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樣品儲存在哪

2020-12-20 騰訊網

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權威專家第一時間作出解讀。

五項「中國首次」

中國航天實現裡程碑式新跨越

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之後探測器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兩兩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現在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吳豔華說,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求索寰宇開新篇。據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多項創新支撐

帶動我國航天科技整體發展

怎樣實現在月球上可靠地採樣並封裝到真空容器中?如何實現月面起飛並精準入軌?如何確保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精準完成……

「五個『中國首次』都是嫦娥五號任務所面臨的新挑戰。實際上,對整個工程來講,恐怕還不止這五個方面。」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說,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號任務,和前期任務比,技術跨度是比較大的。

新研製的3000牛的發動機在到達月球制動和從月面起飛時表現良好;基於視覺的月面採樣區快速分析,以及採樣、放樣、裝罐、放罐過程的快速定位,為機械臂快速調整提供支持;對飛行軌道、飛行程序等進行快速設計,支撐任務中可能遇到的天上或者地面的應急情況……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自主創新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主旨。」胡浩說,我們設計了整個一套工程體系,建立了深空測控網,使我們深空測控能夠達到全球布局,支撐整個任務的完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探月工程系統地帶動了我國航天科技的整體發展。

吳豔華說,探月工程建設提升了我國深空探測核心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化、年輕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完善形成了組織實施複雜航天工程的系統方法。

「可上九天攬月」

月球樣品將在韶山異地災備

伴隨著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此次月球樣品的研究備受關注。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嫦娥五號的採樣點選擇了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能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絕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我們會在實驗室進行長期的、系統的對月球樣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化學成分、同位素組成、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方面,希望能夠深化我們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李春來說。

月球樣品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吳豔華說,後續,將依據月球樣品及數據管理辦法,廣泛徵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科學研究,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

「除了位於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他提出的『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實現了。」吳豔華說。

新華社記者 張泉 彭韻佳

相關焦點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入住「新家」 科學研究正式啟幕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來自月球風暴洋的約1731克「土特產」,被送入中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正式「安家落戶」。備受矚目的嫦娥五號任務由此從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也正式啟幕。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月球土特產已攬件,日本也帶回太空樣品,為啥不去月球?
    從「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至今,它的每一步行動都順利地按照計劃進行,近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再次傳來了新的消息。據媒體報導:在本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隨後,「月球土壤」樣品容器也成功地被轉移至返回器中。由此可見,我國的月球「土特產」已經攬件,即將發回國內了。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入住「新家」
    記者20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雖然正值周末休息日,但從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入住地球「新家」前後開始,科研人員就已經全方位忙碌起來,緊鑼密鼓開展月球樣品科學研究的相關準備工作。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土特產」1731克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5號帶回的月球樣本和美國阿波羅號帶回的樣品有什麼不同?
    但據科學家稱,嫦娥5號採集樣本的蒙斯魯克火山可能在13億年前就爆發過,那裡有「月球上最年輕的月海玄武巖」。這種來自月球的「年輕」巖石從未被取樣或研究過。如果嫦娥5號的樣本能證實月球在這段時間內仍然活躍,這將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理解上的一個重要空白,並改寫月球的歷史。研究這些巖石的組成也可以弄清楚是什麼導致了如此長時間的熱活動。
  • 月球樣品在哪保存?未來探索哪些星球?嫦五任務新聞發言人解讀
    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也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探測器是如何再入返回地球?帶回的月球樣品又將如何使用?未來中國還會探索哪些星球?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在國家天文臺「安家」
    今天,在國家天文臺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接收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這也是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
  • 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長啥樣?
    【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月球樣品順利抵達地球,對於我們的探月工程技術人員來說,應該是圓滿完成了這次重要的航天任務。但是對於地面應用系統的科學家來說,月球樣品的科學研究工作可以說才剛剛開始。那麼,月球樣品將如何存儲、管理和研究呢?
  •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2020-12-21 中國科學報 【字體: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舉行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中,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容器搬上展示臺。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IT之家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於 11 月 24 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 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
    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時間:2020-12-19 2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 今天,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我國首個月球樣本實驗室公開,靜候 2kg 月球樣本歸來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據 @央視軍事官方微博今日報導,我國首個月球樣本實驗室建成,目前已經做好各項準備,隨時可以接收嫦娥五號返回艙帶來的月球表面樣品。該實驗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實驗室寫有 「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的標語,展現了實驗室對於月球樣本處理全程的嚴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