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優質糧食工程升級,年省一個吉林省的糧?糧價或起飛

2020-12-11 邊緣的荳子

時間一晃就到了12月份,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也是農業發展的變革年。糧食是我國農業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隨著世界糧食形勢的緊張和國內三大主糧的暴漲,關於糧食的問題一下成為了社會各界關係的話題。近期,關於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信息也明確了。那麼,什麼是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這和我們農民兄弟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近期網上不少說得到糧價和豬價聯動的話題又有哪些聯繫呢?今天荳子就這個話題和大家聊一聊。

優質糧食工程,不但要管住米袋子,更要管好米袋子

雖然我國自詡為農業大國,但是我國的糧食進口量還是非常高的。這和我國的整體糧食消費情況、工業用糧、養殖用糧有很大的關係。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國生產的糧食士多用於養殖和工業消費,但大量的生活糧食都依賴於進口。這就造成了我國現有糧食價格和農民收入的極大矛盾。如果,大量提高糧食的價格,對於農民的收入是有利的,但對於整個糧食市場的發展是不利的。畢竟,生產效率很大層面上決定了糧食的價格,當國內的糧食價格因為一些因素而出現非理性的增長,那麼,大量的外國優質低價糧食進入國內是在所難免的。

關於這點,荳子想說的是:想提高種糧的收入是沒錯的,但一味地通過其他方式和因素拉高糧食的價格是飲鴆止渴的做法,畢竟現在的國際糧食市場這麼透明,國家2700元/噸的玉米,相比於美國進口的2200元/噸的玉米是沒有競爭力的。提高國內糧食的生產效率,提高畝產量,發展優質集約型農業才是長久之計。這次才能更好地管住米袋子,才能管好米袋子。

優質糧食工程,不但要做好增收,更好做好保收這個環節

近些年,我國的糧食增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16連漲的糧食產量也讓國人看到了糧食安全的信心。但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開源節流,開源有了,節流的問題更不能忽略。在這方面,打造優質糧食計劃工程升級版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解釋。具體的內容,我們可以分解成:在「五優聯動」的基礎上,大力執行「六大行動」提供糧食的安全。

重要解析:

1、我國的糧食生產上,耕、種、收環節基本上都已機械化,唯獨糧食產後處理環節仍舊薄弱。

2、據統計,我國現在的糧食浪費是很嚴重的,產後損失量每年在700多億斤,相當於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

3、糧食的節約和保護已經成為和糧食生產同樣重要的大事了。

優質糧食工程促進糧食升級,農民收入將有所提高

今年,我們特別關注糧食價格和豬肉價格,一個很明顯的原因就是,這兩者的價格高了,農民的收入也就水漲船高。但過分依賴價格提升的市場調控的有一定危害的。畢竟,糧食和豬肉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農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的問題和社會的幸福感。所以,荳子對於優質糧食工作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1、糧食漲價的金額總量是否有每年浪費的糧多,如果沒有為何不大力發展優質糧食工程呢?那樣,我們普通人都能買到便宜的豬肉,也不會為了可能的高米價而發愁。

2、未來人口和糧食的矛盾將日益增加,糧食方面的開源節流勢在必進,現在的農業強國,如美國、荷蘭就是先見之明。

3、優質糧食工程,不僅能提高糧食的整體產量(浪費和損耗的減少了),也能更好地保障糧食的質量。這樣,在市場糧食競爭的情況下,農民的增收也是正常。

那麼,你對於優質糧食工程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呢?也關於留言,評價和我們一起來探討。

