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連市場分析都不會做?那你還能做什麼?」
加了幾天班才做好的市場分析報告,部門老大翻了沒幾頁就看不下去了,說:
「你把手頭上的資料交給XXX吧(跟我一樣是試用的產品助理),以後由他負責。」
本以為能夠通過這個報告爭取到跟項目的機會,然而到手的鴨子卻飛走了。
我默默交接完回到工位,開始懷疑人生:自己敲代碼敲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轉產品經理。
我是阿遠,剛畢業那兩年都在敲代碼,可一方面自己興趣不在那,另一方面也擔心升不上管理就要面臨中年危機,所以早早通過人脈內推拿到了這裡產品崗試用的名額。
一開始還覺得產品崗挺適合我的,因為我愛跟人打交道,反應也積極靈活。但真正做起了產品工作,才發現這些都派不上用場。
因為,缺乏產品能力基礎本身,就是個大坑。
不知道理論如何落地到實際操作當中,就算跟同事請教了波特五力、PEST等幾個模型,也不會用,
就拿市場分析報告來說,不知道分析的維度有哪些,不知道如何科學分板塊地來分析市場,
產品知識不牢固,總是會弄混相關的概念,覺得市場分析和競品分析差不多,覺得需求收集和執行指令也差不多,
有時候開會老大講得快了些,我都需要回來查資料補功課。
同期進來3個人,我算是比較積極主動的一個,總是能拿到機會,但也總是因為在執行中做不好,所以接連錯失機會。
眼看著,自己可能會在試用期後就被淘汰,心裡越來越焦慮。
02
零基礎轉崗產品,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其實阿遠的困窘,跟不少朋友如出一轍。
已經轉崗產品,但產品專業能力不足,難以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想要轉崗產品,但對產品一知半解,爭取不到比較好的薪資待遇;
想要入行產品,但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產品,連正式offer都難拿到。
歸根結底,系統性的產品基礎學習,是不可忽視的起跑準備。
很多新人剛開始學習產品,總是喜歡去看文章、泡論壇,並不是說這樣學習不好;
而是當我們在面對一篇文章或經驗分享時,不同的人捕捉到的信息和內容是不一樣的,一個人能捕捉的信息有效率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知識認知和專業基礎。
比如說,一個普通人和一個鳥學專家遇到一隻麻雀,普通人的認知就處於一種天然的粗糙狀態,就覺得那是一隻麻雀;
但鳥學專家卻能一下子辨清這隻鳥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甚至對大量潛伏在這個場景中的微信息和隱藏信息都能察覺出來。
從天然粗糙到系統認知,中間需要系統學習和大量實踐。
回到產品知識上,我們可以以市場分析板塊為例子,看看前去哪兒產品總監,90天產品經理實戰班導師@白羽是如何帶領大家一步步形成系統認知,脫離粗糙狀態的。
首先,老師會先把產品從0到1的工作流程拆解為5個層面: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和表現層,是產品從想法到落地的整個過程。
市場競品分析正處於戰略層面,是讓我們明確用戶需求/產品目標,簡而言之就是「要不要做、做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對目前手上的工作、工作目的以及工作重點就會有了大概的印象。
然後,老師會舉一個日常例子來個熱身思考:如果你準備在某寫字樓附近開一家麵館,第一步會做什麼?
「你會一開始就租店面嗎?」
「當然不是,首先我們要去做個調研。」
「如果你要做調研,你會調研什麼信息?」
「人流量?租金?競爭對手?進貨渠道?市場差異化定位?」
從一問一答中,一步步地引導大家形成相對全面的思考。
分析上面的所有措施,就可得知:做這一切的目的是「找到最有可能把這件事做成功的方法」。
清楚了市場分析的概念後,老師會從出發點和執行來說明,市場分析和競品分析兩者的定義和差異是什麼。以免大家混淆。
以及在實際操作中,老師也會一一指出,做市場分析不可違背的基本四要素(最容易忽略的四點)是什麼:
客觀性:做市場分析報告,並不是我覺得我認為,而是要去搜集客觀數據或科學調研結果來分析;
決策導向:做市場分析報告,也不是為了調研而調研,而要在明確調研目的的前提下去搜集有用的數據,分析出來的結論要為決策服務;
信息處理:信息搜集是第一步,要進行信息處理、判斷、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系統性:做市場分析報告,不能太片面,要儘可能搜集到各個維度的信息。
03
既然起跑晚了,如何在後面跑更快?
