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持編撰《英漢大詞典》印數千萬冊

2020-12-14 人民網

2015年8月,陸谷孫領銜編撰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在上海書展亮相。 蔣迪雯 攝

昨天,新華醫院重症監護病房ICU傳來噩耗,77歲的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因腦梗中風,經數日搶救無效,於13時39分去世。

「幾張報紙,一條毛氈,我在ICU外的地板上終於睡足了4個小時——5天來,第一次有機會躺。」復旦大學外文系教師朱績崧為了陪伴昏迷之中的恩師,在醫院排椅背後又熬過一夜,但先生還是走了,走得安詳且平靜。朱績崧帶著哽噎說:「今世原非父子,來生猶是師徒。」

作為《英漢大詞典》主持編撰者,這本累計印數超過千萬冊的大書,早已將陸谷孫的名字刻在這個時代,為翻譯界學者、社會學習者所傳。在17年成書過程中,6個正副主編中有5人離開,只有陸谷孫堅持到最後。這部高質量的權威辭書,成了聯合國專用工具書。

「編詞典就像做廚子,受不了做飯做菜的熱氣,就不要輕易進詞典編纂的廚房。」他進了「廚房」,一做就是30年

2004年教師節,陸谷孫榮獲首屆師德標兵稱號。在復旦大學文科樓裡,先生談起學生、談起學問時的風採,記者記憶猶新。

時人尊編辭典者為通儒大哲,而編過辭典的人都知道,這工作實在是一種「無害的苦役」。陸谷孫曾說,編詞典就像做廚子,受不了做飯做菜的熱氣,就不要輕易進詞典編纂的廚房。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他一做就是30年。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陸谷孫被任命為國家級工程《英漢大詞典》主編。他即奉行「在書成之前不出國、不譯書、不兼校外教學」的「三不主義」,連自己最愛的莎士比亞研究也幾乎割愛,做一個出色的全職編輯。

1988年,詞典即將完成編撰前的評議會上,有專家認為,這部詞典有可能成為我國目前最大、最新、最好的一部英漢詞典。陸谷孫說:「我們的願望是希望這部詞典能與其他國家同類詞書(如英俄、英和大詞典)一比高低,能反映我們國家英漢詞典的編纂水平,能對讀者負責。因此我們在質量上自始至終採取『如履薄冰』的態度。寧可多些近憂,以免遠慮無窮,力爭在出書之後不要出現『千夫所指』的現象,少一點『芒刺在背』的感覺。」

「編詞典是遺憾的藝術」是陸先生常說的話,認識他的人都說像他這樣和自己過不去的人著實少見。在《英漢大詞典》(第2版)出版座談會上,陸谷孫談起自己最新發現的錯誤和缺點,並且笑稱「大詞典的出版之日,就是清算之日」,他已經做好準備挨老拳。在《英漢大詞典》(第2版)前言中,他明言最大缺憾當屬編者對讀者的需求未作全面深入的調查。而勘誤論壇中讀者與編者的積極良性互動,「不但使一部《英漢大詞典》受益,更使一批《英漢大詞典》之諍友、摯友漸漸形成,即便視作未來『參與式』詞典編撰的雛形,也不為過。而這也正是我寄望於《英漢大詞典》未來之所在。要是目前已上市的第二版在修訂過程中,就有這種互動,那麼詞典的質量當有奇蹟般的提升。」

「學術是我生命的延續,學生是我子女的延續。」復旦大學數千名研究生評選出學校「十大傑出教授」中,他得分最高。

陸谷孫常說:「學術是我生命的延續,學生是我子女的延續。」熱愛教書的他,從教30多年來未曾離開過教學第一線,再忙再累,學生的需求與教學安排總是第一位的。行政、科研,加上本科、碩士、博士課程,陸谷孫的工作量遠超出了學校規定,名列全系第一。

