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幹部送子女出國是公民權利」

2020-12-11 杭州日報

  記者 黃慶明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青年報報導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他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因為他是一個官員,把子女送出國了,就要受到非議,這是不公平的」。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表示,官員子女出國讀書不是教育問題,涉及官員的信息是否公開,他們的收入是否合理、是否廉潔等問題。官員不一定是窮人,他們也可能有能力資助子女到國外讀書,考慮到官員的信息沒有公開,就說他們的子女出國讀書有問題沒有證據。有可能他的孩子很優秀,拿了獎學金。因此得先公開相關信息,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出是否合法與合理。

  網友「天邊孤眼」認為,「只要把資金來源公開講清楚就可以」。網友「宋英傑」說,公僕理應受到更多的審視、監督和評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也說到,為什麼那麼多政府官員要把孩子送到國外去,為什麼企業家把家安到國外去,是「因為心裡沒底」。

  全國人大代表陳萬志建議,有關部門將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出國讀書情況,納入官員申報範圍,有助於對其財產情況進行監管。記者 黃慶明 整理

  微言

  微語

  評彈

  

  「以我們中醫為例,針灸一把才4塊錢,你到髮廊理個頭又多少錢?一個老專家幹一輩子,掛號費還不夠買個西瓜,這能說是正常的麼?這對醫生是公平的麼?」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認為,政策一方面限定死了醫療服務收費,一方面又在賣藥上開了口子,無疑是在把醫生往邪路上推,「畢竟醫生也要養家餬口嘛」。

  

  「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整個關係的『壓艙石』。最近,美國有報紙說『這不是壓艙石,這是絆腳石』,當然『壓艙石』很重,起著穩定的作用,你要去挑戰它,那你就製造麻煩,絆你的腳,這是無可非議的。你不應該挑戰它,這是最基本的力量。」

  ——商務部長陳德銘昨天在記者會上用「壓艙石」來形容中美經貿關係,當航海中遇到大風浪時,壓艙石起著保持船的穩定的作用。

  

  「從今年元旦到元宵節,全國推出16臺跨年晚會、18臺春節聯歡晚會、6臺元宵節晚會,一臺晚會最低花1000多萬元。晚會越辦越大,明星忙啊,忙完這兒跑到那兒,但並不是晚會質量就提高了,明星照樣跑調、唱錯詞。都說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我看這麼辦下去,從『大繁榮』搞成『太煩人』了。」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葉惠賢認為,電視晚會勞民傷財,應該把錢用到貧困地區改善教學等最有意義的地方。

  建言

  

  「如果法律有障礙,我們一起去上訪解決。」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坦言,目前政府放權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會觸及現有的法律法規,他希望能得到更高層面的支持。汪洋舉例:「現在經濟形勢不太好,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我們說對企業的有些費用可以不收了。但是中央部委說你廣東不能帶這個頭,你不收大家都不收怎麼辦?」

  

  「很多實業家跟我們抱怨很累、很辛苦,又不賺錢。一個8000個人的工廠效益不如80個人的地產公司。一個80個人的地產公司不如8個人的投資公司。一個8個人的投資公司又不如兩個人的投機公司。這種導向使得資金離開實業領域。」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談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

  

  七色

  

  「我佛慈悲,希望大師能幫忙完成任務。」

  ——一位記者堵在全國人大代表釋永信房間門口,軟磨硬泡,「央求」釋永信接受採訪。「出家修道,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面對記者圍堵,釋永信只是這麼淡淡一句。釋永信對一些「敏感」問題,如少林寺商業化、少林景區摘牌等,一概不作答。這位方丈今年帶了一部iPad平板電腦來開兩會。

  

  「作為科技部長說句大話,沒有能夠限制住我們的東西,中國現在既然能上天、能下海,就沒有造不出來的東西。」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認為,外國對中國高新產品的出口限制,沒有任何意義。

  微議

  

  遏制公款吃喝

  拿茅臺開刀?

