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對母親動粗 板凳拳頭毫不客氣 母親:話都不敢說 一說就挨打

2020-12-14 24小時全接觸

兒子對母親動粗,母親聲淚俱下。兒子理直氣壯,直言母親的嘮叨讓他忍無可忍。母親拿出「殺手鐧」揚言要收回兒子經營的店鋪。母子如宿仇,調解現場矛盾一觸即發。這對母親為何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殷美芬(化名)一家在市場做批發生意,起早貪黑。兒子小吳(化名)今年27歲,剛開始母親殷美芬帶著他一起做生意。近兩年,她把生意交給了兒子小吳打理,小吳算是自立門戶了。然而有一回,母子之間發生爭執,兒子竟然要動手打她這個做母親的。

殷美芬拿了一個店鋪給兒子做生意,清明節那天兒子沒有開店,在外面玩遊戲,玩到天黑才回家。殷美芬認為兒子不務正業,說了一句:「你今天玩遊戲,明天不做生意了?」沒想到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惹怒了兒子,兒子起身就要打殷美芬。

殷美芬認為兒子不知感恩,之前都是她帶著兒子做生意,店鋪也是她的,如果兒子還這樣對她,她就要收回店鋪。小吳說母親太嘮叨,每次都喜歡翻舊帳,他忍不住情緒才會動手。店鋪雖然寫的是母親的名字,但實際經營權是父親的,他交了租金給父親。

對於兒子的說法殷美芬不承認,她說至今都沒有見到過兒子的租金,而且店鋪給兒子做,也是沒有經過她的同意,都是丈夫口頭答應的。這一招如釜底抽薪,既狠又準,這是小吳的飯碗,他自然很忌憚母親這招。

殷美芬說,自己拿店鋪來威脅兒子也是不得已的,因為兒子經常無緣無故的打她。有一次自己剛回來,就聽到兒子在店裡罵罵咧咧的,看到自己出現,衝過來就是一頓死捶。面對自己的暴行,小吳卻說有前因後果的。他說自己做生意,母親總是幹涉還嘮嘮叨叨,影響他做生意,所以才動手。殷美芬很無辜,她說自己話都不敢說,哪敢嘮叨。

父親老吳認為,兒子動手打母親,確實太不地道了。那次兒子動手,老吳也在現場,看到妻子被打,老吳還給了兒子一耳光。老吳說妻子心思不壞,兒子有打遊戲的惡習,作為母親教育他是正常的。店鋪是妻子花了十幾萬買下來的,當時兒子沒工作,就考慮將店鋪給他做,當時有口頭協議,五萬塊將店鋪轉讓給兒子。

殷美芬說自己至今也沒看到那5萬塊錢,她懷疑丈夫把這5萬塊給回兒子了,所以她不認可店鋪是兒子的。兒子小吳說,他經營的生意因為母親的橫加幹涉,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今年疫情,小吳的生意受到了波及,小吳打電話給姑姑和表弟,讓他們到店裡幫他。但姑姑來了之後,母親的意見很大,連做飯都不願意了。姑姑他們住了一個多月後,母親就開始趕人了,姑姑還要看母親臉色來幫他經營生意。

面對兒子的指控,殷美芬不承認。她說,兒子叫姑姑下來幫忙,事先沒跟她說,她一問兒子就被懟:「關你屁事」。剛開始,殷美芬也表示很歡迎的,但期間兒子打了她,所以她就沒再管兒子姑姑的飯,態度也不是很好了。

提到兒子的態度,殷美芬聲淚俱下。她認為兒子變成這樣,都是他們忙於生意沒教育好。現在她連話都不能說了,一說就要挨打。殷美芬說,她和兒子的矛盾,就是從她管兒子玩遊戲開始的。

之前店裡生意忙,殷美芬讓兒子去幫忙,沒想到兒子耳塞一丟,拿起旁邊的凳子就往母親身上砸。殷美芬看兒子沉迷遊戲,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所以將兒子送到了戒網癮的學校,殷美芬說兒子就是因為這事記恨他。

小吳認可母親說的話,但他內心更多的是責怪,不是記恨。小吳說他和母親的關係,並不是這一件事導致的,而是母親長年累月的幹涉和嘮叨造成的。殷美芬說這哪是兒子啊,明明是個祖宗,自己掏心掏肺,什麼事情都幫兒子做,到頭來卻討不到好。

老師認為,百善孝為先,母親再怎麼嘮叨,兒子都不應該動手。母親樸實的愛,可能不如兒子的意,但絕不能成為兒子動手的藉口。兒子之所以這麼肆無忌憚的動手,都是因為知道自己會被原諒。而殷美芬夫妻根本不會正確的教育孩子,應該給孩子多點肯定和鼓勵,多表達愛和需求。

密室裡,小吳承認母親為他的生意,帶來了很多幫助,現在母子關係惡劣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他願意做出調整。最後小吳向母親道歉,承諾不會再動手,修復母子關係,母親也流著淚抱住了兒子,一家三口終於解除隔閡,重歸於好。

