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裡的八大蒙古王爺府

2021-02-13 內蒙古民俗網


閱讀本文前,請先點擊上方的藍色字體「內蒙古民俗網」再點擊關注,這樣就能 天天免費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北京城蒙古王府共8個,通遼的蒙古王爺府就有6座:僧王府,科左後旗的僧格林沁親王王府,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炒豆胡同和板廠胡同;卓王府,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圖親王王府,坐落在北京東城區什錦花園原19、21號院;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安定門內花園府,北京人也稱此花園為「達子府」花園);那木濟勒色楞後來遷住的達爾罕親王府(原東四馬大人胡同,現育群胡同15號);色布騰巴拉珠爾達爾罕親王府(原是和敬公主府,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院);奈曼親王府,奈曼旗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德木楚克札布王府(原北京西城區的泰安侯胡同,今西四北七條27號)。羅親王府(阿拉善王府)三座,其府第與滿族各旗下相同甚至規模逾制,那彥圖王府在安定門內國祥胡同2號,滿清王朝的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王公、扎薩克等都在本旗有領地,在京城大多不賜府第,只是少數有戰功、有結下滿洲皇族婚姻關係的蒙古王爺在北京受賜藩邸,在京蒙古王無事時留居京邸,一旦國家有戰事可調動其部蒙古兵同馳赴援。

那王府(超勇親王府)

那彥圖王府在安定門內國祥胡同2號。那彥圖,清康熙年間定邊左付將軍喀爾喀賽音諾顏汗部扎薩克超勇和碩親王策凌。那王府即超勇親王府,是漠北蒙古喀爾喀賽因諾顏部扎薩克和碩親王那彥圖王府。南北在國興胡同和國祥胡同間、東西在趙府街與寶鈔胡同間,明代稱「鍋腔胡同」長220多米,清宣統時改稱「國祥胡同」。府門(宮門)三間面南,府門東、西兩側各有角門(阿司門)一座。府門對面是一座影壁,兩側設置石獅、燈柱、拴馬樁和轄禾木。府門內有一座木質影壁,銀安殿建築宏偉、結構緊湊。府內漠北習俗明顯,每年臘月二十三,都在府中佛堂院內架設一座蒙古包,中間生一個大火爐,親王的率領府內喇嘛等圍著火爐念經。那彥圖賭輸,將那王府抵債押給西什庫天主教堂,無力還款反而再向教堂神甫借款7萬元,1940年後教堂將「那王府」轉給金城銀行、精神病院。那彥圖遷出了那王府租住在豆腐池4號。現那王府已大部分改建,只有國祥胡同甲2號還保留著當年的風貌。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圖1:那王府(那彥圖王府,超勇親王府)北京安定門內國祥胡同2號。

僧王府

僧王府(民稱「伯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南鑼鼓巷南口東面的炒豆胡同77號。僧格林沁,漠南蒙古科爾沁旗人,1825年襲封科爾沁郡王,1855年晉封親王,1859年在大沽海戰中督軍奮戰打敗英法聯軍,。1865年5月在豫魯皖鎮壓捻軍陣亡。其子伯彥諾謨詁承襲親王爵,老住戶稱這所府址為「伯王府」,伯彥諾謨詁王曾任御前大臣、光緒的騎射「諳達」(老師)。原僧王府前門在炒豆胡同,後門在板廠胡同,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各為四進院。東路正院外還另有東院四進,民國後,府第被親王后代逐漸拍賣,現在的炒豆胡同71號至77號(單號),板廠胡同30號至34號(雙號),都是原王府的範圍。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東城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2:僧王府(僧格林沁王府「伯王府」),北京安定門內炒豆胡同77號。家廟,平安大街寬街。

羅親王府 (阿拉善王府)

北京阿拉善王府曾經被稱為羅王府、塔王府、達王府,,北京市西城區原三座橋府夾道1號,現氈子胡同7號,在什剎海後海南岸、恭王府東側,王府由精緻四合院和後花園組成,有房屋200多間較低矮,廊柱用的全是不粗的木方柱;冬天用炭火取暖修築火牆,橫的屋脊上除了獸頭在屋脊兩端各有一個二三十釐米高四方立體的煙囪排煙。簷雕與廊畫有蒙古人喜愛的牡丹、蝴蝶、飛馬等圖案。阿拉善王府於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撥銀賜建。阿寶平定準噶爾康熙五十四年為修建王府,阿寶死後,羅卜桑多爾濟(次子阿拉善第三代親王阿拉善霍碩特旗的二襲札薩克王公)再徵準噶爾諸部有功晉升為和碩親王,1910年,塔旺布理甲拉襲親王爵(阿拉善霍碩特旗的第八代第九位王爺)曾任袁世凱政府的京都翎衛使和蒙藏院總裁,達理扎雅被任命為阿拉善和碩特旗札薩克,在阿拉善旗民及貴族的敦請下,於1932年離開了北京,回到家鄉內蒙古阿拉善旗執政。現在這座王府裡除了假山之外,古建築房屋只剩下東邊的六座,其中四座住宅,兩座屬於原來的家廟。   

