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美老師走進初一某班教室,正聲情並茂的導入課堂,準備講授楊絳先生的作品《老王》,突然一位男生冷不防地來了一句「隔壁老王」,惹得不少學生竊笑、起鬨。小美老師一愣,但望著學生們那一雙雙大寫著看戲不嫌事大的眼睛,她狠狠咽下了一口唾沫,心中暗道:「猴崽子,等著!」轉眼她換上了禮貌的微笑著,靜靜地看向學生,直到教室裡安靜下來,她又滔滔不絕地接著講課。課講到一半,學生齊讀讀課文,那位男同學故意將課題讀成「隔壁老王」,再一次引起教室裡一陣騷動。小美老師這一次沒有採取忽略的措施,而是雙目直直盯向那位學生。一開始他還一臉得逞的壞笑,後來就漸漸低下了頭,小美老師的聲音再次響起「接下來的時間,我們這位同學跟大家解釋一下『隔壁老王』這一網絡詞彙」。霎時,所有同學都看向那位男生,他訕訕一笑,不再說話。其他同學見狀,也便失去興致,不再多說。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不能讓學生做一個「聾子」「瞎子」,但網絡信息紛繁複雜,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利弊各半。學生通過學校教育獲取知識的比重正在下降,這就決定了我們課堂將會變得更加複雜,且難以預料,老師們需要提高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分析學生心理的能力。
小美老師在處理「隔壁老王」事件中,有幾點值得學習。第一,作為女老師,面對男同學故意多次提到「隔壁老王」這種不合時宜的網絡詞彙,搗亂課堂秩序,她做到了心平氣和。二、以完成課堂教學為己任,不因各種意外影響教學進程。三、面對學生挑起的敏感話題,不是一味地制止、迴避。她明白越是禁止,學生越想「踩雷」,根據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她能適時順從,使其自覺無趣。四、面對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當機立斷,摁住苗頭,讓他們眼巴巴看著好戲被扼殺在搖籃裡。為我們的小美老師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