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本文介紹的一些做法可供家長和老師參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改善,小學生生理髮育提前。進入小學以後,身體發育很快,此時的男女學生,不僅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而且對性的關心程度也增加。女孩子來例假了怎麼辦?男孩子遺精了怎麼辦?面對身體出現的變化,孩子該怎樣跟父母說?家長該怎麼跟孩子交流呢?生理的變化導致的心理變化又該怎樣調節呢?聽聽過來人的看法吧。
第一次「變化」,孩子們說不出口
「媽媽,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在電視劇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鏡頭,女孩摸著內褲上的血,驚慌失措地叫著媽媽。現實生活中,當女孩子第一次來例假,男孩子第一次遺精,他們往往不好意思跟父母說。
椒江的周小姐跟記者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我記得我第一次來例假是小學剛畢業,那之前也知道例假的存在,因為學校有衛生課,教過我們怎樣使用衛生巾,但真的來例假了,卻又不好意思告訴我媽。」周小姐說,例假來的時候,她沒有做任何措施,於是褲子就髒了,她就故意站在媽媽面前,最後媽媽看到了,但她好像也不好意思多說,直接拿了衛生巾給自己用。
小朱對於當年第一次來例假的經歷也是記憶深刻。「當時我和同學們騎了很久的自行車去野外放風箏,結果一下車就有個同學大聲喊叫了起來,說我的屁股流血了,還有男生起鬨,當時的感覺就是害怕、害羞、恐懼。」小朱說,一個已經來例假的同學告訴她這是怎麼回事,還帶她去自己家用了衛生巾。
這之後,小朱還是沒有告訴媽媽,只是偷偷地用了媽媽的衛生巾,直到被媽媽發現,她才吞吞吐吐地說了出來。「小時候,聽著『發育』這兩個字都有些臉紅,所以就不好意思說了。現在想來,當時的行為太傻,其實完全可以寫張小紙條什麼的給媽媽看的。」
而初中男孩小張的「第一次」就更加讓人哭笑不得。小張第一次遺精是在小學六年級,晚上睡覺時突然驚醒,發現內褲溼溼的,他知道是遺精了,於是跑到衛生間把媽媽的衛生巾拿來貼在了內褲上,直到第二天早上走路異常被媽媽發現了才說了說來。
「女生們都說『大姨媽』來了要用衛生巾,我不知道男生是不是也用那個,當時也不好意思跟爸媽說,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笑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丟人。」小張說,以後他有了兒子,他肯定先告訴孩子這些常識,不會等著孩子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