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吃牛肝菌 三人病重 疾控部門調查 證實有毒

2021-01-13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南都訊 記者葉孜文 在餐廳吃了帶毒的牛肝菌,市民陳小姐與老公及母親三人因此住院十日之久,住院期間還一度病危。目前三人雖已出院,疾控部門也已出具報告證明當日三人所吃的牛肝菌有毒,但涉事餐廳卻遲遲未作出相應的賠償。

    餐廳嘗鮮菌 上吐又下瀉

    3月17日中午,陳小姐和丈夫、媽媽三人拜山歸來,開車途經白雲大道南時,到一家新開的餐廳———孔氏焗廚用餐。「當時就點了珍菌乳鴿煲、菜心炒肉片、木瓜煮魚肚,共167元」,陳小姐稱當時就感覺食材不新鮮。

    用餐後,陳小姐駕車回家,途中把要上班的丈夫放下,與媽媽一同返回海珠區。「準備上東濠湧高架的時候,就覺得難受,開始嘔吐」,陳小姐說,在回家的半小時路程中,一共下車吐了8次。

    到家後,媽媽也出現了嘔吐、拉肚子的症狀。這時陳小姐才意識到可能是食物中毒了,立刻致電丈夫。丈夫表示他也出現了嘔吐的症狀,已經在去醫院的路上。「當時全身乏力,只好報警叫救護車過來」,隨後,陳小姐和媽媽、丈夫都被送往廣醫二院救治。

    陳小姐稱,當日在醫院三人馬上進行了洗胃,隨後是不停地吊點滴。「3月18日那天,醫生還給我們發了病危通知書」,說到此,陳小姐流下了眼淚,「現在想起還很後怕。」

    經過了10天的住院治療,3月26日,陳小姐一家才稍微恢復得以出院,但一些指標尚未達到正常值,仍需要接受後續治療。「我先生的胰腺指標還是正常值的3倍」,陳小姐說,家裡人現在還經常感覺四肢乏力,媽媽晚上還常被肝痛痛醒。目前,陳小姐和丈夫還未能復工。

    疾控部門調查 所吃菌類有毒

    在陳小姐一家三口住院期間,白雲區食藥監局、疾控部門也及時介入調查。

    南都記者從白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調查報告看到:當天涉事餐廳使用的真菌為散裝牛肝菌,當中含有白牛肝菌、玫黃黃肉牛肝菌、超群粉孢牛肝菌、綠蓋粉孢牛肝菌、辣乳菇等多種菌類。

    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鑑》第一版記載,白牛肝菌可食用;玫黃黃肉牛肝菌生吃有毒;超群粉孢牛肝菌有毒;辣乳菇則需要處理後才能食用;而綠蓋粉孢牛肝菌的食毒不明。

    涉事餐廳不予回應 建議法律途徑解決

    陳小姐說,出事之後,直到白雲區食藥監局出面,涉事餐廳才去醫院探望他們,「就送來了8隻蘋果」。

    陳小姐告訴南都記者,4月6日在白雲區食藥監局的安排下跟餐廳進行協商。「一開始我們要求賠償醫藥費和誤工費等共13萬元」,陳小姐稱,她將截至4月5日的醫藥費報給餐廳。

    但最終餐廳只支付2.3萬元醫藥費,「其他的包括護工費、誤工費、精神賠償費等約11萬就不肯給了。」而截至4月17日,陳小姐一家又新增了將近一萬元的藥費。

    昨日中午,記者和陳小姐前往涉事餐廳嘗試了解情況,對此,涉事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回應,並建議陳小姐走法律途徑解決。

    廣東旭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俏丹表示在此次事件中如果商家拒絕用協商的方式去賠償的話,消費者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陳俏丹建議消費者應收集好相關的證據,例如為此次事件實際支出的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以及因此導致的其他實際損失。還可以同時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以上費用除了精神損害賠償由法院酌情判決外,其他費用均應根據實際損失賠償。(線索提供:佚名100元)

