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拒還僅3000多人的小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2020-12-15 騰訊網

雖然英國現在的領土看起來並不大,但是曾經卻是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之前能有這這樣的稱號就是因為在全球都有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最強盛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時候總有一塊土地是被太陽照耀的,所以才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曾經因為滿清政府的統治不力,中國的香港慘遭英國殖民。但是後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強盛,以及領導人的英明決策,英國最終還是歸還了香港島,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但是有一個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這個國家就是阿根廷。阿根廷有一個只有3000人居住的島嶼,叫做馬島,一直處於英國治下。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拒還僅3000多人的小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英國和阿根廷雙方為了爭奪馬島的所有權,雙方不但多次發動了戰爭,同時還將這件事鬧上了聯合國。後來聯合國經過投票,決定馬島的歸屬權屬於阿根廷,但是英國方面依舊是拒絕的態度。這個小島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呢,難不成比香港還重要?香港在當時的英國統治下發展的還是非常不錯的,被稱為是亞洲金融中心。但是馬島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島,只不過是離阿根廷比較近而已,那為什麼英國方面不肯鬆口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因為阿根廷和中國的實力相差還是比較遠的,並且當年中國割讓香港島是籤署了非常明確地歸還時期。現在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敢搶佔美國的領土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美國不找其他國家的麻煩就不錯了,哪個國家會沒事佔領美國的領土。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重,同時中國還是英國比較重要的貿易夥伴。在香港問題上中國一直也是奉行的和平解決的態度,但是阿根廷就不同了,一直為了馬島問題和英國打仗,這樣英國自然是非常的不爽。

第二個原因就是雖然現在阿根廷一直宣稱馬島是自己的,但是事實上國土不是離誰近就是誰的。英國才是第一個發現馬島的國家,在英國16世紀發現馬島之前,這個地方一直都是荒無人煙,也沒有國家宣稱對馬島的主權。並且英國方面有著非常明確的記載,但是阿根廷方面就沒有這個記載。更別提當時英國發現馬島的時候,阿根廷這個國家都還沒成立呢。

第三個原因就是馬島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英國人拓荒的,基本上大部分時間也是英國人經營的。當時英國人在發現馬島之後也沒當回事,就扔在了那邊,後來被法國人發現並且佔據了。英國人自然是不服氣,兩國就各自佔據一邊發展。但是法國人自知理虧,而且又打不過英國,於是就噁心了英國人一把,把馬島的東邊賣給了西班牙。後來英國多次交涉,還對西班牙發動進攻,最終奪回了馬島,從19世紀初到現在,馬島一直都是英國人在經營。

第四個原因就是現在馬島上的居民已經都是英國人了,當年二戰結束後英國是元氣大傷,覺得馬島這個沒啥產出有耗錢的地方是個累贅。但是當時馬島上的全體居民都不想脫離英國,就和一個牛皮糖一樣甩不掉。所以就算是英國同意將馬島還給阿根廷,估計島上的居民都不同意。所以阿根廷想要奪回馬島,最充分的一個理由就是馬島離自己比較近,其他方面都 不太佔理,而且國力也遠遠沒有英國強。當年阿根廷還想武力奪島,但是沒成想反倒被英國一頓胖揍。所以現在阿根廷估計也只能在地圖上自己想想了,真想英國歸還馬島是不太可能了。

