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用的碗,能讓飯菜保持45℃恆溫,吃多久都不會涼

2020-09-22 印象科技派

當孩子一點一點長大,從母乳、奶粉慢慢過度到輔食、再到能和大人一樣開始擁有自己的餐具吃飯。

每一步的成長都讓父母感到欣慰,可更多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自己吃的話,根本就不好好吃,邊吃邊玩,玩到飯菜都變涼了還沒吃幾口。

就是把飯菜當玩具,弄的到處都是,吃個飯就像打了場仗一樣,一片狼藉。

餵著吃的就更誇張了,一餵就是幾個小時,還不一定吃的完,要是脾氣不好,又哭又鬧,碗分分鐘給你掀翻。

讓你餵著餵著就餵出了一肚子火,真想不管他算了,愛吃不吃。

但畢竟是親生的崽,再苦再累也得好好養著,不過還好,現在適盒推出了一款兒童電熱恆溫碗。

簡直就是新手媽媽們的「救星」,一次解決孩子吃的慢,飯菜變涼快、普通碗容易打翻、嘴對嘴餵容易傳染細菌等問題。

不僅可以讓孩子吃到溫熱可口的飯菜,還可以更好引導孩子在學吃飯的黃金時期,更快學會自己吃飯,解放家長雙手,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3小時智能恆溫

寶寶從吃母乳到固體食物這一步很重要,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寶寶必須學會運用舌頭控制食物。

如果新手父母們在寶寶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強行餵食,會直接損害寶寶進食興趣,進而影響寶寶吃飯。

這樣一來家長就開始著急,擔心營養不夠、擔心食物著涼,進而想盡辦法塞給孩子。

而越「塞」就越會影響寶寶興趣,時間一長,寶寶會對進食產生厭倦,進而影響健康。

適盒恆溫碗的出現,剛好解決了家長擔心飯菜涼掉而著急塞給孩子的問題。

智能控溫3小時,食物不僅不會涼,還能保持適盒寶寶入口的恆定溫度。

這樣一來,家長也不需催促孩子「吃快點」,讓寶寶慢慢咀嚼,慢慢的去和食物產生舒適的關係。

而且3小時的保溫時長,也無需多次翻熱食物,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新鮮度,讓營養成分儘可能的保留。

即使是寶寶睡一覺起來,碗裡的食物也是熱乎乎的可以隨時吃。

這樣一來,當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時,作為新手媽媽的你也可以好好的享受飯菜,大人小孩同時用餐,更易培養平等、溫馨的良性親子關係。

45℃健康恆溫

對於寶寶的腸胃而言,38-45℃是最佳的食用溫度,不冷不燙的溫度,讓每一口飯菜都很可口。

適盒兒童恆溫碗的45℃健康恆溫,既養護寶寶腸胃,還不會破壞食物的營養和口感。

同時配備的智能過熱提醒,可以顯示食物是否處於適宜食用溫度,也是提倡家長告別用嘴試溫,用嘴吹涼「老傳統」。

當檢測到食物溫度高於45度時,恆溫碗的燈帶會顯示一圈紅色,警告示意此刻勿食;

當溫度慢慢下降至45度時,燈帶會呈現一圈柔亮白色,示意可以享用。

穩定的強力吸盤

學吃飯階段小朋友吃得滿天飛的食物和餐具,一定是家長清掃的噩夢吧?

面對桌上、衣服上、身上、地上哪裡都是食物的場景,有時候真的讓人有些懷疑人生。

適盒的這款兒童恆溫碗在底部設計了一個可拆卸的穩定吸盤,可以把恆溫碗固定在桌上。

碗放在桌子上,敦厚的身子就像是一個不倒翁。

不管孩子怎麼拍打折騰都不會被輕易打翻,家長能更放心讓孩子自己探索折騰。

同時碗口還安裝了一圈防燙隔熱的可拆卸軟質護套,可以防燙隔熱。

既能方便孩子自己抱著碗喝湯,還可以用它來刮掉勺子底部多餘的食物。

底部的小耳朵,捏住凸點位置,輕輕一掀就能揭起,更方便家長收拾吃完的餐具。

醫用級、食用級材質

市面上的保溫碗材質用的參差不齊,有用不鏽鋼的、還有pp材質的。

粗糙劣質的材質,根本無法保證用它裝著的食物,有沒有被汙染,入口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

