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竟輸在了一個廁所

2020-12-20 前瞻經濟報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

不少網友常將這幾大灣區放在一起比較,四大大灣區之間有什麼差距、多大差距,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回答。這雖然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要想回答清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是,當兩大灣區在各項發展的PK難分伯仲時,文明程度無疑成為一把鋒利的標尺,映照出公民和社會的進步程度,人類「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八大剛需裡最末端的「拉撒」環節,最可見微知著,正所謂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於是,一座廁所,足可見兩者之間文明程度的差距。

日前筆者出差深圳北站時的如廁經歷頓悟出,粵港澳大灣區與東京灣區的PK便輸在一座小小的廁所上。

2017年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達6956.93萬,GDP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2.17%,GDP總量規模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在四大灣區中經濟總量居第二位,人口、土地面積、港口和機場吞吐量均居四大灣區之首。

有網友表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這五大戰略定位都很霸氣,但前提是,先把市民拉撒問題解決一下吧,與小日本比,敗在一個廁所,心有不服啊。

曾有一位赴日本留學歸來的朋友,發文講起他在異國的所見所聞。

他說,在日本生活的這半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裡的公廁:小到每塊地磚的拼接,從地面到牆壁再到天花板,都很精巧細緻、整齊劃一。沒有異味瀰漫,也沒有垃圾成堆,更多的是乾燥整潔的地面,和潔淨如新的器具。在那裡,如廁的男士非常注意將小便溺到便器內,如不小心灑在器外,很多人會自己用手紙擦乾淨,以保持地面清潔,因而男士小便器下方不會出現一灘灘由尿液腐蝕出的汙跡。

反觀中國公廁,給人的印象往往是設施破敗、潮溼髒亂,隨手丟棄的手紙、「高價收分」的廣告、關不上的廁門、不出水的龍頭似乎是其「標配」,因而在很多人流密集之地,除非實在難忍,大家寧願憋著尿意也不願前去如廁,即使如廁,也是掩鼻而入、匆匆而出。

火(汽)車站、地鐵站作為交通樞紐,每天都會迎來送往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的人群,因為那裡的環境如何,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放眼中國公廁,且不談偏遠落後的鄉鎮地區,即使是在經濟發達的「北上廣深」火車站,其如廁環境也令人唏噓。

此外,公廁環境的區別也體現了中國與外國在科研理念上有著差別也是巨大的。以馬桶和廁紙為例,日本人善於從細節入手、加以巧思,因而先後研發出具有溫水自動衝洗功能的馬桶和可水衝廁紙,甚至有人專門為廁紙寫了一本研究專著,因而在日本的如廁體驗會比較好並且不會有隨地丟棄的廢紙。

細微之處見真章,廁所如此,科研亦是如此,如果科研學者個個眼高手低,不願將心思精力放在這些「小事」上,那麼「大事」的研究想必也不會有太大建樹。

前段時間筆者出差北京,機緣巧合在奧林匹克公園如廁時,顛覆了對中國廁所的想像,這座「智能無水生態廁所」,外部亮麗別致,牆體秀麗清新,在公園的其它建築中顯得別具一格。走進公廁,裡面更是別有洞天。過道通透敞亮,廁具乾淨整潔,還有自動取紙機、抽風機、滅蚊燈等設備,無不散發著濃鬱的現代科技感。重點是毫無異味,一掃往日我對公廁髒、亂、差的「偏見」。

後來通過管理者了解到,該公廁是由浙江一家企業承建,乾淨整潔的原因是其採用的微生物降解技術。糞尿在源頭分離後,分別與微生物菌種發生作用,轉化為固態和液態複合微生物肥料,因而無需水衝、沒有異味,能夠最大限度保持地面乾燥,同時可以避免糞汙清運過程中造成的水體汙染。

此外,這座智能無水廁所還配有先進的「智慧公廁管理雲平臺」,依託物聯網技術為管理部門提供公廁智能管理系統,足不出戶便可實時掌握各公廁運轉數據,如:如廁人數、男女比例、設備情況、衛生狀況等,大大降低廁所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據說,這家企業已將拉撒打造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以公共廁所為載體,貫穿糞肥處理、公共衛生服務、裝配建築、新媒體大數據應用等行業,甚至在一些地市成為廁所革命樣板和產業扶貧樣板。離開時,內心對這家企業的掌舵人充滿了敬意,在眾多企業扎堆研發高精尖技術的時候,有人關注到如此細微貼近民生的產業,這才是中國企業家該有的擔當。

假如,粵港澳大灣區都能夠投入使用筆者上文提到的智能無水生態廁所,單就廁所的技術以及環保、節能等多方面都將完勝其他三大灣區,成為當之無愧的四大灣區之首。(資深媒體人、評論員 虎嘯)

