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領導到訪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2020-12-13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範賀鵬 關毅 攝影 馬天明)2019年5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王展、研究員許晶禹、研究生教育處副處長劉麗、研究生教育主管滿紅亮一行訪問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柯燎亮會見了來賓。力學系副主任王建山教授、黃幹雲教授等陪同會見。

會議首先邀請力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許晶禹做了題為「原油採出液的非牛頓流體特性及多相管流特徵」的學術報告。報告從油氣水砂多相混合物流變學特性、多相流體管流特徵、離散相在旋流場中的行為特性等方面出發,匯報了近幾年來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並結合工業現場對研發的油氣水多相管道式分離技術的原理及工業應用進行了說明,與會的老師們就報告進行了詳細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討。

柯燎亮從各學科分布情況、院士等領軍人才構成、科研經費增長、各學科優勢科研方向、卓越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對機械工程學院進行簡要介紹。

王建山詳細介紹了機械工程學院力學學科相關情況,包括發展歷史、學科評估總體情況、學科建設及專業劃分、本研貫通培養體系、模塊化課程體系建設特色等方面。

力學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王展從力學所的創建、歷史發展、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代表性成果、現有科研人員情況、科研基地條件、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等角度入手,全方位展示了力學所的相關情況。

柯燎亮表示,力學所有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聚焦能力,承擔了眾多國家重大戰略項目,我院力學系與力學所有許多重合的研究方向,希望雙方在科研項目上能夠加強合作。王展也表示未來雙方可以在科研協作、人才交流、招生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力學所研究生教育處副處長劉麗介紹了力學所研究生教育培養方面的情況,同與會同學們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也表示歡迎機械工程學院的同學們報考力學所。

通過此次會議,雙方加深了了解、提升了共識,為今後科學研究、研究生培養等多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 張華 焦全穎)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2018推免生接收辦法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2018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已經開始,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接收原則和組織領導   1、接收推薦免試生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證質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
  • 中國科學院北京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2008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學科領域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學和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是重慶大學規模最大,實力最為雄厚的學院之一,在國內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學院現有教職工426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124人,博士生導師11人。學院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
  • 機械工程學院舉行2019級研究生招生夏令營
    (通訊員 畢曉慧 張姝鈺 / 攝影 劉爽)7月5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夏令營在天津大學第37教學樓一層報告廳舉行開幕式。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主任蔡繼紅,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王天友,以及來自機械工程學科、力學學科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專家老師們,共計150餘名師生參加開幕式。會議由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焦魁主持。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主任蔡繼紅在開幕式中致辭,詳細介紹了北洋大學-天津大學的研究生教育發展歷程,以及天津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方案,並激勵同學們報考天津大學。
  • 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辦學歷史始於1952年,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應用技術人才。學院現擁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四個碩士點,以及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2020年「嫦娥奔月」大學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2020年「嫦娥奔月」大學生夏令營招募通知  為開闊本科生視野,進一步增進優秀本科生對我所的了解,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這15位兩院院士,都在天津大學任職,其中一位還是校長
    2.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恆周恆,著名流體力學專家。1950年畢業於北洋大學水利系並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院長,擔任亞洲流體力學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力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教委工程力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3.中國工程院院士:鄒競鄒競,感光材料專家。1960年畢業於前蘇聯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電影膠片製造及洗印加工系,獲工藝工程師。
  •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招人啦,速速圍觀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器人研究所招人啦,速速圍觀 2019-12-26 0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及專業簡介
    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及專業簡介 2009-06-13 12:46:20 來源:重慶工商大學
  • 漂亮女生喜歡不喜歡計算力學研究所的男生?
    在21世紀,力學研究對象日益廣泛,問題更趨複雜,規模也更趨龐大,而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應用計算機進行數值仿真與模擬手段逐漸成為解決這些關係國防、交通、能源、機械等領域的力學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指出:「在21世紀,力學加計算機將成為工程設計的主要手段」。
  •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995級汽車工程專業畢業20周年返校活動
    本站訊(通訊員 莊哲明)8月3日下午,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995級汽車工程專業畢業20周年紀念大會在37教212會議室舉行。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月海、黨委副書記劉嶽以及1995級汽車工程專業20餘人參加了紀念大會。
  • 計算力學研究所最值錢的東西之一是什麼?
    在21世紀,力學研究對象日益廣泛,問題更趨複雜,規模也更趨龐大,而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應用計算機進行數值仿真與模擬手段逐漸成為解決這些關係國防、交通、能源、機械等領域的力學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指出:「在21世紀,力學加計算機將成為工程設計的主要手段」。
  • 第七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機械工程學院分論壇成功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韓香華 攝影馬天明)4月9日,第七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機械工程學院分論壇在北洋園校區宏遠報告廳順利召開,11名來自海內外的優秀青年學者應邀參加論壇。分論壇由副院長孫濤主持開場,各領域主持分別由力學系系主任劉正先、機械系系主任秦旭達、能源與動力工程系黨支部書記鄧帥負責。院長王天友代表學院致歡迎辭。王天友首先對各位遠道而來的青年學者表示熱烈歡迎,隨後簡要介紹了學院發展歷史、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科研成果及本屆論壇申報情況等,最後代表學院誠摯邀請與會的優秀青年學者加盟天津大學,與機械工程學院共同發展,共鑄美好未來。
  • 樊菁被任命為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8月6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公布了新領導班子任命通知:樊菁任所長,黃晨光任副所長,任期至本屆班子屆滿。 1987.7 北京大學流體力學專業,學士 1992.7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碩士 1996.8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博士 1996.12 - 1998.6 中科院力學所副研究員,氣動物理實驗室主任、高溫氣體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1998.7 - 1999.4
  • 歡迎報考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
    機械工程是工業之母,是實現我國強國之路的重要基石。北科大機械人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奮筆疾書「科技強國」的壯美詩篇!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校初期。
  • 走進化大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主要課程:工程材料、材料科學基礎、金屬塑性加工原理、大學物理Ⅱ、工程製圖及CAD、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Ⅱ、焊接工藝與設備、焊接冶金學、金屬腐蝕與防護、材料無損檢測、金屬熱處理原理與工藝就業方向:化工、石油、冶金、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機械等領域的大中型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政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
  •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舉辦2020屆畢業生秋季專場雙選會
    本站訊(通訊員 魏天元)10月11日下午,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畢業生秋季專場雙選會在37教北樓一樓大廳舉辦,共33家重點單位到場進行招聘。雙選會吸引了包括天津大學和天津市其他高校在內的約600名學生到場求職。
  • 《中國科學: 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版)2018年度優秀約稿及審稿人獎評選揭曉
    中文2018第7期, 引力波天文學專題薛其坤、馬旭村 | 清華大學中文2018第8期, 高溫超導新進展專題吳恆安、羅喜勝、伍小平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文2018第9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六十周年校慶力學專輯二、優秀審稿專家:韋 浩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