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堪稱明朝除了明末亂局以及土木堡之變,最大的慘敗。厭惡明朝的人也常常用庚戌之變嘲諷明朝以及所謂的「明粉」。但實際上,庚戌之變有太大的偶然性,而且「環京一日遊」的俺答根本沒有攻破北京的實力。
庚戌之變的主要原因還是宣大總兵仇鸞的惡劣行徑,他賄賂俺答,請他不要進攻大同,結果俺答攻破古北口,一舉攻到北京城下,此時的北京已經有上百年沒有打仗了,城裡的守軍只有五六萬老弱,但是不久,城外的明朝援軍就達到了五萬餘人,況且北京城防尚堪一用,俺答缺少攻打北京這種巨型城市的能力,在北京近郊燒殺掠搶之後退去。
不可否認,這一仗對於明朝來說確實是十分恥辱的一戰,堂堂大明朝,居然讓俺答踏著也先前輩的足跡第二次攻到了北京城下,數萬援軍居然不敢和蒙古人交戰,眼睜睜的看著蒙古人燒殺掠搶之後,揚長而去。但是風水輪流轉,明年到你家,今天的勝利者,明天就是失敗者,俺答在嘉靖二十九年狠狠地打了朱厚熜的臉,卻在十年後,也就是嘉靖三十九年被明軍燒掉了老窩。
白蓮教的殘餘丘富、趙全、李自馨逃到了蒙古草原上,投奔了俺答,這些由中原而來的人給蒙古人帶來了先進的軍事技術「以制鉤杆攻城堡之法」,明朝西北邊境的守軍頗受其害,不僅如此,這些中原的叛賊還幫俺答建造起了宮殿,名曰「板升城」,宮殿「甚宏麗」,以作俺答稱帝之用,板升城所在的豊州,崇山環抱,水草豐美,蒙古人在這裡不僅放牧,而且開闢了數千頃良田,每到夏天,老幼出大青山口外避暑,趙全等人留守板升城,看樣子是準備把這裡當做固定的據點。
但是不久明軍就來了。大同總兵官劉漢、巡撫李文進、原任總兵俞大猷決定徹底摧毀這裡,於嘉靖三十九年派遣精兵3000人出塞偷襲豐州,斬獲首級八十三顆(注意明代對於斬首的記錄是非常的嚴格的,因此斬首記錄並不能當做殲敵數字),活捉六十七人,剩下的人全都逃散,宮殿也被焚毀,李自馨、趙全僥倖保住一條命(趙全走匿墩上,麻祿督兵掘墩半墮矣,會虜騎大至,我兵乃引退。)李自馨之母胡氏,弟弟自權被明軍活捉,另一個弟弟李自賢被斬殺,明軍奪取蒙古人的牲畜數百頭,以及大量的軍械。
明軍退軍之時在黑河被前來救援的蒙古騎兵追上,明軍且戰且退,最後一直撤到明軍大營,蒙古騎兵才退去。此戰戰果並不算太大,但是燒掉了俺答的老巢板升城,打擊了蒙古軍隊的士氣,參與此戰的明朝將官都得到了獎賞,俞大猷恢復祖職,劉漢加都督同知,總督都御史葛縉升兵部右侍郎,總旗黃國相等升二級賞銀二十兩苛等及戶部郎中魏學曾兵備副使王之誥各升俸一級,陣亡的指揮張戢等人也得到了應有的補償。
這場奇襲打得十分漂亮,但是板升城並沒有因此被徹底摧毀,嘉靖四十五年,板升城在趙全的監督之下重建「凡七重,東南建倉房凡三重,城上起滴水樓五重,會畫工繪龍鳳五彩,豔甚。」比原先的宮殿更為壯觀,俺答死後,蒙古貴族不斷相互發動戰爭奪此地,一直到明末,此城才算徹底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