  

  全國政協委員林嘉騋建議,禁止使用公款消費茅臺酒。之所以拿茅臺酒開刀,是因為茅臺最有代表性,但他的目的是指向公款吃喝,不光茅臺不能喝,其他超標接待的吃喝都應該禁止。茅臺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每年直接銷售給政府部門的茅臺酒佔總銷量的15%左右。貴州省貴陽市下屬一個區政府辦公室,一年的接待就要消耗1200瓶以上的茅臺。

  

  @貴州省委書記慄戰書:不要把茅臺酒和公款消費必然地聯繫在一起。有的地方說不能上茅臺酒,但不上茅臺酒,上一瓶進口的拉菲(一種法國葡萄酒),會比茅臺酒貴得多。上一碗鮑魚多少錢、上一碗魚翅多少錢?

  @禾刀:不拿公款吃喝者興師問罪,而盯住茅臺酒瓶做文章,怎麼看都有點像是鋸箭療傷。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茅臺這些年價格上漲,公款消費佔據了主流,因此應該限制公款消費茅臺。

相關焦點

  • 公眾為何對幹部送子女出國「過敏」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宗立成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如果是一個工人、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國學習,這就無可非議。
  • 文治國:幹部送子女出國為何受到民眾非議?
    文治國:幹部送子女出國為何受到民眾非議?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他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如果是一個工人、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國學習,這就無可非議。因為他是一個官員,把子女送出國了,就要受到非議,這是不公平的。」
  • 官員送子女出國的權利和義務_中國網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宗立成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宗立成笑稱,自己不是官員,也不是為官員說話,而是要給社會一個公平。
  • 幹部子女出國是權利不等於「裸官」合理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宗立成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他還表示,一個官員也是久經黨的考驗,一步一步走上這個位置,是我們的精英,應該得到更多社會關愛和尊重。
  • 幹部子女出國不妨「全程公開」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宗立成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他還表示,一個官員也是久經黨的考驗,一步一步走上這個位置,是我們的精英,應該得到更多社會關愛和尊重。
  • 「幹部子女出國」錢從何來才是真問題
    政協委員宗立成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非議官員送子女出國讀書,是對幹部不公平。官員子女也可能回來報效祖國。媒體稱出國沒問題,但信息應公開。復旦教授葛劍雄則認為,憑公務員工資是很難擔負起未成年子女自費出國讀書的,建議子女出國讀書應納入官員申報範圍以加強監管。(據3月7日《新京報》)  表面上看民眾在質疑「幹部子女出國讀書」,實際上是對官員信息不透明表示不滿。須知,出國讀書並非小事,涉及到巨大的經濟開支,在國外讀書生活動輒一年要花費數萬至數十萬元。
  • 幹部子女出國留學:出國沒問題,信息應公開
    兩會期間,針對幹部子女出國留學問題,宗立成委員接受採訪時表示,幹部送子女出國是公民權利,應該得到更多社會關愛和尊重,葛劍雄委員則認為,出國沒問題,信息應公開。但一涉及留學生有幹部家庭背景,特別是領導幹部家庭背景敏感性好像就變大了,疑問也出來了。公費出國吧,懷疑有幕後交易;自費出國吧,每年二三十萬也不是一般幹部家庭正常收入所能負擔的。再加上幹部信息公開的不透明,網上一有某某幹部、某某領導孩子在外國留學,大家馬上換上「有色眼鏡」,不好評價也隨之而來,「這錢貪汙來的吧?」「還是哪個老闆出的血?」「把孩子、妻子送出去了,為自己留條路。」
  • ...政協委員呼籲立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遊閩鍵 上海市 打電話 公民...
    個人信息淪為商品政協委員呼籲立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圖為網際網路獲取)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1月10日報導:在一家房屋中介登記了個人信息如今,公民個人信息的倒賣已經成為「灰色產業」,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呼聲近年來也愈加高漲。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管理委員會主席遊閩鍵大聲疾呼,通過立法手段切實保護公民信息安全。  立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迫在眉睫  今天,上海市政協舉行部分委員優秀提案媒體見面會,屠海鳴、陳啟剛、遊閩鍵等多位委員介紹了各處提案的撰寫及辦理情況。
  • 政協委員熱議民法總則草案:鼓勵"見義勇為"應更徹底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文婭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3月9日北京報導: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小組會議,討論《民法總則草案》,圍繞《草案》中的內容,許多政協委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見解。
  • 迪慶州政協幹部職工捐資助學獻愛心
