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不會說話以前,他都只能被動地接受大人的照顧,所以有時候兩者之間會出現一些認知偏差。有的家長愛孩子心切,生怕孩子被餓到,所以每隔一會兒就餵一次奶。而寶寶不能說話,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反抗"。比如剛餵完就溢奶、吐奶,這可急壞了不少新手媽媽。
小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手媽媽,因為奶水不足,所以她一直用奶粉餵養孩子。因為害怕孩子挨餓,所以小麗每隔一兩個小時就餵一次奶,然而最近這種餵法卻出現了問題。原來每當她餵完奶之後孩子就會溢奶,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難道是寶寶的腸胃出現了問題?其實大家不必太過擔心,孩子溢奶只是因為吃得太飽了。
家長對孩子充滿了愛,所以想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然而過度的愛只會傷害孩子。餵奶也是同樣的道理,經研究表明,寶寶進食過多會對大腦的發育造成影響。因為寶寶吃得太多之後,血液都會轉移到腸胃,流到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導致早衰物質增多,智力方面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此外,大家都知道嬰兒的腸胃沒法跟大人比,他們的腸胃極其嬌弱,剛出生的嬰兒的胃只有櫻桃大小,所以每次進食量很小。隨著孩子的長大,出生6個月左右才會長到一顆檸檬大小,因為奶粉中含有消化酶,所以寶寶餓得比較快,最好的方式是適量多餐。假如長期對寶寶進行多度餵食的話,會對寶寶的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最後出現便秘、積食等情況。
家長總覺得孩子胖一點才健康,所以巴不得每一頓把孩子的肚子餵得鼓鼓的,然而當孩子被過度餵養之後,肥胖的可能性也會比同時期的孩子大很多。因為寶寶沒法講話,所以他唯一的反抗手段就是溢奶、吐奶。假如家長沒能及時清理嘔吐物的話,很有可能會進入孩子的支氣管,造成窒息。
當寶寶溢奶時,如果沒有及時清理的話,可能會在寶寶平躺時順著臉頰流入耳朵,造成發炎等情況。當寶寶吐奶時,家長一定要及時清理嘔吐物,以免被寶寶再次吸入。另外,家長最好抬起寶寶的上半身,然後輕拍他的背部,讓孩子的呼吸保持暢通。假如寶寶出現窒息、嗆鼻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作為新手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其實觀察寶寶吃奶時的動作就可以一清二楚,比如寶寶吸奶時吞咽動作變慢,嘴巴出現抗拒行為時,那就說明寶寶已經足夠飽了。家長對孩子的愛可以理解,但是過度的東西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當寶寶被過度餵養時有苦難言,那就只能吐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