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2020-12-11 小康康攝影堂

你是否曾對春秋時期的各家學說有過好奇?或者對歷史中的道家和道教分不清楚?又是否對今日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有過懷疑?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

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本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禪宗。書名雖是中國哲學史,但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史,因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起源於此。單說孔子,本書先是鋪墊了學術從官方控制到私人講學的背景,再把他的如仁、義、忠、恕等思想及其發展過程進行了細緻講解,最後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對孔子不同的評價。讀後對孔子和他的思想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中國哲學簡史》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通俗易懂。前兩章介紹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中國哲學的背景,使本書初讀起來並不生澀,更像是以為耐心的老師在一步步引導我們走進中國哲學的世界。馮友蘭先生的資料是古代的,眼光卻是現代的;運用史料時是史家,探討問題時卻是哲學家,所以讀起來完全不會感到過時,而且不會像有些史書那樣枯燥乏味,書中蘊含著各家思想的交鋒,還有思想的興衰和改革,背後投射出中國社會的變遷和思想的轉變。

馮先生輕鬆駕馭著中國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這兩部歷史,寫作這部《簡史》,思想資料是中國的,考慮哲學問題的眼光卻是世界的,所以不但在宏觀的時間上,而且可以在宏觀的空間上對中國的哲學的發展有更系統的把握。

通過閱讀這本《中國哲學簡史》,不僅可以明史,還可以明志。了解學習中國哲學的歷史,汲取中國哲學的營養,用於指導生活和實踐。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

