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孕小二才子,我隔壁大伯家的孫女都9歲了還要爺爺餵飯,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小編女兒5歲,自己吃飯,個子照樣不輸給別人!每餐一碗飯,小編上班也沒時間喂!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能夠自主吃飯絕對是成長路上很重要的一步,代表著寶寶的自理能力有了重大突破。而事實是,寶寶吃飯這事儼然已成為很多家庭頭疼的問題。 有的孩子吃飯時,總要大人端著碗追著他滿屋子跑啊跑。孩子不能自己好好吃飯,做父母的真是費盡了心血。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都是因為粑粑麻麻沒有從小好好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造成的呢!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有的家長在引導寶寶自主進食上方法不得當,沒有原則性,才是導致寶寶遲遲學不會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寶寶的吃飯問題。
讓孩子吃飯這件事,一直都是媽媽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有的寶寶2歲多了,還要靠媽媽拿著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甚至還搖頭不肯吃,搞得媽媽疲憊不堪,累覺不愛。
《1》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讓寶寶自己吃飯?
很多媽媽眼看寶寶2歲多快3歲了,恨不得小傢伙一天就能自己吃飯。吃飯這事上還真是心急吃不了豆腐。任何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自己吃飯這項技能在寶寶那兒也是循序漸進,逐步升級的。、
其實,寶寶添加輔食期間就要注意逐步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不能一直給寶寶餵飯哦。只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將BLW法和傳統輔食添加的方法相結合,讓孩子學會自主進食,很快就可以把孩子養成省心小吃貨!
自主進食要求寶寶的手、眼、嘴的高度協調和上半身的配合。一般來說,1歲以後的寶寶基本上具備了用手和勺自主進食的能力。這個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寶寶在6個月以後,手眼協調能力發展非常迅速,8個月左右就會進入一個開始有自主進食意識的敏感期,會伸手去抓大人手裡的勺子和食物,也會對媽媽餵到嘴邊的食物表示拒絕。
為什麼要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
寶寶自主進食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媽媽更輕鬆,對寶寶來說更是優點多多哦。
(1)讓寶寶去主動選擇、比較不同樣子、口味和氣味的食物,可以訓練視覺、味覺和嗅覺的靈敏度。
(2)讓寶寶完成手的抓握、送入口腔、咀嚼、吸吮、吞咽這一系列過程,更好地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手指活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運動等。
(3)給寶寶更多的主動權,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方式進食,自己決定吃多少,培養寶寶形成自主行為習慣,從而建立更好的吃飯習慣,讓他更享受吃飯的過程。
《2》從玩勺子過渡到用勺子進食
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建議家長們,從玩勺子開始,慢慢過渡到用勺子進食。8-9個月的時候,孩子使用手的能力將有所提高。媽媽可以在用餐的過程中給他一個勺子,讓他握在手中玩耍。當孩子知道如何正確拿勺子之後,讓他試著用勺子自己吃東西。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因為孩子使用勺子不正確就將勺子從他手中奪走。孩子不僅需要不斷的練習,更需要家長對他的鼓勵和信心。」
當他能夠連續地將自己勺子中的食物放進嘴裡以後,家長就可以放心地幫他往勺子中加食物了。媽媽們不妨從8、9個月起,讓孩子吃手指食物和玩勺子開始,逐步過渡到用勺子吃飯。
