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給大人的一本治癒系詩集

2020-09-30 中國圖書網

周六的自由薦書環節,是我每周焦慮的源頭。

每次推文剛剛發出,我就開始焦慮——下周推什麼。


在這裡給新來的書友們解釋一下,每周六的自由薦書,都是幾乎沒有限制的——既沒有活動書單,也沒有範圍要求,有時候推的書剛好網站無貨,甚至不必有購書連結。意義就在於,想要單純的和書友們交流分享閱讀本身的樂趣。


而隨著寫過的自由薦書推文越來越多,我自己的庫存就越來越少。如果在這個「周六到周六」的循環中,我沒有讀到新的值得推薦的書,那麼隨著「庫存」的減少,總有一天我會陷入無書可推的尷尬。

這就是我焦慮的來源。給自己設定好極端場景,然後不斷想像它出現的那天,我要如何應付。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一有空就要找書來看,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

每翻開一本書,我都要想,它適不適合推薦給書友,它值不值得分享給大家,和之前推薦過的書有題材上的重合嗎?它有趣嗎?好讀嗎?會被喜歡嗎?如果要把它推薦給書友們,文案要怎麼寫,才能讓可能會喜歡它的人不要錯過它?

別說享受閱讀的樂趣了,我甚至很難集中精力讀完任何一本書。


前兩天翻開《焦慮星球筆記》的時候,我抱著喝點雞湯補補的心態。

畢竟在這本書的推薦文案中這樣寫:


一本應對現代世界的誠實而人性化的完美指南。——《衛報》

如果現代生活也令你焦慮,這就是給你的書。──克勞蒂亞·哈蒙

推薦每日服用這本書至少兩次。充滿了智慧、愛,與幽默。──史蒂芬·弗萊

《焦慮星球筆記》教我們如何在這個時代生存,現代人太需要這本書。──妮琪拉·勞森


是不是看起來很厲害?

但事實上,結果是我越看越焦慮,看完之後順利收穫了比之前還要多的不安和疲憊。我沒有辦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擁有的東西上,總是在尋找的路上,但並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

關於現代人的大部分焦慮,作者給出最靠譜的建議是——適當斷網,主動屏蔽媒體廣告。

但問題就在於,作為一個賣書的,這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坦白講,我自己看到網站的活動,也會產生「不買就虧了,不看就晚了」的焦慮——這應該同樣也是很多書友購書的原因之一。

大家其實都在同樣的欲望和焦慮裡沉浮,如果能偶爾上來透透氣,收穫一些舒展的瞬間,再用這些瞬間裡得到的能量,去應付日常的焦慮,達到某種平衡,就已經很幸運了。


小圖今天要分享的,其實是一本讓我得到了「舒展的瞬間」的書。

它是來自一位小朋友的詩集,多小的小朋友呢?

心上還沒有裹起繭子,使用文字的能力還沒有受到教科書的汙染,感受世界的觸角還沒有被剪去任何一個——詩人伊沙說,你看她的詩,不只是「兒童詩」,有那種「對於成人詩歌經驗的冒犯」。


多麼令人心醉的冒犯——


「太好了

我比姐姐

多個姐姐」

這是6歲的姜二嫚寫的詩。


「如果有誰對我說

我愛你

這絕對絕對不是原創

原創在媽媽那裡」

這是8歲的姜二嫚寫的詩。


就是這樣的小詩,讓我每翻一頁都發出「嗚嗚」的哽咽,我羨慕她好富有、好豐盛的感受力,我嫉妒她好樸素、好直接的語言運用力。

她寫「風沒有家」,下一句是「風要家幹什麼」。


不像我這樣沒出息的大人,什麼都怕,怕風,怕沒有家,怕風沒有家。


你們知道小朋友寫給這個世界的真心話,擁有多麼大的能量嗎?


還有小朋友看書,結果被爸爸催著吃飯,也寫了一首詩:

「我在看書

越看越好看

感覺升上了天堂

爸爸一遍遍叫我吃飯

像是一點點掉下了地獄」

這首詩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很多「快樂地獄」。

小朋友的世界好像就只有天堂和地獄這兩個地方。他們還不知道卡在人間的滋味。


姜二嫚的詩


「二嫚寫得天真爛漫,我仿佛看見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手指向哪裡,詩就出在哪裡。這就是詩歌,詩歌的分行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它表達了什麼,而詩歌表達的總是與個人息息相關的事情。孩子無邪的眼睛裡,她說這是詩歌,這就一定是詩歌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童年,她的詩是一個捷徑,讓我們輕易就觸碰到已經走遠的那片天空。」

——餘秀華

各花入各眼,雖然我個人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收穫了無數焦慮,但也看到有朋友說自己看完後有所收穫。

其實書中確實也講了很多關於焦慮的知識,對於如何同焦慮相處,如何接納自己有很多極具啟發性的思考。

所以一併放上來供書友參考!


