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百千萬劫難遭遇》第11講
為什麼說地藏經裡面有六齋日,十齋日?為什麼初一十五一定要做好事讀經上香持齋?初一十五這兩天,四大天王會親自率著他的太子和眷屬大臣們來巡遊一四天下。初一十五這兩天。十四,二十九,這些是他的太子和臣民來,就初一十五四大天王一定會親自來。可是大家不要忘了,他還沒有出三界。他也有嗔恨心,也有分別心,也有好噁心。
他看見誰行善事他就起歡喜,就派善神守護著他成就他;看見誰行惡事了,他也給他記帳。所以他是皈依的釋迦牟尼佛的護法。這是四天王天。我們欲界一共有六重。我們的脈絡,四土,常寂光實報莊嚴方便有餘、我們在凡聖同居。凡聖同居又叫三界,色界無色界,我們在欲界。欲界又有六道,六道我們講了四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我們在講天道了。
天道裡面欲界的第一重天四天王天,第二重天叫做忉利天。這都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就叫做三十三天。忉利天也是在須彌山頂,東西南北各有八重天,八個世界,四八三十二,中間的一個天是釋提桓因、我們俗稱玉皇大帝、又叫帝釋天所居的地方,他是忉利天的天主。所以我們讀過地藏經的就知道釋迦牟尼佛上升到哪裡為母說法?地藏經就是在忉利天講的。
包括華嚴經也是在忉利天講過一會,七處八會。所以說這個忉利天有一個好處是什麼?他的天主就是我們常說的玉皇大帝,他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皈依佛陀。當時還有這麼一個典故,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不想說法、不想講經,為什麼?他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染汙,我要講的法過於清淨。所以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講法,他說讓我講法「如入賊國勸人不盜」。
就是說滿世界所有的都是小偷,你讓我到這個世界去勸大家不要偷東西,太難了。我們這個世界偷什麼?貪嗔痴。他要佛法講的勸人要放下,我們這個世界一定要每天去掙錢。可是佛法裡面讓你去布施,所以說這個稀有難信之法跟世間俗情俗見是相牴觸的。當時佛陀不想講法,就是釋提桓因作為代表去請佛,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本來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證果了以後,就要涅槃的。
這是叫做第二重天忉利天。第三重天叫做夜摩天。黑夜的夜,摩登時代的摩,夜摩天。夜摩天也是印度話直接譯過來的音譯,翻譯成漢語就叫做善時分,就是說它那個天裡面好多時候基本上都是快樂的,沒有苦惱。生到哪兒的天人都在享樂。夜摩天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你們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嗎?
你們都知道說「暗室虧心」,黑暗的屋子裡面你動一念虧別人的心,神目如電,就是神仙的眼睛跟電一樣照得清清楚楚。「人間私語」,說:咱們兩個今天弄點壞事吧,我偷偷的告訴你不要告訴別人,你知我知,殊不知還有天知地知。可是我們俗人說天知地知的時候,根本不相信有天知地知,還是覺得只有我知你知。
可是不要忘了,夜摩天的天主的宮殿裡面有一面當臺寶鏡,當然我們說的寶鏡其實可能就是摩尼珠一樣,是一種透明的珠。就跟我們魔術師、巫婆,很可能是這樣一種情形。那麼這個當臺寶鏡就跟地球一樣它是自轉的。初一十五這兩天,剛好對著我們這個世界。不但我們所有的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照得清清楚楚。夜摩天宮。這是欲界的第三重夜摩天。
那夜摩天跟忉利天,剛才講了四天王天忉利天,也是一個分水嶺,為什麼?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地居天,依地所居。就是這兩個天裡面的眾生一定還要腳踏實地、有個承載的東西。但是夜摩天開始就依空而居了。時時刻刻都在空中。說明他們的貪著執著依附的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