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學生時代人格和人緣哪個更重要

2020-12-19 辮兒媽

蝸牛慢跑159

(高級)

寫在前面:

好恐慌,我又要開始寫命題作文了,這是參加寫作寫組的第四篇文章。被虐的不要不要的,不得不承認的是,寫作的時候一旦有了主題和字數的要求,就逼著自己多想一想,再看看,務必使得自己能夠在達成目標的路上,更加清晰一些。

我給自己定下的是永遠選擇和教育相關的主題,本周很自然的就選擇了以上這個主題。

什麼?人緣和人格能是一回事嗎?二者怎麼能拿在一個層面上做比較和辯論了。很明顯人格才是我們作為人的底色,是我們往後餘生的基礎,人緣不好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人格是完善的就好了。

對於我來說,這一題,壓根就沒有什麼辯論的必要。所以,找虐,我選擇了人緣更加重要的這一面。站在我根本不同意的立場,來說服自己,是一件多麼好玩的事情啊!

1. 人緣和人格的定義

在進行辯論之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這兩個名詞的定義吧。

人緣:這個詞是有兩個層面的,第一是表達與我們個體與這個人世間之間的關係,第二則是是我們與這個社會上其他所有人之間的關係。

人格:這是一個心理學上面的名詞,它表示一個人在對他人、事物、自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每個個體表現出來的是不太一樣,他是一個人多方面的整合,也是具有一定連續性的人的基本特徵。

看了兩個介紹,人緣這個詞是比較容易理解,而人格就相當複雜了,似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格的形成。而每個人的人格似乎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就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評判好壞了。

除了一些反社會人格的,能夠對其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似乎人格也很難分出優劣好壞吧!

2. 學生時代。

題目中還有一個詞語,就是「學生時代」,這個時間跨度就非常廣泛了。從孩子滿六歲進入小學的大門,到22歲跨出大學的校門。

這個過程足足有16年,也是一個人從剛剛擁有學習和一點自主能力,到成為一個社會上有用的成年人。人生最重要的時段,幾乎都在學生時代度過了。

整個社會對學生是有諸多的保護,因為他們還很稚嫩,一不小心就會影響人生的方向。

3. 對人際關係的關注是學生成長的必經過程。

這個學生時代有多重要了,就是不言而喻的了。那麼一個六歲的孩童到22歲的成年人,他們的成長發展變化是什麼樣的呢?

一年級的學生,他們上下學需要成人的接送,剛剛開始學習讀寫,進入一個比幼兒園更大的集體中去。他們需要成人的幫助下進行學習,他們依賴於成人們的評價,他們的生活圍繞著成人轉,他們會非常聽成人的話。

一個大四的學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早已經跟同年人住在大學的集體宿舍裡面,他們已經擁有了自學的能力,他們已經形成了對自己的初步認識,成人在他們的世界中 ,早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他們有自己很強的主見,這時候成人的話語早已經不是他決定一件事的主要原因了。

這些都是在十幾年的學生時代完成。

他們從關注父母,到關注朋友,最後就是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小時候他們喜歡整天膩在父母身邊,長大之後他們更願意跟自己的朋友們在一起,甚至他們已經學會了獨處。

寫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從越來越關注跟這個世界和其他人關係開始的。這是必然的發展過程,不由我們的意志力為轉移的。

4. 人緣關係的好好壞,影響人格的完善。

當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良好的,那麼他的人格大多是不會有太大偏差。當我們看那麼多犯罪分子,就會知道,他們大多是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不健康的。

我遇到過這樣的學生:

當老師關注他的時候,他會說:老師,你為什麼一天到晚就盯著我,不管其他學生呢?

當老師不關注他的時候,他又會說:老師,我難道不是你的學生嗎?為什麼總是只跟其他學生聊天?

就是這樣擰巴,無論怎麼做,他都覺得是外在的原因,造成他如今的不好。

因此,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以及跟世界的關係,是他人格的基礎。

5. 人際關係對學生的影響。

人緣的另外一個定義,就是與人之間的關係。由於還沒有進入社會的這座大染缸,因此學生的人際關係相對來說簡單一點,主要是有一下幾種關係,而處理好每一種關係。

學生與家長的關係:

這個幾乎是我們整個社會都在討論的問題,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好與壞,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未來。而這個關係的基礎是出生的那幾年,之後學生時代與家長的關係,還可以有修復,力量卻不大。作為一個學生來說,真的要保證自己與家長很好的關係。

學生與老師的關係:

且看每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看老師的眼神就知道,老師是學生人生的引領者。如果老師能夠真正的成為一盞明燈,那麼學生未來的道路也會更明確一些。這些人際關係,是起到方向性的作用,自然是無比重要了。

學生與學生的關係:

前面兩種關係,多少有一點點強弱的力量。而學生之間的關係就平等許多了。他們的年齡相仿,他們的環境類似,他們所面臨的痛苦也是一樣。這時候,如果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是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帶來的善意的。

6. 社會技能越早掌握,越對人生的成長有益。

我們似乎總是會在新聞裡面看到,一些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不懂得與人相處的分寸。跟領導說話不注意方式方法,跟同事交流過於自我,跟社會其他的人相處缺乏同情心。導致最後無法獲得更好的發展,人也非常不開心。

這就是人緣在學生時代的重要性,不是討好,而是懂得其他人的心裡是怎麼想的。也不是要花言巧語,而是要知道怎麼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界限。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到社會中需要掌握的技能,既然它是如此重要,為何不在年輕的時候就學會呢?

