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中國的糧價和糧補與以前相比,都有了些明顯的變化。
一、糧價大變
糧食收儲制度曾提高我國糧食市場價格!
我國確實是從十幾年前開始,每年都會根據我國糧食供需宏觀視角來制定一個價格收購標準,並以此標準來收購農民產出的糧食,糧食幾乎是來者不拒,不過需要堅持「優糧優價」的原則。
當時,我國剛剛取消實行幾千年的農業稅,農民身上的束縛大不如前,而且再加上國家對農民產出的糧食進行託底,幾乎是產多少,收多少,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也高,種植效益也不錯,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國的糧食產量幾乎一年一個臺階。
具體來說,和往年的支持相比,如今我國的糧食託市收購政策主要呈現出以下兩個變化?
首先,執行託市收購的糧食品種減少一半!
目前,我國仍在執行收儲制度的糧食品質已經由巔峰時期的四個(大豆、稻穀、玉米和小麥),變成了兩個(稻穀和小麥),也就是說,大豆和玉米這兩大作物目前的市場購銷價格已經和國家幾無太大關係,全部由市場供需關係來定。
2014年,我國大豆收儲制度正式取消,改為了大豆目標價格補貼,隨後又變成了生產者補貼,並且延續至今。2016年,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正式取消,國家不再出臺臨儲價格來幹涉,玉米價格完全隨市而定,種植者同樣可以領取到生產者補貼。
其次,託市收購價格標準逐漸降低!
在2014年以前,我國執行糧食收購制度的糧食品種其收儲價格標準幾乎都是逐年走高或持平,沒有一次出現過降低的情況,但是從2014年開始,情況不一樣了。
首先是大豆託市政策在這一年被正式的取消,農民的種豆收益大不如前。
隨後的2015年,從未有過降低態勢的臨儲玉米收購價格標準由前一年的1.13元每斤降至1元每斤。2016年,我國稻穀收儲價格首次下調,其標準在隨後的三年時間裡逐步走低。
展望未來,我國的稻穀和小麥收儲政策還有很大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價格標準調低,政策直接取消都不是不可能。
至此,我國實行十幾年來糧食收儲制度已經是疲態盡顯,已經完全無法承擔起促進我國糧食價格走高的重任。
未來中國的糧食價格是高是低,只能看市場了。
二、糧補大變
現如今,農業補貼越來越多,「普惠制」的補貼,也就是農家朋友都能得到的補貼,主要是種植者補貼和保護地力補貼,未來這些補貼將有變化,據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介紹,明年糧食補貼要有新變化。
徐春暉:農民朋友都關心自己能不能夠領到補貼。國家政策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調整,按照政策要求:誰種地補貼給誰,而且種得多拿得多。
第一:糧食補貼將發給土地種植者,而不是土地所有者。以前農村的糧食直補會直接打給土地所有者。
第二:糧食補貼精準發放,有些人將領不到補貼。在耕地上私建宅基地;承包土地不從事糧食生產;承包土地卻導致土地荒廢;私自在荒山開闢耕地等情況都不能領到糧食補貼,還會受到懲處。
第三:種植大戶將有更高的補貼。未來,種糧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將享有更多補貼。簡單說就是種得越多,拿得越多。
以後搞生態種植、承包耕地、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民,補貼會越來越多。而開墾荒地、長期閒置土地、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會被取消享受補貼的資格。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比如調整種植結構、鼓勵產糧等,糧食補貼力度只會越來越高,目標也會越來越精準。如果安心種田,補貼少不了。
來源:今日農業補貼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謝謝您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