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98%的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關,約2/3的患者已出現遠處轉移,64歲患者體檢兩次被確診!
患者:張先生
性別:男性
年齡:64歲
病名:小細胞肺癌
2018年1月,張先生在中國國內接受CT體檢的時候發現右肺結節,但並未採取治療。
2019年2月再次在國內醫院接受支氣管鏡肺活檢,結果被診斷為小細胞肺癌。腫瘤尺寸大小為3.6×1.8×1.4cm,且伴隨淋巴結轉移。
小細胞肺癌約佔支氣管源性肺癌的15%--20%,其中大約98%的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關。
小細胞肺癌常見於主支氣管和葉支氣管,典型表現為大的中心型原發病灶,伴肺門、縱膈淋巴結廣泛轉移,診斷時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往往已經出現遠處轉移。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肺癌,化療和放療對於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往往更好。但因為小細胞肺癌確診時腫瘤很可能已經廣泛擴散,小細胞肺癌往往很難治癒。
編輯
很多肺癌患者往往感覺不到任何症狀。即使是有症狀的患者,也因其特異性差而影響診斷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因此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進行體檢或癌症篩檢是對抗肺癌的有效方法。
診所接受初診時,張先生的狀態已處於懷疑肺門部、腋窩已出現轉移。腫瘤標誌物NSE為18.4(正常範圍為0~16.3),Cytokeratin fragment 19(細胞角蛋白19片段)數值為6.2(正常範圍為0~3.5)。
結合其實際狀況制定了一套治療方案:針對目前小細胞肺癌已經出現轉移的情況,建議立即接受放化療治療,並在接受放化療治療的同時進行免疫細胞療法。
方案確定後,張先生馬上開始了治療,大致如下:
第一次放化療:為期7天的化療+為期15天的放療
第二次化療:為期11天
第三次化療:為期5天
第四次化療:為期5天
全腦預防性照射:10次
在第一次放化療結束後,張先生回到診所接受第一次免疫細胞治療——免疫細胞回輸。此後每次在化療之間的間斷時間,以及整體化療結束之後都如期接受BAK回輸。截止10月為止,張先生總計已經接受了11次免疫細胞回輸。
在接受免疫細胞治療期間,張先生表示最大的感受是原本預計會出現的一些類癌症治療難以忍受的副作用並沒有出現或程度較輕。一般情況下,患者在接受放療化療期間往往會出現噁心無力、食欲不振、脫髮嚴重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但在免疫細胞療法的輔助下,除了輕度脫髮,張先生並沒有出現噁心無力,無法進食等現象,而且感覺身體尚能夠維持較好的狀態,因此患者的精神也相對較好,對日常生活沒有造成過多的影響。
在經過化療、放療配合以免疫細胞療法的治療下,目前張先生在醫院拍攝的最新影像檢查報告顯示,右肺上葉腫瘤已經消失(即肉眼已經無法從影像上觀測到)。鑑於小細胞肺癌的最大特徵是特別容易復發,因此上述影像檢查結果並不意味著復發的可能性已經為零。
另外,在診所進行的CTC檢查(循環腫瘤細胞檢查)報告顯示,檢測到類型1細胞的數量為2個,因此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先生將繼續接受免疫細胞治療,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力以維持治療效果以及預防復發。
編輯
張先生確診時的影像檢查,為治療後最新的影像檢查。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色箭頭所指的白色腫瘤部分在治療後大
張先生確診時的影像檢查,為治療後最新的影像檢查。可以清楚地看到,紅色箭頭所指的白色腫瘤部分在治療後大部分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