相關焦點

  • 母親只為兒子買房 女兒不滿重男輕女遭暴打
    母親也毫不示弱。由於現場不便查看傷情,民警決定將二人帶回派出所,但王某卻不配合。「我打的是我女兒!」經法醫驗定,林某腿部、臀部、手肘等處都有損傷,存在大面積淤青,屬輕傷。而這次,已經不是林某第一次挨打了,所以她不願再諒解母親。02親生母女,哪來這麼大仇恨?王某說,女兒今年30歲了,還沒嫁人,之前是一個人在外面生活,沒混出個啥名堂。
  • 兒子結婚當天,母親拉著兒子的手說了這四句話,媳婦感動得流淚
    回到張凱倫家,張凱倫的母親深情地抱了抱尚美妮,又抱了抱兒子張凱倫說:祝福我的寶貝兒喜結良緣。婆婆拉住張凱倫的手說:兒子,你結婚了,從此你就是一個獨立的,頂天立地的男人了。你一定要記住,四種男人最沒用:1、打老婆的男人。2、賺不到錢養活老婆孩子的男人。3、外面受氣了,回家對妻子兒女發洩情緒的男人。
  • 母親柔柔地一說,就使桀驁不馴的兒子成乖寶寶
    兒子來視頻,在夜裡。他媽媽問:「字練了嗎?書看了嗎?」兒子一臉的浮躁。於是,他媽媽柔聲卻是嚴厲地說:「兒子,你真不能稀裡糊塗,遊戲、抖音、電影,沒意思。你的同學,來局裡的都比你強了,......」母親在循循教導,兒子似乎心有所動。 還是母性強大,還是母性有威懾力,不怒而威,不罵而厲。
  • 兒子吃香喝辣,母親卻是個乞丐,大家都說母親真的是不讓兒子省心
    村裡的人都說小餘是個可憐的孩子,母親早死了,留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之後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尖酸刻薄,父親面前一個樣兒,父親走了也是這樣,繼母有了自己的兒子,小餘的日子不容易。小餘的爸爸很忙,為了給他的孩子一個好的環境,他經常在外面工作,只在春節回來,小餘在家的時候,後媽很偏心,把好吃的都留給了自己的兒子,不管小宇,小宇不敢多說,因為他爸爸已經很辛苦了,小餘不想讓這種事情困擾他,但小餘的父親在鄰居的八卦裡或多或少知道了小餘的情況,卻無能為力,他常年不在家,不能照顧他的兒子。
  • 說寶玉罵賈珍不算什麼,年輕時賈母也不敢惹
    與她同行的鶯兒就不敢坐,襲人給她搬了一個腳踏,她也不敢坐。杌子是小板凳,沒有椅子高級,腳踏則是日常踩用,雖可以坐人,到底不如杌子為高。通過個人待遇不同,可知賈家伺候主人的奴才各有等級。賴嬤嬤在賈母跟前有資格坐杌子,最少也要伺候過榮國公夫妻。
  • 酒精裡的母愛,講述一個母親與三個酒鬼兒子的故事!
    一結婚,就爭先恐後地成了酒鬼,典型的酒鬼之家。第一個付出生命代價是小兒子,那天傍晚,新婚不久的他在家裡喝了半斤白酒,渾身燥熱難忍,跑到屋後的河裡洗澡,雙腳抽筋淹死了。小兒子是他最喜歡的兒子,高先鋒哭得那個傷心喲,別說人,連家裡的雞呀鴨呀狗呀都為之動容,那是丈夫死後她第一次哭、也是最後一次哭。
  • 天下母親都背過兒子,天下兒子不一定都背過自己的母親(附圖)
    開春天氣轉暖,我、我母親、我妻子和我兒子一家四口到田野中散步。後來遇到一個岔口出現分歧,母親開始要走平坦的大路,兒子要走有趣的小路。後來母親改變了主意,讓我背著她隨我兒子走小路。就這樣,我背著年邁的母親,妻子背著年幼的兒子一起走了小路。文中有幾句話引人深思:一是「她(母親)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二是「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 圖文看電影《母親》,平凡的母親為了兒子洗脫罪名,走上了不歸路
    母親瘋了似的窮追不捨。司機也真有意思,只顧看熱鬧不小心被旁邊的車撞了才反應過來。路上的行人都紛紛包圍了警車,一睹為快。母親好不容易擠到車窗前,關切地詢問有沒有受傷,比如頭部,邊說邊比劃著,我看著都心疼,心疼一位母親養育智障兒子的辛酸與努力。此時的兒子,開心地讓母親看自己戴上了一個很好玩的東西,他熟不知,那個叫手銬。在警局裡,杜俊玩起了手影遊戲。
  • 看《安家》裡的母親——潘貴雨,還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嗎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最早出自明代《三桂記》,此話原意並非說父母說什麼做什麼都對,而是告誡子女:如果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所有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出於對子女的愛護和殷切期盼,但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也會有不對的地方,在父母有錯的時候,不要頂撞父母。《弟子規》告訴我們,作為子女正確的做法是:「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 後悔成為母親,但我不敢說出口