焦慮星球筆記


超載的星球,住滿了迷失的心靈 生活看似選擇無限,但擁有再多,心靈卻依然脆弱 一切都來不及、不夠多、不夠好。我們困在焦慮裡 世界失速,我們活著,該如何不跟著瘋狂?

關於時間不夠 我們被時鐘奴役,被發光的智能型手機宰制。

不再是時間輔助我們,而是我們為時間發愁。明明電子郵件比寄信快,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下單,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相關焦點

  • 2021寫給孩子的小小詩日曆:從小培養語感的插畫詩集
    《2021寫給孩子的小小詩日曆》是寫給孩子的小小詩,365天,每天一首。 更確切地說,這是一本用孩子的口吻寫的詩集。 看了這本詩歌日曆,人們會恍然悟得,詩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人之常情,自己的孩子就是天生的詩人。 把孩子的話記錄下來,就是一首首小小詩,天然無雕飾。
  • 書單推薦|值得一讀的治癒系書單
    《島上書店》周冬雨、袁姍姍、江一燕、馬薇薇力薦的治癒系小說。《 島上書店》寫的是書店老闆的一生,但真正講述的是全人類的閱讀、生活和愛。《島上書店》是一本關於全世界所有書的書,寫給全世界所有真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年,變得美好正愛書的人。島上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 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 治癒系文學,國外十大治癒系小說
    國外十大治癒系小說04.《偷影子的人》作者:馬克李維簡介: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國外十大治癒系小說05.
  • 《小王子》——寫給孩子和那些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世界經典童話《小王子》,作者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是一名飛行員,一生熱愛冒險、崇尚自由,《小王子》是他出版於1942年的代表作。非常遺憾的是,兩年後,作者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失蹤,神秘地消失在蒼茫的天空中,成為一個永遠的傳奇。
  • 書評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寫給大人的兒童藝術啟蒙讀物
    可是作為家長,我們又是孩子的第一位審美老師,自己不懂,怎麼辦?這裡向家長朋友們推薦一本超棒的家長讀物——《如何給孩子講藝術》。·芭布-高爾寫給大人的兒童藝術啟蒙讀物。她希望可以引領更多的孩子和成人踏上愉悅而有收穫的藝術之旅,《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很多讀者告訴她,正是因為她的文字,才讓他們平生第一次真正接近並享受繪畫作品。特別值得稱讚的是,書裡沒有高高在上的「藝術腔調」,而是用平實、樸素的語言教家長大人們如何給孩子講藝術。
  •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既寫給兒童,也寫給大人的童話
    第三個人物是維奧莉特,她是一個刻薄、喜歡嚼口香糖,並用口香糖捉弄人的孩子。她不但刻薄,還經常嘲弄自己的媽媽,經常將嚼過的口香糖粘在電梯按鈕上,捉弄那些乘電梯的人。口香糖是她的最愛,金獎券的吸引力也只不過讓她放棄了口香糖一段時間,運氣不錯的她在找到金獎券後又開始嚼起口香糖了。
  • 張曼娟新作《我輩中人》:一本寫給中年及準中年的教科書
    8月15日,作家張曼娟攜其最新散文集《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在上海書展舉行首發會。該書出版後引起廣泛關注,一位讀者這樣評價道:「這是一本寫給準中年的教科書」。中年,到底意味著什麼?張曼娟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在本書中對中年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大人真叫孩子厭煩!"(上)
    這雖然是一部童話作品,但嚴格地說,這是一部寫給大人看的童話作品。作者說,這部作品獻給一位&34;的朋友,&34;家長們有時間都可以好好讀一讀。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很多大人在長成了大人之後,就忘了&34;,
  • 《安徒生童話》——一本適合大人和孩子的書
    《安徒生童話》是一本非常好的童話書,《格林童話》裡還有一些復仇、暴力、血腥的情節,而《安徒生童話》卻在宣揚世間的真善美。《安徒生童話》早期的作品非常適合孩子看。後期的作品對小孩就沒那麼大的吸引力,適合大人看。如:《柳樹下的夢》、《他是一個廢物》、《老單身漢的睡帽》。這些故事都是關於回憶、悔恨、孤獨、遺憾的故事,孩子看來是「味同嚼蠟」,大人看著是「感同身受」。當孩子上床後,爸爸媽媽們為孩子讀一讀《安徒生童話》吧!孩子睡了,大人也看看。
  • 把一本原創詩集打造成「網紅」,他們這樣做
    文 / 冒海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編審)《樹假裝不動》是一本童詩集,為作者自投稿。審讀書稿的同時,我通過童書銷售大數據分析和全國幾十家有影響的實體兒童書店的調研,了解到市場上童詩合集較多、引進版更多,屬於中國本土原創的個人童詩集相對較少。高質量的、從兒童視角用兒童思維抒寫的更少。該書作者郭強是在教學一線工作的語文教師。他了解孩子的閱讀喜好,善於引導孩子詩歌閱讀和欣賞。
