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巨頭教培機構都在招兵買馬,爭先搶奪優秀的教師資源。甚至有的教培機構開出了年薪上百萬的條件。
在眾多畢業生抱怨今年是最難就業年的時候,這一消息無疑引起了熱議。隨著在線教育行業熱度爆發,網課老師收入水漲船高。讓人不禁思考老師何時變成了金領職業?
近日,網易有道旗下的在線教育網校有道精品課宣布,面向2021屆畢業生招聘頂尖人才做網課老師,年薪保底50萬。據有道招聘官網顯示,這次招聘網課主講老師,簡歷篩選標準非常嚴格。
僅面向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人大以及"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院校的畢業生。而有道精品課的招聘信息顯示,只要夠優秀,50萬保底的年薪,本科生也可以拿到。
網易有道助理副總裁、有道精品課高中部總經理蔣葉光稱"高薪只是讓高素質人才得到對等的回報,這裡面更為重要的前提是,畢業生自己要真的熱愛教育這個行業。"
除了網易有道砸重金招聘老師,其他教培巨頭也沒有停下尋找優秀師資的腳步。
2020年5月25日,字節跳動旗下教育產品清北網校發布中小學網課教師招聘啟事,稱將為優秀教師提供「年薪兩百萬,上不封頂」的薪資待遇。
該招聘要求相關網課老師,「能有效輸出1-9年級優質的課程體系內容,或完整的課程產品內容」,「在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及化學任一學科中具備豐富的線上或線下大班課主講經驗,在對應學科的教研教學上有較深的造詣」。
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表示,「好的老師,能夠帶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好的思維方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清北網校持續招聘中小學老師,待遇不是問題。因為足夠優秀的老師所創造的價值,一定大於我們給出的回報」。
據國盛證券信息,2018年,2019年Q1,跟誰學主講名師工資中位數達到90萬。Q4電話會裡管理層表示講師待遇一直在提升,講師預計百萬年薪。
同時,按照跟誰學2019年的財報數據,2019年的21億人民幣營收中有36%即7.2億元來自十大名師,則名師平均平臺分成是上千萬級別。
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說:「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名師,跟誰學的核心邏輯,就是通過科技手段把『名師效應』放大。
比如在線下,一個名師可能最多面對300名學生授課,而在線上,一個名師卻可以面對30000名學生授課,這就相當於把名師的價值放大了100倍。所以我們始終只做一件事,在線直播大班課。」
在線教育機構近幾年來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名師資源流動性大,名師頻頻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跳槽。
對於有知名度的老師來說,會選擇品牌大薪資更高的機構,這就造成了人員的流動。因此由於名師的不穩定性,名師並不能作為某一家機構的核心優勢。
在跟誰學的宣傳頁面,筆者發現了唐靜和李旭的考研宣傳。而唐靜和李旭是之前新東方在線考研的風雲人物。經了解,新東方近年眾多名師選擇跳槽。
跳槽新聞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發現名師一方面作為提高課程內容的關鍵點,另一方面也是營銷宣傳重要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投入比例能帶來機構原先預想的效果嗎?
在線教育機構主營成本包括:
1)老師的薪酬和績效獎金;
2)教研成本、直播教室租金、設備和寬帶費用等
如果在線教育平臺盲目在名師上投入大量的資金,有可能會造成在其他部分投入的比例失衡,進而影響到整體課程的質量。
對於一個機構來說,名師帶來的效果是肯定的,但高質量的教學課程並不是名師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高質量的課程需要一個穩定優秀的團隊,因此教學研發團隊的不斷變動勢必會對課程質量造成影響。
在線教育行業由於教學人才培養體系一直不健全,因此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很多機構出現剛培養出一個名師,名師就跳槽的情況。行業內名師爭奪激烈,動輒百萬年薪挖名師已不是新鮮事。
但是,如果這種不健康的競爭持續下去,就必然對整個行業造成危害。畢竟教培機構還是要注重學員的全程體驗。因此,各個環節都顯得很重要,千萬不能顧此失彼。
各大教培機構大力宣傳名師,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增加用戶量。對於家長來說,名師效應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為此校長邦新媒體中心採訪了幾位家長。
一位來自上海的家長稱:名師肯定是選擇機構的一個參考因素,但是我在報班的時候肯定會多方面考慮。並不是所有的名師都能教出好成績,公開課講的好真正上課卻沒有效果的情況遇到過好幾次。
一位三線城市的家長表示:我覺得名師不一定適合我家孩子,首先我不確定這些名師是怎麼評選出來的,其次他是不是清楚我們這個地方的重點。相比較而言,我還是相信線下的老師,不但熟悉孩子的情況而且還穩定,不可能出現隨時課程上到一半就老師跳槽的情況。
不難發現,名師效應對很多家長來說是一個加分項,但家長對名師效應並不是全都買帳。對於名師的標準大家無法統一,到底是課講的好是名師,還是深受學生喜歡是名師。
大多數機構在培養名師的時候忽略了學生和老師的感情聯繫,在線教育無法取代線下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線下由於面對面,學生和老師的情感黏性更強。
學生越喜歡這個老師,學生就越能聽老師的各種學習要求,因此學習效果也就會更好。這也就是為什麼教師離職單幹會帶走一大批學生,因為對於學員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如果一家機構主打名師,那麼招生就和名師緊密聯繫在一起,學生70%、80%靠名師招來的,那麼對於機構來說會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無法要求老師調整課程,一切以名師為主,這對於機構來說是很危險的。
對於家長來說,為孩子選擇機構是非常謹慎的,很多家長傾向於貨比三家。首先就品牌來說,家長更願意選擇老牌機構,老牌機構辦學時間長,質量和口碑都有一定的保證。
同時教師設備,教學環境也是家長參考的關鍵,同時教培機構特殊的一點在於是全過程的服務,從報名到上課以及課後輔導,是一系列的服務過程。
因此,教培機構要想提高學員數量,不能把雞蛋只放在名師這一個籃子裡,理性看待名師帶來的影響。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教培市場,只有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在吸引新用戶的情況下,穩定固定的生源群。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校長邦」,作者為慶昭。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