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詩歌發展百年簡史

2021-02-08 文學考研

1991年春 《現代漢詩》:芒克唐曉渡孟浪默默等在北京創立《現代漢詩》詩刊

1993年3月 網絡詩歌:1993年3月詩陽通過電腦網際網路大量創作發表詩歌,成為第一位網絡詩人,網絡詩歌誕生

1994年 《存在詩刊》:1994年底陶春等創立詩歌民刊《存在詩刊》,發表70後詩人部分作品

1995年 《橄欖樹》:中國歷史上第一份網絡詩刊出現,詩陽擔任主編,後有馬蘭魯鳴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

1996年 《終點》:詩歌民刊《終點》創刊,範倍(範想)擔任主編

1996年 70後:90年代中後葉開始出現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詩人,70後概念最早源於民刊《黑藍》

1998年5月 《翼》:周瓚穆青翟永明等在北京成立女性詩歌刊物《翼》

1999年 《界限》:《界限》網絡詩刊成立,創辦人包括李元勝等

1990年代 中年寫作:中年寫作概念開始建立起來,概念原提出者是肖開愚,後得到歐陽江河等的理論支持

1990年代 個人寫作:90年代詩壇出現以個人寫作為特徵的詩歌創作立場,代表詩人有王家新等

1990年代 信息主義:詩陽等提出以資訊理論為基礎的《信息主義》詩歌理論,代表詩人有詩陽九歌諾然克萊兒等

1990年代 民間寫作:詩壇出現強調敘述的客觀化並注重語言口語化的詩人,代表人物有伊沙徐江侯馬等

1990年代 第三條道路寫作:莫非樹才譙達摩等提出在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之外的寫作概念

1990年代 中間代:詩壇出現一批60年代出生的沒有參加第三代詩歌運動和早期網絡詩歌運動的獨立寫作詩人

20世紀90年代代表詩人(上) 詩陽 李元勝 馬永波 臧棣 樹才 伊沙 餘怒 吳晨駿 戈麥 藍藍 桑克 西渡 楊鍵 徐江 安琪

20世紀90年代表詩人(下) 孫磊 木朵 康城 朵漁 胡續冬 巫昂 範想 廖偉棠 沈浩波 呂葉 馬蘭 龐培 宋非 楊小濱 章平

詩陽,1963-,原名吳陽,中國首位網絡詩人,《橄欖樹》創刊人:《遠郊》《人類的宣言》…

李元勝,1963-,《界限》創刊人:《玻璃箱子》《1997年詩選》 《1998年詩選》…

馬永波,1964-,當代詩人:《以兩種速度播放的夏天》…

臧棣,1964-,曾獲《作家》2000年度詩歌獎:《燕園紀事》《風吹草動》《新鮮的荊棘》…

樹才,1965-,當代詩人:《單獨者》《樹才短詩選》…

伊沙,1966-,原名吳文健,中國後現代主義詩歌詩人:《餓死詩人》《野種之歌》…

餘怒,1966-,當代詩人:《守夜人》《餘怒詩選》…

吳晨駿,1966-,作家,當代詩人:《棉花小球》…

戈麥,1967-1991,原名褚福軍,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慧星--戈麥詩集》《戈麥詩選》…

藍藍,1967-,原名胡蘭蘭,當代女詩人:《含笑終生》《情歌》《內心生活》…

桑克,1967-,1985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午夜的雪》《無法標題》《淚水》…