相關焦點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一度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71%,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日本經濟總量已經落後中國但是一直穩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寶座,日本東京灣區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粵港澳大灣區將與東京灣區對接促進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東京4月9日訊(記者 蘇海河)4月8日,正在日本訪問的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主席蔡冠生先生就加強國際大灣區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轉型升級的思路,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
  • 問政智庫|粵港澳大灣區與舊金山、東京灣區發展特徵的比較
    本文原標題:《沈子奕 郝睿 周墨:粵港澳大灣區與舊金山及東京灣區發展特徵的比較研究》引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我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所受到的關注與日俱增。
  • 粵港澳大灣區GDP預計用4年超過東京和紐約灣區,世界第一
    粵港澳大灣區GDP預計用4年超過東京和紐約灣區,世界第一 2018-12-18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GDP直逼紐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來臨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擺上重要日程。02從世界三大灣區經濟看灣區發展灣區經濟➤ 定義灣區,是指由一個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
  • 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9日在東京舉行。中日兩國政府官員、經濟界組織及金融、企業代表1200多人與會,就實現東京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促進中日經濟合作高水平發展進行深入研討。據悉,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是2月1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首個由三地政府合辦的海外宣傳活動。
  • 粵港澳灣區建設優勢互補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龍頭股一覽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27日訊  粵港澳齊發聲 大灣區探路開放新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備受關注,廣東省省長馬興瑞、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對標世界三大著名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
    以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為代表,「灣區經濟」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作為灣區中的新軍,粵港澳大灣區也開始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的一個亮點,還被視為除上述三大灣區以外,未來全球經濟的第四個增長極。
  • 紐約灣區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啟示
    我國的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可與當今世界著名的紐約灣區相媲美,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設立,不僅加快了粵港澳三地經濟的融合,更是對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珠三角地區經貿格局和產業的再升級,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粵港澳大灣區與紐約灣區的發展情況,研究國際灣區發展歷程及經驗,或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有益借鑑。
  • 世界四大灣區的地理概況,粵港澳灣區的優勢明顯
    大家應該都聽過四大灣區的概念,但是具體是什麼可能還有很多人不太清楚。四大灣區指的是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前兩個在美國,第三個在日本,最後一個是我國近幾年提出的一個宏觀規劃概念。可以看出,四大灣區都在世界上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強有力的經濟結構和高效的資源配置使四大灣區在世界經濟地圖上十分顯眼。那麼四大灣區都在哪,各自的地理特點又是怎樣的呢?舊金山大灣區舊金山灣區位於美國的西岸、太平洋的東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北部。
  • 粵港澳大灣區GDP 5年內有望世界灣區第一
    截止到2015年末,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位居四大灣區第三位,但以目前增長速度看,有望在5年內超越東京灣區,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12月10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肇慶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17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峰論壇在肇慶舉行。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發布的《肇慶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與策略研究》(下簡稱《研究》),透露了上述成果。
  • 樊綱: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可稱中國大灣區,這是中國最大灣區
    樊綱: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可稱中國大灣區,這是中國最大灣區 2018-04-0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為代表的世界級灣區相比較,粵港澳在區域優勢、經濟體量、人口規模、土地面積等方面或已望其項背,但在人均發展水平、城市化精細管理、高質量人文生活品質、開放式創新所需要的自由環境等方面尚有差距。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縱深,可以搭建更大的舞臺、書寫更宏偉的篇章,對中國經濟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巨大。
  • 瞭望:東京灣對粵港澳大灣區有何啟示?
    記者:與北美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的近畿、名古屋都市圈和中國的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大城市群相比,東京城市發展的獨特之處在哪裡呢?周牧之:這要從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現象說起。第三,東京灣的港口從全球進口從糧食、水果到奢侈品的消費物資,供應東京大都市圈。在日本全國按金額計算的貨物進口量中,東京灣竟佔到了38.3%,今天灣區內龐大的倉庫群,支撐著東京大都市圈3800萬人高質量的全球性消費。這說明港口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的變化。第四,東京灣區對交流經濟提供了很好的氛圍和巨大的場所。
  • 灣區50+丨透視: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作者:保利投顧研究院、景暉智庫、和訊網和58安居客研究院導語: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這本《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或許可以幫助您找到答案。
  • 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之困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是宏偉的,可以涵蓋所有大灣區的經濟結構亮點,舊金山灣區的高新技術產業,紐約灣區的金融,東京灣區的高端製造業,唯一擔憂的就是房價和房租的快速上漲。美國舊金山灣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因為舊金山灣區的房價過高開始向北遷往西雅圖,IT產業開始向南遷往達拉斯,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的房價相對較低,這些灣區的發展都受到高房價的影響。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呈現出高房價帶來的負面效應,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 粵港澳大灣區共享一流慕課 打造灣區人才成長「立交橋」
    新華網北京4月17日電(郭亞麗)去年11月,為便於粵港澳三地高校共享優質資源,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成立。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後,廣東省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流灣區必有一流高等教育集群的支撐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擁有180多所高校,300餘萬在校生,高等教育基礎十分雄厚。香港名校眾多,基礎研究強,國際化水平高;廣東高校,類型齊全,生源質量高,產業條件好;澳門高校,葡語特色鮮明、旅遊學科獨樹一幟。
  • 粵港澳大灣區:GDP可排全球經濟體第13
    來源:數據寶與當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實現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全面追趕。隨著發展規劃的出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更大限度地發揮產業和經濟協同效應,在國內和國際的經濟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突破1.5萬億美元,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排在第13位,與俄羅斯和韓國的經濟體量相當。交易所市值位列全球第二,相當於日韓交易所市值總和。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突破20家,民營企業佔到八成。
  • 粵港澳大灣區彰顯先進位造業特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在「強化國際產業協同,致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議題環節,暨南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胡軍、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作了主題演講。嘉賓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彰顯先進位造業特色。據介紹,儘管在今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仍呈現出十足韌性。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9600多億美元,增速比全國整體水平高0.8個百分點。
  • 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也宜遊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共建人文灣區,構築休閒灣區,並將「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確定為五大戰略定位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旅遊業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份2.7萬字的文件中,旅遊被提及46次,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正一步步朝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