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孩子也要上補習班!走進美帝快樂教育背後的真相

2021-03-02 陪孩子一起成長

最近網絡上有很多的駭人聽聞的中美、中德教育大比拼的文章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在文章中我們被說的一無是處,國外的月亮照耀著我們想要移民、希望移民的坎坷道路。可真像到底是什麼?這些對比能給我們多少幫助?為了能讓大家看到更真實的海外兒童早期教育真相,並幫助我們的家長去模仿、參考、學習,我們展開了全球範圍內的採訪行動。

關於美帝的快樂教育,一直是我們希望的、崇拜的,可這快樂的背後真的都只有玩嗎?

本文採訪對象:梅姐,一個7歲學齡童的母親,大學教師。曾在歐洲工作,美國訪學多年。


一、美國的孩子「沒有童年」,我們的孩子童年的太久

  我們經常說美國的孩子沒有童年,這主要是指他們社會生存能力較強,除了身體之外,思維意識、社交能力都比較成熟,這和整個教育體制有關。孩子在幼兒園還與小花貓小兔子的故事和歌謠相伴,這是美國孩子在三歲前daycare階段時的陪伴。美國所有的學校都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救能力,包括:遇到地震、火災、恐怖襲擊如何逃生,這樣的課程比國內的語文、數學、英語課都重要。

  國內孩子的童年太久了,有的孩子十多歲基本生存能力還不具備,洗衣、掃地、做飯經驗值為0,這不僅僅是體制問題,而是很多中國父母對孩子愛的泛濫和過度,就導致我們在很多新聞中看到的中美孩子PK時,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適合國情的建議:該放手就放手不等於不愛孩子,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從父母的意識開始改變,能幹的自己幹,能自己穿衣的就堅決不幫忙、能自己吃飯的就堅決不餵飯,訓練的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自立了,不要讓你的愛成為你的害。

二、美帝的快樂教育,補習班也很多

  孩子在課外普遍都有興趣班,但是體育運動類居多,不補數學語文等課程,在大家的意識中身體健康、掌握運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事。美國家長也是下班晚,孩子就放在學校的收費託管班,如果家長經濟上有困難,可以申請減免,一般家長都很自覺。

  在美國的學校裡,家長委員會很有權力的,學校行政是配合家長委員會的。比如發現某種教學媒介非常好,就做調研,開推介會,看家長是否大多數同意使用,然後家長委員會去尋找贊助,找公司投錢,在學校某一夜晚組織movie night,孩子和家長拿著地毯躺在地上看電影,家長委員會就賣爆米花和飲料等籌錢,總之不需要學校向上級申請撥款,自發完成,這在美國學校非常普遍。

  家長委員會還開辦課外興趣班,美術,音樂,西班牙語,舞蹈了解市政等課程,請有資質的家長來教,象徵性地每節課收5美元。當時我就給兒子報了個婆羅門舞,那個家長老師是位在印度學習過舞蹈的美國人,教孩子每個舞蹈動作的寓意,結束匯報演出時孩子真的給了我驚喜,美國學校充分挖掘家長資源。

  對比國內的補習班大家只注重教授孩子學習知識,識字,拼音,數學,計算,美帝孩子的補習班雖然很多,但是孩子都很樂意學國孩子在早期隨父母移民美帝,數學能力普遍要突出一些。

  適合國情的建議:誰也逃不離國內的應試環境,不管上不上補習班,不管上多少補習班,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運動時間,保證孩子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前提,拒絕近視、拒絕小胖墩、拒絕公主病……

三、想上好的幼兒園也拼爹拼媽

  美帝的幼兒園(pre-school)沒有國內的公立私立一說,不納入義務教育的,大家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一個好的私立幼兒園,知識性的學習比較多,小朋友學習的內容也很多。所以跟國內相比不一樣的地方,國內要進入頂級幼兒園除了要經濟實力之外,有時候還需要動用社會關係。在美國想去好的幼兒園,花錢就行。

  適合國情的建議:在國內公立幼兒園一般收費便宜,頂級的公立幼兒園孩子社會參與度、教學的思維模式、軟體實力、硬體實力都比較好、安全係數比較高,在父母有可能的前提下,把孩子送入更好的公立幼兒園,如果不行較好的私立幼兒園,實在不行就近法則方便接送的幼兒園。如果你拼不過別人,也不要抱怨,抱怨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健康快樂一般的幼兒園都能滿足,而在技能學習上一般幼兒園都能滿足,情感、信仰都需要靠父母自己完成。

