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房企帳面現金僅24億 祥生控股亟待募資「解渴」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斑馬消費

在中國房企TOP30中,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祥生控股)是唯一未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日前,這家千億房企最終朝現實低頭,向港交所遞表上市。

公司實現從百億到千億規模的跨越,僅花3年時間。長期依賴銀行、信託、私募等融資渠道是公司火箭式躍進的助推器,這也讓公司盈利能力不強、靠信託借款強撐規模等被詬病不已。樓市白銀時代,公司亟待募資「解渴」。

可用帳面資金僅24億

從百億規模到跨越千億規模,祥生控股只用了3年,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中的一匹黑馬。

公司聆訊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62.93億元、142.15億元、355.20億元,複合增長率137.6%。

正是專注於規模性擴張,讓這家房企跌入了靠借貸維繫投資與運轉的鴻溝。

斑馬消費發現,祥生控股通過銀行借款、信託融資、ABS等融資渠道,將融資發揮到極致。其中,公司通過信託渠道融資獲得資金更為顯眼。

2019年底和2020年4月末,公司未償信託融資借款分別為180.07億元和152.70億元,分別是各期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的63.12%和48.40%。

公司依賴於信託渠道融資,和上市前的江西房企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幾乎一模一樣。

2018年至2019年一季度末,新力控股集團通過信託融資借款總額分別為113.92億元和133.02億元。其中,公司在2018年末未償還信託融資總額是同期借款總額的51.6%。

截至2019年末,祥生控股有51筆信託融資借款未償,其年利率在8%-19.60%區間,同期公司整體融資成本為9.28%,超出中國主流房企6%的平均融資水平。同一時期,公司僅銀行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高達32.33億元,公司年內溢利為32.09億元。

通過高成本融資方式維持高槓桿運轉,公司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過去3年,公司全部利息支出分別為18.80元、34.71億元和44.77億元。資本化利息後,融資成本幾乎翻倍速度增長,分別為2.20億元、4.32億元和7.78億元。

截至2019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4.12億元,較上年減少22.54%。2017年-2019年,公司的帳面有息負債從258.74億元升至285.27億元。雖然淨資產負債比率從13.8倍降至3.6倍,缺錢的現實仍如鯁在喉。

今年以來,公司在1月、3月和5月發行總額3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高達12.50%,這還是海內外整體融資成本下滑背景之下。

在此次赴港募資中,公司提出將一部分募資用於項目開發用途的部分現有信託貸款的償還。這包括3筆信託融資:2021年3月4日到期的年利率9.50%的信託貸款、2021年3月26日到期的年利率14.50%的信託貸款、2020年12月4日到期的年利率12.00%的信託貸款。

 激進拿地補倉

祥生控股能在短時間內崛起,靠的是三四線城市的棚改貨幣化紅利。隨著紅利逐漸消失,公司銷售受到不小的影響。2019年,公司銷售目標1300億元,僅完成89.18%。

長期重倉三四線城市市場,以及當地房地產市場的銷售乏力早給公司敲響了警鐘,這也是公司拼命逃離三四線市場的重要原因。

2019年開始,公司提出1+1+X策略,即以浙江為主,主張泛長三角化、再選擇性地布局一些核心二線城市及一線城市周邊的二三四線城市。

隨著銷售放緩以及新策略的提出,公司似乎有意放緩拿地力度。

克爾瑞發布《2019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TOP100》榜單顯示,祥生控股在2019年新增土地投資額為217.3億元,較上年減少49億元。

公司從2018年開始優化財務指標至今,其資金狀況並不充裕,且償債能力依然較弱,但在今年上半年的新一輪土地補倉運動中,公司依然擲下重注,死死盯住疫情過後已漸漸復甦的長三角地區及東南沿海房地產市場,先後在寧波、溫州及杭州等城市一級土地市場拿地。

據中指院數據,今年前5個月,公司支出土地金額128億元,是去年拿地支出金額的7成左右。

從土地儲備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中,準一線、強二線以及二線城市的佔比為85%左右。

今年,祥生控股在杭州拿地堪稱大手筆,3月,以總對價44.98億元競得杭州錢塘新區下沙大學城北單元兩幅住宅用地。在聆訊資料中,公司擬將部分募資用於這兩幅地塊的建設及開發項目。

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的浙江諸暨創立並發跡,浙江一直是公司重要收入來源區域。2017年-2019年,公司物業開發及銷售收入中分別有51.8%、71.4%和62.5%來自浙江。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2304.47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中,有50.2%在浙江。

從土儲規模來看,公司現有規模遠低於中國奧園(03883.HK)、遠洋集團(03377.HK)等同等規模房企,後二者在2019年底土地儲備規模,分別為4503萬平方米和3724.3萬平方米。

二代順利接班

2019年,國內不少房企陸續曝出二代接班的消息,寶龍地產、融信集團、正榮地產、禹洲地產等,房二代們直接接班或者作為梯次預備。

從去年以來,年近70歲的祥生控股實際控制人陳國祥幾番操作,逐漸向外界透露出扶持子女接班的跡象。

2019年2月,陳國祥大兒子陳弘倪接任趙紅衛成為公司總裁,小女兒陳雪宜出任祥生地產集團總裁助理,並協助副總裁姚筱珍分管財務事宜。今年5月,陳弘倪、姚筱珍分別被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