這座王府在北京是最難得的,羅府後代在北京應當被評為「最佳王族子孫」,北京皇室、王公後代幾乎都是敗家子,又逢中國百餘這麼個多災難,羅親王府以後直至解放竟然沒有被其後裔變賣拆毀,在北京據說只有唯一阿拉善這家,真是好樣的阿拉善。這座蒙古王府東側保護完好,院制、房舍、遊廊依舊。這樣看來,說明古建不怕被佔用,而是在於佔用單位和住戶的德性,羅親王府裡私建亂建不少,可是,原來古建不毀不動。

圖3:羅親王府(阿拉善王府)第一進院正房,北京什剎海後海南岸氈子胡同7號,羅親王府保留著完整的後花園,東北院牆在氈子胡同。

卓王府  

卓王府即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圖親王王府,坐落在北京東城區什錦花園原19、21號院。第一代親王烏克善是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和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的長兄。他身材魁梧,英勇善戰,多次帶領科左中旗蒙古騎兵出徵,幫助清王朝打天下。在綽爾曼城,烏克善率兵大敗林丹汗,在大同、上方堡、宣府大敗明朝守軍,在殺虎口親自擒獲明朝外藩大臣,在索倫擒獲叛將噶爾珠塞特爾、哈拉柱,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戰功。烏克善是大清王朝在崇德元年(1636)首封的親王,也是科左中旗的第一個親王,比滿珠習禮受封達爾罕親王早23年。卓哩克圖親王傳了十六代,七、八、九、十、十一代卓哩克圖親王都擔任過哲裡木盟盟長。 

 

卓王府與北京城裡的清宗室王府比較,規制略小些,但也有正殿、配殿、寢殿、後罩房等。第十四代卓哩克圖親色旺端魯布(1908年承襲)、第十五代卓哩克圖親賀喜業勒吐莫爾根都在此居住過。北京人不解蒙語,把卓王府稱為「趙王府」,「趙」是「卓」的音變。1932年,賀喜業勒吐莫爾根去日本留學,把王府賣給了直系軍閥吳佩孚。1939年,決不事敵的吳佩孚被日本牙醫害死,停靈49天,什錦花園的住戶不用做飯,磕過三個頭就可以到吳家吃飯,並且中餐、西餐、清真飯菜俱全。吳佩孚死後,偽蒙古軍政府軍長李守信以40萬銀元買下卓王府。後來,國民黨軍統局長戴笠、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長鄭介民也曾一度搬住此府。從卓王府住過的這些顯赫人物,就足以想見它當時的奢華和氣派。現今,這裡有北京飲食服務總公司宿舍和國家計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等單位。

圖片並非實圖,僅供參考

那木濟勒色楞達王府  

坐落在安定門內花園府的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達爾罕親王府。達王府即科左中旗的達爾罕親王王府。第一代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是孝莊文皇后的四哥,順治十六年(1659)被封為親王,傳十二代。這十二代親王,在京城先後有三處王府。

  

安定門內花園府的達爾罕親王府。花園府(當時北京人也稱此花園為「達子府」花園)在安定門大街路西,東鄰靈官廟、姑姑寺、柴棒胡同,南達車輦店胡同,西接北鑼鼓巷,北接大貴子、小貴子胡同,再北邊是安定門西牆根。此處達王府佔地面積8畝,東北角有一組院落。這是達爾罕親王在北京最早的王府。歷史上達爾罕親王到北京朝覲,除了朝廷接待住如意館外,這裡便是他的長住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表現了很高的民族氣節。他拒絕日本侵略者的利誘,以治肺結核為由,不做蒙奸,離開瀋陽,來到北京,住此王府。 