相關焦點

  • 搶糧大戰如火如荼,全球糧價大漲,2021年糧價或還要漲
    不過在糧價大漲的同時,我國的進口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2020年總進口量為1.4億噸,比起19年多出了3000多萬噸,其中大豆進口突破1億噸,創下了新的歷史;玉米進口了1130萬噸,比19年高出了135.7%,第一次超過720萬噸的配額,其進口量也創下了新高。很多人好奇,國內的進口量一直在加大,為何糧價還沒降溫呢?
  • 2019年,糧價、糧補,都有大變
    現如今,中國的糧價和糧補與以前相比,都有了些明顯的變化。 一、糧價大變 糧食收儲制度曾提高我國糧食市場價格!
  • 2021年:農民醫保與糧價有哪些好消息?哪些地區補貼會提高?
    2021年現在已經正式開始,今天老道要為所有的農民兄弟帶來,2021年涉及到糧價行情以及農民醫療方面的好消息。咱們都知道,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針對三農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必然提高,而扶持的重心將鎖定鄉村振興戰略。在我看來,實現鄉村振興的核心一方面就是要繼續保障農民增收,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而糧價行情和農村醫療是重中之重!
  • 優質糧食工程風採‖濟寧市泗水縣金利康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圍繞「五...
    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實施以來,該公司列入2017、2018年度糧食產後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兩年來總投資932萬元,其中財政扶持450萬元、企業自籌482萬元,現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近年來,該中心按照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要求,緊緊圍繞代清理、代乾燥、代加工、代儲存、代銷售業務開展服務,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雙贏目標。一是發揮代清理代烘乾功能。
  • 春節糧油產品供應充足質量更優——讓「米袋子」多裝「優質糧」
    秦玉雲提醒,節後氣溫將較快回升,黴糧壞糧風險也將增加,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密切關注存糧質量情況,及時整理晾曬,適時出售餘糧,防止糧食變質。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糧食安全要謀當前,更要謀長遠隨著百姓消費需求升級,能否用更沉穩有力的雙手託起中國飯碗,不僅讓百姓「吃得飽」還要「吃得好」,讓「米袋子」多裝「優質糧」,展現著大糧食安全觀視野下「數量」和「質量」的辯證法。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優質糧食工程:為糧食質量安全護航
    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優質糧食工程」2017年啟動實施以來,中央財政連續三年投入獎勵資金197億元,調動各級財政和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撬動社會資本450多億元參與實施,推動糧食產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糧食產業產能結構不合理、優質產品供應不夠、深加工能力不足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2021年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官方稱「存糧」夠吃一年–今日湖北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複雜的國際糧食市場形勢,2021年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如何?12日,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對此作出回應。在當天召開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秦玉雲表示,當前,中國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
  • 三家糧食企業散布「糧價大漲」謠言遭查處
    他強調,對編造、散布網絡謠言擾亂糧食收購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案例一:2020年10月19日,江西某糧油公司法人代表的女兒胡某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數張《調價通知》,杜撰「全國糧食產量減產嚴重,糧價大幅度上漲,各大產區農民對稻穀惜售,造成原糧短缺哄搶」等信息,在網絡快速傳播。
  • 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部署2020年工作 全面提高糧食和物資儲備...
    1月15日,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冬貴(前排右一)帶隊在「放心糧油工程」長沙北辰三角洲店調研糧油市場供應保障工作。(本文圖片均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供)劉 勇 袁玉生3月3日,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有言: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能夠絆倒一個國家,這就是糧食的重要性。可知,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對一個國家而言是頭等大事,正所謂糧滿倉,則天下安。FAO數據指出,今年11月全球糧食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已連續上漲6個月,達到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這個指數綜合了穀物、油、乳製品、肉、糖等價格。其中,穀物價格指數按年大漲近20%,為2011年年中之後的最高年度升幅。而全球糧價的飆漲也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饑荒。聯合國糧農組織一早就發出警號,稱今年至少25個國家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
  • 糧食流通急需打破「託市困境」 體制改革亟待升級
    糧食流通急需打破「託市困境」  糧食價格漲跌並不固定,託市價格卻一路上升,結果扭曲了糧食市場價格,國有企業包袱越來越重,當下的小麥「託市困局」具有標本意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亟待升級  針對夏糧「十一連增」後的收儲情況,《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山東、河南、安徽、陝西、湖北等糧食主產省進行了調研採訪
  • 土地確權後,2020年農民糧補「升級」,補貼數上漲?
    所以糧食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在疫情期間,不少人都關注糧價是否會有個較大的上漲趨勢,但是事實情況就是糧價還是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區間的。而且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國家對於糧食的儲備可能會看得更重,這裡面扮演著比較核心作用的就是-農民。目前我們國家大概有5億多農村戶口,顯然農民的數量也是上億的,所以農民的價值是很高的,他們的基礎工作還是很重要的。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中國有何「糧策」?
    今年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一度引發了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近期共同發布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給出了令人擔憂的預期。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中國有何「糧策」?
    今年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一度引發了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至少25個國家今年將面臨嚴重饑荒風險,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近期共同發布的《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給出了令人擔憂的預期。
  • 糧價上漲怎麼辦?和糧農業集團全年訂單準時配送!
    有人肯能要問了「現在受疫情影響,糧價上漲怎麼辦?」「糧食太多,變質了怎麼辦?」對於,家家戶戶都需要糧食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推出季度,半年度,全年訂單優惠活動:一次付費,全年訂單將不再受糧食價格影響,每月準時配送一有訂單,現磨現生產,保證產品質量
  • 霍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打算
    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糧食主管部門的精準指導下,我縣糧食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糧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經濟各項政策,以保糧穩供為中心,積極爭取優質糧食工程等各類預算內項目資金4581萬元,高標準實施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強化糧食安全存儲管理
  • 明年1月份:糧價、豬價如何?牛羊、米麵油價還會漲嗎?
    眼瞅著這2020年就要過完了,農民兄弟也開始返鄉準備過年了,這年貨是要買的,家裡的糧食也是要賣的,今年自從糧食收穫一來,價格喜人,農民惜售情緒增多,總想賣個最高價,而豬肉進入12月也是蹭蹭的猛漲,昨天生豬出欄價甚至達到18元一斤,有的農民就問了。
  • 糧食局長回應糧食儲備問題:我到糧倉沒見稻草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聶振邦介紹說,經過不懈努力,並戰勝了多年不遇的雨雪冰凍、乾旱、洪澇等嚴重自然災害,我國糧食2010年實現了連續第七年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0928億斤。  據聶振邦介紹,近10年來我國糧食消費總量與生產總量基本相當,產需基本平衡,糧食自給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我國稻麥庫存均能滿足1年以上需求
    就老百姓關心的「糧倉家底」問題,新華社記者24日專訪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  靠得住:糧食儲備保障能力  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儲備保障能力能不能滿足需要?  答:我國糧食庫存構成,主要分三大類: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企業商品庫存。此外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通常不統計在庫存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