適盒兒童恆溫碗為了保證寶寶的入口的食物足夠健康,在每個部分都嚴選用材:

內膽採用醫用級316不鏽鋼,抑菌、耐高溫、耐腐蝕;

碗蓋採用食品級pp材質,無毒無味,抗壓耐摔;

碗體採用食品級矽膠材料,衛生耐熱。

而且這款恆溫碗的選材也是經過認證檢驗的安全健康哦~

恆溫碗的每一個部位,都能確保對寶寶健康安全無毒無害,這樣的它才能讓所有家長們放心給到孩子手裡。

萌趣可愛外觀設計

適盒恆溫碗,現在還有充滿活力的梔果黃和茱萸粉兩款配色可以選擇,活潑俏皮的外觀,能很好激發寶寶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圓潤可愛的外觀,敦實可愛,全身無任何尖銳點,安全方面更有保證。

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塊長了翅膀的甜甜圈,可可愛愛,非常討小朋友的喜歡。

兩側的迷你把手,不僅好看,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的抓握力,養成吃飯扶碗的良好用餐習慣。

一個小小的恆溫碗,就能一次解決眾多家長們的「餵飯」問題。

讓家長能正式開始一點點放手,讓孩子能慢慢自己學會獨立。

如果你也是一個經常被孩子吃飯問題所困擾的「新手爸爸、媽媽」,那不如從適盒恆溫碗開始新的改變,和孩子一起「好好吃飯」。

相關焦點

  • 有這款恆溫碗,你和寶寶一起好好吃飯
    今天想聊一個讓很多新手媽媽都苦惱的問題: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頓飯啦? 作為新手媽媽的你,人生有什麼轉變呢? 是焦頭爛額?還是活力滿滿?涼掉的飯菜傷胃傷脾,如果反覆加熱,不僅不太可口,還會流失營養,等到終於餵飽了小朋友,大人的飯菜也都涼透了…… 好好吃頓飯竟然變成了一個難題,長此以往下去,對家長和孩子都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 適盒兒童恆溫碗,創造一種理想的親子生活
    待他們艱難地吃完一碗飯之後,大人的飯也涼了。長此以往,親子都無法健康地好好吃飯。不僅如此,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吃冷飯而忍不住催促,甚至失去耐心進行責罵,便會加劇孩子的厭食情緒,同時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 貝恩施45℃智能恆溫碗,母嬰餵哺界創新之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恆溫碗這種能夠使食物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所需溫度的餐具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科技技術的不斷革新進程中,恆溫碗也從物理用水保溫發展到電熱恆溫碗和充電式恆溫碗等不同的類型。貝恩施作為國內母嬰圈中以打造自主研發產品,致力讓每個家庭享受育兒的美好的知名品牌,在2020年冬季,對外發布了一款兒童智能恆溫碗。
  • 有它不怕飯菜涼
    現在教小孩作業是真難,把一個平常小聲說話的溫柔女人都逼成這般~帶娃之路只會南上加南,很多麻麻都抱怨從第一波小八之前就分享了一個如何給寶寶挑選餐具的視頻,裡面介紹了分格餐盤、普通小碗、保溫碗、便當盒等的特點,它們都有不同的使用場景。
  • 做好的飯菜再也不怕變涼了!用它一蓋,飯菜長效保溫,秋冬必備!
