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女孩做自媒體年入百萬,女孩:年入5000萬才會感到滿足

2020-12-20 騰訊網

導讀:於木汁出生於2000年6月,走進大眾視野的契機當數2018年時參加綜藝節目《奇葩大會》因為在節目裡講述自身經歷,她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標籤「月入十萬的00後自媒體寫手」但很快,在同年播出的另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聽你說》裡她告訴觀眾,她的月收入已經可以達到20萬。

年僅20歲的00後女孩,年收入竟高達百萬了

12月18日,接受專訪時,於木汁透露,2019年來自微信公眾號的收入有所下降,但她努力從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找補回來,2019年跟2018年的收入差距不大,能達到150萬到200萬的水平。

於木汁認識一個做公眾號的男生,粉絲數量跟她差不多,收入也不低,原本特別喜歡買奢侈品和旅遊,但由於他媽媽突然患重病,住ICU一天的花費就四五萬元,一下子花光他的積蓄,原本在朋友圈裡曬旅遊的他,現在在朋友圈跪求廣告合作。

於木汁感覺自己很矛盾,她有時覺得高中未畢業做自媒體就能年入百萬很厲害,有時又自我警醒,現在掙的可能是快錢,只要所運營的自媒體帳號聚集到足夠的粉絲,發一條推廣,收入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掙錢比普通的上班族容易,但自己是否能持續地吸引到粉絲從而進行變現呢?

於木汁在《奇葩大會》上說過,自己參加節目的一個初衷是想打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的臉,讓他們看看,自己混得挺好的,當時的她靠做公眾號,一個月的廣告收入差不多能達到10萬元。

年輕女孩不滿足現狀,我想賺更多的錢

自媒體從意義上,可以分為廣義自媒體與狹義自媒體兩個概念。狹義自媒體是指以單個的個體作為新聞製造主體而進行內容創造,而且擁有獨立用戶號的媒體。

廣義自媒體是指,我們從自媒體的定義出發,它區別於傳統媒體的是信息傳播渠道、受眾、反饋渠道等方面。這樣自媒體的「自」就不再是狹隘的了,它是區別於第三方的自己。以前的傳統媒體,他們是把自己作為觀察者和傳播者,而針對自媒體,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自我言說」者。因此,在寬泛的語義環境中,自媒體不單單是指個人創作,群體創作、企業微博都可以算是自媒體。

年僅19歲的於木汁的掙錢能力遠超同齡人,但她還是覺得錢不夠。在現階段的她看來,年收入達到5000萬,才會感到滿足。於木汁,一方面是掙錢達人,一方面又自嘲是「學渣」。她從初中開始成績下滑,高中就讀的是一所國際學校,沒有參加國內高考,原本父母計劃送她去加拿大留學,由於種種原因沒成行。

於木汁:我開始變得焦慮了

2016年的暑假,於木汁在媽媽的建議下,註冊了公眾號,開始寫文章,她的第一篇爆文是《我跟我奶奶說,我的AJ鞋是200塊買的》當時公眾號只有500多個粉絲,那篇文章的閱讀量卻有50萬。

成年後步入社會,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從寫作跨界到拍視頻,進展也不如預期,於木汁預估抖音號粉絲要達到200萬才能有比較好的盈利,上傳視頻後,總盯著點讚數、播放量,如果數據不好看,會影響她一整天的心情。

原本計劃到加拿大留學,但路途遙遠且手續不好辦理,留學計劃被擱置,她現在轉而計劃去日本學編導,但經歷過高中階段的打擊,現在的她反倒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將「上大學當作退路」,但父母更希望她能繼續上學。

於木汁說,有時候蠻羨慕小時候的自己,可以跟同棟居民樓的小孩瘋玩,玩回來媽媽會安排她做作業或者休息,不用去想未來是什麼,也不用去想怎樣實現自己想要的未來,更不用為未來焦慮。

焦慮甚至迷茫,或許是每個年輕人都會經歷的階段,往往是因為在意,才會患得患失。時代的發展,讓年輕人有了前人沒經歷過的新選擇,吃螃蟹者,意味著先發優勢也意味著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值得慶幸的是,嘗試過多種可能性的於木汁有很強的好勝心和行動力,「我覺得,只要努力,事情還是會變好的。」於木汁說。

