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有一種愛情叫假性親密

2020-12-20 才華有限奮青

最近出了個新詞兒,叫蹦迪式戀愛,這個新名詞百度百科給出了一段解釋

可以很快地投入到一段感情,迅速升溫,交往。但這段親密關係不會持續太久,而是逐漸疏遠,冷落。

簡直是「愛」如其名,這樣過山車式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愛情,就像是吃了一份地溝油快餐,飽是飽了,但體驗很差。

心理學家認為性生理上的成熟和性意識的形成為愛情提供了基礎,讓愛情的產生能夠發展,諸多的心理也對於愛情的產生有一定影響。也就是說,精神上產生了共鳴,才能產生愛情,再由肉體碰撞纏綿,讓人沉醉其中。

現在的閃愛、閃分、閃婚、閃離都是由於現代人的浮躁讓兩個人不去花時間進入雙方的內心世界。忽略掉了精神共鳴這個過程。

臺灣女星阿嬌當初不顧眾人的不看好,2018年,臺灣女星阿嬌嫁給了賴弘國,這場當時不被眾人看好的婚姻在沒多久後,結婚的本人阿嬌就後悔了。礙於和真人秀節目的籤約,婚姻維持到了今年。

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不到15個月,而阿嬌和賴弘國從相識再到結婚,不過短短數月,這種沒有經歷時間考驗就選擇了婚姻的愛情,導致了這場婚姻只持續了不到1年半。

欲速則不達,愛情就像是熬湯,小火慢燉才能熬出好味道,多花點時間了解一個人,刻意虛假迎合的愛情是不會受到珍惜的。

有句話說得好: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小說《島上的最後一天》就很好地說明了這種愛情,男女主角流落荒島,並在島上一見鍾情。

但是兩人相處數月,男主角夏洛始終沒有對女主角利比有過過火的舉動和邀請。這種行為甚至一度讓利比認為自己吸引力不夠。再到很久以後,兩人終於走向了那一步,夏洛才坦言說自己對利比有非常強烈的欲望。但是怕太衝動引起利比的反感。

因為利比曾對夏洛談起過自己的前男友曾對自己瘋狂示愛,這讓夏洛一直記在心裡,他對利比說:「雖然我時刻想擁你入懷,但不想傷害你。」

真正的愛一個人是會為對方考慮的,靜下心、耐心地去了解對方的想法。而不是一心只想著滿足自己的欲望,是給予而不是索取。

《志明與春嬌》有句臺詞:有些事我們不用一晚上做完。

愛情的魔力很多時候來源於異性交往時對彼此的不熟悉,讓戀愛的兩方有了你來我往的試探,這樣的互動讓人心醉,沉迷其中。那些想讓他知道但是又害怕被知道的小心思,那些不小心肢體接觸帶來的心跳加速,臉頰升溫。讓人浮想聯翩。

這樣愛情之中的點點滴滴,日日夜夜才是愛情的魅力,而「蹦迪式愛情」在第一次見面在把故事的結局都講好了,沒有懸念,沒有跌宕起伏的過程,怎麼能讓人覺得這是個好故事呢?

不論是讀者還是故事中的角色,如果知道了結局,那對於故事的熱情也消散了大半吧。和自己喜歡的人很快在一起,沒有花費時間、花費心思,兩方可能都會覺得這愛情來得太容易、太簡單,認為彼此輕浮隨便。雖然可能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兩個齒輪從一開始就是完全相接的,必然是需要經過時間磨合才能默契十足,畢竟我們都是在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不同觀念的引導下所長大的,觀念差異肯定會有。

了解真實的對方需要的是耐心慢慢地展開戀愛,對方所讓我們看到的並不能代表他真實的樣子,不經過深入了解難以判斷我們尋找的那個人是否是對方。

如果你不願意為了愛情等待,那你嘗到的只能是廉價和虛假的愛情。

網絡上曾火過一段話:「現在我喜歡慢點的關係。兩個人,多花點時間聊聊天,挑個雙發都有空的日子吃個飯,看場電影,了解了解各種的口味與電影愛好。

而不是一開始就火急火燎地往一生摯愛的方向奔。

關係建立得越快,對於彼此之間的了解就越少,這樣兩人的情感難以維持,如何去抵抗紅塵的洪流?

