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與人相處之道,兩種「朋友」要遠離,家長要切記

2020-10-03 老張育兒記

若是從成年人的角度來思考的話,會發現人脈是特別重要的奠基石,對整個人生的影響可以說意義遠大。要知道,孩子的一生是很漫長的,他們未來能否幸福,能否成功,主要在於內心的強大以及人格的完整,同時還需要「強悍」的人脈關係。

其實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想要與人交往的要求,不足一歲的小孩子,他們在遇見其他小朋友的時候,會用自己咿咿呀呀的語言,以及面部表情去表示自己的內心,這就是小孩之間的交往。逐漸長大後,家長會發現,其實孩子很喜歡去有小朋友的地方,用他們之間相互能懂的語言去交流。

可見與人相處是孩子從小就需要掌握的技能,只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外被「欺負」,所以習慣性讓孩子獨處,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友情之路順利發展。要知道,當孩子開始有想要尋找同伴一起活動的心理,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合群的重要性。當然從小懂交際的孩子還是很有好處的,尤其是這幾個方面最為明顯。

孩子善於人際交往的好處

1、性格謙讓

現在被嬌慣長大的孩子很多,所以在性格方面會略顯自私,甚至還有些驕縱跋扈,生活中是很難有朋友的。可若是從小就懂得如何處理朋友關係,那麼這個孩子的性格無疑是特別好的,最起碼懂得謙讓。因為小孩子之間難免會有矛盾和爭執的發生,想要跟小朋友一直維持這種友好的關係,那自然就要懂得如何平衡處理關係,謙讓就是必備的一種交往技能。

2、有人幫助

小朋友難免也會遇到難題,要是人際關係比較出色的話,自然會有很多朋友願意幫助。因為身邊總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朋友,若是真的遇到困難,這些朋友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對孩子來說,朋友的意義應該就在於此。

3、心理健康

那些朋友多的孩子,他們生活中不會有孤獨感,因為會有很多的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就能減少很多心理疾病的發生。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心理學家的介紹,那些人際關係不好的孩子,他們生活中會有孤僻退縮以及拘謹害羞的現象。

可見,從小懂得處理人際關係是件好事,最起碼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極為有利的。只是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沒有辨別朋友好壞的能力,害怕交往到行為不好的孩子,這樣就容易學到很多不好的習慣,很容易被朋友「帶壞」。基於這一點,家長還是很有必要替孩子「挑選」朋友的,最起碼要教會孩子分辨好壞。

家長要謹記:兩種朋友要遠離

1、沒有上進心

小朋友正是相互比較和學習的階段,若是孩子身邊圍繞的都是沒有上進心,並且喜歡安於現狀的小朋友,那麼自己也會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變成沒有上進心的人。要知道,上進心對於一個孩子的成功有多重要,若是連最起碼的上進心都沒有,那麼孩子很可能就會變得頹廢。

說實話,孩子還不知道上進心是什麼,所以需要家長幫助他「篩選」。要是發現孩子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可以用自己成年人的思維去告知孩子,並且列舉一些沒有上進心的危害,讓孩子去自行甄別。切記不要強行讓孩子去斷了聯繫,這樣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因為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家長限制了。

2、遇事逃避

遇到困難總想著逃避的孩子,其實也是不能深入交往的,因為他們身上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想讓孩子將來成就大事,那麼持之以恆的堅持就是最基本的技能,要不然孩子遇到困難就只會想著放棄,自然跟成功也是沒有關係的。

喜歡逃避還側面反映他的內心不夠強大,可能一生都是平碌無為的。若是孩子身邊都是這樣的朋友,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習慣這樣的處事方式。都知道孩子想要學會好的習慣很難,但是想要學會壞的毛病卻輕而易舉。

