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即移動平均線,它是通過將某段時間的收盤價總和加以平均得來。常被稱之為「技術之母」,諸如王重陽之於全真,張三丰之於武當。技術流派的發源地尚在均線之上,這也使得它的各類「徒子徒孫」,如:斐波那契、5/13/21、13/34/55等等日均線戰法大放異彩。有個響噹噹的「老祖宗」——均線撐腰,這些戰法怎能不香?
不過,老範前面和大家一起講了均線的三大作用:支撐和壓力、金叉和死叉、趨勢指引;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的均線設置上都給了「大紅叉」。這些所謂的作用,是驢子是馬,溜出來轉轉就清楚了——支撐和壓力實際上是人們心理的屏障和阻礙,金叉和死叉、趨勢指引都是先有漲跌才有的均線的匯集與方向。所以,在很多場合老範經常都在懟均線。
今天這堂課,又是一例回溯過去走勢100%的掙錢的「看圖說話」招式:10日均線技戰法。
所謂的10日均線技戰法很簡單:收盤價突破10日均線買進,收盤價跌破10日均線賣出。怎麼操作的?來看大盤:
當天收盤前最後一分鐘,若價格高於10日均線則買進,若價格低於10日均線則賣出。紅圈代表買點,綠圈代表賣點,兩段利潤空間都挺不錯。再往後來看:
股價進入某一平臺後,買賣較為頻繁,也會有小幅虧損的情況。不過,跟前一段的盈利比起來,這點兒虧損,簡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再來看這招應對下跌表現如何?
下跌波段,指數受制於10日均線下方,何其有幸,不用買進!隨後,在平臺整理處的操作,大致的結果分別是:小虧、持平、吃一段漲幅。
挑出指數上漲、平盤、下跌的三段出來看,是不是發現,這10日均線戰法既能吃一波主升漲幅,又能規避一樁虧錢買賣,確實好!大盤如此,個股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隨便找個票:
經過上面的一頓「指點江山」似乎發現,這真是個特別有用的絕招!趕緊Mark!
然而如果你現在都還在這樣認為,只能說明你對均線還沒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