怎樣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
首先,爸爸媽媽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不要「訓練」孩子,遵循孩子內在發展規律的「引導」更重要,強制性的訓練,搞不好對發育是種破壞。
(2)劃清必要的界限,分清什麼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
(3)對孩子有信心,堅定放手,做個「懶」媽媽。
《3》無法忍受寶寶自己吃飯時的「髒亂差」?多少家長敗在這件事上
觀察一下那些遲遲不能自己吃飯的寶寶,他們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點:忍受不了寶寶吃飯的髒亂差、吃飯慢等等。明明寶寶已經有了很強烈的自主進食的意願和能力,大人們還在追著喂,媽媽們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這麼想的:
當寶寶能夠喜歡自己嘗試吃飯的時候就要誇獎寶寶,這樣他們會變得特別樂於嘗試,漸漸地寶寶就能自己吃飯了。不要飯前給寶寶吃任何零食哦,否則他們也會變得沒有食慾而使得飲食不規律,可以在晚上適當加一餐點心、蛋糕,這樣防止寶寶餓著。
在面對寶寶學吃飯這事上,大人們表現得特別不淡定,寶寶不急,大人反倒急壞了。表面上看大人追著寶寶後面喂,各種辛苦,但換個角度,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圖省事的「懶惰」餵養方式。家長的越俎代庖,地板倒是不髒了,桌子也乾淨了,飯也很快餵進去了,孩子自己探索食物和學會自主進食的機會卻被剝奪了。
當寶寶8個月大時就可以為寶寶準備兩個專門的軟膠勺子,媽媽餵飯的同時也鼓勵寶寶自己吃飯。當寶寶1歲半左右就可以準備一個小盤子,上面放上寶寶喜歡的飯菜,讓寶寶自己用手或者勺子抓著吃自己喜歡的飯菜,只需要給寶寶穿上小罩衣就方便清理了。
所以,媽媽們如果想寶寶早點學會自主進食,就不要太在意「髒亂差」。每個學會自己吃飯的寶寶,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的。淡定一點,酷一點,別老是動不動地就要從寶寶手裡搶勺子。怕「髒亂差」的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矽膠圍兜或者吃飯時候穿的罩衣,地板上鋪點報紙或是塑料布。孩子開始時肯定會吃得慢、吃的髒,不要催不要急。吃飯原本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擱很多大人和寶寶那,快變成一種「苦大仇深」的事兒了。
《4》正餐不好好吃,過一會又喊餓?
逼迫孩子吃飯會產生非常大的惡果:強迫孩子吃飯或者給孩子餵飯會給孩子帶來負擔和壓力,他們會覺得吃飯不是自己的事情,加上手、嘴巴得不到鍛鍊,寶寶會變得非常懶惰、依賴心理強等。
家長們對寶寶吃飯這件事的嚴陣以待,各種威逼利誘,導致很多寶寶養成了不好的進食習慣。正餐不好好吃,一會要看電視,一會要玩玩具,正餐過後又喊餓,要吃這個要吃那個。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種現象,請牢記四個字:過時不候!
到了吃飯的點,給寶寶盛好飯菜,家長們就可以吃自己的了。不要過度去關注寶寶吃得多還是吃得少。等到飯點一過,就把碗收走。哪怕寶寶根本沒吃啥,該收還是收。
小寶寶非常活潑好動,她們吃飯的時候也會跑個不停,有時候家長為了圖省事就會播放寶寶喜歡的動畫片吸引他們安靜,但是這樣餵飯的結果可能會造成寶寶肚裡積累食物。同時進食過快,容易造成寶寶腸胃負擔過重,寶寶的牙齒得不到鍛鍊,影響以後寶寶的面容。有新聞報導稱有個小姑娘由於長期家裡餵食導致地包天,像個癟嘴老太太似的。
等熊孩子過一會喊餓的時候,媽媽們千萬不要給娃吃零食了,必須讓他知道,吃飯的時候就得好好吃,否則過了吃飯的點,就沒有飯可以吃了。多來幾次,孩子就懂了。在吃飯的問題上,家長們一定要統一戰線,堅持原則。
不要直接拿過勺子餵食寶寶:儘管寶寶吃的一片狼藉,或者特別慢,不要幹預打擾他,更不要索性全部由父母餵食,可以幫忙餵食一大部分,但是還是要讓寶寶嘗試自己用勺子吃。
自主進食這個技能,寶寶遲早都會學會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了各種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只要媽媽們堅持原則,保持冷靜,方法得當,寶寶最終都會乖乖地自己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