相關焦點

  • 清華校長送本科畢業生《中國哲學簡史》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為每一位畢業生贈送了哲學大師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叮囑畢業生們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行者」。邱勇和畢業生談起了自己的求學經歷:與這批學生一樣,他也是「3字班」的。1983年邱勇來到清華求學,「當時的清華大學與你們所見的大不相同,那時五道口還沒有成為『宇宙中心』,那時的紫荊公寓區還是一片蛙鳴。」
  • 步入大學前讀10本好書:馮友蘭講哲學 朱光潛談讀書
    人民網文化頻道參考2014年4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14位大學校長的推薦書單》,2014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書單,「2014中國好書」入圍書單,以及多家出版社近期重點推薦的文化名家新書等資料,從中精心挑選了10本好書,為「準大學生」們提前「充電」,讓好書成為指引他們在浩瀚書海中摸索前行的指路明燈。
  • 12本經典好書推薦:了解科學,感悟哲學,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好書推薦第190期:科學是人類發展的基石,哲學是人類發展的終極思考,而經濟管理類的書籍,則能讓你更好地管理自我,提高學習能力。本期將為大家推薦12本經典好書,他們來自於三個領域(當然劃分領域,絕不意味著死標準),分別是科學、哲學和經濟管理,對某一個領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閱讀。還等什麼,收藏讀起來吧!4本科學書籍:1.《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量子物理看起來很高深嗎?
  • 史與思的智慧結晶 ——讀《中國哲學簡史》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經常思考社會、人生和哲學。他在研究和向外傳播中國哲學的過程中,經過梳理和總結,推出了《中國哲學簡史》一書,成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超級入門書。 這本書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以宏觀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融會貫通的講解。
  • 《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一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甚至於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這本書就是今天喜哥給大家推薦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何推薦這本書呢?我給大家總結出五點必讀的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你恍然大悟、愛不釋手、津津樂道。
  • 中國哲學簡史(十九)周敦頤
    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周敦頤,道州營道人,公元1017-1073年。曾作南安軍司理參軍,郴州貴縣知縣,南昌知縣,合州通判,虔州通判,虞部郎中,廣東轉運判官,南康知軍。因為家在廬山蓮花峰下,名之濂溪。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讀畢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以上觀點更讓人好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如何成書的?可讀性在何處呢?二、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簡史》胡適出生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地在上海。4年後,1895年12月4日,馮友蘭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
  •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解讀
    中國的哲學精神,大概已經有2000多年,但這個學科只有百年,應該從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說起。他對中國幾千年來哲學了解是通透且深刻的,從他的部分文字中就能體會出來。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明確的指出,「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哲學的崇高任務,是使人達到人的最高成就,成為聖人。哲學的最高價值,不在於使人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教人成為聖人的方法,在於「提高人的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以致最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中國哲學簡史(廿一)程顥
    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程顥,公元1032-1085年。十五六歲的時候跟周茂叔學道,後來出入於老、釋。幾十年後返回去又讀六經,而後領悟了「治之大原,牧民之要」。程顥定義了「天理」的基本哲學範疇,是客觀存在的,是永恆不變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說明「天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真理性。到了這裡,北宋的理學正式形成。今天看來,理學的世界觀,跟道家基本觀念區別已經不是很大了,程頤也不迴避這個問題,他說我們兄弟兩個人「昌明道學」。因此理學,又被稱謂「新道學」。
  • 《中國哲學簡史》:一本人人都應看看的書
    最近看完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也許不應說是「看」完了,更應說是「翻」完了。因為這本書,看一遍是不夠的。單就裡面引用的一些諸子百家的名言名篇,就夠我們研究的。不過,我至少是看完了一遍。就我看的這一遍,說點個人的看法。(一)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 宗璞談《中國哲學簡史》: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日前,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這番話,讓這本問世60多年的書,重新受到了關注。  與此同時,在《中國哲學簡史》的最後,馮友蘭的結尾語「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後才能歸入潛默」,也在微博上流傳。
  • 哲學是一種有系統的反思——讀《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20世紀30年代完成的巨作《中國哲學史》的減縮版,本書完成於1947年,於馮先生去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講學期間所著,原文由英文寫成,最後又翻譯成中文。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相對於《中國哲學史》來說,前後相差一個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而在這本書完成之際國共兩黨又開始內戰。在這樣宏大的歷史背景之下,這本獨特的歷史,追溯中國哲學思想的書就顯得格外生輝。
  • 最近讀的書,《中國哲學簡史》……
    最近啃了三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幸福之路》和《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三本哲學類書。其實都是多年前欠下的債。第一本先說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大概買了有十幾年了,封皮都有些滄桑感了。當時只讀了一小部分,因為沒有靜下來讀書的心情,工作忙,也很浮躁。《中國哲學簡史》從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及先秦各家的起源講起,對中國哲學的發展做了簡略而精要的概括。
  • 哲學很難懂嗎?不,讀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點也不難!
    到如今,它依舊被人們廣泛認同,可見哲學是廣泛存在的。中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體驗。」我深以為然,哲學是由於人的經驗累積而產生的對生活、對生命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 網友讀《中國哲學簡史》總結的幾點,夠厲害!
    哲學並不高深,哲學就是我們做的每一次人生反思。——百度網友沒讀《中國哲學簡史》以前,我對哲學的認識僅停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課程學習層面。主要停留在以下兩點:一,我混沌地認為一切抽象於具體事物的經驗道理,即是哲學;二,我模糊地認為哲學是一系列抽象知識的組成,有用卻往往不知如何用。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之後,有一種被點化的頓悟之感。
  • 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說過,「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近期,中共武漢市委辦公廳6位「80」後的青年幹部集中閱讀了此書,本報予以刊發。
  • 哲學小議(一)— 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古之君子馮友蘭大師「三史釋今古,六經紀貞元」,其中《中國哲學簡史》堪稱中國哲學入門書,全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重塑精神家園所謂哲學就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著重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按馮友蘭大師所說,人分為四重境界,即自然境界
  • 《中國哲學簡史》——探討「中國人的愛與智慧」
    圖片來源:知乎據說,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表示: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在馮友蘭先生女兒宗璞先生眼裡:我素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書。寫這書時,父親已有哲學史方面的研究成績,又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俱已流傳。
  •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哲學愛好者必不可少的一本書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為西方學子學習了解中國文化、哲學的一本入門書籍,後來被翻譯成中文,成為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學院校關於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影響很大。讀完之後,我覺得對國學,哲學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收藏這本書,因為它會讓你對中國歷史,哲學體系有個大綱性認識,所謂的「綱」,是網中的大繩,所有細繩都連在大繩上。
  • 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的人生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歷史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中國哲學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可以更好了解學習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哲學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中國哲學簡史》主要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歷史背景和以儒家為主的包括道墨法佛名陰陽等多家哲學的起源發展以及對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影響。我通過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要作用和意義。下面我找幾個重要的真善美方面的影響。一、以儒家為主和多家並存的哲學影響我講仁義禮智信家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