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香料市場上,很多香友還理不清伽南(奇楠)香與沉香的關係,經常把這兩種獨立的香料混為一談。在這裡列舉伽南(奇楠)香與沉香之間三點本質上的差別,希望更多的香友能從中更好地理解海南伽南香。
一.定義不同:
(一).伽南香的定義。
1.《粵海香語》記載伽南的定義: 「伽雜出海上諸山,凡香木之枝柯竅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氣性皆溫,故為大蟻所穴,大蟻所食石蜜遺漬其中,歲久漸浸,木受石蜜氣多,凝而堅潤,則成伽」。
2.《辭源》對伽南(奇楠)香的定義:「伽南香,亦曰奇南香,產於廣東瓊州諸山。香木為大蟻所穴,蟻食石蜜,遺漬木中,歲久而成」。
(二).沉香的定義。
1.《本草綱目》的沉香定義:「沉水香、蜜香。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稱為蜜香,謂其氣如蜜脾也。梵書名阿迦盧香」。
2.《辭源》【沉香】的定義:「有二說,一謂雜木所成,取各種香木。先斷
其根,以其材浸水多年,皮幹杇腐,而木心與枝節不壞。質堅色黑,在水而沉者,皆謂之沉香。梵語謂之伽羅,熟之香,氣甚烈。為香料中著名之品或以之雕刻佛像。一謂瑞香科植物。其材可為香料者,亦謂之沉香。為常綠亞喬木。高數丈,葉為箭族開互生,花色白,成散形花一」。
(三).定義不同。伽南香是香木因大蟻和蜜而結香,沉香是香木因受傷和細菌而結香。伽南香僅產於古佔城一山和海南諸山,沉香的產地有中國南方各省及東南亞各個國家、地區,產區要比伽南香大很多。
二.香性不同。
(一)伽南香。
1.《粵海香語》、《廣東新語》、《本草綱目拾遺》、《崖州志》:「味辛而氣甜」。
2.《本草乘雅》:「成南之本為牡為陽,故味辛辣」。
3.《本草備要》:「辛熱氣香」。
(二)沉香。
1.《本草綱目》:「氣味辛、微溫、無毒」。
2.《粵海香語》、《廣東新語》、《本草綱目拾遺》、《崖州志》:「味苦而性利」。
3.《本草乘雅》:「故味苦濃」。
4.《本草備要》:「補陽辛苦性溫」。
(三).香性不同。伽南香:辛、熱、苦。沉香:辛(小部分)、溫(大部分)、苦。
三.藥性不同。
(一)伽南香。
1. 《本草乘雅》:「性禁止,能閉二便,陽體而陰用,衛外而為固也」。
2.《金立夫言》:「佩之縮二便,固脾保腎,入湯劑能閉精固氣,故房術多用之,不知氣脫必陷之症,可以留魂駐魄也。瀕湖綱目香木類三十五種,質汗返魂,尚搜奇必備,而獨遣此何歟」? 3.《藥性考》:「伽味辛,下氣闢惡,風痰閉塞,精鬼蠱著,通竅醒神,邪風追卻,十香返魂丹中,配藥以香,中帶辛辣,紅堅者佳,其次黑軟,至虎斑金絲,皆雜木性下品也」。
4.《本草備要 》:「和氣開胃。辛熱氣香。下氣闢惡,通竅醒神。固脾,縮二便,益命火,能閉精固氣。治一切心痛、腹痛、氣痛,極有驗」。
(二)沉香。
1.《本草綱目》:「風水毒腫,去惡氣。主心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並宜酒煮服之。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2.《本草乘雅》:「性通利,臭含藏,燃之臭轉勝,陰體而陽用,藏精而起亟也」。
3.《本草備要》:「沉香重,宣,調氣。補陽辛苦性溫。諸木皆浮,而沉香獨沉,故能下氣而墜痰涎。能降亦能升,氣香入脾,故能理諸氣而調中。其色黑、體陽,故入右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不傷氣,溫中不助火。治心腹疼痛,噤口毒痢,症癖邪惡,冷風麻痺,氣痢氣淋。色黑、沉水者良。香甜者性平辛辣者熱,入湯劑,磨汁用;入丸散,紙裹置懷中,待燥碾之。忌火」。
四.伽南(奇楠)香與沉香的差別。
我們通過了伽南(奇楠)香與沉香兩者之間在定義、香性、藥性上的比較,明確了它們之間的本質不同。在伽南香斷代的當下,一些人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希望能從沉香中找到伽南(奇楠)香,最後也僅僅找到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片段推理,和史實無法統一,更不可能形成明確的定義。海南伽南香的重新發掘,填補了中國香料史上最高級別、最珍貴、唯一空缺的國寶級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