相關焦點

  • 年入百萬的00後自媒體女孩,焦慮還能掙多久的快錢
    這個小姑娘是年收入超百萬元的00後自媒體從業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有約80萬粉絲,個人抖音號有將近60萬粉絲,個人快手號有37萬粉絲。於木汁出生於2000年6月,走進大眾視野的契機當數2018年時參加綜藝節目《奇葩大會》,因為在節目裡講述自身經歷,她有了一個身份標籤——「月入十萬的00後自媒體寫手」,但很快,在同年播出的另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聽你說》裡,她告訴觀眾,她的月收入已經可以達到20萬。
  • 2年後,那位月入3000月供3400的廣州女孩,終於被我們找到了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兩年前登上熱搜榜,引起熱議的廣州90後月供女孩。91年出生的阿霞,2017年狠心盤下了花都雅寶新城的一套100平兩房。要知道,當時阿霞月入3000,月供要3400,典型的入不敷出,生活還怎麼繼續?
  • 月入過萬、年入百萬成「常態」?我國眾多「階層」,收入為多少?
    現在我國一些人產生了一個「幻覺」覺得月薪過萬、年入百萬,這樣的情況在我國很常見。甚至能經常在網上看到別人月收入很高,對比一下自己卻非常低,因此有了深深的挫敗感,實際上和你說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人可能是在「吹牛」。因為在當下的我國中,薪資水平能達到上面這樣水準的並不多。
  • 90後女孩給貓做漢服月入7萬 可以考慮做副業
    人人都說把愛好當事業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愛好無法創收,維持人的基本生活,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人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情。最近,媒體報導,有90後女孩給貓做漢服月入7萬,而且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程並不痛苦,這啟示大家可以考慮做副業,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怎麼做才能像小六、小喬九妹一樣成為網紅,拍三農視頻年入百萬!
    年入百萬有多難?怎麼做才能像小六、小喬、九妹一樣成為網紅,拍視頻年入百萬。說到最近一兩年很火這個自媒體,肯定很多人都了解自媒體,就是通過自己寫文章拍視頻,然後有廣告收益,其他的收益讓自己的視頻文章達到年入百萬。
  • 95後在校大學生年入百萬,留給我們的機會還剩多少?
    ,可能會對你造成10萬點暴擊!95後開智能商店年入百萬不得不說,這屆95後很強!今天圓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 95後開智能商店年入百萬」5000元。 95後在校大學生年入百萬你可能會感慨現實殘酷,其實世界很公平。
  • 做自媒體5年,我來告訴你月入過萬的自媒體人是怎麼賺錢的
    2020年最火的職業之一,自媒體肯定榜上有名,不管是全職還是作為副業,人人都在做。網上也經常看到很多人說,通過做自媒體月入幾千、月入上萬,甚至月入十幾萬。所以也經常有人在問:自媒體真這麼賺錢嗎?那這些這些月入過萬的人,他們都是怎麼賺錢的?確實,自媒體賺錢方式有很多。作為一個半自由職業者,同時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自媒體人,我想說說,那些自媒體行業的自由職業者,賺錢方式一般都有哪些。
  • 知乎沒有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的帖子,在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入百萬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時間在知乎上寫這麼多文字分享年入百萬的美妙感覺。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年入百萬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下面就來看一看。
  • 年入百萬的「小羋月」,因顏值太高被禁止整容,現狀如何?
    年入百萬的「小羋月」,因顏值太高被禁止整容,現狀如何?你們還記得劉楚恬這個小女孩嗎?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是換一個稱呼就很熟悉了,沒錯,她就是「小羋月」。兩歲的時候,劉楚恬就已經是一名「小演員」,那時候的她雖然年紀小,但是演戲方面的天賦可不耐,以至於現在她幾歲的年齡,就已經年入百萬。
  • 2020年,我國年入百萬多難?不要被騙,很多年入百萬隻是「吹牛」
    現在我國一些人產生了一個「幻覺」覺得月薪過萬、年入百萬,這樣的情況在我國很常見。甚至能經常在網上看到別人月收入很高,對比一下自己卻非常低,因此有了深深的挫敗感,實際上和你說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人可能是在「吹牛」。因為在當下的我國中,薪資水平能達到上面這樣水準的並不多。