陸谷孫的課,如同盛會,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進修生,從四面八方趕來,把教室撐爆;他批改的作業,被許多學生珍藏,因為密密麻麻的修改中飽含著老師的心血;他家的飯桌,令學生留戀,與老師探討理想主義和人文精神是一種享受;黃昏時分,陪陸先生在校園散步,聽他吟誦「詩句,更令學生們無限眷戀。

復旦數千名研究生評選出的學校「十大傑出教授」中,陸谷孫得分最高。他說:「我一生得獎不少,這次是給我喜悅最多、讓我最感動的一次。」

淡泊,是陸谷孫的人生信條。儘管妻女都定居美國,他卻堅持不拿美國綠卡,為了在國內教書,他寧願獨居宿舍,幾年才與家人團聚一次。學好外國語、做好中國人,他以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個學生。

陸谷孫的學生高永偉記得,陸先生將教書育人作為一生的使命。他不喜歡應酬,但只要是學生來找他討論問題,他都熱情接待,幫忙查找資料。他經常向青年人推薦書籍,即使是不認識的學生找上門,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借書給他。每當新生入學,陸谷孫總是滿腔熱情地為他們上入學教育第一課,與學生探討人生價值和理想追求。每次研究生黨支部搞活動,不管是到南匯上海野生動物園,還是嘉興南湖,他都欣然應邀,因為他覺得這是一種與學生交流的很好方式。有一次,其他高校學生請他去開講座,陸谷孫欣然答應。一堂講座,贏得滿堂彩。結束後,一位學生會幹部交給陸谷孫一個裝有錢的信封作為酬勞。陸谷孫連連推卻:「你們能專心聽講我很高興,其實學生比我更辛苦,這些錢還是留給你們搞活動用吧。」

陸谷孫反對拜金主義,經常教育學生不要為世俗的誘惑所蒙蔽。他不許研究生向他拜師送禮。有一次,他的博士生去他家討論論文,看天氣乾燥,就買了一箱梨上門,結果被他說了一頓。還有一次,一名外地考生參加博士生入學考試時登門造訪,並留下價值千元的禮物,陸谷孫隨後叫來自己的學生,讓他在那位考生考完後把禮物退還。

對當代大學生,陸谷孫有自己的認識和期望。他說:現在的大學生對於技術方面的掌握和敏感度要遠遠超過我們當年,但他們不像我們那麼能吃苦,那麼懂得滿足。在學問上,他們也越來越不精細。現在大學生在信息上的地平線比我們當時要開闊很多,但是不是思想上的地平線也相應開闊了呢?……話語犀利,切中要害,發人深省。

任何一種不尊重學術的行為,陸谷孫都難以容忍。有一次,外文系一位教師發現有位學生的論文部分段落是抄來的,打算評為「不及格」。後來聽說這位學生是陸谷孫的愛徒,「是不是該給名師留點面子,手下留情?」陸谷孫知道後,狠狠批評了學生,支持教師給這名學生打「不及格」。

嚴格的陸谷孫常常讓學生感動。高永偉記得,那次他和陸先生合編 《當代英語新詞語辭典》,陸谷孫堅持把學生的名字放在前面。書稿交付給出版社後,陸谷孫還不放心,怕出版社自說自話把名字順序給顛倒了,特意寫了封信給出版社,再次說明「學生名字在前,我的名字在後」。

