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神話單元《走進神話》
秋末初冬,日漸嚴寒;大地沉寂,樹木蕭條;縱使季節更替,也不改我們前行的堅定步伐。為提高學校語文教師對部編教材的駕馭和使用能力,充分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從11月15日開始,平橋區第一小學舉行了以單元整合和整本書閱讀為主題的語文示範研討課活動。本次活動分為示範課、課後研討和"課堂教學切片診斷"三部分。
單元整體教學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以傳統語文教育經驗為起點,以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為著力點,以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為落腳點,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一種變革與提升。它是以教科書教學為起點,以讀整本書為橋梁,以語文實踐活動為路徑,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標。單元是語文教材的最小整體,就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而言,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相對自足的整體,利於學生創造性地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因此,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是用好統編教材的必然要求。語文單元整合式教學主要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字詞教學整合,二是閱讀教學整合,三是單元知識點教學整合,四是單元寫作方法教學整合,五是口語交際教學整合。學校自2019年10月在部分班級開展單元整體教學以來,一直努力探尋適合各年級單元整體教學的契合點,為老師們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二年級識字整合《識字真有趣》
二年級趙萍老師將第四單元生字,系統地進行整合,寓生字卡牌遊戲於教學之中,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在教學的互動環節中,趙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敢說,會說,輕鬆愉悅地掌握了多種識字的方法。最後,通過形象的視頻資料,巧妙的板書設計,引導孩子了解漢字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漢字,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於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四年級杜玲老師執教神話主題整合課《走進神話》,課前,杜老師通過看圖猜人物的精彩展示,調動了學生學習神話的興趣。整節課圍繞神話最大的特點"神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品讀感悟文中重點語句來體會鮮明的人物形象,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找準語言訓練點想像補白,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想像思維,而且使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提升了語文素養。教學中,杜老師巧妙地把內容的理解,語言的揣摩,情感的體驗都融合在了一起,激發了學生對神話的閱讀興趣,更深切體會到神話故事傳遞的真善美。
六年級習作整合《圍繞中心意思寫》
冷冰老師執教的習作單元主題整合課《圍繞中心意思寫》,課堂伊始,冷老師巧妙利用單元導語作為學生精彩兩分鐘展示,接著通過畫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理清層次,讓學生明白選材可以從不同角度或具體事例入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知道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選材和表達的,引導孩子找關鍵詞談體會,總結交流匯報讓學生明白細節描寫的重要性。最後,通過小練筆,學生得到習作實踐。整節課層次清晰,由淺入深,教學設計合理緊湊。
整本書閱讀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整本書閱讀作為語文教學改革的新亮點之一,是踐行單元整體教學的橋梁,既體現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又體現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相比於語文教材中的單篇短章閱讀,"讀整本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有利於學生的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審美鑑賞能力。學校一直堅持班級每月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本次整本書閱讀示範課旨在通過課例的探討,提升語文教師對整本書教學的設計及實施能力。
一年級繪本故事《好朋友》
繪本並不是一般意義上帶插圖的書,它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的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是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的互動來講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幾十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畫者相當於電影導演,必須在有限的篇幅裡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朱海霞老師執教的繪本《好朋友》一課,通過"觀察、猜讀"的方法,演繹出別樣的精彩課堂。孩子們想讀,樂讀,要讀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發芽。一節課如小橋流水,潺潺而過,潤人心田;又如春花,既賞花色,又聞其香!怎樣利用繪本對低段學生進行閱讀表達訓練,海霞老師給出了示範引領。
三年級《夏洛的網》導讀課
《夏洛的網》是一部經典名著,在這部經典名著的導讀課上,三年級的魏亞輝老師採用引導孩子觀察封面、目錄、插圖,認識作者,出示書評,預測故事情節等多種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魏老師非常注重從課內學得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進行遷移和運用。整節課問題設計巧妙,流程清晰,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魏老師功底深厚,循循善誘,真正體現了把"厚書讀薄"的讀書要領,孩子們在魏老師的課堂上,也理解了好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五年級《城南舊事》閱讀分享課
五年級的高紅老師執教的《城南舊事》閱讀分享課,遵循了"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高老師設計了"說一說"這一環節,利用表格的形式將各個小節的故事名稱、主要人物、主要內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況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檢索、擷取、統整能力的訓練,在此過程中,小組同學之間適時補充、評價。既實現了紮實閱讀的歷程,又經歷了把書由厚讀到薄的認知處理。高老師教學功底深厚,在教授整本書閱讀時,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思辨推進,把課堂大膽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中學會思辨,學會了成長,明白了成長就是一次次告別的過程。
課後深度研討
課後,做課老師從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效果進行了教學反思,同組教師針對課例圍繞"課堂教學切片診斷"各抒己見、交流研討。老師們運用"課堂教學切片診斷"原理人人參與分析,對照標準找差距使評課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為了使課後研討有深度,利用周三下午業務學習時間,全體語文教師分組進行辯課研討,聚焦課堂案例,老師們或提出質疑或給出寶貴建議,在濃厚的研討氛圍中兩個主題的教學方向越發明晰。隨後,學校教科室主任們分別基於6位教師的課堂案例,用"課堂教學切片診斷"的方式,從目標的敘寫與預設、導入、小組合作、板書設計、有效提問、作業四性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地梳理和分析,並對全體教師進行專題培訓。
提升總結促發展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亦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練兵場。學校張磊校長、餘忠秀副校長、張衛華副校長親歷課堂,每節課後帶領教師們把脈課堂。餘忠秀副校長提出寶貴建議:首先,教師要清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課堂的起點,也是終點,引領孩子到哪兒去,最後到達終點的過程。目標的敘寫中教學的活動過程要寫清楚,完成教學活動時要有目標意識。接著,她指出要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讓學生得到思維的碰撞從而習得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後,餘校長強調小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教師要會調控和把控小組合作,根據教學目標的重難點適時的分小組,把控全局並做出及時評價保持小組合作持續的生命力。
張衛華副校長指出,閱讀教會於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寬廣,更在於給了我們精神的陶冶。一個熱愛讀書的人、親近文學的人自然就會是一個自覺的文明人。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去觸摸生命成長的狀態,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知文本脈絡的厚重,在閱讀的過程中去體驗不一樣的獲得感,從而真正達到以愛育愛,以愛養正,培養浩然正氣一小少年。
張磊校長對本次活動做出重要總結,首先,他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動中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及取得的成績,他從部編教材編排意圖的角度提出單元整合和整本書閱讀教學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鼓勵語文教師要富有創新精神,大膽嘗試。接著,他講課堂上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敢於思辨、樂於思辨的學習習慣。課堂"主問題"設計的關鍵在於把問題拋給學生,引發學生的思考,才能體現"以生為本"的課堂理念,最後,他再次強調教學目標的敘寫和預設要精準。預設目標的過程是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亦是教學梳理的過程。"課堂教學切片診斷"不僅要結合課例,更要深入理性分析,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更高效,評課才會更有價值!
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今日的努力,是成長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學校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立足課堂、基於標準,力爭從全新的視角、用全新的理論來審視和剖析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多思考、多切磋、多總結,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嚴謹、更加高效。教育是一捧花的種子,我們都是種花人,行走在漫漫的教研之路上,撐一支長篙,守護、眺望,只為最初的夢想能一直綻放!
精彩花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