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5日黃昏,在青川江以北的整個朝鮮戰場的西線,志願軍第50軍在博川方向向英軍第27旅發起進攻;志願軍第66軍在泰川方向向南朝鮮國防軍第1師發起進攻;志願軍第39軍在寧邊方向向美軍第二十五師發起進攻;志願軍第40軍在球場方向向美軍第2師發起進攻。
而先前在開總結會議時挨了批評的第38軍,則在德川方向向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展開進攻;另有第42軍在寧遠方向向南朝鮮國防軍第6師和第8師全面出擊。
兩天以後,在朝鮮戰場的東部戰線,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的第20、27、28軍也展開了進攻。
至此,抗美援朝戰爭當中的第二次戰役正式打響!
當時38軍的指揮部設在一個非常潮溼的礦洞裡,當領命而來的韓先楚到達這裡時,梁興初正在研究作戰地圖。
而韓先楚在向他介紹了整個西線的作戰形式後,開始向三十八軍下達任務,即:打下德川迅速迂迴敵後。而為了能迅速打下德川,42軍可以先配合38軍戰鬥,然後再攻打寧遠。
梁興初一聽這個命令當即就不高興了,直言道:憑什麼我們打德川還讓42軍配合?42軍該幹啥幹啥去,打德川我們三十八軍包了。
韓先楚聽梁興初這麼一說,當即就回道:軍中無戲言。梁興初也來了脾氣:給我一天時間,26號我就解決德川方向的戰鬥。
二人說已經說到了這份上,於是韓先楚當著梁興初的面給彭總打了電話,他告訴彭德懷總司令說三十八軍要單幹,只聽彭總在電話那一端大聲吼道:梁興初好大的口氣,告訴他,我要的是殲滅戰,不是趕羊。
梁興初聽到電話裡的聲音,就在電話旁邊急著插話說:請首長放心,我要包南朝鮮第七師的餃子。
兩位首長不知道的是,在梁興初的心理,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所以才有了眼前這一幕。
所謂計劃,就是他要從南朝鮮國防軍第7、第8這兩個師的結合部插進去,包圍德川的敵人,具體實行起來就是由38軍的113師經過德川以東推進至德川南面的返回峰,而後由南向北進攻;112師經德川以西至雲松裡,由西向東進攻;么么四師在正面進攻德川。
由於113師在第一次戰役中出現過一次失誤,因此在第二次戰役打響後,113師整部全都憋著一股子勁,採用每個團抽兩個營整編為一個精銳做前鋒的打法,集合優勢兵力一路上披荊斬棘猛衝猛打。
25日晚9點,當這支凝結全師兵力組成的精銳先頭部隊趕至大同江邊時,南朝鮮的國防軍是一點都沒有準備,或許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志願軍戰士會這麼快就出現在他們眼前。
戰鬥很快就結束了,此刻擺在113師面前的是必須迅速渡過大同江,要知道此時的氣溫已經是零下十幾度了,可113師的師長江潮和政委於敬山卻絲毫不帶猶豫的帶頭把棉褲和鞋襪都脫了下來,最先跳入了冰冷的江水當中。
緊接著113師的志願軍戰士們都學著他們師長和政委的樣子,紛紛跳入了冰冷的江水當中向對岸衝去,甚至於連負責救護的志願軍女兵也沒有例外,同樣跳入了這寒冰刺骨江水當中。
此時江對岸接到志願軍突襲大同江渡口消息的南朝鮮國防軍,急忙派出了一個步兵營直接衝向了渡口,可當步兵營剛剛到了渡口就被一個奇異的景象嚇呆了。
只見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冬夜裡,一群渾身掛滿著冰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士啊,就像身披銀盔銀甲的天兵天將一樣,從大同江的江水裡衝了出來。
這些志願軍將士身上所披的這些銀盔銀甲,在戰火的映照下閃閃發光,伴隨著高亢的志願軍號聲,南朝鮮國防軍剛剛派出的這一步兵營士兵被打的紛紛抱頭鼠竄,僅在江邊被俘的南朝鮮國防軍就有140多人。
渡過大同江之後,113師的指戰員們又馬不停蹄地向預定地點快速前進,他們邊打邊急行軍直到佔領了德川南面的遮日峰、葛洞後,師長江潮這才顧得上看一看他的手錶,11月26日早8點.
是的,他們趕到了也切斷了德川、寧遠兩地之敵的聯繫,南朝鮮7師又一條退路被堵死了。
1950年11月26日下午3點,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對德川的總攻開始了,四個小時以後,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灰飛煙滅。
此次戰鬥,除了少數敵軍逃脫以外,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大部被殲滅,南朝鮮軍死傷1041人,被俘2078人。當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在第38軍政委劉希元的陪同下,來到這一片如火的德川城時。
二人入眼所見皆是南朝鮮國防軍的俘虜,火炮、槍枝和汽車以及各種堆積如山的各種軍用物資,在初步清點了之後才發現,本次戰役共繳獲了南朝鮮國防軍第7師156門火炮和218輛汽車。
也是在此次戰役之後,第38軍戰士們原先所用的三八大蓋以及中正式步槍全都得以換成了美國造的卡賓槍,這也讓38軍的志願軍戰士們那叫一個高興。
與高興的志願軍戰士們不同,副司令員韓先楚和38軍的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等人此刻卻顯得一臉嚴峻,因為他們知道,等天亮以後才是真正考驗他們的時候。
1950年11月27日天亮以後,美軍果然派出了大量的戰鬥轟炸機開始對德川城進行反覆轟炸,而被他們重點照顧的正是南朝鮮國防軍第七師留下來的那些重型火炮和汽車。
而缺少防空手段的38軍志願軍戰士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大炮和汽車在美軍飛機扔下的炸彈中化作了烏有,這可以說是38軍在本次戰役中唯一的一點小小遺憾。
但不管怎麼說,經此一戰,38軍總算是揚眉吐氣的打了一個翻身仗,用實際戰果證明了他38軍仍然是中國軍隊當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
被譽為38軍翻身之戰的第二次戰役,其實在開戰前,坐鎮北京的領袖就曾與前線的彭總進行過多次通電,到後來彭總甚至已經決定要親赴一線坐鎮指揮,至於為何換成了韓付司令,其中詳細原因已都已記錄在《決戰朝鮮》這本書中了,包括38軍另112師為何敢白天行軍,為何只抓美國顧問當俘虜卻不要南朝鮮俘虜,本書也都有詳實記錄。
該書以全景式的寫作手法、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的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而尤為珍貴的是《決戰朝鮮》一書除了附有百餘幅珍貴戰爭歷史照片外,作者還通過其紮實的文筆,成功再現了這場戰爭中所湧現出的堪稱」軍神「級的人物。
作為已暢銷近30萬冊的軍旅書籍,《決戰朝鮮》一直被廣大軍迷譽為韓戰題材國內品質扛鼎之作,實為收藏與閱讀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