    做好的飯菜再也不怕變涼了!用它一蓋,飯菜長效保溫,秋冬必備!很多人都習慣用微波爐熱飯,先炒菜做飯,然後一股腦兒塞到微波爐裡加熱吃,微波爐採用電磁波的方式加熱,倒是沒什麼不好,就是什麼飯菜經過微波爐過一道,本來色香味俱佳,結果都變成了一個味道:沒味
  • 飯菜別等涼了才放冰箱,熱菜如何正確儲存?
    所以,切記不要因為『心疼冰箱』,就把飯菜長期放置在外。即使飯菜還是溫熱的,只要妥善密封、減少水蒸氣外溢,就不會對冰箱造成太大負擔。儲存熱菜的正確做法❶ 熱菜要儘快用保鮮膜或有蓋的飯盒密封裝好,再放到冰箱裡冷藏。可以避免水汽蒸發導致冷凝管上結霜,還可以避免空氣中的細菌落入菜中,同時也可防止串味。
  • 飯菜熱的時候能不能放冰箱?為什麼非要先晾涼呢?
    吃不完的或者第二天要作為便當的飯菜,要放涼之後再放進冰箱,這好像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常識」。大抵是因為老一輩人都是這麼做的,我們從小耳濡目染,沒有細究這個行為是對是錯,就直接跟著做了。晾涼飯菜再放進冰箱,這一步對於冰箱的保養和冰箱裡其它的冷藏食品是有好處的。較高的溫度會增加冰箱的製冷負荷,提升冰箱一段時間內的溫度。熱的菜還會產生一定的水氣。水氣遇到冰箱裡冷凝管,凝結成霜,影響製冷效果。保養得好,大概就是為什麼以前家裡的冰箱能用好些年的原因吧。
  • 可恆溫的消毒輔食碗 | 媽媽超省心
    🥣科技改變生活,入手大宇恆溫碗後好多媽媽在群裡跟著種草啦🦒確實超級方便。我非常喜歡它的LED實時溫顯功能,抱著測試的心態,今天我把剛煮好不久的熱粥放進去了,顯示燈立馬由綠色變成了紅色!溫度也顯示75°🤖溫顯全程不到十秒,很快,避免了媽媽盛飯給寶寶吹、小孩子抵抗力很弱,這種口吹的方式很容易把唾液帶到粥裡不衛生。
  • 體驗自動恆溫的寵物飲水機,真的能在冬天保持恆溫嗎?
    去年這個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到冬天,狗子就更喜歡喝溫水,尤其是從外面運動回來,我們洗手的時候給它兌溫水,它吧嗒吧嗒能一下子喝好多,但假如水盆裡是涼的水,它就只是稍微舔幾口(我這裡是長三角包郵區,冬天室內全中國最冷的地方,雖然給它倒水的時候是溫水,但後來總會涼的)。雖然狗子也能喝涼水,但明顯它更喜歡溫水。
  • 天冷了,飯菜容易涼,而這道碎雞飯的操作,保證吃到嘴裡熱乎乎的
    對於做飯的人來說,這裡做那裡涼,確實是個非常凡人的事情。如果你炒三個菜,第三個菜好了,第一個菜也就涼了。所以在南方的冬天裡做飯,家家不是火鍋,就是湯湯水水的比較多。要麼就是簡簡單單一鍋燉,因為冷菜冷飯誰吃著都不舒服。雖說現在有保溫餐板,但那玩意不太適合家用,看似高大尚,實際效果並不怎麼樣,最大的關鍵不適合中青年,吃完飯還要多清理一套餐具,甚是麻煩。而老年人更不會把它當回事,能省就省了。
  • 飯菜涼了再放冰箱?好多習慣你都錯了
    比如:在外吃飯前一定要用開水燙餐具;剩飯菜一定要等放涼了再放冰箱冷藏;洗乾淨的筷子一定得是頭朝上放;鍋洗好後趕緊蓋上……這些習慣背後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今天就來幫大家一一弄清楚。  熱水燙餐具?  其實並不能消毒  許多人在外就餐的時候,習慣用熱茶或者熱水把碗筷都燙一遍,認為這樣可以殺菌清潔。尤其是廣東人,開水燙碗幾乎可以說是吃飯前的儀式。  的確,如果餐具沒有充分清洗和殺菌,或者清洗殺菌之後有二次汙染,那麼就有可能會存在一些致病細菌。但是殺菌消毒,並不是「燙一燙」這麼簡單。
  • 開水燙餐具能消毒嗎?飯菜涼了再放冰箱到底對不對?
    比如在外吃飯前都要用開水燙一下餐具。吃不完的剩飯菜放冰箱冷藏,而且一定要放涼之後才能放冰箱裡……不過,這些真的有必要嗎?開水燙餐具真的沒必要許多人在外就餐的時候,都會用熱茶或者熱水把碗筷都燙一遍,希望可以殺菌清潔。尤其是廣東人,開水燙碗幾乎可以說是吃飯前的儀式。
