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博物館坐落在國清寺旁,風景秀麗,館藏豐富,最重要的是,裡面珍藏有眾多恐龍及恐龍蛋化石,堪稱現實版的侏羅紀公園。
天台縣博物館建於1987年,佔地17400平方米,現有藏品6000多件,其中有不少珍貴文物。
眼前這具魁偉的骨架是珍藏於博物館的恐龍化石,這具化石的完整性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恐龍。
天台博物館副館長 周則貴:「專家認為這是一個恐龍的新種,到目前還沒有定名,因為什麼呢?據專家說,這個從頭部的特徵來看它是屬於一種食草的恐龍,但是從它的爪部又比較尖銳。屬於食肉動物的一個特徵。是街頭鎮賴家村出土的,據專家考證這個骨頭屬於晚白堊紀,距今一億年左右。」
這具化石出土於天台縣街頭鎮,目前,已成為了解天台地質遺蹟的寶貴資源。據了解,天台的恐龍化石分布範圍廣、數量大、種類多,且具有骨蛋化石共生的特點,勘稱「恐龍之鄉」。而天台博物館正是這些珍貴化石的薈萃之地。
天台博物館副館長 周則貴:「這是天台(出土)的恐龍蛋,很多老百姓都說恐龍蛋是天台的土特產,像挖紅薯,挖土豆一樣,很多。天台現在總共出土了十五、六個品種。這個是天台出土的蛋,據省自然博物館考證,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蛋。」
除了恐龍化石,館內還藏有陶瓷、青銅、書畫、古籍等珍品,囊括了各個時期,如新石器時代的石矛、石斧,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漢晉時代的瓷器、青銅器,唐宋時期的石刻、碑帖等,能較全面地反映天台山的歷史文化特徵,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康熙年間彩色鑲嵌「西湖十景」巨幅漆雕壽屏,保存完好,華美絕倫,堪稱鎮館之寶。
天台博物館副館長 周則貴:「正面是西湖全景圖,背面是楷書。這件文物第一個,它的藝術性比較好,刻漆填材的工藝現在也比較少見,另外它歷史價值比較高,因為西湖從康熙年間到現在變化很大,它現在保持著當時的歷史面貌,可以說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歷史價值。」
文章來源:台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