  圖片並非實圖,僅供參考 

達爾罕親王府

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從瀋陽來到北京在安定門內花園府的達爾罕親王府住了一段時間後,搬到東四馬大人胡同(現育群胡同15號院)。這處王府為三進院,大門開在東南。外院有倒座的南房、西廂房和北房。穿過腰房是中院,中院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北房三開間,東耳房兩間,西耳房連著西院為五間。中院西南角有便門通後院。20世紀90年代中期,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的後人曾同意把此王府贈與故裡科左中旗人民政府。解放戰爭期間在開魯擔任縣委組織部長、時任大連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的李柱大姐,感念哲裡木盟老鄉在她打遊擊期間把她的女兒養到十幾歲這份深情,主動聯繫光大集團願意幫助玉成此事。筆者曾從中幫助聯繫科左中旗人民政府,後來,不知其詳。

  圖片並非實圖,僅供參考

色布騰巴拉珠爾的達爾罕親王府

坐落在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院的達爾罕親王府。此處達爾罕親王府原是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是乾隆帝的第三女,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下嫁第五代達爾罕親王色布騰巴拉珠爾。色布騰巴拉珠爾九歲「即隨諸皇子讀書於內廷」,乾隆帝御賜色布騰巴拉珠爾的詩句有「世篤姻盟擬晉秦,宮中教養喜成人」。色布騰巴拉珠爾於乾隆十七年(1752)襲親王爵,乾隆十八年(1753)兼哲裡木盟副盟長;乾隆二十年(1755)在新疆伊犁徵剿準噶爾中立下赫赫戰功,朝廷賞賜雙俸祿。同年,色布騰巴拉珠爾奉詔回京期間錯用輝特臺吉阿木爾薩納駐守伊犁。不久,阿木爾薩納叛變。色布騰巴拉珠爾因此獲罪,被奪爵革職。乾隆二十三年(1758),色布騰巴拉珠爾又立戰功恢復爵職,畫像掛紫光閣。乾隆三十二年(1767),色布騰巴拉珠爾任理藩院尚書。乾隆三十七年(1772),色布騰巴拉珠爾在戰場因與主官戰術不和,又被削去爵職。後來,他的本家子侄承襲了他的爵位,住進他的王府。1923年,色布騰巴拉珠爾的世孫達賚以十五萬大洋把此王府賣給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1935年,此王府被當做東北難民救濟院。日偽時期被當做興亞院。日本投降後,被當做國民黨第十一戰區長官部。現為中央某機關接待站,是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並非實圖,僅供參考

奈曼親王府  

清崇德元年(1636)奈曼建旗。清廷根據軍功封袞楚克為旗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旗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傳十六任。道光皇帝的愛女壽安固倫公主嫁給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德木楚克札布,他的王府就坐落在北京西城區的泰安侯胡同(今西四北七條二十七號)。德木楚克札布在道光、鹹豐、同治三朝歷任御前大臣、管旗都統、鎮撫北部大臣、火器營大臣、管理中正殿奉經事務大臣、內務大臣等軍政要職。同治四年(1865),德木楚克扎布逝世後,同治皇帝追任他「親王」爵位。光緒十八年(1892),第十三任旗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瑪什巴圖爾在鎮壓金丹道叛亂中立下殊功,晉親王爵。第十四任旗札薩克蘇珠克圖巴圖爾親王、第十五任旗札薩克阿拉坦胡雅爾,第十六任旗札薩克蘇達那木達爾吉都曾在此王府居住。1948年,蘇達那木達爾吉將國民黨昭烏達盟流亡政府和國民黨奈曼旗流亡政府設在此王府。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時,蘇達那木達爾吉來不及逃離被逮捕,1951年死於北京。此王府舊址現在為福綏境房管所。 

 

圖片並非實圖,僅供參考

滿清王朝是軍事朝廷,是一個種族,一個軍隊,一個政府。就看北京的地名,時至2009年雖然舊地名所剩無幾,但是,今日之北京仍然留有大量「營」的地名,那營有滿族營,有蒙古營(那些不雅的名兒改來改去仍不言自喻),因為滿清與蒙元進中原分裂國家狀態大不一樣,滿清接收的是大明一統江山,女真移民進京雖然是兵民合一,和平時期的女真子弟卻立即鬆弛無聊。滿京城從山麓到平原各處都是兵營,這是女真人學習蒙元統治的做法,蒙古旗兵駐軍北京一是女真打江山時來的,二是女真族在和平時期二百年實在打不了仗了,女真必須依靠舅舅門下(清室多娶蒙古貴族女),蒙古旗兵為滿族皇家來抵禦外敵、平息農民造反。因此,在北京內城有這三座蒙古王府。

