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拖延症」的真相後,我開始害怕了

2020-11-05 羽雨華

//

-one -

前段時間國慶假期,雖然想著放假了就放鬆一下,但是還有其他工作沒有完成,於是打算在收假的前兩天提前回到在公司附近租的小窩。

原以為可以按照計劃完成所有的事情,但因為「拖延症」,我不僅沒有完成,還浪費了很多本可以和家人玩耍的時間。

一回到小窩,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的,雖然設置了無數個鬧鐘提醒自己起來工作,可躺在床上看電視確實很舒服。

於是,就安慰自己再看一個小時,再刷五分鐘,再睡一小會...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我依舊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然後還想著「明天還有時間,明天再說吧!」

可第二天依舊如此,不斷地拖延,時間過去了,事情也還沒有開始,最後只能熬夜加班,拼命趕出來,雖然完成了任務,但是自我感覺很是敷衍。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有人說:「能後天做的事情,我絕不明天完成」,這說的不就是「拖延症」晚期的大多數人嗎?

只要還可以拖延,就會一直拖,就算在玩的時候,心裡掛念著還未完成的工作,玩得不是很盡興,但依舊可以拖到deadline的最後一秒。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把放縱留在了當下,把痛苦扔給了未來的自己,並深陷於拖延症帶來的焦慮之中。

雖然我們總是以為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拖延的時間就能被忽略,卻不知荒廢的時間,最終也會消磨掉我們的意志。

正如古人感嘆的那般:「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two -

《愛情公寓》中,唐悠悠對拖延症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拖延症是當代人一種常見的絕症。


而之所以管拖延症叫「絕症」,是因為它總是會反反覆覆地纏上我們。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就像每次年初立下的flag一樣,每次都信誓旦旦的定下目標,結果卻總是不如人意。

比如決定早睡早起,每天定四五個鬧鐘進行轟炸,早晨依舊雷打不動地賴床;鬥志滿滿定下的減肥計劃永遠始於明天;即將要交的文件,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動手...

明明痛恨自己的拖延,但又控制不住,一定要拖延到不得不做的地步。

忽然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個故事:在電視臺上班的A,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他每次都不慌不忙,悠然自得。

原來,他一直秉承一個工作理念:截止日期前先好好放鬆,最後再熬兩個通宵完成任務,這樣既省時間,又不會耽誤工作。

他也的確一直這樣踐行,也從未誤工過。但過了幾年後,所有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因為長期熬夜,他脫髮嚴重,體重狂增了20斤。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拖延症,讓我們把享受和滿足提前,但也在無形中透支著未來。並且,也在一步步扼殺我們的夢想。

想要環遊世界,卻總是在拖延想著明天再說;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卻一直在拖延提升自己的時間;想要減肥瘦成一道閃電,卻拖延著安慰自己從下次開始...

我們所有想要的一切,在拖延症的摧毀下,一步步變成了無法實現的夢想,每當羨慕別人的時候,總會覺得後悔和遺憾。

蕊希曾經在某篇文章裡寫過這樣的話:最怕聽到想當年,最厭聽到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最痛聽到,當初要是在...就好了