「老是改來改去,原編者覺得我討厭,更給排版公司添麻煩了。」陸谷孫被戲稱為「老改犯」,因為他的校樣上總是改得密密麻麻。

繼《英漢大詞典》之後,陸谷孫又擔任了《中華漢英大詞典》主編。陸谷孫被戲稱為「老改犯」,因為他的校樣上總是改得密密麻麻。

有人問陸谷孫:您常說編詞典是遺憾的藝術,《中華漢英大詞典》能避免嗎?陸谷孫回答:不能。手頭的《徵求意見本》我看了150頁,發現問題還不少。從第一稿開始,每次都是想辦法改一點、再改一點。在陸谷孫手中的校樣稿左上角,有一句「對不起」,是他寫的。問原因,陸谷孫說,「儘管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與遺憾,總歸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畢竟參與的人多,直到第三、四次,修改還是密密麻麻。這讓我有點不好意思,老是改來改去,原編者覺得我討厭,更給排版公司添麻煩了。文革期間,編《新英漢詞典》時是鉛字排印,我因為修改校樣太多而遭到了工宣隊的訓斥。可是不改的話,縱容錯漏等於把詞典扔到了歷史的垃圾堆。後來他們讓我去端鉛字字盤,在寶興路商務廠,體會一下勞動的艱辛。」(記者 彭德倩 徐瑞哲)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英漢大詞典》16年後推出第2版
    16年前顛峰之作  16年前,《英漢大詞典》出版,被海內外譽為同類詞典旗艦之作,也是中國首部獨立研編的大型英漢工具書,誕生之後,該書立即進入聯合國翻譯處,成為工作人員案頭必備的工具書。而在此之前的相當長時期裡,那裡使用的還是臺灣出版的梁實秋先生主編的《遠東英漢大詞典》。
  • 這名寧波人走了 他編了本書叫《英漢大詞典》
    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陸谷孫一做就是30年。這兩三年,陸谷孫教授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但在2015年8月19日的上海書展上,由陸谷孫教授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上)》舉行了首發式,陸教授親自來到現場,做了一個簡單的發言,內容依然和他的詞典編撰理念有關。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享年76歲
    7月28日下午1時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陸谷孫一生從事英美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於英漢詞典編撰和莎士比亞研究。  陸谷孫先生曾說,他覺得編詞典就像做廚子,受不了做飯做菜的熱氣,就不要輕易進詞典編纂的廚房。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英漢大詞典》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並由著名學者錢鍾書題寫書名。陸谷孫在編寫《英漢大詞典》的同時反覆精讀莎劇,發表了《博能返約,雜能歸粹——試論莎士比亞戲劇容量》、《帷幕落下以後的思考——評第一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節》等論文,提出了書齋與舞臺溝通,全方位接近莎士比亞,準確理解莎士比亞的觀點。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在陸谷孫近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他筆耕不輟、留下了許多成果,其中包括對中國全社會都有著巨大影響的《英漢大詞典》。這本銷售超過十萬冊的英語學習必備詞典,是第一部完全由中國學者獨立編纂的大型雙語工具書。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在上海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陸谷孫一做就是30年。1976年起,他參加《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和編寫,1986年11月開始擔任主編。這部1500萬字的《英漢大詞典》是由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綜合性英漢詞典,出版十餘年來,影響難以估量。他又花6年時間主持修訂了《英漢大詞典》(第2版),前不久剛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 雙語詞典增加中國元素 《牛津高階》大增中國詞彙
    雙語詞典增加中國元素 《牛津高階》大增中國詞彙 2014年09月05日 09:09   來源:北京晚報
  • 《英漢大詞典》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
  • 滬江小D詞典收錄最大規模柯林斯-外研社英漢大詞典
    原標題:滬江小D詞典收錄最大規模柯林斯-外研社英漢大詞典齊魯晚報11月10日訊:11月10日,查詞App 「滬江小D詞典」正式引入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開發的《新世紀英漢大詞典》。
  • 復旦教授陸谷孫逝世 曾為牛津高階英漢詞典作序
    未來網記者獲悉,2016年7月28日13時39分,復旦大學教授、《英漢大詞典》前主編陸谷孫去世在上海去世,享年76歲。未來網記者了解到陸谷孫曾為《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作序、翻譯。自1948年出版至今,累計發行量逾3000萬冊,廣受全球讀者歡迎。數據顯示,《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年銷量百餘萬冊、每分鐘銷售2.16冊。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原院長莊繹傳說:「回憶我在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過程中,使我受益最大的就是這本詞典了。」2014年8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正式發布。