四、別開玩笑了,怎麼可能沒作業

  別開玩笑,美國的孩子也有很多作業。但是作業的方式跟我們不同,美國的父母不會嚴肅的強迫孩子寫作業。老師都是對於不寫作業的孩子不批評,對於寫作業的孩子有獎勵,孩子每天都會帶各種各樣小禮物回家,時間久了孩子的興趣和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激發出來了。

  符合國情的建議:國內的大環境如此,作業就是很多,孩子也不能當異類,在家庭小環境中父母更要做到孩子學習習慣的早期培養。

相關焦點

  • 快樂教育下的美國孩子,如今怎樣了?
    曾幾何時,西方教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尤其以美國最受追捧,在很多人眼中,美國教育是如此的強大,我們必須要去學習。 這樣想也無可厚非,因為美國擁有三百七十多位諾貝爾獲獎者,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最早就源於美國,我們今天所提到的,讓孩子快樂學習,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也最早來源於此。
  • 快樂教育下的美國孩子,如今怎樣了?窮孩子不配學習,人設已崩塌
    曾幾何時,西方教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尤其以美國最受追捧,在很多人眼中,美國教育是如此的強大,我們必須要去學習。這樣想也無可厚非,因為美國擁有三百七十多位諾貝爾獲獎者,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最早就源於美國,我們今天所提到的,讓孩子快樂學習,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也最早來源於此。
  • 「快樂教育」真的快樂嗎?來看看歐美快樂教育背後的真相
    工資上不去,老師們也就大多數沒有什麼責任心。早上八點起床,下午三點就放學,作業儘可能少布置。這樣學生快樂學習、老師快樂教學,合起來就是所謂的快樂教育。而私立學校呢,BBC曾拍攝了一部紀錄片,裡面真實地記錄了私立學校學生們的生活,他們通常每天6點半就起床,下午5點放學。
  • 《銀河補習班》揭露教育的真相:想讓孩子成績好,不是靠上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是去年上映的電影,電影主要圍繞父親馬浩文憑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幫助兒子從「學渣」逆襲為「學霸」的過程。影片上映後,可謂是給很多家長都上了一課,從來都是家長要求孩子去上補習班,沒想到,該補課的,原來是家長自己。
  • 快樂教育與補習班的反思。
    雖然我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教育一直是我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我特別喜歡孩子。最近網上一直說什麼,讀書都是苦出來的,快樂教育是窮人的培養方法,快樂前面幾年,後面就很苦。富人是各種補習班,前面苦點,後面就進金融與醫生什麼的……我這裡想說的是,你真的懂快樂嗎?
  • 美國快樂教育是個謊言?私立教育和公立學校天壤之別,被人為劃界
    長期以來,我們對於美國的教育體制都存在著根深蒂固的誤解。在十年前的大街小巷中到處都有宣揚美國快樂教育的文章,它們會將中國教育下的孩子比喻成做題機器,而美國的小孩則個性張揚,個個都能成才。但等到我們真正走出了國門才知道,所謂快樂的教育只是一個片面的謊言,它只說了公立學校的樣子,卻故意隱瞞了私立教育的教育生態。
  • 補習班你家孩子上對了嗎?必須了解的補習班真相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現在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教育上的觀點。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不管經濟狀況的高低,都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條件。當然,學習好的學生,對於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沒有什麼難處,他們就是利用暑假補習班再鞏固一下,好考去重點高中。對於他們來說,補習班是很有作用的。也有的父母因為要上班,沒時間照看孩子,加之暑假時間又長,只得將孩子送去補習班,讓補習班變成了「保姆」。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家長想讓他們利用暑假好好補補課,把成績提上來。所以給報了補習班。
  • 中國補習班文化「入侵」美國,迫使在教育制度上進行改革?
    當《紐約時報》的報導公之於眾後,在紐約市和紐約州乃至全美都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開始「聲討」華裔和其他亞裔的補習文化,認為這是導致不同族裔之間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這股聲浪背後,政客顯然比普通民眾更敏感。紐約市長白思豪指出:每年這8所學校招收全市5000名學生進入高中就讀。
  • 暑假到了,國內孩子上補習班,國外孩子卻在種地?
    眼看著9月份孩子就要上小學二年級了,最近小兩口卻因為這個暑假孩子要不要上補習班發生了一場爭執。 孩子的爸爸在農村長大,後來讀到了研究生,他說:「我從小就在村裡玩泥巴,也沒耽誤什麼事兒。孩子就應該快樂地長大,我們要給他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補習班完全是多餘的,坑錢的!」 孩子的媽媽氣憤地說:「這孩子是不是你親生的?