西渡,1967-,當代詩人,1985年考入北大:《雪景中的柏拉圖》…

楊鍵,1967-,當代詩人:《在黃昏》《悲傷》《骰子的八面》…

徐江,1967-,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詩集《我斜視》《哀歌*金別針》…

安琪,1969-,原名黃江嬪。1988年7月畢業於漳州師院中文系:《1998中國最佳詩歌》…

孫磊,1971-,曾參與編輯《久唱》《詩歌》《詩鏡》等民刊:《詩歌》《述說》《聲音》…

木朵,1972-,當代詩人:《斜坡上的斜暉》《鑲銅邊的小鼓》《一夜成名》…

康城,1972-,原名鄭炳文,當代詩人:《漳州7人詩選》《康城的速度》…

朵漁,1973-,原名高照亮,主編《詩歌現場》:《暗街》《史間道》…

胡續冬,1974-,70年代出生詩人的代表性人物:《水邊書》《槐花》《蔚秀園》…

巫昂,1974-,原名陳宇紅,1996年畢業於上海復旦中文系:《九十九隻飛鳥和魚》《最後一朵》…

範想,1975-,原名範倍,《終點》文學網站和民刊主編:《車過仙魚橋》《獻詩》…

廖偉棠,1975-,當代詩人,香港作家:《永夜》《隨著魚們下沈》…

沈浩波,1976-,1996年開始詩歌創作:《一把好乳》…

呂葉,湖南詩人,主持《鋒刃》網絡詩刊:《是誰在中間走著》《如此純淨的夜》…

馬蘭,當代女詩人,橄欖樹網站創立人之一:《一代人》《獻詞》《荷花少女》…

龐培,當代詩人,散文家:《夜歌》《風中的味道》《薔薇》…

宋非,當代詩人,曾參加早期後朦朧詩運動:《林中路》《虛構圖案》《輪迴》…

楊小濱,當代詩人,評論家,耶魯大學文學博士:《穿越陽光地帶》《景色與情節》…

章平,當代詩人:《遠不可及的事物》《三座房子放在三個位置》…

相關焦點

  • 翻譯詩歌與百年中國新詩-新華網
    正如美國新詩運動勝利的重要標誌,在於成功地翻譯了中國詩歌,中國新詩的開創者——五四新詩人們所謂的新詩形式,則大都是以優秀的譯詩為藍本建構起來的。譯詩在百年中國新詩發展歷程中,帶給新詩的潛隱力量,在不同的詩人那裡有著各自的發揮。
  • 翻譯詩歌與百年中國新詩-光明日報-光明網
    正如美國新詩運動勝利的重要標誌,在於成功地翻譯了中國詩歌,中國新詩的開創者——五四新詩人們所謂的新詩形式,則大都是以優秀的譯詩為藍本建構起來的。譯詩在百年中國新詩發展歷程中,帶給新詩的潛隱力量,在不同的詩人那裡有著各自的發揮。
  • 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活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 (記者 龔旭東 肖欣) 10月31日,在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中國現代文學館,彭燕郊這位著名詩人的名字,成為這個秋天深長與溫暖的緬懷。2020年,是彭燕郊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紀念這位我國著名詩人、作家、文藝活動家與民間文藝家,中國現代文學館、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作家協會和《詩刊》社共同主辦了「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座談會」。
  • 《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11月28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2020年8月31日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立項的國家級社科項目之一正式啟動。會議由項目課題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主持。
  • 一部濃縮的「現代詩經」——讀《百年新漢詩典藏》
    百年來,漢詩通過史無前例的新文化運動,經過新詩啟蒙、臺灣現代主義、新現實主義、朦朧詩崛起、跨世紀新生代、潮流時代等的探索發展,經過幾代詩人不辭艱辛的創作實踐和不懈努力,逐步實現現代化,通過西方詩體與本土化有機結合起來,在繼承中華詩詞藝術傳統審美前提下,廣泛吸納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詩歌藝術技巧,開始逐漸形成本民族語言藝術特色的現代漢詩,即「新漢詩」。
  • (文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在京啟動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王爽)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百年中國兒童詩演進與發展研究》課題計劃與部署第一次工作會28日在北京召開,這標誌著中國詩歌學會今年8月31日獲批立項的這一國家級社科項目正式啟動。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作為課題專家組成員之一與兒童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者崔昕平、張國龍、李利芳、金莉莉、舒偉、塗明球、王歡、李紅葉等參加了課題工作會。根據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泉根的提議,邀請藍藍、張生珍、劉慧、王曉翌等在國內外兒童詩歌創作、理論以及翻譯等方面有重要成果的詩人、學者代表列席了課題工作會。
  • 「明天詩歌現場」引線點燃 中國詩歌或迎來爆發期
    近期,活躍在微信平臺的「明天詩歌現場」,正以詩人間嚴肅的大型詩歌討論探析當代中國詩歌作品,又以近似PARTY的形式活躍詩壇氛圍。繼每周三、五晚九點到十點在超過四百位當代詩人詩歌現場討論詩人作品後,「明天詩歌現場」推出「中國好詩人」欄目,由著名詩人與詩歌評論家李之平主持,並邀請了陳先發、邵風華、安琪、許道軍等作為評委。「中國好詩人」同樣在基於微信平臺的「明天詩歌現場」進行,每周末舉辦,至今已推出兩期。據主持人李之平介紹,該評選「以娛樂的方式關注詩歌,以相對公平的挑戰模式,發現真正民間好詩人!」
  • 從重火力到模塊化——現代美軍制式手槍發展簡史
