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是蚊界的貴族,他們不喜汙穢,愛乾淨小積水。同時生命力頑強,有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同時業務能力嫻熟,殺傷力極大,使人防不勝防。
提起這花蚊子,就讓我想起了夏天在農村老家的經歷,可是被這渾身布滿黑白相間花紋的傢伙給折磨慘了。一般蚊子咬到晚上才出來覓食,但這花蚊子不一樣,白天就到處瞎晃蕩。這種蚊子智商很高,飛行路線詭異,巴掌很難擊中。而且會很狡猾地躲避人類搜尋,會貼著深色地面飛行,哪黑往那躲。更厲害的是,這花蚊子遠比普通蚊子來得厲害,基本就是一口一個包,奇癢無比,半天都不消。而且咬人的速度極快,趴到皮膚上也不看看動靜,直接就開始咬,吸血速度很快。等你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此外,花蚊子的抵抗力也賊厲害,平時點個蚊香啥的,根本就不管用,照樣跑來欺負你。每天起床一開門,一群花蚊子就衝了進來。所以那時候我們家都是把一瓶殺蟲噴霧放在門口,誰進門就先打噴霧,蚊子飛走再開門。但這也只是緩兵之計,畢竟不可能將殺蟲噴霧隨身攜帶,出門在外免不了要遭受花蚊子的折磨。
尤其是經過水塘、小竹林還有雨水溝這些地方,如果不是穿上長褲和長袖衣服,那少不了會出幾個大包。所以,花蚊子絕對算是我們人類在夏天的最強對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聽家裡老人講,原本在炎熱的夏天,像小樹林這些林蔭下面,算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但後來因為有了花蚊子,這些地方也去不了。
事實確實如此,咱們中國大部分地方以前是沒有花蚊子的。因為花蚊子原產地並不是中國,而是東南亞,其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花蚊子其實就是白紋伊蚊的俗稱,這種生物最早是產生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之中,後來逐漸向我國擴散。原本花蚊子最初只是出現在我國氣候比較炎熱溼潤的南方地區,比如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方。但花蚊子的蟲卵,可以寄附在一些進口產品上,或者是通過貨物運輸輸入其他國家,這種肉眼無法看到的物種入侵,實屬難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著火車、飛機等遠程交通工具的頻繁流動,經過三十年的傳播和適應,花蚊子已經擴散至全國,即使是在東北這些地方,夏天一樣能夠瞅見花蚊子。
要知道花蚊子雖然個頭不大,但其危險性卻不小。因為蚊子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病毒媒介,可以傳播多種病原體。一些蚊子咬過感染這種疾病的人,然後再去咬另一個人,這樣就把疾病傳給另一個人了,結果越傳越多,就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後果。有數據表明,每年中至少有七十萬人是死於蚊子所傳播的病毒,要知道這還是在生活和醫療條件已經比較先進的現代社會,堪稱人類頂級掠食者。
而花蚊子無疑是這些文字裡面的佼佼者,有研究顯示它們可以傳播70多種蟲媒傳染病,尤其是對於登革病毒的傳播。登革病毒可以引發登革熱,這是一種流行性傳染病,死亡率非常高,可以達到15%。
而花蚊子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傳播者,所以在花蚊子出沒的高峰季節,也是登革熱高發的季節。在一些我國的低緯度地區,比如廣州、香港等地,都是登革熱流行區。僅在2014年,廣東省就有約四萬例登革熱病例,免疫力較低的兒童也成為這種疾病的主要受害群體。如果不小心被花蚊子咬了,並且出現高熱、面部潮紅、關節疼痛等症狀,那麼就可能是感染了登革熱,一定要及早去醫院就醫。
毫不誇張地講,當下花蚊子已經成了全國公敵,是近幾十年來最為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事實上,不僅僅在中國,花蚊子的肆虐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有論文研究表明,花蚊子是近年來,全球擴散速度最快的100種物種之一。近20年來,花蚊子通過飛機火車等途徑,已從東南亞擴散至全球,當今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已經成為了花蚊子的獵場,如今全球中低緯度國家中大都有這種蚊子。
蚊子現在幾乎沒有天敵了,小時候雖然也有蚊子,但是明顯感覺數量少,小時候蜻蜓很多,下雨過後好多蜻蜓,可以吃蚊子卵,壁虎抓蚊子 現在好多年沒見過它們了。原本蜻蜓、鳥類等都是蚊子的殺手,但環境惡化也使得它們數量越來越少,最後帶來的只能是「蚊子」肆虐。
所以,如今的花蚊子,乃是全球公敵,關於花蚊子的擴散和防治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然而,花蚊子並不好對付,這種生物生命力極強,環境的適應能力也不錯。更為關鍵的是,花蚊子的卵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和生命力,容易被攜帶傳播,使得花蚊子能夠遠距離的傳播和擴散。
這就很麻煩了,畢竟這才是花蚊子肆虐的根源。一般來講,對於花蚊子的滅殺防控,我們其實只要做到環境和化學雙管齊下就可以了。因為公蚊子一般都是吸食植物汁液的,只有母蚊子是吸血的,為的是給自己的孩子提供養分,一般植物多的地方會聚集蚊子。與此同時,母蚊子產卵喜歡在有積水的地方,所以這裡也是蚊子的一個聚集區域。所以我們可以針對花蚊子喜歡植物、積水等習性,適當性的移除室內植物,減少積水,營造室內乾燥整潔的環境。
此外,對於人流量較大的城市區域,或者花蚊子出沒角度的公園、樹林,進行藥物噴灑,以此來達到一個驅蚊滅蚊的效果。當然了,這種辦法現在已經不提倡了,畢竟這種方法也容易毒害其他昆蟲。
最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因為花蚊子的繁殖能力很強,雌蚊飽餐一頓後,就可以產下40~50粒卵。如果營養充足,母蚊子甚至可以一直產卵,每天產……只要有清水的地方,蚊卵就可以生存,即便是低溫條件下也沒有任何問題。等到來年天氣變暖,他們便會再度出現,繼續著父輩的使命。這也是為何花蚊子明明是東南亞這種炎熱地區的產物,卻能夠擴散到寒冷乾燥的東北去。
更為嚴重的是,花蚊子如果感染了登革熱病毒,是可以「遺傳」給卵的。也就是說,這些再新生的蚊子,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尋找病毒,就可以傳播登革熱。
所以,對於花蚊子,還是需要從傳播途徑和繁殖擴散的角度去進行科學的防治。比如利用先進的基因技術創造新型的不會傳播病原體的蚊子;或者用輻射等手段,摧毀其繁殖功能等等。
當然了,這些都是科學家們的事兒了。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講,更多的還是敬而遠之吧。到了夏天,如果花蚊子肆虐,那就儘量穿上長褲和長袖衣服,減少裸露在外的皮膚。同時安裝紗窗和紗門,睡覺時使用蚊帳以防蚊子叮咬。只要花蚊子咬不到你,它也沒轍。
此外,要經常清理家中的盆罐積水,杜絕花蚊子在此產卵安家的想法,這樣花蚊子就不會過多的在此聚集。如果家裡有水培植物,那就經常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