總結

可能之前還會覺得「孟母三遷」的故事有些誇張,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母親才是真正愛孩子的。因為孟母知道,外在環境以及人為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尤其是現階段孩子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時候。既然身為家長,那就應該替孩子去規避一些成長路上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教會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今天我們聊一個家長也比較關心的話題,就是孩子放學回到家,如果對你說老師對我不好。這時家長應該怎麼辦?當然了,絕大多數老師還是都是很棒的,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和每個老師合得來。父母如何和孩子討論這個問題呢?
  • 你知道怎麼樣教會孩子與人相處之道嗎?沒錯,可以這樣做
    孩子和我們的相處好像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因為他們從出生開始就是在父母們的陪伴下才成長起來的,所以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們都會忽略掉培養孩子與自己的相處。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之中,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的基本的規矩和禮儀,比如父母就要教會小孩兒在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在小孩子的力氣允許的情況之下,如果發現飯桌上的哪一位長輩杯子空了,小孩子就應該及時的去為這位長輩添茶倒水之類的。同時得,掌握一些規矩和禮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自己不受傷害,並且與此同時也要保證可以不輕易的去傷害別人。
  • 與不同氣質的孩子的相處之道,做家長也要因材施教哦
    與孩子相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許多父母抱怨孩子「太皮」、「太膽小」、「說不通」、「有時候真的很想揍一頓」。都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確實,在孩子幼年時期,作為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那些說孩子「膽怯」的家長,有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平時在孩子面前太過「強勢」呢?對於有些孩子來說,遇到太強勢的家長會變得非常膽怯而孤僻哦。而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強勢無理面前卻更容易變得暴躁不聽話。
  • 孩子入園前,家長必須要做到的一件事:教會孩子交朋友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上,家長會操心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和家的距離遠近,還有孩子是否有一定的自理能力。這些都很重要,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操心的,但除了這些,家長還有一個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孩子的社交問題。社交問題這個問題,看似好像無足輕重,但是卻可以決定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幼兒園生活。
  • 孩子入園前,家長必須要做到的一件事:教會孩子交朋友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上,家長會操心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和家的距離遠近,還有孩子是否有一定的自理能力。這些都很重要,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操心的,但除了這些,家長還有一個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孩子的社交問題。
  • 優秀孩子必有優秀的家長,分享一些優秀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終生老師。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關注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需要從各方面來監督呵護。孩子的成功,往往也意味著家長的成功。那麼,在成為優秀家長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如果您也想加入優秀家長的行列,那就千萬別錯過以下這些跟孩子的相處之道了。
  • 朋友之道>朋友如何相處?王元五老師講座
    [目錄]>(八)朋友之道(八)朋友之道古人說:博弈之交,不終日;飲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終身。[目錄]>(八)朋友之道>朋友如何相處?朋友如何相處?那麼現在很多人的錢取之無道,用之無方,花天酒地、包二奶,毀掉名譽、毀掉了身體、毀掉了家、毀掉了你的事業、毀掉了你的一生。這就是大水衝垮了你的防堤,最後你被水淹死。所以我們用這個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要適度。[目錄]>(八)朋友之道>朋友相交是道義還是權利?朋友相交是道義還是權利?
  • 古語:人到中年,遠離三種親戚,不忘兩種朋友,切記一個字
    古語:人到中年,遠離三種親戚,不忘兩種朋友,切記一個字人在年輕的時候多少總會犯一些錯誤,因為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也少,難免眼光就不那麼洞察,遇到友善慷慨的人是幸運,而吃了虧也不必太在意,這是因為年紀還不大,容得下此許的磕碰,同時也需要一些些生活的歷練。
  • 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句句扎心 人與人相處 要懂得換位思考
    這根本就不是朋友間相處之道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點進步、每一滴收穫,都離不開父母、家人、朋友的幫助。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相反,總是記得別人的不是,只會苦了自己。人生貴在相知,相知在急難,患難識朋友,誼長情永在,朋友間真正的對話是無聲的,並非話語,而靠心神領會才算是至交。
  • 夫妻相處到底要給孩子的一生教會什麼?