  • 《夏洛的網》:蜘蛛和小豬的故事,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
    一個蜘蛛和小豬的故事,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夏洛的網》豆瓣評分8.6,亞馬遜評分5分。繼《小王子》之後的另外一部成人與兒童能共同閱讀的讀物。威爾伯是一頭豬,因為太弱小,從出生便面臨被殺的厄運。關於成長——主人公小豬威爾伯,特別單純、特別膽小,就像被我們寵愛著的孩子,可他經歷好朋友夏洛的死後,成了真正的「王牌豬」。他成長了,就像我們一直期待我們的孩子一樣。關於母愛——蜘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的友情,像弱小卻堅毅的母親與成長中的孩子的親情。關於價值——生命到底是什麼啊?
  • 寫給萬千孩子的童話詩 親子互動詩集出版
    幽默的爸爸、溫柔的爸爸、嚴肅的爸爸、萌萌的爸爸……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一個對於爸爸的印象。在這本詩集中,父愛的多樣化,孩子的多面性發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那些寫給孩子的詩,恰如爸爸們說給孩子的情話。《媽媽們的詩》精選了春樹、二月藍、圖雅和君兒等近30位先鋒女詩人的近100首現代詩。孩子氣的媽媽、愛做夢的媽媽、溫柔的媽媽、嚴肅的媽媽……她們都是詩意的媽媽。
  • 六月推薦書單丨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迷茫的成年人必讀
    有人說:「兒童節」是給大人過的,小孩子這麼開心,每天都是兒童節。成年人是過了期的小朋友,只有在兒童節這一天,才能肆意假裝自己還是個孩子。「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小孩」我們很容易就活成了大人,年歲漸長就可以,但很難再當回小孩子。成年人之所以想要當回孩子,是長大有太多憂愁煩惱、無奈和艱難,想要找個地方做回小孩子,只是想治癒自己而已。年歲不可再回頭,再也回不到孩提時代,不妨讀一讀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讓它們盡情地治癒你。
  • 《請不要生氣》---一本值得大人反思的繪本
    作者:寶寶知道 豆奶1979你是否真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嗎?《請不要生氣》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孩子看的繪本,不如說這是寫給大人看的,一本讓大人們去反思的書。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無論是在家還是學校,總是惹人生氣。
  • 寫給孩子的書,卻解決了大人的問題,比如什麼工作可以掙到更多錢
    正如當年費盡心思把孩子安排進工廠的「鐵飯碗」父母們,怎麼也想不到,若干年後他們的孩子會成為下崗大潮中的一員。當我們為人父母,想要給孩子一些人生引導,卻發現自己對未來一片迷茫的時候。請試著閱讀,想看看大佬們留下的經驗。各種媒體、自媒體,通常篇幅有限,這樣閱讀得到的知識點過於碎片化,而很難成為體系。所以我開始嘗試整本閱讀。
  • 《孩子:挑戰》:一本寫給父母看,卻是孩子受益的書
    有時候,寧願苦了自己,也要為孩子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去培養孩子。生怕孩子的不優秀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焦慮。可是,那個孩子呢?我們滿懷期望,付出全部心血對他,可他似乎卻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按照我們內心期望的路來走。有一句話,形容很多為人父母的心情非常恰當,那些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小王子》: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夠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個大人。」——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一直很喜歡《小王子》裡的一句話:「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這是讓小朋友擁有最美好的想像,也是對大人最誠摯的祝福。
  • 48位小學生「雲上」出詩集
    「本周閱讀為現代詩歌打卡,孩子們可以通過詩集、報紙、網絡等搜索現代詩進行摘抄、批註。」結合近期語文課教學內容,天正小學七色花中隊語文老師鄭健,為孩子們布置了這項特別的作業。據悉,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均選取名家名詩。在引導孩子們閱讀、朗誦、批註了一周的現代詩後,鄭健老師欣賞了孩子們的批註,分享了孩子的想法。「很多孩子對現代詩很有想法。」
  • 北島《給孩子的詩》| 鳳凰詩刊·詩集
    北島/中信出版社/2014.7【詩集簡介】《給孩子的詩》是著名詩人北島最新的心血之作。北島親自甄別、挑選57位不同國別的詩人、101首不同風格的新詩,將自己心目中的最適於孩子誦讀、領悟的短詩集結成一冊《給孩子的詩》,公布於世。《給孩子的詩》中詩人、篇目、譯文的擇選,都體現編者北島一以貫之、別具手眼的詩學理念與美學目光。《給孩子的詩》重繪了新詩版圖,確立了經典標準,攜帶著思想、文學、文明的火種,交給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閱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