來源:蒙古文化周刊

合作/投稿/其它 聯繫微信:nmg697

相關焦點

  • 北京城裡的八大蒙古王爺府,都有哪些?
    北京城蒙古王府共8個,科爾沁的蒙古王爺府就有6座:僧王府,科左後旗的僧格林沁親王王府,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炒豆胡同和板廠胡同;卓王府,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圖親王王府,坐落在北京東城區什錦花園原19、21號院;末代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安定門內花園府,北京人也稱此花園為「達子府」花園);那木濟勒色楞後來遷住的達爾罕親王府(原東四馬大人胡同
  • 松原市哈拉毛都王爺府旅遊綜合開發項目
    哈拉毛都鎮王府屯境內西側有一處土圍牆遺址,該圍牆內即是清末駐郭前旗最後一位蒙古王爺的宅地,現今已損毀,僅剩部分圍牆,但其兩個側府--「齊大爺府」和「祥大爺府」猶存。該遺址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是研究東蒙郭前旗的形成、歷史沿革和北方蒙古王爺的政治、軍事、文化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
  • 喀喇沁旗王爺府蒙古族中學的前身—崇正學堂
    崇正學堂是現今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蒙古族中學的前身,創辦於1902年10月31日,初名養正學堂,後取創辦者貢桑諾爾布親王所題寫的楹聯的前兩個字,更名崇正學堂。貢桑諾爾布親王先後創辦了三大學堂:毓正女學堂、崇正武學堂、崇正學堂。三大學堂之名均有&34;字,其中崇正學堂影響最大。
  • 一位幾乎攻破北京,活捉皇帝的蒙古大汗,卻在之後被明軍端了老窩
    遊牧民族的騎兵。庚戌之變的主要原因還是宣大總兵仇鸞的惡劣行徑,他賄賂俺答,請他不要進攻大同,結果俺答攻破古北口,一舉攻到北京城下,此時的北京已經有上百年沒有打仗了,城裡的守軍只有五六萬老弱,但是不久,城外的明朝援軍就達到了五萬餘人,況且北京城防尚堪一用,俺答缺少攻打北京這種巨型城市的能力,在北京近郊燒殺掠搶之後退去。
  • 北京蒙古大營誠邀天下客
    寒冬到來,首都市民想不出京城領略草原風光,北京朝陽公園東南側的「蒙古大營」是好去處。步入蒙古大營,潔白的蒙古包裡傳出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身著鮮豔服飾的「烏蘭牧騎」歌舞表演,讓北京人享受到草原般的別樣生活。
  • 蒙古南宋談判,蒙古:一座城換你1000口鐵鍋,南宋:賠本買賣,不幹
    文\熊貓哥13世紀的蒙古人無敵於世界,除了向西打到歐洲,在整個亞洲,除了南宋和日本(島國,蒙古沒海軍)都成了蒙古人的地盤,但蒙古在南宋的山城下吃了虧,幾十年都攻不下來。雙方也是打打停停,時時坐下來談判,南宋通常是賠錢的一方。
  •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建立70周年|蒙古音樂的美好遠超想像
    本文從傳統蒙古長調、融合現代音樂元素開創的通俗流行類及世界音樂類蒙古音樂,以及具有蒙古血統的搖滾、金屬、說唱五個方面,粗略梳理1949年後內蒙古音樂的發展。若你有興趣繼續挖掘,會發現蒙古音樂的美好遠超過想像。傳統蒙古長調內蒙古音樂隱於草原,本是蒙古族人天人對話的內心之聲。
  • 北京天橋「八大怪」
    很多初來北京的遊客,對北京的交通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門」多,天安門、朝陽門、建國門…一個是「橋」多,什麼三元橋、亮馬橋、雙井橋等。在北京眾多的「橋」中,可能最讓北京人念念不忘、魂牽夢繞的,還得是天橋。天橋位於天壇西北,南北向跨過龍鬚溝。原來的天橋是有橋的,明朝在此建有漢白玉單孔高拱橋,以通「御路」。
  • 中國歷史:俄國策動外蒙古「獨立」與分裂蒙古
    「協約」籤訂後,中國政府於11月7日發表聲明,重申「概不承認」俄國與外蒙古所訂任何條約,抗議沙俄「侵犯中國主權」。中國各族人民強烈反對「俄蒙協約」。北京市民舉行「反對俄國奸計大會」,報刊紛紛揭露沙俄侵略罪行,許多市民連日持票往俄國銀行兌換現金,商人抵制俄貨。孫中山致電參議院,要求「否認俄蒙協約,堅持到底」。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和愛國華僑3000多人在東京集會,強烈譴責沙俄。