    到底要教會什麼?你們覺得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難不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難處,就是你的孩子將來到了社會上,他有非常重要的是面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的不容易。大家在家庭中你跟孩子的關係,你跟老公的關係,老公跟你的關係,其實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都是相同的,所以就是夫妻的相處模式到底要教會孩子什麼,其實第1點是教會孩子人與人之間該怎麼相處。
  • 家長們切記要讓孩子遠離這些東西……
    「每個人都聽過『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什麼還有人會去吸第一口?」那麼,該如何正確跟孩子談論毒品如何教育他們遠離毒品?尋找良好時機家長應該採用問問題的形式而非一味說教,比如與孩子討論「你對此有何感想?」如果孩子同意毒品是有害的,這時家長應該加深孩子的這一觀點。
  •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家長要做好安全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我保護
    最近,經常報導關於兒童安全的事故來,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畢竟孩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課便是人身安全是第一要任。培養孩子的安全教育是每個家長的責任,這才能讓孩子學會珍愛生命,保護自己。而對於孩子來說,學會自我保護要從三到六歲開始,從這階段孩子就已經開始就應該知道自我保護的意義,同時應該學會相應的應對方案了。
  • @江蘇家長 這13道「保命題」,一定要教會孩子
    被高年級孩子「威脅」?回家時發現家中遭竊?公共場所一人走失?......面對這些情況,孩子該怎麼辦?13道「保命題」,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
  • 幼兒園之前 家長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幼兒園是孩子在正式上小學之前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地方,也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地方。親貝網小編最近了解到,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在跟同學的相處以及溝通和自我保護方面不是很強。所以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江蘇省贛榆縣城頭中學 李君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可以說,每一位家長都為孩子學習絞盡腦汁,每一位家長也都為孩子的成長煞費苦心。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往往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形成&34;。
  • 育兒解析:睿智家長與孩子的約法三章講規則之道
    以致於,很多家長朋友直到孩子成長到小學、初中年齡階段了,都未能與自己的孩子互相理解,建立良好的溝通和相處模式。然而也有一些睿智的寶爸寶媽深諳與孩子的溝通之道,本文著重解析睿智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約法三章,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的同時,更好地學會自我管理和成長。
  • 入園前,家長要教會孩子這項技能,讓孩子在幼兒園更快樂
    很快幼兒園就要開學了,家長開始操心為孩子準備上幼兒園前的各種準備。在為孩子細心地準備各種物品的時候,也會擔心孩子剛上幼兒園是否能適應。如果想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你最好提前教會孩子自己如廁,包括怎樣穿脫褲子。上幼兒園後才學如廁,可能剛開始會尿褲子或者會穿不好,一直勒著孩子的小屁屁。孩子自己做不好,就會很焦慮。你可能想說,讓老師幫忙把褲子穿好。幼兒園有那麼多孩子,很多時候老師不一定能時時都把每一個孩子照顧好。我的一個在幼兒園工作的朋友和我說過,有的幼兒園老師會在孩子放學的時候,統一給孩子檢查著裝。
  • 家長跟青春期孩子相處之道
    今天跟朋友聊起她家孩子的問題,真是一言難盡……她的兒子今年也是中考生,自打過年以來,娘倆是每天都要吵上幾句[捂臉]她說她兒子跟她說話去掉不理不睬,就是跟她發脾氣,作為老師的她想想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現在面臨中考,不知是不是壓力的問題,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現在不光是跟她發脾氣,昨天竟然跟自己的任課老師發起脾氣來[捂臉]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真的是打不能打,罵不能罵。大家都是怎樣跟青春期孩子相處的呢?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教會他們這些技能,讓他們更獨立
    但是,寶寶不能總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寶寶3-4歲就要開始上幼兒園了,這是是每個孩子人生中必需要經歷的階段。一些家長認為幼兒園不是強制性的,不必太過在意。但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社會的開始,每個班級都是一個小集體。讓寶寶體驗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與人相處,學習一些基礎知識,鍛鍊自理能力,才是關鍵的。而必須具備這些技能,才可以輕鬆應對幼兒園。
  • 這四種「朋友」,要讓孩子儘早遠離,父母從幼兒園時期就該下手
    比如,以下的這種朋友,孩子就該儘早遠離他們。比如,「甩鍋」、「利用人」、「佔便宜」等等,孩子跟這樣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不吃什麼大虧,也會是社交能力發展中,一個非常不愉快的體驗。而孩子如果受過這類傷害,很可能會再也無法相信別人,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不說,甚至還會讓他們出現心理問題,對所有人都設防,再也沒辦法樂觀對面對人生。所以,當孩子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時,家長應該儘早提醒他們,不要讓孩子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