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學之際,農村孩子需要送到縣城去讀書嗎

2020-09-06 張鄉本

今天九月一號,是開學第一天,朋友圈最多的就是曬自己的孩子新入學的第一天,並給出祝福,還有一類就是重回校園的喜悅。總而言之,新的學年,大家都充滿新的期待,有期待就有喜悅,九月一號,就是充滿生氣,充滿朝氣的一天。

孩子們都充滿著喜悅,開開心心的去上學了。回想起我們小時候,九月一號,重回學校,經歷了一個暑假,在家裡雖然也玩的很開心,可是到了8月底,多多少少有點想回學校的感覺。不過,今天在農村學校讀書的孩子,給我的感覺是越來越少,村裡面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想方設法的去到縣城讀書,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今天我們的家長,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

其實有時候內心也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需不需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裡面去讀書。今天去到縣城讀書,家長的付出是很大的,我老家的鄰居,奶奶從幼兒園就開始去到縣城陪讀,租了個小房子在縣城,只有周六周末才回來,有時候天氣不好,甚至一個月也不回家。從幼兒園就開始陪讀起,這種生活,你想一想要持續多少年。但是,今天這種事情,有著越來越多的家長去做。大城市的一些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好學校的學位,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可能更多。

其實我們小時候,村上是沒有什麼孩子去縣城讀書的,大家就在自己村讀小學,在自己的鄉鎮讀中學,只有到了高中,如果能夠考取高中的話,才會去到縣城讀書。有些人可能認為,過往農村中小學和縣城,市城的中小學差距沒有那麼大,在自己的村莊,鄉鎮一樣能夠很好的完成學業。不可否認,農村中小學中,過往確實存在著一批優秀的教師,兢兢業業的在鄉村一幹就是一輩子,也存在著一批學生,他們從鄉村中一般的教育條件下,脫穎而出,依然考取了非常好的大學。

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其實就算是在90年代,2000年的開始幾年,農村的教育條件都是遠遠跟不上城市的,和縣城比應該有一定的差距,和市城、省城比就肯定相差更遠。那為什麼過往的家長,不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城市讀書,歸根到底就一個字,那時候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我們那一代很多孩子,其實初中讀完就出去打工了,但是今天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少,你如果留意一下周邊的工廠,又有多少工廠是願意招收初中剛剛畢業的學生,基本上絕跡了。

而今天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捨得。很多時候,讀書需要家長的意識的,鄉村中有些耕讀家族,他們家族中會讀書的人才就非常多,為什麼?他們的意識走在人家的前面,他們對於教育的投入,對於教育的重視,對於教育的理解等等都相比周邊的鄰居,可能要高出一籌。而這又帶來一種良性循環,家族中讀書的人多了,眼界開闊了,對於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先人一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儘可能的為自己的孩子爭取了更好的讀書條件,也願意在這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歸根到底,我們的孩子讀書,更多在於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家長的支持和付出是基石,而孩子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更是一層樓的根本。

