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歷史遺留問題,我國與蘇聯之間存在二十幾處存在爭議的區域,這些區域加起來總面積有30000多平方公裡。可當蘇聯解體後,這二十幾多處存在爭議的區域分別成被劃入了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三國的版圖。為此,我國也開啟了與這些國家就爭議區域的交涉。
今日我們要聊的便是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就爭議區域的磋商,兩國談判僅用了六年時間就達成了共識與諒解,哈薩克斯坦也將10多處總共約1100平方公裡的爭議領土歸還給我國,總面積相當於一個香港。那麼談判為何進行得如此迅速,比香港的回歸順利多了呢?這裡邊有多方面原因。
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全球排名第九,超過272萬平方公裡。可別看哈薩克斯坦地大,但卻算不上物博。因為在其境內存在大面積的戈壁、荒漠,這導致哈薩克斯坦國內可供種植的土地並不多,一度使得剛剛獨立的哈薩克斯坦面臨經濟窘境。
不止如此,哈薩克斯坦國內地緣版塊還相當鬆散。在哈薩克斯坦地理版圖的三個角分屬不同的地緣板塊,像是東南方向是山地、北部方向則是溼冷的平原地勢、而裏海沿岸則是低地地勢。這種極為分散、缺乏地緣關係紐帶的板塊結構也讓哈薩克斯坦面臨從內部分裂的風險。
為了防止國家四分五裂,哈薩克斯坦需要有足夠的「武力威懾」。這個武力威懾便是俄羅斯,而且哈薩克斯坦原本是蘇聯的一部分,俄羅斯則是蘇聯的衣缽繼承者。這令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之間存在天然的親密和聯繫,在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也本能地尋求俄羅斯的保護。
只是如今的俄羅斯早已不是蘇聯,而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又都屬於石油、天然氣資源輸出國,在經濟上存在著嚴重的競爭關係。這使得哈薩克斯坦在武力方面需要從俄羅斯那裡得到保護,但在經濟方面又與俄羅斯存在嚴重的競爭關係,一時間想擺脫俄羅斯又擺脫不了,不擺脫俄羅斯的話又無法從俄羅斯得到更多的經濟援助。
這種局面直到哈薩克斯坦與我國達成了天然氣和石油出口得到了極大地緩解。尤其是天然氣出口,從17年到18年的每年500萬立方天然氣到去年的年輸送量1000萬立方天然氣協議,徹底讓哈薩克斯坦解決了經濟的後顧之憂,也逐步擺脫了對俄羅斯的依賴,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其實這才是哈薩克斯坦為何能與中國如此迅速解決領土爭端的原因,那就是謀求與中國展開更多的經濟互助。而以當時的哈薩克斯坦而言,填飽肚子尚且成困難,外加國際形式上的內憂外患,最終與我國快速達成了諒解,彼此展開互通有無的經濟合作。
在重新劃定中哈邊境時,哈薩克斯坦實際上只是將爭議區域的30%歸還給我國,大部分區域其實還是歸屬於哈薩克斯坦。這樣一來我國能索要回部分領土,而且也能快速解決兩國爭端、展開兩國正常化貿易。同時順利解決哈薩克斯坦領土爭端後,也為我國與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解決領土爭端開了一個好頭。除此外,當時中哈邊境的順利解決,其中也是賣給俄羅斯面子,讓中俄關係更進一步。
在某種意義上,哈薩克斯坦當時屬於俄羅斯陣營,同受西方排擠。在中哈邊境解決後,中俄哈等國開始加強了彼此合作,共同應對來自西方的經濟封鎖、制裁和壓迫。如今中哈關係友好穩定,而哈薩克斯坦也開始不斷加強與中國在經貿上的合作。除了天然氣、石油之外,像是大麥、牛肉、冷凍肉等也開始出口中國,以此進一步促進兩國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