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錢做營銷、高薪聘名師 在線教育公司能因此基業長青嗎

2021-01-07 網易教育

記者 | 江敏

在線教育機構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戰場已從比拼融資能力,砸錢投廣告,到搶佔名師資源上。

無論是招聘網站上的職位投放,還是以高薪招聘為「賣點」的輿論宣傳上,各家對名師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

今年5月,字節跳動旗下清北網校公開招聘中小學網課教師,開出「年薪兩百萬,上不封頂」的待遇,引來不少圍觀。前不久,網易有道開放校招崗位,打出保底50萬年薪招「網課老師」。

在線教師的招聘需求的確火熱,也的確出現一些高薪崗位。界面教育在招聘平臺發現,在各類教育機構的職位需求中,「主講老師」的崗位薪資水平最為突出,甚至高過教學總監、教研負責人等崗位的公開最高薪資。

以北京地區為例,按薪資排序搜索後,字節跳動「高中數學主講教師」崗位薪資最高,年薪範圍在320萬至400萬元之間。跟誰學「初中數學主講老師」崗位薪資位列其後,年薪在84萬至102萬元之間。

在搜索結果前100個條目內,跟誰學的崗位投放出現次數最多。此外,樸新網校、新東方、愛學習、作業幫、作業盒子、猿輔導等也在招聘各學段的主講教師崗位。但對這一崗位有需求的企業中,極少出現主營線下業務的教培機構。

從職位要求來看,候選人需要有3-5年大班教學經驗,985或211院校畢業者優先。有些崗位甚至要求候選人需要對公開課轉化率和正價課續班率負責。

企業招聘需求往往與投資風向掛鈎,而教育行業也是名副其實的資本紅海。今年3月,猿輔導宣布完成10億美元融資;6月,作業幫也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

百度、騰訊、網易,及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在加緊教育布局。此前字節跳動曾收購清北網校,後自主研發GoGoKid、瓜瓜龍思維、瓜瓜龍英語等產品。網易則寄期望於網易有道。丁磊曾公開表示,網易有道並不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並在網易有道上市時,追加2000萬美元投資。

對於行業內的激烈競爭,高薪招聘名師更像是震懾對手的市場策略。

「對剛進入新領域的大企業而言,慣用手法就是高舉高打,用很高的薪水將現有市場攪亂,一方面是藉此高調宣布自己進入到該領域,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快速從成熟市場上挖人。」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對界面教育分析道。

馮麗娟認為,教育企業的高薪招聘有另一重特殊性。

「挖到名師不僅意味著補充人員,實際上也意味著挖到用戶。因為教育圈很多用戶是跟著教師走的,這也是佔領市場最快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裡,不只是在線教育火熱,K12段及留學培訓等教育行業的崗位招聘都有上升趨勢。

「從2015年以後,各類大小的培訓機構招聘崗位數都有大幅增長,2015年總數增幅約在80%,2016年約為50%,近兩年增幅有所回落,但在各行業中屬於靠前位置。」馮麗娟說。

教師行業人員流動性大,每年流動率約在30%以上,而人才分層不均衡,這使得招聘優秀教師的難度隨之增長。

「大部分機構招老師是常態化招聘,有點像滴滴招聘司機一樣。」馮麗娟認為,優質教師可以不依賴任何機構,單獨辦學或者培訓班,去平臺任職反而並不是其最優選擇。入職平臺後,教師需要接受統一化管理,而帶來的營收卻要與平臺共同分配。

野村證券教育分析師徐靜則曾表示,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的講師薪酬很高,年薪200萬並不稀奇,但對後來者而言,想挖一些有經驗與實力的名師難度很大。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機制、研發能力、產品迭代能力,也會影響名師入駐後的能力發揮。

對教育企業而言,通過高薪招聘可暫時搶佔市場份額,但這一策略無法長期起效。

「有些機構的運營是圍繞業績進行的,而這類企業企業為了保證現金流,他們甚至不培養教師。」馮麗娟認為,這樣的教育企業存在短視問題,而高薪招聘最終只會讓資本更為缺乏耐心,最終將招聘成本傳導到消費者身上,加大消費者的教育支出。

對行業而言,誰會在在線教育的軍備競賽中勝出?徐靜認為,市場現雖已前期培育了5年,但還處在早期階段。

「我們相信未來賽道是可以容納超過三個在線教育巨頭,最終誰能勝出,可能還要回歸如何做教育本身。」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 於彩虹_NBJ11060