  • 花50元買明星航班信息、靠偷拍年入百萬,我們是「飯圈站姐」
    本期《顯微故事》採訪了三個飯圈中人,她們之中:有人從普通粉絲變成站姐,靠追星年入百萬;有人操盤過千萬級用戶的項目,卻甘願為愛豆免費打工;有人為追星奔波數百公裡,卻在親眼見到愛豆之後失去熱情。她們的故事,是粉絲經濟的一個微小切片。
  • 四川女孩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化「糞」為寶,「蚯蚓女神」年入百萬
    四川女孩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化「糞」為寶,「蚯蚓女神」年入百萬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充分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甘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培養出來上大學,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未來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衣食無憂
  • 年入百萬很輕鬆?(圖)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的帖子,在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入百萬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時間在知乎上寫這麼多文字分享年入百萬的美妙感覺。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年入百萬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下面就來看一看。
  • 實現年入百萬,打工還是創業?
    有些人受不了打工的束縛,時間不自由,人身不自由,於是選擇創業,在創業路上不斷摸索前行,自我訓練學會了做生意。打工還是創業是後天自我選擇和自我學習的結果。創業沒那麼可怕僅僅是一項經營技能。想通過創業年入百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開公司,打造一個盈利系統,另一種是自由職業者。
  • 「那個97年的代購,已經月入5萬了」
    我確實可以睡懶覺,確實行動自由,但換你每天寫稿寫文案做運營試試,真的勞心勞神,怕猝死。她說,尤其是昨晚跟她經常買東西的那個97年代購小姑娘聊完以後,心情說不出來的複雜。誰能想到,一個還在讀大三的女孩,已經早早經濟獨立了呢,月入四五萬,用著lp,穿著Chanel,背著burberry,眼紅,真的眼紅。
  • 90後小夥長得像女孩,開美甲店給美女做指甲,月入3萬!
    我相信每個人都非常的在乎自己的顏值,現如今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所以顏值也是相當重要的,不管是在平常的交際上,還是工作上,或者說找對象的時候,我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對方的顏值,所以這也是給人的第一印象,當然對於女孩子來說就更加的在意自己顏值了,畢竟一個美貌的女孩走在大街上,回頭率也是十足的
  • 利用自媒體實操項目,月入過萬不是夢,實戰大揭秘
    當然,做的好的主播仍然可以賺錢。今年最好做的莫過於自媒體項目了。很多人認為自媒體有門檻,多數人賺不了錢。其實,這些只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的藉口。中國網民90%以上都在月收入8000以下苦苦掙扎。
  • 做自媒體好不容易月入上萬,還要繳納個稅近2000元,怎麼破?
    很多自媒體作者可能很不明白,自媒體收入的稅實在是太高了。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5000元,而自媒體的勞務費收入起徵點是800元。個人所得稅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部分稅率3%,自媒體勞務費800元以上4000元以下部分20%,4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部分16%。月入萬元每月繳納1600個稅。
  • 「袖珍女孩」黃韻伊:身高1米35的她年入百萬,長得好不如活得美
    黃韻伊就是一個典型的袖珍女孩。同時,她憑藉自己姣好的容顏和樂觀的精神,被人們稱作&34;。拿到檢查報告後,黃韻伊的父母第一次聽到侏儒症這個詞。在醫生的解釋下,他們才得知自己的女兒,最多也就長到1米2。而且,暫時沒有很好的方法讓她繼續長高,即使使用激素,也不敢保證,一定會有效果。而且激素的價格十分昂貴。小小的黃韻伊也很懂事,她知道父母不是不給她醫治,而是真的無能為力。
  • 用大數據看中國:知乎沒有告訴你 年入百萬有多難
    「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博士學位、年入百萬..……」  這些曾經在知乎上的標籤式語句如今已經成為段子,也由於這種文化的泛濫,知乎被不少網友笑稱為「逼乎」。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