    9月7日上午,州政協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全州建檔立卡戶子女、2020年全州高考文理科前五名優秀畢業生共10名學生獲得了每人5000元的捐助資金,共計5萬元。學生代表向大家表示了感謝,並表示會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所有人的關心和厚愛。
  • 山西省政協委員呼籲:儘快落地民營經濟發展「30條」
    抓緊落地山西省去年出臺的《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30條),儘快細化各項政策,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新活力,成為與會民企委員的「最強音」。  山西省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孫躍進指出,2018年,山西省出臺《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 臺商喊話:希望能擔任大陸政協委員有提案權
    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21日針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出修法建議,希望當局放寬讓臺商擔任大陸政協委員、設立兩岸辦事處、陸資來臺投資比照外商和僑資、開放臺商子女回臺就學,依投資額比例開放大陸幹部來臺名額等。
  • 北京市政協委員工作室開講民法典 11位律師政協委員為您解讀重「典」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對於百姓民生的重視,其內容涉及每個公民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從婚姻家庭到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那麼,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該如何更好地學習並運用這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呢?
  • 陸東立委員:2018年政協委員述職報告
    陸東立委員:2018年政協委員述職報告 www.gxbszx.gov.cn  2019-01-09 15:01  閱讀:197731次  作者:  編輯:楊煜智  來源:平果政協辦
  • 公務員科級幹部辭職去月子中心,拼命賺錢供子女出國留學可行嗎
    為了給孩子籌備出國留學的費用,想從一個公務員科級幹部崗位,改行去月子中心當保姆,個人覺得非常不值。女性幹部能在公務員崗位工作,而且已經成為科級幹部,孩子也到了上大學的年齡,年齡應該已經超過40歲,甚至到45歲了。
  • 政協幹部抗洪,好樣的
    7月10日,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政協主席範初芳現場查看區政協機關防汛責任堤時,向值守人員一再強調。7月初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長江、鄱陽湖上遊來水影響,長江、鄱陽湖水位快速上漲。截至7月10日12時,長江九江站水位22.03米,超警戒水位2.03米,全市防汛應急響應等級提升為一級。潯陽區北靠長江,沿江岸線11.69公裡,防汛任務艱巨。
  • 代表委員發言提案不能太離譜
    北方重工集團董事長耿洪臣馬上表示反對:財產權是公民的合法權利,立什麼法也不能說拆就拆了。(見2014年3月9日瞭望東方周刊)馮大中代表的「揭瓦」說,顯然有些離譜。實際上,在歷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提案和發言離譜的並不鮮見,今年也是如此。
  • 政協委員提議:下發公民2000元疫情補貼!財政部給出了回應
    針對這個情況,在2020年的相關會議中,全國政協委員朱徵夫提出了個人建議,中央政府可向每個公民發放2000元的疫情補貼,供公民個人消費,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確實在疫情期間,很多國家也都給本國公民發放過相應的疫情補貼。比如英國,在疫情期間向每位不能上班的公民,發放了80%的工資補貼,金額最高可以領到每人2500英鎊/月,直至疫情結束;還有加拿大的補貼政策,主要是針對失業無薪的病假者,規定每人每兩周領取900加元,最多可以領取15周。
  • 廣東省政協大會即席發言委員「搶麥」戰 拉橫幅舉礦泉水瓶
    《南方都市報》16日報導,橫幅招展,紙牌高舉,彩帶、絲巾飄揚……廣東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即席發言15日在廣州舉行,與會政協委員和特邀人士又一次掀起「搶麥」戰。「現在發言開始。」會場上,由電腦計時,每位搶到嘜發言的委員有6分鐘時限,22委員講足兩個鍾,仍有委員直言氣氛不夠過癮,發言不夠多,應將每位委員的發言時限縮短到3- 5分鐘。搶到嘜發言的委員也暢所欲言,內容涉及官員財產公示、戶籍改革、國際傳播和國防安全、教育國際化、臺商政策、勞務工權利保障等熱議話題……發言幾無「禁區」。2007年,廣東率先推出即席發言這一實驗性改革,就贏得了掌聲一片。
  • 杭州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如何認真履行委員職責
    在十屆市政協委員中,有六成多是新任委員。為了讓新任委員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職責,昨日下午,全體委員分成26個小組,以「我們如何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為重點進行了分組討論。  「做任何事一定要用心。我們應該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政協委員,肩負所聯繫群眾的呼聲和心願,每時每刻都要以政協委員的眼光去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