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獨立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人緣的定義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寬泛的多。離開了人緣來談論人格的完善,顯然是非常偏頗的,只有解決好了人緣關係,學生才能有一個更家完善的人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2020國考申論沒有「大作文」?
    3.正文使用特定的結構根據目前申論大作文的命題規律,在考試之前就可以準備一些特定的正文結構,例如在整體結構中使用「總-分-總」的結構,大量使用較長的排比句等。要求各地儘快排查高校校門管理情況和措施,推動高校廣泛聽取併合理採納學生和教職員工對校門管理的意見建議。對學生因實習、求職、探親、就醫等原因確需進出校門、在學校所在城市內活動的,要簡化程序,切實方便學生進出校門。對學生到學校所在城市外活動的,要提前做好報批、健康監測和防控指引等管理工作。切忌「一刀切」「簡單化」的封閉管理,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實施便捷的進出校門管理機制。
  • 這本作文書,好用到特級老師和教授們都強烈推薦!| 《新高考作文方向標》
    指向核心     直擊高考近年來,在高考作文的命題專家和閱卷專家的大聲疾呼下,論述文寫作已經成為全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成為新課標地區(全國捲地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省份)語文高考的重要檢測內容。
  • 「史密斯深蹲」和「自由深蹲」哪個更適合你?
    在健身房,我們最常見的訓練動作就是「史密斯深蹲」和「自由深蹲」,你會看到很多教練會傾向於帶會員做史密斯深蹲,而不是進行自由深蹲,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自由深蹲的風險更大。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史密斯深蹲」和「自由深蹲」哪個更適合你呢?就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文章吧。
  • 該如何明確自己寫的是「作文」,還是「文章」?
    好幾年前,請教過語文老師一個問題:一篇作文怎麼才能成為一篇文章?就是,「作文」和「文章」有什麼區別嗎?記得老師回復的是:只要這篇文章有體現出你要表達的一個明確觀點,就算是一篇文章了。幾年之後的一天,看見微信群裡也有人請教類似的問題:作文與新媒體文有什麼區別?有人回答:作文是為了應試,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新媒體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兩者本質屬性不同。一個為了達到要求,一個為了迎合需求,要說真的有區別的話,那大概就在於前者被動,而後者相對而言更主動一些。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上學」和「讀書」的區別來。
  • 學生時代被作文逼瘋的我們,都胡編過哪些瞎話?
    >既能迅速提升作文的逼格水平又能讓文章看起來華麗飽滿還有湊字數的神器功效簡直就是「作文神器」只是引用名人名言需要一定的閱讀量和文學素養要是作者的肚子裡沒有存貨那麼引用便成了無米之炊若是賭錯了也不要緊反正字數湊夠了,愛咋地咋地吧演員張若昀便是這麼一位角他在某綜藝中爆料自己學生時代常引用一位名叫「沃斯基索德」的名人說過的話
  • 大演算時代的「人性保留」
    應慎之再慎。不要因強附新物於憲法而致其規範內涵被掏空,造成憲法的稀薄化。但無可諱言,社會變遷、科技進化衍生的種種問題,仍賴憲法的引領、導向正軌。在此角度下的預想是:進入演算法時代,憲法將面臨的挑戰會是什麼?全球玩家(global player)掌握資訊力量,同樣是足以凌駕人類的勢力,拜數位化之賜,全球玩家正在網絡舞臺上大顯身手,無遠弗屆、廣袤無邊。
  • 在硬拉訓練時,「高臀位」和「低臀位」哪個更適合你?
    個子高的人(股骨相對較長)的硬拉:腿長的人總是從「高臀位」中受益,這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更高的高度,他們將能夠更好地收緊背部肌肉,保持脊柱的優美和中立,並創造一個更利於硬拉的姿勢,以開始訓練。
  • 「作文解析」英雄的悲劇,時代的輓歌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寶雞中學2019級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請關注 「新課標大語文」 微信公眾號。命題立足於新課標要求,凸顯閱讀的價值,讓考生重新審視經典閱讀,在閱讀中建構精神世界,培養智慧和審美情趣,並能用以指導人生實踐,這是考查學生學以致用、應對生活實踐問題情境的學科素養。開放性1.任務選擇自由。
  • 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的事 ↓