其實,拖延症所帶來的的後果,我們想想都能知道,但很多時候都滿足於當下的快樂,而忘了自己還背負著很多重擔。

拖延,是一種「病」,得治。雖然有時還是很難,但也要盡力按照自己的計劃行動。


畢竟,沒有什麼比提前完成任務時的快樂,更讓人輕鬆無負擔的了。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行動派,拒絕拖延,也是完成夢想的另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再也不見,拖延症》:告別拖延症,重寫你的人生
    關於拖延症的書,我也看過許多,但如很多治標不治本的自律文章一樣,講了很多方法,卻沒有抓住真正的病因,所以照這些方法實行起來總是好一陣壞一陣,最後又陷入拖延症的泥潭,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然而,當我看了美國心理學教授帕梅拉·S威加茨和凱文·L焦爾科合著的《再也不見,拖延症》之後,確信拖延症是一種可以根除的病。
  • 拖延症,我要滅了你
    不知道你們最近在寫作上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經歷。我每天早起聽了寫作業,做了筆記,看了一眼作業,腦海裡沒想法,想著吃完早餐再寫。這時我打開了冰箱,拿出奶黃包去蒸熱,吃了早餐。剛坐在電腦前,收集不到滿意的素材,然後想著找到素材再寫。就這樣我從早上拖到晚上才交了作業。我好像真的病了,一種叫做拖延症的病。「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後的輸家是你自己。
  • 《拖延心理學》:拖延症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一旦我們計劃要做某一件事,但卻遲遲不開始的時候,就是拖延症犯了。這樣的場景大家是不是曾經有有過類似的體會?拖延症是怎麼產生的?在《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拖延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恐懼所以才產生了拖延行為。
  • 討厭的「拖延症」:我成功整治熊孩子「拖延症」第一招
    那一刻我覺得這個文章簡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啊,我那被「拖延症」弄得受傷的心靈突然有了安慰。對哦!我們真的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要理解孩子,牽著他慢慢走,這個世界會立刻變得很美好啊!但是,孩子一上小學,這哪是美好,這簡直是惡夢。學校允許你遲到?你上班可以遲到?作業可以延遲交?考試卷可以推遲幾分鐘交卷?……現實生活告訴你,讀書開始是不允許任何人有「拖延症」。
  • 不是每一個做事拖延的症狀都叫拖延症
    你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嗎?大部分人肯定會說「有」,因為沒有人做事是坐言起行,雷厲風行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拖沓,就認為自己有拖延症。但在今天,我要告訴你,不是每一個做事拖延的症狀都叫拖延症。有些人,做事就是有些拖拖拉拉,但是他不難受,他不會自責、糾結,而且他也不想變得更有效率,這種情況就不叫拖延症。
  • 終結拖延症
    3.摘掉「我是拖延者」的標籤拖延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拖延,只是輕重程度不同,所以不要給自己貼上「拖拉機」的標籤,這會影響自己的自我評價,而且有時候是給自己的拖拉找藉口,反正我有拖延症。4.克服失敗恐懼,實踐「立即行動」哲學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
  • 拖延症|一邊拖延,一邊快樂
    據統計,有9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拖延行為或習慣,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拖延人群以職場白領和學生為主。拖延症到底是什麼?你所認為的拖延,和別人所認為的拖延,是一回事嗎?對親身經歷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和苛求,相信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個最完美的解決辦法,如果找不到這種完美的解決辦法,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做到完美就不開始。2)低自尊心理害怕別人看清和看輕自己,害怕成功,覺著自己不配成功。
  • 會制定目標就能克服拖延症?你對拖延症一無所知
    工作時總是想著利用下班後或者周末的時間來好好提升自己,可常常事與願違。自己能夠支配的時間越充裕,反倒是什麼事也完不成。你有沒有遇上過這種情況?這就是時間管理能力薄弱的結果。大多數人常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自己被拖延症拖了後腿。說到拖延症,這可是個背鍋俠。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就會把它掛在嘴邊,急著用它來頂一頂自己能力欠缺的鍋。
  • 拖延症的正確打開方式
    「回到家後,趕快做作業,做完做作業再出去玩或是看電視。」「快點,該睡覺了,睡覺前把你明天的衣服找好,疊好,放在床邊。」。。。。。。這就是我媽,一個整天追著我屁股後面催促的偉大母親,也正因為她,我完美的度過了小學和初中時光。
  • 《終結拖延症》:終結拖延症,秘訣就是這三個!開啟自律人生