相關焦點

  • 疾控調查:一餐飯,感染三鄰桌!
    近期,廣州市、區疾控機構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時,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等手段,將3個互不相識的家庭聚集疫情成功關聯在一起。相關部門日前還原了完整的追查過程。疾控部門馬上對B家庭的女主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卻出師不利。因為在調查過程中,B家庭女主人總是說自己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就記得年三十下午去了趟花市,去一個親戚家吃了個飯,還表示懷疑自己是被前幾天不舒服、可能得了流感的母親傳染的。原來,這戶家庭的女主人與82歲的母親同住,老人家在1月下旬就出現了發熱、咳嗽、流涕等不適,就醫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
  • 新城區疾控部門的調查...
    隨後,付女士組織症狀較重的6人去內蒙古醫院門診就診,醫生給他們開具了相同的診斷證明。其中,付女士算是胃腸炎感染程度較重的,需要輸液治療,其他人在服用藥物後陸續好轉。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多日,付女士覺得應該和那天的午宴有直接關係,她希望酒店對此事有個合理的說法。
  • 新冠病毒可通過空調氣流傳播被證實 廣州疾控:餐廳需加寬餐桌間距離
    液滴傳播由空調通風引起廣州疾控的研究,回顧了從1月26日到2月10日在廣州某餐廳發生的一起COVID-19聚集性感染案例。研究員表示,在這次爆發中,液滴傳播是由空調通風引起的,感染關鍵因素是氣流方向。研究抽取10個病例進行調查,他們分別來自廣州3個家庭(A-C家庭),在同一家有空調的餐廳用餐,其中一個家庭剛剛從中國湖北武漢過來,他們均被感染。這家餐廳是一座有空調的五層建築,沒有窗戶。三層餐廳面積145平方米,每層樓都有自己的空調,每張桌子之間距離約1米。A和B家庭分別坐了53分鐘,A和C家庭坐了73分鐘。此外,當天有83人在三樓的15張桌子上吃過午飯。
  • 荔灣區疾控中心調查「摩打食堂」
    (原標題:荔灣區疾控中心調查「摩打食堂」)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王智汛
  • 東北大學百餘學生上吐下瀉 疾控中心正在調查
    問及涉事學生的具體人數和症狀原因,宣傳部負責人表示尚無結論,並稱瀋陽市疾控中心已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今天凌晨零點三十分,瀋陽本地資訊博主@瀋陽突發 發布微博稱,昨晚多位網友私信說瀋陽東北大學食堂發生「食物衛生」事件,導致大批學生中毒嘔吐不止,據稱東北大學醫院已住滿,很多學生自行前往附近醫院就診。
  • 疾控改革:如何告別「病來重視,病去忽視」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02年加入疾控隊伍的徐進又一次感受到職業的無奈。徐進解釋說:「只有出事了,人們才會想起你。想起你的時候,送上的不是鮮花掌聲,而是各種質疑:為啥沒防住?你們是幹啥吃的?」這也決定了,醫療機構重在救治,疾控機構重在防控。疫情初期,疾控這道護衛公眾健康的屏障飽受質疑。人們不斷追問:疫情警報為何沒能更早拉響?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看來,這恰恰折射出疾控體系的尷尬。他告訴《瞭望》新聞周刊:「中國疾控中心只是一個事業單位,沒有決策權。」
  • 蓉一幼兒園十餘小孩嘔吐 疾控部門:秋冬警惕病毒性胃腸炎
    本網相關報導:《成都一幼兒園十多名小孩嘔吐 園方停課疾控部門介入》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31日訊(記者 雷茲)10月29日,成都市高新區某幼兒園的13名小孩,在學校吃了下午飯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症狀後入住醫院,成都市疾控中心隨即開展調查處理,並初步懷疑是一起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聚集性嘔吐疫情(四川新聞網昨(30)日報導)。
  • 成都一幼兒園十多名小孩嘔吐 園方停課疾控部門介入
    目前,學校已經停課,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今天中午,四川新聞網記者電話聯繫上了發帖的網友明先生。「我們昨天一直還以為是小孩自身的問題,今天聽到幼兒園有很多小孩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這才知道可能是學校出了問題。」明先生說,他的小孩五歲半,剛讀大班,每天幼兒園會負責學生的中午和下午兩頓飯。昨天放學,小孩回到家,沒過多久就出現嘔吐等症狀。
  • 深圳福田一餐廳腸粉毒倒十餘人 三人危重(圖)
    實習生 王子榮 本報記者 吳峻松 攝  深圳福田一餐廳腸粉毒倒十餘人三人危重  奧一網訊 昨日上午,多人在福田區天安數碼城大快樂餐廳食用腸粉後出現中毒症狀入院治療。市內已有四家醫院接診到這些病人,目前已知中毒人數超過10人,且中毒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 疾控部門:不必恐慌!