  • 牛津英語大詞典印刷版或停印
    據了解,第一本《牛津英語大詞典》出版於1884年,但至多只能算是一個雛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完善後,1928年推出了該詞典的第一個完整版,成為繼1755年塞繆爾·詹森所編撰的《詞典》後公認的最權威的一部英語詞典。目前最新的版本是1989年出版第二版,共20卷。  儘管該詞典首次出版至今,一直在世界範圍享有盛譽,但卻從未實現過盈利。
  • 著名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曾主編《英漢大詞典》
    據悉,陸谷孫教授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是中國獨立研編的、最大的英漢詞典,這部詞典突破了多年來雙語詞典編纂以外國某一部詞典為藍本的編譯套路。1991年兩卷出齊後,詞典規模達詞條20萬,共5000頁,近2000萬字,暢銷數十萬套。1940年,陸谷孫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餘姚。
  • 《英漢大詞典》試水知識付費,「不一樣」的還有
    被海內外譽為同類詞典旗艦之作的《英漢大詞典》是中國首部獨立研編的大型英漢工具書。這部具有中國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大型英漢雙語詞典在1989年和1991年相繼推出上、下卷後,獲得海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可,被譽為「遠東最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好的雙語詞典之一」,並進入聯合國翻譯處,成為工作人員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取代之前長期使用的梁實秋主編《遠東英漢大詞典》。
  • 滬江小D詞典蛻變來襲 免費體驗中國最大規模英漢大詞典
    11月10日,多語種查詞App「滬江小D詞典」全新改版上架,並全面收錄當前中國最大規模的英漢詞典——柯林斯Collins英漢大詞典,使千萬用戶可以在應用中免費享用到這本專業詞典所提供的釋義及例句,完成集趣味背單詞與權威查單詞於一身的戰略升級,幫助用戶更高效的查用學習英語。
  • 第8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出版發行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本月已經上市,這距離第一本《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在中國內地的出版已經過去了30年。  198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商務印書館在香港舉行「中英詞典編纂研討會」後,雙方合作取得決定性進展,正式籤約由商務印書館在中國內地出版《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第三版),該系列《詞典》也成為了此後至今中國內地最權威的英語辭書。
  • 商務印書館攜牛津大學出版社再推新版高階英漢詞典
    中新網北京8月5日電 (記者 應妮)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本月已經上市,這距離第一本《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在中國內地的出版已經過去了30年。  改革開放後,對向世界敞開大門的中國來說,語言問題是一個不得不克服的難關,而英語這門世界性語言正是眾多難關中最重要的一個。
  • 外語學習工具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出版50多年來,5經修訂,先後重印達180次,全球總發行量逾3000萬冊。商務印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強強聯手,傾力打造,中英文均精練、準確、地道,為詞典精品之中的精品。  ·權威性:世界上第一部英語學習詞典,權威性世所公認。出版50多年來,5經修訂,暢銷不衰,先後重印達180次,全球總發行量逾3000萬冊。
  • 二三級筆譯實務考生如何選擇英漢和漢英詞典
    由於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具有貼近翻譯實踐的特點,業內專家考慮到專業翻譯使用詞典的情況,建議考生可以使用:英漢詞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英英 英漢雙解)第四版、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7版);漢英詞典(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和漢英大辭典第三版)。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英語翻譯而言,這個「器」指的就是得心應手的英語詞典。
  • 《英漢翻譯例句詞典》,詞無「定」義 譯無「定」法,印數僅二千冊已經絕版,一般英漢詞典無法替代的重量級翻譯參考工具書.
    《英漢翻譯例句詞典》,詞無「定」義 譯無「定」法,印數僅二千冊已經絕版,一般英漢詞典無法替代的重量級翻譯參考工具書。
  • 《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語言和國家完全是兩回事
    難產的國家任務    1976年,也即《新英漢詞典》編輯出版之後的第二年,為了增加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影響力,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拍板要編寫一部大型的英漢雙語詞典——《英漢大詞典》,這是一項國家任務。任務隨即指派到上海,剛剛編完《新英漢詞典》的陸谷孫又被調派到新的編寫小組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