如果你跟阿遠一樣,還沒有建立起系統的產品知識認知框架,那麼非常建議你像上述的那樣,從可理解的日常例子到規範的概念,一步步系統地完善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
只有完善了產品知識框架、夯實產品知識基礎,才能在0基礎的劣勢下,樹立職場競爭力、實現彎道超車。
為了幫助那些被攔在門檻外的同學們,起點學院聯合騰訊課堂打造了一門【90天產品經理實戰班】,也就是上述的產品初階課程。
這門課程經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8年乾貨沉澱、以及10+騰訊大廠導師的打磨,已經是一套經得起市場驗證的產品入門課程。
目前為止,已經召開了38期,幫助了5000+學員搭建了系統的產品知識體系,順利入行/轉崗產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產品0基礎的學員,在經過3個月系統學習之後,可以產出這樣優秀清晰的產品文檔:
(keep迭代功能原型設計)
文章篇幅有限,僅展示部分,
這樣一份作品,無疑是轉崗產品的路上最有力的求職武器。
除了0基礎,也還有不少已經入職的產品經理,會選擇這門課程來鞏固產品基礎,提升專業能力,從而解決工作瓶頸問題。
而這門能夠幫助你快速入門產品經理,輸出優秀作品集的高質量產品課,已經開啟了最新一期課程的報名通道了!
備註:返現200元為騰訊課堂平臺提供,購課後可申請提現。
接下來,你可以了解一下,這門課程的更多亮點!
1、BAT一線實戰導師親自授課
前面我們提到@白羽老師就是我們這門課程的主講老師之一,操盤過多個從0到1的開荒項目,擅長電商旅遊、SaaS系統、C端用戶體驗、交易流程、增長,對產品市場有深入的洞察力。
當然,我們其他3位老師也一樣擁有著這麼優秀的履歷。
@Aiden老師,原騰訊QQ音樂高級產品經理,負責QQ音樂Android產品線的規劃。擁有10年產品經驗,在產品戰略,細節,人員的把控上有一定的見解。
@李晨老師,騰訊高級產品經理。先後參加負責騰訊課堂、QQ炫舞2等產品的運營,主導完善了騰訊課堂運營標準化體系,教授給你的產品運營知識,是她一步步親身實踐過的。
@Jason老師,曾參與主導騰訊人才甄選體系的搭建,是騰訊《行為面試法》公司級認證講師,讓你明確自己在產品行業中的能力定位。
這四位導師與起點學院合作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套專業體系的教學理論,知道如何把控課程教學節奏以及如何引導新人更快上手工作,非常值得新信任。
如果擔心課堂上學習得不夠透徹,在課後導師還會留在班級群中為學員們進行專屬答疑,幫助學員解決從學習到工作上的問題。
2、體系全面的的產品知識內容
對於產品新人來說,體系化地學習產品知識很重要,能夠學到實用且適用的工作方法論也非常重要。
為了讓同學更加易於理解,老師會引用市場上相對典型的例子或者自己在大廠的經典案例來一一講解論證知識點和方法論。
在這裡,你能學習到包括市場與競品分析、需求挖掘與管理、產品設計與開發、產品運營等在內的實用產品知識,課程系統覆蓋產品知識6大板塊,具體大綱如下:
3、切合實際場景的作業和項目實操
除了學習理論知識、大廠方法,我們更強調所學知識是切合實際工作場景的。所以你不僅能夠通過產品實戰演練積累作品,並且學完課程就能馬上上手工作。
我們會在每個小知識章節後會設置1-2個課後作業、在每個知識板塊後設置1個實戰項目。
從競品分析、需求篩選,到產品方案構建和評審,模擬完成一次產品迭代的全過程,5次項目實戰機會、十多次課後作業,均來自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的真實案例。
而且,每份實戰作業都由導師親自批改,1V1的詳細批改意見可以幫助你深入理解,確保你能真正的掌握產品的基礎技能。
這樣一份精打細磨的作品集,足以幫助大家在實戰演練中內化課程上學習到的產品知識,更可以作為以後求職產品崗位的敲門磚。
備註:返現200元為騰訊課堂平臺提供,購課後可申請提現。
4、體貼的課程服務和獎勵機制
每周2次直播上課:周三、周日晚20:30-22:00,不耽誤白天上班。就算錯過了課程直播,也可以在次日觀看回放,一年內可以無限次複習觀看,學習時間非常靈活。
課程中陪你成長的除了導師,還有專屬的班主任和助教,他們將提醒你預習、上課、做作業,全程跟蹤學習進度,幫助你及時解決學習路上的疑難雜症。
在課程結束時,我們會以本學期總成績為準,給前三名同學頒發獎學金,第三名獲得500元,第二名學費減免50%,第一名學費全減免!
而且,成績優異的學員,還將獲得權威證書認定,這是業內騰訊唯一認證的網際網路產品證書,已獲得騰訊系企業認可,含金量滿滿!
介紹到此結束,如你所見,這真的是一門非常適合入門/轉崗產品人群學習的高質量課程。
所以,如果你:
1、產品0基礎,沒畫過原型、沒寫過PRD
2、對產品工作不了解,沒有主導產品設計的經驗
3、想要轉行/轉崗產品,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