這年頭缺的不是為了和你上床偽裝的假性親密關係,缺的是會把你放在心上的人。

故事的結局是半途夭折,還是相攜步入婚姻殿堂,關鍵在於戀愛者的心理素質和愛情觀的成熟度。

相關焦點

  • 「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丨心理學:假性親密最廉價
    但這段親密關係不會持續太久,而是逐漸疏遠,冷落。 這樣的感情來得快,消亡得更快,並且在結束之後伴隨著濃濃的腥味,讓人內心不住地犯噁心,就像吃了路邊十塊錢一份的地溝油快餐,雖然能充飢,但心理感受並不好。 愛情註定得先有精神上的共同,肉體上的碰撞才能產生纏綿之意,從而沉醉其中。
  • 心理學:假性親密最廉價「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但這段親密關係不會持續太久,而是逐漸疏遠,冷落。 這樣的感情來得快,消亡得更快,並且在結束之後伴隨著濃濃的腥味,讓人內心不住地犯噁心,就像吃了路邊十塊錢一份的地溝油快餐,雖然能充飢,但心理感受並不好。 愛情註定得先有精神上的共同,肉體上的碰撞才能產生纏綿之意,從而沉醉其中。
  •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親密關係對於夫妻感情的維持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很多的夫妻往往都認為親密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許多的理論裡面描述的那些安全形的關係。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說起假性親密關係,也許我們很陌生,但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人際關係都在經歷假性親密關係。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兩性相處中,比起歇斯底裡的爭吵,沉默的貌合神離,更讓人感覺窒息。明明是情侶,卻好像單身;白天是夫妻,晚上卻過得像室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她曾在給我的留言裡,提到她與前男友的「假性關係」。女讀者叫李清,和男朋友在一起半年,兩人之間的各種相處,可以用「按部就班」來形容。眾所周知,現實中一段感情會翻到最終篇章,大多是因為,在這段感情裡,你不會再為了對方心動。
  • 這三種假性親密關係,你經歷過嗎?
    文章|牛津情感許多人有過這樣的戀愛經歷。兩個人在一起感覺挺好的,就是總好像少了點什麼。有親密的舉動,心卻離得很遠。每周一次的約會,如同例行公事一般。戀人比朋友多的就是那層親密感,兩個人之間沒有這種親密感,那和朋友有什麼區別呢?想要培養親密感,兩個人就要去發展共同的興趣愛好,遇到問題共同的去解決。共謀效應會不斷提升你們之間的感情濃度。說到底曉雯和男友只是一種陪伴關係,缺少心理上的那種聯接。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認為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內心強大了,就不會有不安全感。但這其實是一種極端的想法。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
  • 不要被「假性親密關係」迷惑
    由於真人秀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和網絡懸疑推理電視連續劇《隱秘的角落》火爆、伊能靜和秦昊之間的甜蜜愛情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有網友說「52歲的伊能靜和42歲的秦昊,這對當初讓人質疑聲最大的夫妻如今卻成為收視率頂流。」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其實,在這段關係中,她從未對丈夫的過去,以及未來有什麼期待。總覺得只要過好當下就可以了。她要求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跟丈夫分房睡,甚至提出要求,沒事的話不要相互打擾,如果丈夫在以上要求中冒犯了她,她整個人便會抓狂。可以說,在這段關係中,她的防備意識很強。
  • 「假性親密關係」——愛情的致命弱點
    實際上,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可能並不親密,只是表面的恩愛。他們也像其他情侶一樣,做情侶間該做的事,牽手,擁抱,親吻,卻無法做到真正情侶間的「正常恩愛」,無法達到精神層面的相通和共鳴。這正是陷入了一種「假性親密關係」當中。
  • 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在很淺層、又不作為的狀態。提到假性親密關係,可能許多人都覺得這個詞彙相當陌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假性親密關係顯得越來越普遍。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你有過假性親密關係嗎?
  • 質愛情感言成:多少婚姻,死於假性親密關係
    但要我說,還有一種關係比這更累。在這種關係裡,兩個人看起來還算和諧,關係沒有什麼大問題,但相處時總覺得就像隔了一層紗,夫妻之間交流不順暢,也沒什麼信任感和默契。這就是典型的假性親密關係。這種關係之所以讓人心累,就在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覺得不對勁,就像和一個「假人」生活在一起。現在不妨看一看你的關係,是不是也有些假性親密。
  • 有多少婚姻充斥著「假性親密」?
