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剛吃飽就困,這在生活中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經常「犯困」是身體給我們發出警告,告訴我們身體隱藏著的疾病,想脾虛、血糖大波動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吃飽了就困可能是身體出現了這3個問題。
吃完飯就想睡覺?可能是這些病作祟,尤其第一個,早發現早好
1、腦缺血
吃完飯後我們的消化系統工作量變大,血液大多數會流向消化系統,這樣流向腦部的血就減少了。如果本身就患有腦動脈硬化的人,血的供給量更少,就會比以前更困有的一靠到椅子上可以睡著了。子女如果發現家裡的老人,特別是有高血脂、高血壓的,經常會犯困,那麼建議到醫院做堅持,避免大腦缺血導致腦梗死。
2、脾虛
飯後容易發困,也可能存是我們的脾出現了問題。吃完飯後脾的工作突然變多,脾系統會弄來更多的氣血協助它對食物的消化、營養的吸收和運輸,其它器官的氣血就會相應減少。大腦沒有足夠的氣血就會有困的表現。脾虛不是很嚴重的出現飯後發困的情況,還可以控制自己不去睡覺;而脾虛嚴重者飯後一定要睡覺,更嚴重的吃飯沒一會就困得控制不住自己。
3、血糖升高
發困也是血糖升高的信號。如果你的飲食結構不健康,就很容易患上患糖尿病。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讓血糖急劇升高,細胞胰島素受體不再接收胰島素,過量的葡萄糖會在血液裡堆積。
與此同時,胰腺不停的產出胰島素。這樣的情況下,人體的器官無法休息很容易不堪重負而透支,人們就會出現疲勞嗜睡的情況。如果飯後偶爾犯困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飯後犯困越來越嚴重,就要考慮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了。
吃飽就犯困,應該怎麼辦呢?推薦以下3個方法:
1、不要熬夜
每天晚上最好在22:00~7:00之間睡覺,一天最少睡夠個小時。如果有良好的作息你的精神會越來越好。
2、不要吃太飽
吃飯不要吃十分飽,更不要吃飽了還硬撐,慢慢吃。一餐吃得七八分飽就可以了。
3、完善飲食結構
吃飯是要葷素結合,不要一味的吃肉。午飯時,像白米飯和饅頭這類糖分比較高的食物不要吃太多,更不要吃含糖的飲料,炒菜等。如果飲食結構完善了,身體問題可能就解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