相關焦點

  • 砸錢做營銷、高薪聘名師,在線教育公司能因此基業長青嗎?
    記者 | 江敏編輯 | 在線教育機構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戰場已從比拼融資能力,砸錢投廣告,到搶佔名師資源上。無論是招聘網站上的職位投放,還是以高薪招聘為「賣點」的輿論宣傳上,各家對名師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
  • 【財報季】財報合集:遠大教育、微力量、ST壹靈、基業長青、風向標...
    圖片來源:攝圖網芥末堆訊,近日,遠大科教、九城教育、微力量、ST壹靈、精華教育、鑫考教育、凱米教育、基業長青、風向標等公司相繼發布2017半年度財務報告。ST壹靈的主營業務是為中小學的學生、教師和學校提供線上錄播課程及平臺和線上實時輔導的在線教育服務。
  • 二十年基業長青,讓教育事業繁星滿天
    天星集團於1998年成立,形成了從圖書研發到圖書營銷,從紙質媒介到數位化出版的現代化教育集團,發展為河南民營書業的旗艦品牌。二十年來,天星教育立足本位,開拓創新,在經歷了頻繁的業海沉浮中的嚴峻考驗後,獨闢蹊徑,在教輔圖書和教輔雜誌的結合點上走出了一條備受業界同仁關注的圖書雜誌化出版道路。
  • 基業長青:在人還是在於制度?
    作為「輪值群主」,我主持了「思想者互動群」2019年跨年第一周的群討論,討論的主題是「基業長青:在人還是在於制度?」這裡的「基業」不只是指企業,還包括事業、家業、國業等。5天時間我分5個問題發動大家討論:(1)周一,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2)周二,企業在人還是在於制度?(3)周三,「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能否打破?(4)周四,國家興衰的要因是什麼?
  • 瑞思教育COO邰慧:以數位化與精細化助力基業長青
    在主題為《教育機構上市前後,應該注意什麼》的論壇上,瑞思教育COO邰慧、三盛教育副總經理徐楚、21世紀教育副總裁許敏、凱文教育投資部負責人賈鈃涵,以及大山教育聯合創始人崔新年匯聚一堂,共話上市教育公司的機遇與挑戰。瑞思教育COO邰慧從瑞思自身經驗出發,暢談關於教育行業數位化升級和OMO轉型的看法,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 200萬年薪招名師,在線教育公司們到底圖什麼?
    200萬的數字格外引人注目,根據招聘啟示,名校畢業、熱愛教育事業是招聘的第一要求。高調、高薪招名師的清北網校,是在線教育賽道高速發展的一個側影。今年的兩大風口,除了直播,恐怕就是在線教育。疫情期間,停課停學,線上學習得以被迅速普及,將2019年因暑期大戰而規模躍升的行業再往上推動了一個規模。
  •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交流中,朱武祥教授表示組織創新是一個大趨勢,「現在大公司都在做變革,我們國家很多優秀企業、傳統企業都在做創新。公司是一個平臺,一個人進來可以很快成才,這就是組織賦能。」在現場,熙誠教育總經理李越創新性地用農業管理和雨林模式類比企業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並在致辭中表示:「每一個個體都有自我實現的使命,組織應賦予員工成長的路徑和資源。
  • 瑞思教育CEO王勵弘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主題分享:教育與資本的基業長青
    在第十三屆21世紀商業模式高峰論壇——「疫後」新經濟平行論壇上,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發表了「教育與資本的基業長青」主題演講,分享瑞思對於後疫情時代教育新發展的觀點與思考。值得一提的是,瑞思教育還在本次論壇中榮獲「21世紀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獎」,其數位化轉型探索再獲業界深度認可。
  • 「芬朗於心,基業長青」芬朗電子2021年會暨頒獎典禮
    2020年12月18日,廣州芬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度經銷商年會在廣州花都九龍湖公主酒店隆重舉行,會議以「芬朗於心,基業長青」為主題,邀請了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家人們共同分享前沿訊息,共享年度碩果,只懂車作為媒體代表也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
  • 名師薪酬上不封頂 在線教育搶人戰再升級
    伴隨在線教育的火熱,名師爭奪也從線下蔓延到了線上。早在2014年,YY教育砸下10億進軍在線教育時,就曾揚言要挖到2000個新東方老師。對於彼時剛剛興起的在線教育平臺而言,高薪挖角成為最直接有效的出擊方式。無獨有偶。
  • 巨資招聘名師背後 在線教育重重矛盾