    特別對於80後的家長和他們00後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最具挑戰的時代。紀錄片《起跑線》的鏡頭下,一對北京母女的周末生活,或許是無數家庭的共同縮影。早上七點,在媽媽的催促聲中,女兒開始了輾轉一天的興趣學習。9點到10點,是尤克裡裡彈奏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邊彈奏邊哼唱著外文歌曲。
  • 學生時代被作文逼瘋的你們,都胡編過哪些瞎話?
    同一個九年義務教育,同一個作文瞎編經歷,你永遠不知道,學生時代的自己為了完成作文,本著「人有多大膽,文有多大產」的信條,在作文裡肆意放飛自己,編過多麼精(nao)彩(dong)紛(da)呈(kai)的故事。
  • 「教學診療室」如何啟動學生的英語寫作力?
    於是我拼命加強文法的正確性,努力把作文紙上的紅字機率降到最低。那時大學指考的英文,選擇題只錯 2-3 題的我,作文卻只拿了 20 分裡的 10 分。其實我不意外,在下筆第一段時就反覆猶豫寫作內容,寫了又改、改了再改,扎紮實實地塗掉了半罐立可白。從那時候開始才發現,我的「寫作訓練」一直都與「句型訓練」畫上等號,寫作內容的發想與討論,一直都不在課程規劃中。
  • 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關於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作者:寧朝華因為60分的分值而被稱作高考「第七科」的作文,對於高三的莘莘學子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及持續的影響力,文海浩瀚,要想精準預測作文題無異於大海撈針,但在大方向上進行理性預判,收攏出題範圍,構建一定框架內的作文思維,還是可以作一些嘗試,不管此舉是否為無用功,至少,可以為因高考迫近而有些茫然和緊張的高三學子,提供一點有益且有效的作文提升意願和興趣。關於命題形式。
  • 「作文解析」:如何為自己畫像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問題。作為剛步入高一的你,要「如何為自己畫像」?請寫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 高考常客「李華」給我寫了一封信
    為何一寫英語作文就是「李華」出來?一位英語老師表示,學生們也喜歡問這個問題,這幾乎成為常規的出題模式。在英語課本中的一個對話中,「路人甲」的角色曾用過一次「李華」的人名。但是「李華」在北京高中階段的模塊考試,一模、二模考題中,卻是最常出現的人物。比如,李華要寫周記、寫建議信、給校刊投稿、寫演講稿,交筆友、留字條等等,只要一寫英語作文「李華」就跳出來。在英語考試中,李華向來是神一樣的存在,風雨無阻。更有網友戲稱,李華的爸爸應該是李雷,媽媽或為韓梅梅。
  • 命題作文和套路寫法
    這幾天流行重寫高考作文,便弄了一篇上來。這是篇帶有匠氣的文章,寫於六年前,那會兒我剛出校園,必須適應各種文體來餬口,平時則不會用這種風格行文,因為缺乏「人味兒」。不得不說,若按照框架內的評分標準,這種行文套路還是好使的。儘管命題中強調不要套作,但這種套路依然好使。因為摒棄套作,意在摒棄死記硬背的範文,和被學校訓練出來的淺薄的正確。
  • 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網友熱議:這是新時代對青年的期許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命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這是新時代對青年的期許。在這樣的作文篩選中能脫穎而出的年輕人,往往會有更成熟的思維。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出色的青年。可見,新時代的青年是可堪當大任的新青年。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前些日子,她和相戀 6 年的男友分手,並且因為「被拋棄」而悲憤交加。此後經常因為瑣事發脾氣與家人爭吵,感到十分痛苦。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讀懂2020高考作文命題,你就明白中國教育的天空已經變了顏色
    為什麼說,高考作文命題,就是中國教育的風向標?因為在「提高一分壓過千人」的中國考場,一篇作文就是60-70分,一下子就可以從一本落到二本,可以稱得上「一文定乾坤」。而且寫作能力來自日積月累,評分標準又不好琢磨,這麼重要而不確定的事情,當然是握在國家手中最好的指揮棒,讓你怎麼重視都不過分。
  • 高考命題作文「命題不命意」,可轉化為話題作文,自選角度立意
    命題作文也需要把所給定的內容「化大為小」才容易把作文寫具體充實,從這點來說,標題作文要比話題作文難寫。因為,話題作文可以在標題上把話題縮小,這可以避免後文思路跑得太遠,收不回來。而標題作文必須以提供的標題為題,這就要學生懂得自己在意念中,或者在草稿上先把寫作內容具體化。比如,在以2007年上海作文題目「必須跨過這道坎」為題的作文時,「這道坎」必須具體化,否則,作文必然出現泛泛而談的空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