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慢跑159
(高級)
寫在前面:
好恐慌,我又要開始寫命題作文了,這是參加寫作寫組的第四篇文章。被虐的不要不要的,不得不承認的是,寫作的時候一旦有了主題和字數的要求,就逼著自己多想一想,再看看,務必使得自己能夠在達成目標的路上,更加清晰一些。
我給自己定下的是永遠選擇和教育相關的主題,本周很自然的就選擇了以上這個主題。
什麼?人緣和人格能是一回事嗎?二者怎麼能拿在一個層面上做比較和辯論了。很明顯人格才是我們作為人的底色,是我們往後餘生的基礎,人緣不好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人格是完善的就好了。
對於我來說,這一題,壓根就沒有什麼辯論的必要。所以,找虐,我選擇了人緣更加重要的這一面。站在我根本不同意的立場,來說服自己,是一件多麼好玩的事情啊!
1. 人緣和人格的定義
在進行辯論之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這兩個名詞的定義吧。
人緣:這個詞是有兩個層面的,第一是表達與我們個體與這個人世間之間的關係,第二則是是我們與這個社會上其他所有人之間的關係。
人格:這是一個心理學上面的名詞,它表示一個人在對他人、事物、自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每個個體表現出來的是不太一樣,他是一個人多方面的整合,也是具有一定連續性的人的基本特徵。
看了兩個介紹,人緣這個詞是比較容易理解,而人格就相當複雜了,似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格的形成。而每個人的人格似乎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就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評判好壞了。
除了一些反社會人格的,能夠對其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似乎人格也很難分出優劣好壞吧!
2. 學生時代。
題目中還有一個詞語,就是「學生時代」,這個時間跨度就非常廣泛了。從孩子滿六歲進入小學的大門,到22歲跨出大學的校門。
這個過程足足有16年,也是一個人從剛剛擁有學習和一點自主能力,到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的成年人。人生最重要的時段,幾乎都在學生時代度過了。
整個社會對學生是有諸多的保護,因為他們還很稚嫩,一不小心就會影響人生的方向。
3. 對人際關係的關注是學生成長的必經過程。
這個學生時代有多重要了,就是不言而喻的了。那麼一個六歲的孩童到22歲的成年人,他們的成長發展變化是什麼樣的呢?
一年級的學生,他們上下學需要成人的接送,剛剛開始學習讀寫,進入一個比幼兒園更大的集體中去。他們需要成人的幫助下進行學習,他們依賴於成人們的評價,他們的生活圍繞著成人轉,他們會非常聽成人的話。
一個大四的學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早已經跟同年人住在大學的集體宿舍裡面,他們已經擁有了自學的能力,他們已經形成了對自己的初步認識,成人在他們的世界中 ,早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他們有自己很強的主見,這時候成人的話語早已經不是他決定一件事的主要原因了。
這些都是在十幾年的學生時代完成。
他們從關注父母,到關注朋友,最後就是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小時候他們喜歡整天膩在父母身邊,長大之後他們更願意跟自己的朋友們在一起,甚至他們已經學會了獨處。
寫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從越來越關注跟這個世界和其他人關係開始的。這是必然的發展過程,不由我們的意志力為轉移的。
4. 人緣關係的好好壞,影響人格的完善。
當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良好的,那麼他的人格大多是不會有太大偏差。當我們看那麼多犯罪分子,就會知道,他們大多是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不健康的。
我遇到過這樣的學生:
當老師關注他的時候,他會說:老師,你為什麼一天到晚就盯著我,不管其他學生呢?
當老師不關注他的時候,他又會說:老師,我難道不是你的學生嗎?為什麼總是只跟其他學生聊天?
就是這樣擰巴,無論怎麼做,他都覺得是外在的原因,造成他如今的不好。
因此,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以及跟世界的關係,是他人格的基礎。
5. 人際關係對學生的影響。
人緣的另外一個定義,就是與人之間的關係。由於還沒有進入社會的這座大染缸,因此學生的人際關係相對來說簡單一點,主要是有一下幾種關係,而處理好每一種關係。
學生與家長的關係:
這個幾乎是我們整個社會都在討論的問題,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好與壞,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未來。而這個關係的基礎是出生的那幾年,之後學生時代與家長的關係,還可以有修復,力量卻不大。作為一個學生來說,真的要保證自己與家長很好的關係。
學生與老師的關係:
且看每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看老師的眼神就知道,老師是學生人生的引領者。如果老師能夠真正的成為一盞明燈,那麼學生未來的道路也會更明確一些。這些人際關係,是起到方向性的作用,自然是無比重要了。
學生與學生的關係:
前面兩種關係,多少有一點點強弱的力量。而學生之間的關係就平等許多了。他們的年齡相仿,他們的環境類似,他們所面臨的痛苦也是一樣。這時候,如果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是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帶來的善意的。
6. 社會技能越早掌握,越對人生的成長有益。
我們似乎總是會在新聞裡面看到,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不懂得與人相處的分寸。跟領導說話不注意方式方法,跟同事交流過於自我,跟社會其他的人相處缺乏同情心。導致最後無法獲得更好的發展,人也非常不開心。
這就是人緣在學生時代的重要性,不是討好,而是懂得其他人的心裡是怎麼想的。也不是要花言巧語,而是要知道怎麼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界限。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到社會中需要掌握的技能,既然它是如此重要,為何不在年輕的時候就學會呢?
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獨立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人緣的定義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寬泛的多。離開了人緣來談論人格的完善,顯然是非常偏頗的,只有解決好了人緣關係,學生才能有一個更家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