    在《戰勝拖延症》這本書中,作者羅列的拖延症類型有十幾種,而最普遍的是這三類:期限拖延、認知障礙拖延和分心拖延。你可以簡單理解成完美主義和畏難情緒導致的拖延,因為害怕做了之後結果不好,所以他們選擇了一拖再拖。為了避免失敗,他們避免開始,這就是這類拖延人群的拖延邏輯。
  • 喜歡拖延有解決的方法嗎?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
    拖延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拖延,只是輕重程度不同,所以不要給自己貼上「拖拉機」的標籤,這不但會影響自己的自我評價,還給老闆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而且有時候是給自己的拖拉找藉口,反正我有拖延症。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當然除了死亡這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的失敗。
  • 「我已經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5個辦法幫你走出拖延的循環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一個月前布置的論文,可以等到最後一周才開始著急,最後一晚上熬夜才能寫完。以至於我們一個宿舍,可能最後一周才終於有了熱愛學習的樣子,每個人都在認真查找資料,在電腦上敲敲打打,不知道你們宿舍情況怎麼樣?前半個月吃吃喝喝,絲毫不慌,最後一周效率直線提升,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
  • 拖延症,拜拜了您嘞!
    sunny大家好,我是小曦~。正所謂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想要打敗拖延症,我們就必須先要了解拖延症,人人都在說拖延,人人想辦法克服拖延,那麼,何為拖延症呢?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 嚴重拖延症,每天都焦慮到死?三管齊下,終結拖延症不是夢
    在上公開課的前一天晚上才開始寫教案、備課,整晚上不睡覺。實際上公開課的任務早在一個月前我就已接到,但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出手「。等上完公開課,整個人因為缺乏休息,大腦昏昏沉沉,人像踩在棉花上。公開課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但每一次,我都會這樣重複。為什麼很多人做面對應該做的事情時常常拖延?
  • 設計師的拖延症有多可怕?感覺說的就是我自己啊!
    >設計師的拖延症有多可怕?甚至還看了部電影,一天嗖的一下就過去直到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瘋狂趕進度都知道設計師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很多設計師之所以加班原因就是因為拖延症在作祟比如黑叔我,工作以來一直飽受拖延症困擾因此錯過了很多機會,熬了很多夜脫了很多發,所以到現在都沒找到過對象更絕望的是,無論我給自己定下多少計劃
  • 《戒了吧,拖延症!》| 大多數人都知道 只是懶得改
    「我在看半個小時電視劇,就去工作」「我在刷會朋友圈,就去睡覺」「我再躺一會,就去幹家務」「吃完這一點,明天就開始減肥」以上情況都是拖延症的典型症狀,大家看到這些一定都會對位,心想:「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 乾貨|深度分析拖延症背後的心理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妄自菲薄、擔心自己的形象、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別人的評價、質疑自己實現成功的可能,於是不想去開始一件新的事情。拖延症,其實就是低自尊人群否定自我價值的表現。拖延症患者因為害怕一個人做事,於是不斷地拖延,想要等到有人陪著再開始做一件事。還有些人,會把拖延作為一種方法。他們認為只要自己陷入可憐和絕望的境地,這樣就一定會有人來拯救,於是能拖就拖。
  • 你是哪種類型的拖延症患者?該怎麼辦?
    還有一些人不夠自信,在不知道別人想法的情況下,如果公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擔心自己處於不利的狀態或者被拒絕。比如,在愛情關係中,除非對方表明了興趣,不然,拖延者打死也不願意主動提出邀約。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所以這時候,明明心裡很想約對方,但是總會給自己找藉口。
  • 戰勝拖延症的3個實用方法
    你有拖延症嗎?如果只是把周一的工作拖到周五熬夜做完,那這樣的拖延症也沒什麼大不了。但如果你明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或者定了許多目標,就是拖著不去做,就比較嚴重了。輕則會因為經常無法按時完成任務而被質疑能力,重則直接丟掉工作。
  • 是時候和拖延症告別了
    你催我也沒有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4.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 深入研究就會發現,拖延背後蘊藏著很多不願面對的情緒如害怕、焦慮等,當我們面對一項有負面內心反應的任務,並且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