相關焦點

  • 孩子在縣城讀書有三大好處,有一點比不上農村,你贊同嗎?
    家長也很重視孩子的學習,砸鍋賣鐵也想把孩子送進當地最好的學校。可憐天下父母心!縣城的學校都是大家擠破頭想進的學校,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少,甚至出現有些農村學校的學生比學校的老師還要少。縣城讀書的誘惑力真有那麼大嗎?大家認為縣城讀書有哪些好處。
  • 現在條件越來越好,農村孩子讀書卻越來越難,這是為什麼?
    現在農村孩子讀書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就拿我們那裡來說吧,雖然我們那裡也屬於山區,但是和那些邊遠的山區農村比,我們那裡的生活條件還算可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樓房,交通也比較便利,每個村委會也都有一所小學。
  • 教育就在家門口,為什麼農村小升初的優秀生,卻選擇到縣城裡讀書
    再過一個月,新的學期就要開學了。開學在即,學校要做好相關的各項準備工作。我在一所農村中學任教,這是一所薄弱學校,距離縣城只有30多裡路,而且交通便利,大部分優秀學生都跑到縣城裡就讀,針對這一情況,為了防止學生流失,我們學校每年都要在開學前對小升初的優秀生進行家訪
  • 開學之際,農村校園卻空無一人!非要都送去縣城上學嗎?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重返校園的喜悅持續衝擊著孩子們。新學年,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小編前幾天抽空回了趟農村老家,偌大的村子卻少見幾個學齡兒童。一問,原來都去城裡上學了。他們有的租房讓老人陪讀,有的直接買房。今天我們不討論農村小孩去城裡上學的難度,我們只說有必要嗎?在絕大多數家長來看,是很有必要的。師資更好現在師範生的知識水平、個人素質都很高,無論是城裡還是農村,都是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
  • 縣城學校不斷擴大,農村學校卻在縮小,農村「教育」將來會消失嗎
    想信很多在農村讀小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隨著縣城的學校不斷擴張,有想法的家長都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縣城或者城鎮,畢竟大地方的教育肯定會比小農村裡面的教育好。就是因為大家都抱著這種想法,很多的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縣城,有的甚至還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孩子讀書,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導致農村的學校根本沒幾個人去讀,剩下的都是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他們沒有條件去遠一些的學校,只能在村裡讀。
  • 考不上高中卻能去農村小學當教師,農村孩子不配有優秀的老師嗎?
    有同事回老家後往群裡發了幾張照片:一個孩子在教室讀書,一個老師在教室外一邊生爐子做飯一邊看著孩子讀書。朋友說那是他老家的村小,如今就剩一個學生一個老師了。我們問為什麼?他說:農村小學各方麵條件都不好,特別是師資力量差。稍微有條件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鎮上、縣城裡上學了。不過,朋友又感慨:其實鎮上學校師資力量也不行的。是啊,對此我深有感觸,建議迅速提升村、鎮、縣級小學教師水平!首先,我說明一下我提這個建議的原因。
  • 開學季,希望農村家長可以歡喜的送孩子快樂上學
    開學了,開學了,家裡的孩子要去上學了,調皮搗蛋的孩子又有人管了。再有幾天就開學了,原本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小孩子可以去學校了,家裡的大人可以放心去幹活了。在農村的家長早就盼望著開學了,可是開學也意味著選擇開始了。
  • 在農村教書有鄉村補助,為什麼一些老師選擇去縣城?原因很簡單
    「在農村教書有農村補貼。為什麼有些老師會選擇去縣城?」有人問。 農村教師有農村補貼,但縣裡沒有。如果我有自由選擇,我一定會選擇在縣城教書。 但話說回來,有些老師選擇去縣城教書。原因很簡單,就是選擇去縣城的「性價比」遠高於農村學校。
  • 在農村教書有鄉村補助,為什麼一些老師選擇去縣城?原因很簡單
    當然,像我這種只是個例而已,更多的年輕教師寧願耗費「洪荒之力」調動「人脈資源」去縣城從教,也不願意留在農村領取傳說中的「鄉村補助」。而縣城的教師想要調入農村中小學的,基本上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奇聞。不過話說回來,一些老師選擇去縣城教書,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選擇去縣城的「性價比」比農村學校高很多,梳理一下有以下三個方面:(一)縣城中小學尊師重教的氛圍比鄉村學校更濃厚。
  • 農村學校不能正常開學,老師把書本送到村口:孩子學習不能耽誤
    前幾天去農村採風,在一個村口,看見一大堆人圍在一起,好像是家長帶著孩子在領什麼東西,抗疫剛有一點成果,在這個最後關頭,為什麼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呢?於是好奇心起,上前打聽情況。原來是開學時間到了,學生們不能去學校上課,到了發新課本的時候了,老師便把課本送到村口,讓家長和學生過來領取課本。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地上給大家發課本,家長在操心著幫孩子領取,有的小孩子卻忙著在旁邊玩手機。
  • 農村3歲娃,全家人圍著轉的「軸心」,2大「難事」已出現
