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 -
前段時間國慶假期,雖然想著放假了就放鬆一下,但是還有其他工作沒有完成,於是打算在收假的前兩天提前回到在公司附近租的小窩。
原以為可以按照計劃完成所有的事情,但因為「拖延症」,我不僅沒有完成,還浪費了很多本可以和家人玩耍的時間。
一回到小窩,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的,雖然設置了無數個鬧鐘提醒自己起來工作,可躺在床上看電視確實很舒服。
於是,就安慰自己再看一個小時,再刷五分鐘,再睡一小會...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我依舊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然後還想著「明天還有時間,明天再說吧!」
可第二天依舊如此,不斷地拖延,時間過去了,事情也還沒有開始,最後只能熬夜加班,拼命趕出來,雖然完成了任務,但是自我感覺很是敷衍。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有人說:「能後天做的事情,我絕不明天完成」,這說的不就是「拖延症」晚期的大多數人嗎?
只要還可以拖延,就會一直拖,就算在玩的時候,心裡掛念著還未完成的工作,玩得不是很盡興,但依舊可以拖到deadline的最後一秒。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把放縱留在了當下,把痛苦扔給了未來的自己,並深陷於拖延症帶來的焦慮之中。
雖然我們總是以為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拖延的時間就能被忽略,卻不知荒廢的時間,最終也會消磨掉我們的意志。
正如古人感嘆的那般:「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two -
《愛情公寓》中,唐悠悠對拖延症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拖延症是當代人一種常見的絕症。
而之所以管拖延症叫「絕症」,是因為它總是會反反覆覆地纏上我們。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就像每次年初立下的flag一樣,每次都信誓旦旦的定下目標,結果卻總是不如人意。
比如決定早睡早起,每天定四五個鬧鐘進行轟炸,早晨依舊雷打不動地賴床;鬥志滿滿定下的減肥計劃永遠始於明天;即將要交的文件,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動手...
明明痛恨自己的拖延,但又控制不住,一定要拖延到不得不做的地步。
忽然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個故事:在電視臺上班的A,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他每次都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原來,他一直秉承一個工作理念:截止日期前先好好放鬆,最後再熬兩個通宵完成任務,這樣既省時間,又不會耽誤工作。
他也的確一直這樣踐行,也從未誤工過。但過了幾年後,所有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因為長期熬夜,他脫髮嚴重,體重狂增了20斤。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拖延症,讓我們把享受和滿足提前,但也在無形中透支著未來。並且,也在一步步扼殺我們的夢想。
想要環遊世界,卻總是在拖延想著明天再說;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卻一直在拖延提升自己的時間;想要減肥瘦成一道閃電,卻拖延著安慰自己從下次開始...
我們所有想要的一切,在拖延症的摧毀下,一步步變成了無法實現的夢想,每當羨慕別人的時候,總會覺得後悔和遺憾。
蕊希曾經在某篇文章裡寫過這樣的話:最怕聽到想當年,最厭聽到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最痛聽到,當初要是在...就好了
其實,拖延症所帶來的的後果,我們想想都能知道,但很多時候都滿足於當下的快樂,而忘了自己還背負著很多重擔。
拖延,是一種「病」,得治。雖然有時還是很難,但也要盡力按照自己的計劃行動。
畢竟,沒有什麼比提前完成任務時的快樂,更讓人輕鬆無負擔的了。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行動派,拒絕拖延,也是完成夢想的另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