    任何一種親密關係,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問題。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你都會突然覺得這段關係中的那個人讓你覺得好陌生。可是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你們之間出現了什麼問題,你又說不清楚。也許正是因為說不清楚,所以才會被稱為「問題」吧。
  • 【愛的心理學】PUA,從天使墮落成惡魔!假性親密關係的枷鎖!
    更充分地體驗人生、享受愛情,找到美麗優秀的人生伴侶,懂得珍惜,共渡有情趣有品質的幸福生活(旨要目的);(6)PUA(一般是通過揚長避短的後天學習變得)極具魅力,集萬千異性寵愛於一身,被人愛也愛人,博愛感性卻不花心濫情的性情中人(共同特徵);(7)PUA比一般人更多技巧,更有洞察力,更講究細節,更注重與人交往中的禮儀事項。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分手,可能是因為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對於假性親密關係,心理學家們做出了進一步解釋:作為一種形式上的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由兩人或多人,為了逃避在彼此變親密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不確定性,而共同建立起來的一種防禦機制。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情侶,只不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知道你們有沒有過一種感覺:明明談著戀愛,卻過得好像單身;明明結了婚、有了家庭,卻沒有感受到身處婚姻的幸福感。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對於這個詞的解釋是:伴侶雙方利用形式在一起,雖然形式上是親密的,但實際上卻是在迴避真正的親密。所以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雙方默認的一種相處狀態和關係。明明身處一段親密關係裡,但是卻只是名義上的親密,並沒有任何實際。
  • 其實「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還可怕
    但據我觀察,有種戀愛談的,還不如單身來得痛快。比方說有種情侶,每天聊天,一起過周末,假期一同去旅行,彼此陪伴,關係穩定。表面上看起來十分親密,但其實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一種例行公事的感覺。關係只停留在了一起吃喝玩樂這種表面的事兒,而沒有對對方敞開心扉,表達自己或者關注對方的需求,探索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兩個人就像是「酒肉情侶」,而不是有精神共鳴的靈魂伴侶。在網上看到心理學中把這種關係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兩人之間一種深刻、自由、有回應的聯結,它需要兩人的坦誠與理解、投入與付出。假性親密關係,則是兩人「貌合神離」,雖然形式上在一起,但卻共同選擇了迴避情感上的投入。雙方不自覺地達成協議,一起在情感上封閉自己,拒絕向對方敞開內心,也拒絕任何的付出。
  • 不要太快和喜歡的男人「在一起」,這樣的感情很廉價
    -01-認真對待感情的人很多,不把感情當回事兒的人也不少,當異性靠近你的時候,不要以為愛情來了。一個有智慧的女人,往往會運用冷淡去判斷與考驗一個男人對她的感情。從而去看清這個男人對自己的愛,以及真實的感情。
  • 假性親密關係,是隱藏在感情中,最厲害的殺手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戀人之所以獨一無二,就是因為他可以在所有人,都對你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讓你感到,他的情感是他最為關注的、最願意呵護的部分。」什麼叫做假性親密關係?《都市快報》採訪了100對的離婚夫婦,而這些人分別傾訴了自己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我不舒服,只會叫我多喝熱水,那我還不如嫁個暖水瓶!」「老婆太會花錢,去年雙11囤的貨,現在都沒用完。」「度蜜月,他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跟來了。原本說好的小島婚禮,也變成了農村流水席。」因為相愛,可以跨過重重障礙。原本想著步入婚姻殿堂,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卻沒想到由於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導致分手。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這其實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外表看上去是般配登對的兩口子,其實兩個人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想親近卻感覺陌生,想遠離卻沒有勇氣。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正處於這種「雞肋」般的婚姻中,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熬白了頭髮,蹉跎了歲月,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此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