    每年9月1日,是新學年的開學日子,是新生入學的高興日子。可今年同往年有點不一樣,以往開學日子,人們關注的往往是小生、初生、高中、大學的學生。而今年增加了一個特殊群體,幼兒學生。幼兒學生,指的是幼兒園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因年紀小,不會照顧自己,又不得不送到幼兒園學習。城市人重視幼兒教育,我們農村人也同樣重視幼兒教育。
  • 農村人結婚真的很有必要去縣城買房子嗎?
    今天跟大家談一談農村買房的事,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哈,但是在我們村子,要是在縣城沒有個房子,不是個別優秀的青年可能連個對象都找不到。買房真的就那麼重要嗎?我覺得還是得看個人的家庭條件,還得看你工作的地方,總之不能太盲目了我覺著。
  • 農村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城裡讀書越來越難,也許這是原因
    估計大家都發現了,現在農村裡的學生越來越少學校也越來越少。比如,我們村早就已經沒有學校了,從讀小學開始就需要到鎮上去讀,我們整個鎮可能就3-4所小學了,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個村裡一所小學。學生少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很多父母把子女送到城裡讀書,但凡能到城裡讀書的都不會放農村讀書,即使,到城裡的費用是農村的很多倍。
  • 農村年輕夫妻「八月結」,讓小孩讀上好學校而買房,這代價有點大
    , 不能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八月是開學報名月,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報名,讓多數農村年輕夫妻很重視。所以,很多農村夫妻打算將孩子送到縣城讀書的心願,都在努力實現。有的地方要提供父母在縣城經商辦企業的證明,要營業執照、職工就職證明等等。有的地方,只要提供在縣城有房產證明就可以了。很多農村年輕夫妻結婚後,一直在外地打拼,小孩由父母在家帶,既不在縣城經商,也不在縣城居住,想要將小孩送到縣城讀書,並不是易事。農村年輕夫妻解開小孩讀書的「結」,買房!
  • 上好大學的農村孩子,為何越來越少了?農村孩子有必要讀大學嗎?
    最近幾年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明文規定來縣城重點小學上學的孩子必須在縣城買房子,否則不能在縣裡重點小學上學。本來縣城裡的孩子就有房子經濟條件比農村孩子條件好,農村孩子上學還得為縣裡的房地產商買單。現在農村根本就沒有學生了,由於現在孩子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為了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砸鍋賣鐵在縣城買套房子不住只是為了能去上學!農村的師資力量,雖然我們村小學的教師也都是大學畢業至於是不是野雞大學咱不知道但是看成績說話。農村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不是危言聳聽,也就不驚訝名牌大學裡的農村孩子少的原因了,你們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教師的苦,你知道嗎?
    筆者暗自竊喜,秋天開學終於不用為教師短缺發愁了!誰知道好夢不長,在臨近開學的前五天,縣局發布了遴選農村教師進城工作通知,當我看到選拔名額時,真是咬牙切齒,差一點氣暈過去:也就說分配到農村多少新老師,就有多少農村教師考走進城。我們鄉中心小學考走6名,佔學校教師數四分之一。筆者單位考走三名,佔學校教師數三分之一,學校沒辦法,開學後不得不裁掉一個年級,讓這些孩子去中心校上學。
  • 農村家庭的孩子,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嗎?
    提要:農村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只能讀書嗎?想要出人頭地不僅要有較高的智商,更重要的是要有在社會上立足的情商。農村孩子如何才能在智商和情商上面更勝一籌。讀書必然是最佳的捷徑。讀書讀得好,就是高智商的基本體現。
  • 孩子讀書,是否需要家長的陪同
    開學季來了,神獸們又要回籠了。一到這個時間,看著每一位家長都在為學生的入學操心著,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從小到大,沒有一個時間點是能讓人放鬆的。如果抽籤沒中的,就要去私立幼兒園。可是一年上萬的學費,是多少家長望而卻步的,但是又能如何,不去讀嗎?好的私立幼兒園,還是能教會孩子很多東西,所以只能努力賺錢培養孩子。
  • 孩子的內心世界你了解嗎?
    現在農村孩子好多都被早早送到城裡讀書,這是家長對孩子的厚望,希望通過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也不例外,我家孩子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被送到城裡讀書,從那時候起,孩子就一直在外學習,一直考上大學。我本以為我們給他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環境,他應該高興並感謝我們。可是事與願違。
  • 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費盡心力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答案很現實
    並非是鄉村孩子少了,而是在鄉村上學的孩子少了,許多孩子在上小學前都被爸爸媽媽送到了城裡去讀書。而身邊許多鄉村爸爸媽媽,也都有把孩子送到縣城或許其他大城市讀書的主意鄉村家長:我為什麼費盡心力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答案很實際。鄉村教育資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