    事實上,在線教育平臺內的「高薪名師」並不罕見:早在2016年,猿輔導平臺上的王姓教師就表示「自己最高時薪是兩萬五千元」;2019年,跟誰學財報顯示,平臺內十大名師平均平臺分成總和達到7.2億。這是個例嗎?
  • 教培機構名師薪酬上不封頂,在線教育搶人戰再升級
    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再次站上風口,數億流量噴井式發展,教培行業營銷宣傳的背後,從未放棄過對名師的追求。而在線教育能夠通過網絡將一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名師課程帶給更多學生,他們在家就能在線學習名師課程。學生和家長對於名師、對於課程質量自然會有更高的要求,在線教育名師熱度也會隨之變得更高。
  • 巨資招聘名師背後,在線教育重重矛盾
    事實上,在線教育平臺內的「高薪名師」並不罕見:早在2016年,猿輔導平臺上的王姓教師就表示「自己最高時薪是兩萬五千元這是個例嗎?根據有道精品課的數據,2019年K12主講老師中,年收入超過100萬的老師佔比達45%。所以說,站在風口上,四面八方的空氣裡都有一股「錢味」。
  • 基業長青:這9大法則,缺一不可!
    一個企業要長期做下去,要保持競爭力,要基業長青,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產品可以模仿,但企業文化是不可以模仿的。步步高發展這麼多年來,不論是企業規模、發展速度、產業結構還是產品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儘管步步高在發展的過程中有點磕磕碰碰,但總體來說還算順利。
  • 多益網絡CEO唐憶魯:不賺快錢 力求基業長青
    我們不做短視產品、不做毀自己品牌的產品。」剛剛發布了8款新遊戲產品的多益網絡CEO唐憶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用心釀好酒,就能保障公司有好的財務表現。  2018年第一季度,多益網絡實現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
  • 為什麼在線教育公司的廣告,越來越相似了?
    由於關注教育行業,微信的朋友圈開始經常推送在線教育公司的廣告。我每次都會點開看一下,於是算法開始推送更多的此類廣告,最近一段時間主流的幾家在線教育公司,幾乎都被推送了一遍。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公司的營銷廣告,越來越相似了?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文|港股解碼 覃漢計編輯|彭尚京在線教育簡直瘋了。疫情為國內的在線教育提供了極佳沃土,於是,為了爭奪客源,在線教育企業們大手腳砸錢投廣告、搞研發,燒紙都沒如此快。這樣的瘋狂程度,不亞於十多年前的「千團大戰」和五年前的「千播大戰」。
  • 「要基業長青,不只領導力,還要教導力」——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致辭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在線上為本次活動作了精彩的致辭。楊斌教授也將「立人達人」作為教導力的本質,用「一時」針對「一直」,用「一代」針對「代代」或者「數代」來區分領導力與教導力,理解「基業長青」中教導力的特殊作用。我們的大學,甚至中小學,非常缺少帶有很強教導力的角色,包括體育教練、社團輔導員等。楊斌教授將教學、領導、教導三個概念進行了辨析。
  • K12在線教育「天問」(四):清北名師多為宣傳噱頭, 頭部平臺教師無證上崗?
    但教育畢竟不是快消品,學員招來後是要上課聽課的,因此,大規模擴招後也給各大平臺帶來沉重的師資壓力。在線教育中,最消耗師資的是一對一名師輔導模式,現在基本上被淘汰。目前,頭部平臺採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雙師大班課,教師端的供應能力由主講和輔導老師共同決定。隨著生源的急劇擴張,多家平臺老師的數量都存在巨大缺口,不僅缺一線名師,也缺合格的輔導老師。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核心提示」一場疫情,引爆了中國在線教育的燒錢大戰。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年裡,頭部玩家平均砸錢規模超過10億。一場疫情,引爆K12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大規模的線上線下廣告、大手筆的低價課程競相推出。一位頭部公司內部人士向豹變透露,1-6月,頭部玩家在抖音、微信等平臺的外部廣告投放,基本都在10億左右,個別品牌甚至高達25億。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燒錢,燒出的數據很是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