  • 胖爸爸:章子怡兩次赴美生子——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據了解,章子怡是在美國加州的一所醫院生的二胎,這所醫院很有名氣,醫院的醫療條件和設備都屬上乘,靠著大海,空氣和風景都很好,我們比較熟悉的明星像貝克漢姆、科比、陳冠希等人的老婆都是在此生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早在2016年,章子怡和汪峰的第一胎小女兒醒醒就是在美國hoag醫院出生的。 那為什麼章子怡要2次赴美生子呢?
  • 美國教育的真相
    其實,不是美國沒有快樂教育,而是美國孩子高中開始發力,雙方的間距在錯位的起跑線和終點線上逐漸彌合。作者 | 黃全愈編輯 | 陳卓美國沒有「快樂教育」的說法教育要減負,有人就說「美國的底層(窮人)才搞快樂教育」;應試教育要改革,有人就說「美國的頂層搞的是應試教育,中層才搞素質教育」。真相如何?故事恐怕還得從頭說起。
  • 美國「快樂教育」騙人的,「全民精英教育」在中國
    再來看看對中國教育常見的批評是,我們應試教育強調考試成績給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你看這樣一對比,美國的教育體制簡直就是完美。學的少,玩的多。這讓無數的中國家長無比嚮往。不管是教體育,樂器,文學還是繪畫,最終都要經過選拔,而只要有選拔,就會演變為應試教育。那麼美國名校為什麼要搞素質教育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精英家庭的學生篩選出來,正如美國常青藤,他就強調入學要考拉丁文或希臘語,為啥呢?因為公立學校不教這兩門語言。專門去學習的學生都是可以上私立學校的精英家庭的孩子。
  • 教育教學 | 美國教育的真相
    美國沒有「快樂教育」的說法   教育要減負,有人就說「美國的底層(窮人)才搞快樂教育」;應試教育要改革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要做的不是報補習班
    假如你去問家長為什麼要幫小孩報那麼多補習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往往這麼脫口而出。 而事實上,現在絕大多數孩子的起跑線都一樣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兩個孩子,一個可以讀書,一個不可以讀書,後者才是真正的輸在起跑線上。
  • 美國教育好還是中國教育好?西瓜視頻揭秘美國教育三大殘酷真相
    父母眼中的美國教育和中國教育在很多父母的印象中,美國非常講究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下午三點就放學,作業也不多。學的少,玩的多,還個個是人才。在一條西瓜視頻中分享了三個殘酷的真相,讓我看清了真正的美國教育1、美國素質教育的最終導向依然是應試教育
  •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
    對於孩子來講,怎麼樣才能夠更好地發展,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孩子都去上,對家長和孩子都是很大的負擔。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上補習班呢?一個孩子的發展跟這些方面有關係:一、遺傳孩子的智商往往有遺傳因素的影響,這個方面無法從後天轉變的。二、學校教育這個就回到了是否選擇一個好學校的問題。
  • 寒假半數學生要上補習班 專家建議尊重孩子選擇
    寒假半數學生要上補習班 專家建議尊重孩子選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6日 17:30 來源:北京晚報    雖然市教委發布「禁補令」,要把假期還給孩子,但本刊與搜狐教育頻道合作的調查卻顯示:儘管超過40%的家長認為假期補習效果不明顯,並且有超過18%的家長甚至表示補習班使「孩子興趣減弱,更不喜歡學習了」,但半數以上的家長還是鐵了心要給孩子報寒假補習班。
  • 為什麼要讓孩子上補習班?把孩子推進補習班的我們 需要補什麼
    把孩子推進補習班的我們,需要補什麼 這個夏天,熱映的《銀河補習班》,再度將「教育」這個最能引發全社會共鳴的話題,送上了熱搜。在這部純教育題材電影中,兒子馬飛是從小就被老師當眾訓斥為「缺根弦」的孩子,因父親蒙冤入獄,他還總被同學欺負。
  • 家長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或培訓班
    我覺得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或者興趣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讓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增強孩子的競爭實力。,利用周末或者假期讓孩子上輔導班或興趣特長班,讓孩子學習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希望自己的能孩子全面發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孩子,也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 中美教育PK,揭秘美國教育的殘酷真相,你還送孩子出國嗎?
    可見,頂尖學者越多,那麼其背後的教育也必然是頂尖的。但背後的殘酷真相又是怎樣的呢?在美國,富人區的孩子們的學習壓力不比任何一個中國一線城市的學生壓力小。而快樂教育更多屬於那些貧困社區的孩子們。素質教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實這本身在中國已經早就提倡了。在美國,精英階層累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每個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在以後也可以留在這個精英階層,他們就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學校是學校的教育,家庭也要時刻保持緊跟孩子成長的步驟,如此才能夠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