為社會風尚的建議》《關於對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權益保障的建議》《關於增加基層人民檢察院人員編制的建議》……2019年,最高檢承辦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50件代表建議,飽含著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關切和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最高檢:為什麼有人會長期上訪?要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今天(5月14日),國新辦召開檢察機關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有關工作情況發布會,對於群眾信訪問題,最高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陳國慶表示,有些信訪人可能會長期上訪、多次上訪,設身處地地想,我們作為老百姓,有了問題,到有關部門反映,沒有回覆,問題得不到解決,肯定要不停地反映問題
  • 關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的信息
    報告說,2019年,檢察機關持續推進「一號檢察建議」落實。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最高檢與公安部、教育部共建教職工入職前查詢相關違法記錄製度;與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強制報告制度。專門發布檢察政策:凡拉攏、誘迫未成年人參與有組織犯罪,一律從嚴追訴、從重提出量刑建議。
  • 您的來信已回復,請查收
    2019年全國「兩會」,張軍檢察長向全社會莊重承諾建立群眾來信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制度。今年全國「兩會」上,張軍檢察長要求全國檢察機關要繼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辦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
  • 261件建議提案蘊涵人民新期待,最高檢分類研究、精準分辦
    ​「這項工作年年做,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受疫情影響,今年辦理建議、提案的時間比較緊迫,如何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把建議和提案高質量辦好,是對我們責任和能力的考驗。希望大家走心、用情,以求極致的態度做好這項工作,讓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有更強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