相關焦點

  • 英國答應歸還香港,卻不同意歸還幾千人的馬島,其中有何隱情?
    ▲鴉片戰爭場景繪畫 相比之下,滿清素有「邋遢」之稱,實在是清政府近代時對列強的軟弱讓人不齒。所以在英國剛剛發動鴉片戰爭時清政府還不可一世, 認為這只是翻手之間可以覆滅的敵人。而直到真正被先進武器教育了,才知道要改變一些什麼,但是落後的體制下一切都是徒勞。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香港島,只是英國領土爭端的其中一個部分。英國與阿根廷也有著領土上爭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馬島問題成為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巨大裂縫。英國對待馬島問題和香港島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 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
    馬島群島由200多個島嶼組成,包括東、西兩個大島在內,有人居住的島嶼只有15個,整個群島常住居民只有2000多人。他們當中大多數是英國人後裔,雖然除了祖先來自英國,他們跟英國沒有任何聯繫,大多數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去過遙遠的英格蘭。 英國認為英國人約翰·戴維斯在1592發現了馬島,但阿根廷人則認為,早在1590年葡萄牙人戈梅斯就已經發現馬島。
  • 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卻為何始終不放棄馬島呢?有這三點原因
    鴉片戰爭正是這段屈辱史的開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我國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島也在這一時期被割讓給了英國。直到一個多世紀以後,我國才終於在1997年收回了這塊領土。要知道香港作為東方之珠,英國人對於這裡是非常重視,但迫於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英國最終還是不得不將其歸還。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啥卻在幾千人的馬島上強硬?關鍵在三個原因
    其中有三個條約都針對了整個香港地區。 1842年《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北京條約》,再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了新界99年。 採用租的方式並不是英國大發好心,其實英國同樣還是想割讓新界的,但是因為其他列強的阻止,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英國才採取了這個辦法。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英國欺軟怕硬?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理由對中國發起進攻,意圖佔領中國的領土獲取資源,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全副武裝的英國人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無奈只能答應英國的諸多條件,最終籤訂了《南京條約》,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嘗到甜頭的英國人自然不肯放棄大好機會繼續侵略中國擴張土地,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戰爭,中國猶如被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又被迫割讓土地,還支付了大筆賠款金。
  • 【微普法】拾得遺失物拒不歸還,有什麼法律後果?
    今年1月,一個「丟狗半月找回愛犬屍體,撿狗人索酬不成摔死小狗」的事件,也引發了網友關注。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關於拾金不昧及拾物索酬的道德、法律問題,討論不斷深入。拾得遺失物該不該還?拾得人是否能夠索取酬金?故意毀壞所拾物品法律該怎樣評價?記者就此梳理了相關法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物權法第109條明確作出這樣的規定,也就是說失主要求歸還時,拾得人有歸還義務。
  • 上海被收錄的首批6處工業遺產,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上海作為近代工業的中心,其工業遺產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類型的多樣性上,都有獨特的優勢。  那麼此次上海總共被收錄的6處工業遺產,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們是如何從眾多工業遺產之中突圍而出的?職工人數3000餘人,房屋2000餘間。  其產品主要有槍炮、水雷、彈藥、機器等,並能修造輪船,中國第一臺明輪蒸汽軍艦「恬吉號」即由江南製造局於同治七年製造。  除了單純的製造外,為培養技術力量和傳播科技知識,江南製造局附設有廣方言館、翻譯館、工藝學堂,這些譯書對幫助了解西方文化,特別是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 英國同意歸還香港,為何拒絕還幾千人的馬島?三點原因不可忽視
    1840年的時候,英國以林則徐禁菸為理由向中國發動了戰爭,清政府當時正處在腐敗和落後的時期,根本抵擋不住裝備先進的英國侵略者,所以最終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在中國嘗到了甜頭以後英國繼續他的擴張之路,186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戰爭,清王朝又一次戰敗了,被迫籤訂了《北京條約》把香港的附屬島嶼九龍和新界給了英國。
  • 英國歸還過我國一座城市:比香港面積大5倍,現在這裡很富有
    後來英國入侵中國,與我國籤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個條約使得中國失去了香港的治理權。而其他各國紛紛眼紅於英國的收益,開始效仿英國對我國伸出了罪惡的雙手。從此以後中國便陷入了被瓜分的狂潮中。一直到1997年香港才正式回到祖國的懷抱。
  •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還歸還了中國另一座城市,卻很少有人知道
    澳門就是被葡萄牙佔領了,如今已經歸還,而香港則是被英國佔領了,也在1997年的時候回歸到了祖國的懷抱,其實當年我國被英國佔領的並不只有香港一個城市,還有一個城市也被英國曾經佔領了。香港回歸之前,英國還歸還了中國另一座城市,卻很少有人知道。
  • 香港回歸前,英國歸還了一座城市,名字很霸氣,如今經濟相當強勁
    鴉片等毒品的流入讓中國人喪失了理智,中國人成為了東亞病夫,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很多領土也流失海外,我們熟悉的就有香港澳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央政府的努力下,很多此前流失的「孩子」都回到了祖國媽媽的懷抱,可惜的八國聯軍中喪失的珍寶和被火炮摧毀的圓明園是回不來了。
  • 6年歸還我國10多處領土,相當於1個香港,但為何比香港順利多了?
    因歷史遺留問題,我國與蘇聯之間存在二十幾處存在爭議的區域,這些區域加起來總面積有30000多平方公裡。可當蘇聯解體後,這二十幾多處存在爭議的區域分別成被劃入了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三國的版圖。為此,我國也開啟了與這些國家就爭議區域的交涉。
  • 英國歸還了我國一塊領土,有5個香港大,地理位置很重要
    英國歸還了我國一塊領土,有5個香港大,地理位置很重要如今,我們的國家發展好了,綜合國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後,再也沒有人再敢侵佔我國的領土半分。英國歸還了我國一塊領土,有5個香港大,非常富庶。這塊寶地是哪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我國之所以會失去很多領土大多是清代朝廷的無能導致的,那時候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強籤訂了眾多不平等的條約,割讓了我國很多土地,還使得國家面臨著大額的賠款。民不聊生,百姓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這是一段我國一段充滿屈辱的近代史。
  • 除了香港,英國還被迫將一城市歸還給中國,如今這裡經濟發達
    英國就是依靠殖民政策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當時的中國因為國力十分衰弱,便被已經是殖民大國的英國盯上了。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在戰爭中失敗,被迫接受了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不僅要賠款,還割讓了許多土地給英國,最著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香港。
  • 八國聯軍搶走的「永樂寶劍」,估價超10億元,英國博物館拒不歸還
    朱棣鞏固了明朝的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他多次派遣鄭和下西洋,讓明朝社會和外國有了貿易友好的往來,加速了社會的繁榮發展。在明朝,佛教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朱棣曾給一名西藏的活佛送過禮物,這個禮物是一把劍,名為永樂劍。
  • 2.7億拍下外國搶走的圓明園文物,卻拒不付款,拍賣方:無償歸還
    說起中國近代歷史,在很多人的心中,那是一段屈辱而難忘的歷史,無論是中國人只能夠在列強的槍炮下存貨,還是那些被毀壞的古代建築,一件件被奪走的文物,都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如今祖國已經強大了,但我們與一些國家之間,還是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比如說日本,又比如英國。
  • 成為「網紅」的元祖雪蛋糕,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在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現代社會,一款美食除了會在現實生活中引發很多人的購買,在門店裡排起長龍之外,也會在網絡世界裡迅速增加熱度,成為網友們熱議的「網紅食品」。很多人通過在網絡上觀看別人的評測,「種草」某一種美食,品嘗拍照再進行分享。
  • 香港首富李嘉誠到底是英國人,還是加拿大人,還是中國人呢?
    還有一個富豪也十分有爭議,這個人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最近幾年許多人都說李嘉誠早就是英國人了,還有人說他是加拿大人。那麼李嘉誠到底是英國人,還是加拿大人,還是中國人呢?從感情上,很多人是無法接受李嘉誠成為一個外國人,畢竟多年來他在中國一直享有非常高的地位,堪稱是當代的企業家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