    從重火力到模塊化——現代美軍制式手槍發展簡史 2018-01-19參與互動    從重火力到模塊化  ——現代美軍制式手槍發展簡史
  • 【中國@2016】2016中國詩歌:熱鬧處須冷靜
    【2016年度文化盤點系列】  作者:《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 李少君  2017年,是中國新詩百年誕辰,備受矚目和期待。其實,預熱早已開始。2016年,「百年新詩」已成為熱詞。各種紀念活動此起彼伏,詩會、論壇、研討會等層出不窮。那麼,新詩究竟是創造了新的輝煌還是令人失望?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2012中國十大詩歌新聞」出爐
    一、中國詩電影」計劃啟動:首期將拍100首現代詩  ●事件回放:  2012年7月8日,「詩電影」計劃由詩人海嘯與影視編劇卜青文共同發起,旨在將詩歌影像化、鏡頭化、甚至高端娛樂化,讓詩歌成為一種高端文化產品進入市場 。「詩電影」首期投資1000萬,計劃將100首經典中國現代詩歌拍成微電影。
  • 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
    1.早期的古典詩歌 中國古典詩歌的出現與民歌密不可分,民歌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體現,所以古典詩歌是根植於這個民族深處的智慧。在這其間交流產生的《古詩十九首》是五言詩的代表,標誌著五言詩由產生發展到最終的成熟。2.唐宋的近體詩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的詩歌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成熟的時期。
  • 海上現代漢語史詩叢刊總序:走向史詩的漢語詩歌
    在為民族的偉大氣象尋找合適的形式中,海上不斷沉潛,以讓自己進入黑暗的深淵,去探尋華夏民族可以歷經千年萬代而生生不息的秘密種子,去為當代中國詩歌的史詩化寫作注入古遠的民族精神的力量。《雲山鳳鳴》本期特刊的海上的《走向史詩的漢語詩歌·總序》無疑有著為當代漢語詩歌的史詩化或長詩寫作進行理論奠基的歷史性意義。這篇氣勢恢宏的長序,或許將吹響當代中國長詩創作的號角。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快訊| 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詩刊》社發布《新時代詩歌遂寧...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新時代的詩歌將是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詩歌。3月5日,在遂寧國際詩歌周詩歌高峰論壇中,中國作協《詩刊》社與中外詩人共同探討新時代詩歌發展新路徑,並對外發布《新時代詩歌遂寧宣言》。
  • 2019中國詩歌十件大事
    2019中國詩歌十件大事1、第五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17-2018)頒獎盛典舉行入選理由:中國當代詩歌獎首昌專家評審與網絡評選相結合的原則4、鄭慧如新著《臺灣現代詩史》出版入選理由:鄭慧如新著《臺灣現代詩史》10月在臺灣出版。該書以詩文本為主,搜索塵封的史料及榴案,兼顧現有資料與研究成果,從而構造歷史系統,或推翻長期僵固的流行觀點。
  • 白浪情.詩詞講座第二課: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上)
    此課由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與詩歌語言兩部分組成。試圖通過解讀、剖析、點評、朗誦(MTV)、互動、思考題等形式,力求達到所預期的目的,使之基本理解此課的主題。第一部分:中國現代詩歌寫作ABC現代詩歌有三個要素:語言,意境和韻律。
  • 面向第一個百年:職業教育的攻堅與現代轉型發展
    二、面向第一個百年,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已是改革發展攻堅的主戰場  2010年公布的《規劃綱要》,確定了「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兩大改革發展的戰略重點,這也為我國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破了題,意味著面向第一個百年的轉型發展正式啟動了。  質量立教,攻堅點放在哪兒?
  • 讀史講史:經典著作《中國共產黨簡史》②
    近日,我校黨委學工部、輔導員網絡思政研究實踐中心面向全體在校生開展「學'四史'踐初心,迎百年擔使命本期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著作——《中國共產黨簡史》②。【介紹經典】《中國共產黨簡史》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而編寫的一本普及讀物。
  • 中國詩歌詩體簡明史,學詩歌不得不了解的基本發展脈絡
    01即使在《中國詩詞大會》火之前,愛好詩歌的人也不在於少數。《中國詩詞大會》又吸引了更多人對詩歌發生了興趣。02在中國詩歌的悠長歷史中,出現很多詩體。按狹義劃分:兩大組成是古體詩和近體詩。對於韻很多人存在誤解,我個人認為,欣賞古代詩歌要相對了解一下韻書。而現代進行古詩創作按照現代漢語發音就行了,沒必要非要去古韻。還有一種錯誤的觀點是:某某方言才是正宗的漢語發音,用來吟誦古詩才是最有味道的。這就是一個誤人子弟的觀念了。
  • 【時文選粹】新時代詩歌需要中國風骨
    被譽為「二十世紀中華詩魂」的艾青一生心繫大堰河那樣的勞苦大眾,曾發出「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的感嘆,寫出《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憂國憂民的詩作,正是使命感與責任心的體現,是中國風骨在現代詩人身上的延續。(重要性分析。詩歌繼承與發揚風骨的關鍵在於詩人要有風骨。)⑤其次,詩歌在內涵上需要建構中國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