  • 蒙古包特色火鍋如期亮相北京香格裡拉飯店,今年冬天最佳福利!
    北京,2018年11月1日——即日起,北京香格裡拉飯店在一層戶外花園推出特色蒙古包菜單,用火鍋、特色美食美酒為賓客驅走冬日嚴寒,無需遠行即可體驗草原風情。此次推出的特色蒙古包菜單將持續整個冬季,飯店在景閣一層戶外花園搭建了一大一小兩頂富有草原特色的蒙古包,並由主廚為賓客精心設計餐品,其中包括:冬日備受歡迎的火鍋套餐、蒙古包小吃菜單及出自香宮中餐廳的經典中式套餐等,可滿足賓客的不同需求
  • 八大胡同的興衰史:官員以給妓院題詞為榮 沒有妓女玩相公也行
    北京娼妓業的興起可不是一時半會,早在元代,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的著名國際友人馬可波羅就在他的書中記載當時的北京就有著超過2.5萬名的妓女,這在當時可絕對不是小數。隨後到了明代,生意依燃紅火,直到清朝初期,因為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曾立下了禁止嫖娼的規定,所以八大胡同的生意才一落千丈。當時順治規定官員如果膽敢嫖娼,首犯砍頭,從犯發配。
  • 在北京的胡同裡就可以遠離北京城裡喧囂,享受古色古色老北京味道
    在北京的胡同裡溜達用不上幾分鐘你就可以遠離了北京城裡的喧囂,到了一個古色古色散發著老北京味道的地方。這家酒店的名字是北京演樂Cote cour胡同精品酒店,名字的靈感來源於胡同的名字演樂胡同。演樂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之所以叫演樂胡同是因為明朝的教坊司的樂師、月工等人大多居住在這裡,平時也在這裡排演宮廷中需要的節目,這裡就成了宮廷樂師們排演節目的地方。
  • 蒙古給我們捐的羊去哪兒了?不如直接去蒙古吃!
    2018年的數據,內蒙的人口是外蒙古的8倍,GDP是外蒙古的18倍。2018年,蒙古的GDP是130多億美元,而內蒙古自治區的GDP是2400多億美元,但你要知道,蒙古是一個國家啊,而內蒙只是一個省級單位。蒙古,真的是一個很特立獨行的存在。
  • 探秘蒙古,壯美風光
    >行程安排:第一天  高雄NX-657  0930-1100Q澳門NX-002  1155-1510Q北京t搭乘>高鐵(500KM 車程2.5小時)前往呼和浩特集合於機場,專人辦理好手續.搭機由澳門轉機飛往【北京
  • 英主去世,蒙古鐵騎橫掃中亞大陸,西夏滅亡計日而待
    蒙古鐵騎在鐵木真的帶領下進攻西夏。襄宗派了5萬人馬抵抗,西夏和蒙古相持了五個月之久。蒙古人不僅勇猛,也很聰明。他們就飲水灌城,城裡的西夏人看著水越長越高,非常的害怕。出城的話又打不過人家,所以只好談判。成吉思汗派人進城,襄宗被迫稱臣求和,並且把皇室的女兒嫁給了蒙古大汗。這個金朝看到了自己的小弟竟然不認自己這個大哥了,很是生氣。於是就發兵準備教訓他們一下。
  • 北京「學院路八大高校」辯論賽開賽
    本報訊(記者白雪)由北京林業大學
  • 臭黃魚曾經是北京城裡的奢侈品
    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東東成為時尚道具在清朝,惡臭的大黃魚曾經是北京城裡的時尚奢侈品。明清兩代,大黃魚都是敬奉皇室的貢品。
  • 《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帶您感受北京城裡的煙火氣
    老北京的地理文脈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會館,飲食名饌戲曲曲藝……1月13日,由北京市政協組織編寫的《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在古香古色的中山公園中山堂戟殿召開,12卷一套的叢書正式問世,帶您感受北京城裡的煙火氣。
  • 布仁巴雅爾和他的蒙古包
    這是布仁巴雅爾的蒙古包生產基地。這位只有39歲的當地蒙古族牧民,把奇思妙想融入蒙古包製作,使這一古老手藝迸發出新活力。布仁巴雅爾從小喜愛蒙古包,「看著圓弧狀的穹頂,整個人像被蒙古包抱著一樣,感覺十分美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