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是否要延長到十二年?教育部再次回應: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教育部是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中作出上述表述。12月2日,教育部在官網發布了該答覆。
教育部答覆指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覆調整後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目前還不具備延長學制和將學前、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一是從我國基本國情來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義務教育普及時間較短,鞏固提高任重道遠。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再到2011年實現全面普及,距今不到10年時間,鞏固普及水平、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二是從義務教育本身來看。我國義務教育本身面臨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一些地方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主體責任還不到位,民辦義務教育佔比偏高,影響了教育公益性。一些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礎還很薄弱,亟需加大投入。三是從地方具體實踐來看。部分地區實行非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已經難以為繼。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明確提出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堅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嚴禁隨意擴大免費教育政策實施範圍。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針對延長義務教育的人大政協建議提案為數不少。例如2017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3854號建議,2018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3317號建議(2018年)、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3938號(教育類360號)提案、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2051號(教育類219號)提案等。
教育部對上述建議提案的答覆中,均有「條件不成熟」的表述。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3938號(教育類360號)提案的答覆中還提到,從體制機制來看,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尚未全面普及,投入保障機制還不完善,學校發展很不均衡,在這種情況下將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強制學生入學,可能引發一系列管理和社會問題。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