  • 寶媽省心好幫手:寶寶的保溫輔食碗究竟該怎麼選?
    看別人家的寶寶都是大口大口吃飯,再看看自己的,吃頓飯要花好長時間,飯菜都涼了,娃還沒吃完......相信每位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餵寶寶吃飯都是一場大戰。吃個飯要跑來跑去,家長只能捧著在後面追。好不容易能安穩坐下來吃,又被玩具、電視吸引,飯含在嘴裡大半天都不吞下去。
  • 兒子總說幼兒園飯菜好吃,每次能吃2碗,看到飯菜後寶媽懷疑人生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如今的父母對於孩子都是非常重視,恨不得能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捧到孩子面前,就為了讓孩子更夠開心一些。如今父母對孩子有多寵愛,從吃穿用度都能看出來,尤其是飲食這方面,有多少寶媽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飯,專門去學習如何做營養餐。
  • 天氣寒冷寶寶喝奶吃飯慢,食物很快變涼怎麼辦?熱了再吃可以嗎?
    天氣變涼,奶粉也涼得快,很多寶媽都會選擇二次加熱給寶寶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不建議將衝好的奶二次加熱給寶寶食用,這會使奶中的營養物質流失。另外,也不建議媽媽們將奶瓶放在恆溫壺中長時間保溫,這會導致細菌在奶中大量繁殖,寶寶喝了容易引起拉肚子等健康問題。
  • 飯菜不能等涼了再放冰箱,一定要趁熱!很多人都做錯了……
    對於吃不完的飯菜,放冰箱,大家平常一定都是這麼做的。但我們往往會等涼了再放進冰箱,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飯菜放冰箱,要趁熱!溫度合適,飯菜裡的細菌會暴增食物上都沾有細菌,數量不多,但有些值得重視:大腸桿菌:平時人畜無害、達到一定數量能讓人生病,是「條件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數量很少時就很厲害的
  • 等飯菜涼了再放進冰箱?很多人都錯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吃剩的飯菜準備冷藏時,發現它們的溫度仍然比較高,便決定等一等,等到飯菜涼了再放進冰箱。主要原因不外乎兩個擔心:一是擔心有損冰箱壽命;二是擔心原先放在冰箱裡的食物受影響,更容易變壞。
  • 蒸烤一體機都有哪些好處?
    其實蒸烤一體機是完全可以代替微波爐加熱飯菜的,並且比微波爐方便,大家都知道用微波爐加熱飯菜不能用不鏽鋼碗盛放,不能加熱牛奶雞蛋,但是用蒸烤一體機加熱飯菜沒有哪些禁忌,雞蛋可以不磕破直接整個放進去蒸,和煮雞蛋一樣,非常不可思議。
  • 恆溫泳池能當溫泉?您別搞錯了!
    戴高樂泳池設備提醒各位:切勿將恆溫泳池當作溫泉!用溫度計測恆溫泳池裡面的水溫,溫度計顯示溫度為28℃左右,屬於標準恆溫泳池的溫度:26-28℃。所以「很多人總是抱著『泡溫泉』的心理來恆溫泳池遊泳,難免會覺得水涼。戴高樂泳池設備專家提醒,這種「泡溫泉」的心理預期造成一些市民產生了錯覺,「恆溫泳池不會跟洗澡用的水一樣冒熱氣。」戴高樂泳池設備專家表示,恆溫泳池的水體溫度設定在26-28℃也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保持泳池內水體溫度需要一套專門的泳池加熱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