    幾個月前,我在微博上發了個小調研,有後悔成為母親的人嗎?悔是不悔,如何判斷?先捫心自問兩個問題:一、如果你能帶著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回到過去,你還會選擇做母親嗎?我用盡所有力氣跟她在一起,除此之外我什麼也做不了。」另一個孩子不到 4 歲、同樣不堪重負的索菲亞說:「他們(孩子們)不管在不在眼前,都是負擔……我丈夫問我,如果有一百萬美元再加個住家幫手會不會好——那也無濟於事。你是家長。責任是你的。責任和折磨都在你身上。我從前不明白這點。我以為我會得到很多幫助,我會很快樂地愛著孩子。」
  • 母親給兒子下跪一小時:為何你養出了如此逆子?
    你拿出玩具哄他,你拿出零食餵他,就是沒有和他說要上幼兒園的道理。你抱著他回去了,他在家看電視,你說:孩子不願意去就不去唄。他還小。八歲,他在上小學。老師和你聯繫,說他課堂上搗亂,影響別人,下課打人,而且從來不做作業。你問他兩句,他大聲辯解:我不喜歡上課,我也不想做做作業!我看不慣別人才打他!
  • 「我要抱孫子,她生不了兒子就離婚「母親逼兒子離婚,毀了一生
    在每個父母眼裡,都有一個期望,都是期望孩子過得好,同時還要表現得很優秀,小時候比成績,長大了比工作,這是眾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她們希望自己的兒子,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孩子,最好還是個大胖小子。可世上哪有那麼多夢想成真的事,還不是經歷過了,拼搏了,付出了,才得來的,收貨愛情就要付出愛情。
  • 謝楠兒子和母親的對話透露,兒子喜歡粉色,說奶奶的教育觀很好
    謝楠在他的微博個人帳戶上發布了兒子吳和母親之間的對話,原因是吳偷偷告訴他的遊泳教練他喜歡粉紅色,也許是因為他害怕他喜歡粉紅色,這會讓人們無法認同他,吳告訴教練不要告訴奶奶。事實上在吐槽的謝楠下,這意味著全家都已經知道他喜歡粉紅色了。
  • 民間故事:抬不動母親壽材,為啥?只因一個承諾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32期民間小故事《抬不動母親壽材,為啥?只因一承諾》。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
  • 女兒憤怒的對母親說:難道兒子是親生的,女兒就是野養的?
    我雖然是妹妹,但我比我哥要先結婚,當時結婚還算是簡單,老公家的家庭條件也不是特別好,說以彩禮給了六萬六,而我的母親卻全部把錢扣下,嫁妝也是什麼都沒有,家裡的條件不好,母親的這個做法雖然我不贊同,但也理解,畢竟哥哥還沒有結婚,幸好我遇到了一個好老公,對這事也沒有太在意。
  • 「說實話就不打你了」,真相:不說實話要挨打,說了實話也要挨打
    接著爸爸把兒子打了一頓,並告訴他說實話就不打你了,兒子承認後被打得更狠了,還被告知「爸爸今天打你就是為了讓你能夠記住,跟父母撒謊是不對的」。聽到整件事情的經過,不免心頭一緊,我們小時候挨打挨得不夠多嗎?都啥年代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家長還沒意識到打孩子是最無用的一件事呢?
  • 她殺了丈夫,嫁給舅父,卻被親生兒子所殺,兒子說這都是母親教的
    男子脫掉上衣打老母日前,一男子向母親要錢不成就當街打老母的視頻引發了社會討論,大家在譴責兒子的同時也質疑這位母親的教育問題,原因就是附近保安阻止了男子的行為並報了警,警察來詢問時這位被打的母親決定不追究兒子的責任。
  • 女子相親時,遇到男子母親,對方母親:我來幫兒子把把關
    早都聽說個別父母會過來檢查過相親的情況。不料卻被她遇見了。為了在長輩面前表現出禮貌,她趕緊起身打招呼。你好,阿姨,你想喝點什麼?對方點頭不說話。當時,氣氛有點尷尬。娜娜問濤濤他是不是在外面停車?這一問濤濤母親自豪感油然而生,陶頭的母親很自豪地說,我兒子是公務員。他不像普通人那麼懶惰。每天他都要有不停的工作任務要辦理。今天是你第一次見面,所以我先來看看。
  • 不要對孩子動粗
    最近常有一個孩子的母親對我說,熊孩子就是玩,就是玩,怎麼說讓他學習,他就是不聽,還是偷著玩,這個母親在和我說這個孩子的時候已經是面目猙獰,有些歇斯底裡狀,其實她兒子已經很優秀,光小學得的獎狀就有20多個了,可是她還是不滿意,每天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稍有懈怠她便會用更嚴格的方式來要求他。
  • 我的母親與燈
    她用她那粗糙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讓我的手再握住鉛筆,一筆一畫地把每一個字都寫完。我神奇地發現,原本極為複雜的漢字,竟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地寫了出來。永遠記得,不會寫的漢字中,第一個字是「愛」字。那年我們家借債蓋了新房,屋裡尚未裝修。牆上掛著不知是25瓦還是40瓦的白熾燈,枯黃的燈光照著整個屋子,母親的手握著我的手,影子在作業本上慢慢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