36歲的陳弘倪有海外商科學習背景,在公司內部多個部門歷練,特別是在發家之地諸暨城市分公司擔任董事長、負責諸暨市內各項目公司管理及運營,在集團的營銷、酒店、物業等崗位輪崗多年。

原公司總裁趙紅衛讓渡權力,陳國祥花了不少心思安撫這位已為公司貢獻16年的老臣。

祥生控股將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泰興祥瑞置業30%股權給轉讓給諸暨九庫。啟信寶顯示,諸暨九庫由趙紅衛及配偶陳慧萍持有。

趙紅衛讓渡權力後,回歸祥生實業集團,負責小鎮運營管理業務。

另外,陳國祥還將綠城前行政總裁壽柏年「拉」入公司,成為公司的戰略投資者,後者通過Golden Stone間接持有公司1%股權。

二代順利接班的前後,一批職業經理人被陳國祥引進。

2019年下半年,奧山控股原副總裁談銘恆出任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一職,專事負責融資業務,承擔著改善公司財務壓力的重要任務。

現年44歲的談銘恆先後經歷過景瑞控股(01862.HK)、正榮地產(06158.HK)兩家房企IPO上市,並在正榮地產IPO中出任財務總監。

除此之外,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正榮地產原副總裁劉翔、中南置地廣深區域原總裁白皓、綠地城投集團原總裁助理王家文等入職公司。