    珠江商報訊 記者林曉格報導:近日,廣州疾控部門在公眾微信號上發布的一則關於尋找錐蝽蟲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文章的開頭提到的「2016年,在臨近廣州的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叮咬人事件」,引起了不少順德市民的關注。順德疾控部門介紹,網文所指的這起錐蝽叮咬人事件,當事人是一名居住在順德的市民林某。
  • 長沙一小學18名學生現嘔吐高燒不退疑似流感:疾控介入調查
    11月24日中午,開福區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綜合學校、教育局、疾控中心反饋後,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稱,金鷹小學目前已經確認18名疑似流感病例,其中一個班有13例。對於病因是否如部分家長懷疑的可能是喝了學校直飲水,教育、疾控等部門正在聯合調查。
  • 紹興出現散發性水痘病例 疾控部門緊急提醒
    紹興市疾控部門專業人士說。12月20日,記者從紹興第二醫院了解到,隨著天氣轉冷,已有一些小朋友因患水痘前往醫院就診。市民俞女士8歲的女兒前幾天就感染了水痘,「起初只是幾個小紅點,後來病情變重,背部、腹部和胸部都有紅疹,人也開始發燒。」「入冬以來,時不時有學校向我們報告學生感染水痘的情況。」
  • 疾控中心調查成都病例顯示:甲流通過飛沫傳播
    疾控中心調查成都病例顯示:甲流通過飛沫傳播   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談話、打噴嚏和附著在被汙染物表面的飛沫,而空氣不是主要傳播途徑。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8日宣布,這是中國疾控中心與四川省疾控中心對四川省某旅行團甲型H1N1流感暴發調查得出的結果。昨(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對外公布了四川省某旅行團甲型H1N1流感暴發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得出切斷「甲流」傳播途徑無需對空氣進行消毒的結論。據悉,該研究相關論文日前被優先發表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發傳染性疾病》雜誌上。
  • 冬天到了,杭州多所小學出現流感、水痘疫情,疾控為家長支招
    根據杭州市疾控中心的通報,今年10月,杭州市兩所農村小學同時發生學生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罹患人數較多。經疾控部門採樣檢測,均為諾如病毒感染。進一步調查發現,引起疫情的原因為班級內某同學在教室內嘔吐了幾次,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引起周圍同學的感染;11月,杭州某城區小學發生流行病感冒聚集性疫情,學校衛生老師發現因發熱、咳嗽、咽痛請假的學生突然大幅增加,而且集中在3個班級,遂立即向當地疾控部門報告。
  • 蘭州獸研所實驗室啟封,疾控部門:動物實驗樣品禁入實驗室
    12月11日晚,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當天已經接到蘭州市疾控中心通知,即日啟封此前封閉的實驗室,但動物實驗樣品不允許進入實驗室。對此,一位蘭州獸研所人士證實,所裡已經下達通知,情況屬實。
  • 長春出現空氣重汙染!將持續到……疾控中心建議這樣做!
    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4月15日18時我市環境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經生態環境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長春市未來48小時內>仍將持續重度汙染長春市大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已發布大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啟動Ⅲ級響應。
  • 長春出現空氣重汙染!將持續到…疾控中心建議這樣做!
    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顯示 4月15日18時 我市環境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 經生態環境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 長春市未來48小時內
  • 疾控部門發布緊急提醒
    我市疾控部門專業人士說。昨天,小布從紹興第二醫院了解到,隨著天氣轉冷,已有一些小朋友因患水痘前往醫院就診。市民俞女士8歲的女兒前幾天就感染了水痘,「起初只是幾個小紅點,後來病情變重,背部、腹部和胸部都有紅疹,人也開始發燒。」△水痘皮疹隨時間變化「入冬以來,時不時有學校向我們報告學生感染水痘的情況。」
  • 雲南女記者吃菌中毒引關注 醫學專家快手直播普及如何正確吃菌
    近日,一則「 2020 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登上熱搜,且隨後得到官方證實。8 月 1 日,昆明日報女記者三三也因被菌子「鬧翻」登上熱搜,正準備外出採訪新聞的她一不小心變成了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