相關焦點

  • 近兩年最快上市房企,祥生控股究竟是在控制負債,還是飲鴆止渴?
    而在今年眾多赴港上市的房企中,地道浙系房企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的上市之路最為順暢。從遞交招股書到通過聆訊,祥生只用了142天,是兩年以來登陸港交所最快的一家內資房企。而且身為TOP30裡,千億銷售規模俱樂部裡最後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內地房企,祥生控股也是年內最大IPO內房股。
  • 210家房企破產!1000億級房企巨頭現金「告急」,衝擊IPO
    中國最後一家未上市的千億房企:祥生控股,正式衝擊IPO。日前,總部位於上海的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祥生控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祥生控股旗下的核心資產為祥生地產集團。意味著,中國TOP30房企中,唯一 一家未上市的巨頭也正式開啟IPO徵程。
  • 年內規模最大房企IPO,祥生控股上市首日股價「波瀾不驚」
    相比於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開盤首日破發的狀況,祥生控股似乎「稍好那麼一點點」,但是作為千億房企中最後一家上市的企業,其股價表現並不亮眼。此外,截至今年4月底,祥生控股負債率不降反升,全部踩中「三道紅線」,這也為其發展帶來挑戰。
  • 祥生控股H股掛牌首日,股價波動未超1分錢
    11月18日,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生控股集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股票代碼為02599。截至當日16時收盤,祥生控股每股股價為5.59港元,市值達到167億港元,全天交易中,股價幾乎沒有波動,當日最高價為5.6元,最低價為5.59元,成交金額9053萬港元。
  • 領地控股、大唐集團認購仍未足額,有無申購意義竟成焦點
    祥生控股在2020年年登陸港交所的7家地產商中,體量最大,2018年便已經跨入千億銷售俱樂部,其募資淨額約31.71億港元,已明顯高於上坤地產的10.635億元。或許在上海設立雙總部會為房企帶來好運,上市前祥生控股完成一二代交接、總部搬遷,作為最後一家還未登陸資本市場的千億房地產公司,遞表一次便如願上市。
  • 領地大唐先後上市 三道紅線下"蟻型房企"謀擴張與突圍 ...
    經過多次遞表後,領地控股(HK.06999)、大唐地產(HK.02117)於近日成功上岸。12月10日,隨著董事長劉玉輝的一聲鑼響,領地控股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領地控股本次上市募資約14億港元。
  • 領地、大唐先後上市,三道紅線下「蟻型房企」謀擴張與突圍
    經過多次遞表後,領地控股(HK.06999)、大唐地產(HK.02117)於近日成功上岸。12月10日,隨著董事長劉玉輝的一聲鑼響,領地控股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領地控股本次上市募資約14億港元。次日,來自福建的大唐地產亦在一眾機構的注視之下,完成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夙願,募資淨額14.36億港元。
  • 祥生陳弘倪:千億之後的 「9大修煉」!
    2020年11月18日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作為30強房企最後一家上市的千億房企,168天完成敲鑼上市,刷新近兩年最快上市記錄,也印證出資本市場與香港監管部門對於祥生的認可與青睞。 · 祥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發展邏輯?
  • 祥生控股集團(02599)開啟優質發展新紀元
    來源:智通財經APP11月18日,「中國最後一個待上市的千億房企」的上市之旅終於塵埃落定。高增速跨過千億門檻,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祥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創立於浙江諸暨,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從深耕浙江省,擴展至泛長三角區域,並在夯實基本盤的基礎上放眼全國。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的資料,自2016至2019年,祥生控股集團在中國的籤約銷售額大幅增長,複合年增長率為89.5%。
  • 祥生地產成功突圍,祥生廣受資本市場青睞
    ,對於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優勢的腰部房企來說,突圍之路更需要依靠實打實的業務能力,機遇與挑戰並存。綜觀中國房地產市場,祥生控股集團(以下簡稱「祥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可以作為腰部企業成長的一個範例——深入地域,提價值降成本,瞄準時機快速成長。
  • 房企「找錢難」 地產圈現高管「離職潮」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房企的高管變動也愈加頻繁。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僅A股上市房企的離職高管就多達101位。到了2019年,這項數據繼續攀升,5月還未過完時,離職的上市房企高管已達75位。
  • 總部搬上海的17家房企,現在怎麼樣了?
    拿陽光城來說,2012年陽光城的全年業績僅73億元,也是這一年,陽光城從福州搬到了上海。2013年,其業績一躍增長到220億,增幅超過200%!到2019年,陽光城銷售額達2110億,位列房企銷售榜第13位。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記者整理了1~8月銷售金額榜TOP30房企盈利數據發現,29家上市房企(祥生尚未上市)平均淨利率為14.35%,其中,包括招商蛇口、新城控股、融信集團等在內的20家房企上半年淨利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招商蛇口淨利率同比降幅高達27.28%,與2019年末19.31%相比下降了14.2個百分點。
  • 花旗料旭輝控股明年毛銷售增長超15% 其負債踩紅線下陷增收不增利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旭輝控股集團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分別為74.24%、63.32%和2.35倍。(3)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2020年截至目前,旭輝控股集團發行美元債合計募資14.17億美元,平均票面利率為5.79%;此外,公司還在今年6月完成股份配售,募資超過11億港元。
  • 祥生控股集團今日上市
    11月18日,祥生控股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報價5.59港元,市值167.7億港元。今早開盤,祥生控股集團以發行價5.59港元開平,最高股價升至5.6港元,此後股價回落並一直橫盤。截至發稿,祥生控股集團最新股價仍為5.59港元,成交量為1430萬,換手率僅為0.47%,最新總市值為168億港元。祥生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月4日,總部位於浙江,地產開發一級資質企業。是一家致力於打造可持續的生態居住生活體驗的地產企業。
  • 花旗料旭輝控股明年毛銷售增長超15%其負債踩紅線下陷增收不增利
    前11月銷售額同比增長12.50%中華網財經獲悉,旭輝控股集團2020年1-11月累計實現房地產合同銷售金額2000.2億元,同比增長12.50%,銷售金額突破兩千億元大關,增速快於行業整體增速。踩1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低於70%然而,由於監管部門設置的融資「三道紅線」背景下,房企融資受到了限制。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旭輝控股集團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分別為74.24%、63.32%和2.35倍。
  • 匯景控股衝港股:微型房企的大夢想,靠控股股東借錢來實現?
    所以,去年以來爆發了一波中小房企上市潮,大發地產、美的置業、德信中國、中梁控股、新力控股輪流去港交所敲鐘。如今,這個名單將再添一員——起家於東莞的匯景控股。匯景控股堪稱微型房企,去年銷售額25.62億元,離進入地產200強還有一倍的距離,2018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22.38億元、4.01億元。
  • 「三條紅線」重壓 房企還有規模化的機會嗎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年內已有包括匯景控股、港龍中國、金輝控股、上坤地產、祥生控股及領地控股等6家房企成功上市,另有大唐地產已通過聆訊。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房企的共同特點在於均有「踩線」多條的情況,祥生、金輝更是TOP50內少數未上市的房企。A股等待四年未果,金輝控股於年內轉戰港股,兩次遞表方才如願。
  • 藍光發展踩兩紅 負債規模1861億 楊鏗:三高之下 何為優秀
    千億巨艦穩行、優行更重要作者:赤耳編輯:李夢蘭 祁山風品:王子目 藍海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11月18日,中國最後一個千億房企——祥生控股掛牌上市短短168天,創下近兩年房企港股上市的最快紀錄。而超31億港元的募資,也讓祥生這個千億黑馬、TOP27有了更多資金騰挪空間。有人歡喜有人憂。比如同樣被譽千億黑馬,位列「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21位的藍光發展,就讓市場有些不淡定。
  • 祥生穩健布局,祥生地產戰略定位進一步提升
    祥生的發展勢頭,得益於穩健布局和質量要求。隨著總部遷往上海,祥生地產的國際化擴張步伐也開始加快。但是,與部分房企大舉擴張所不同的是,祥生地產堅持以立足浙江為立足點,深耕經濟增長最強勁的長三角板塊,這體現了祥生地產低調務實的一面。 祥生的深耕拓展 2019年祥生地產升級實施的「1+1+X」戰略,即以浙江為基地,泛長三角為持續深耕區域,同時布局若干高潛力機遇城市。祥生地產的戰略核心是浙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