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譜盡收 皆為善本-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曲譜不僅是古代曲家制曲、度曲必備之工具書,更是今人研究詞曲格律、戲曲音樂的重要文獻。近一個世紀以來,由於曲學衰微,漸成絕學,曲譜的出版也漸成冷門,傳世的曲譜已越來越稀見。正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劉崇德主編的《古代曲譜大全》,填補了當前文化與學術研究的空白。全書內容涉及《南詞定律》、《較正北西廂弦索譜》、《太古傳宗》、《九宮大成》、《納書楹》、《吟香堂》、《遏雲閣》、《六也》等大量曲譜。

    《古代曲譜大全》為國家「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重點資助項目。主編劉崇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詩文、古籍文獻整理、詞曲學研究,擔任「古籍文獻目錄與研究」、「四庫全書總目導讀」、「詞源研究」、「九宮大成研究」等多項課題。尤其在曲學研究方面造詣精深,先後完成出版了《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元雜劇樂譜輯譯與研究》、《燕樂新說》等論著。其中《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獲1999年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獲2000年河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這部《古代曲譜大全》是作者精心編撰的精品,具有特殊的價值。

    首先,本叢書幾乎將古代刊印的經典曲譜全部影印。雖然近年來《四庫未收書目》已將《南詞定律》、《九宮大成》等曲譜收入,但如《吟香堂曲譜》、《太古傳宗》、《六也曲譜》等經典曲譜則欠收。《四庫未收書目》中的《納書楹曲譜》則失收《北西廂》。本叢書則堪稱完帙。其次,本叢書是集個人與圖書館資料之大成。叢書中所收錄之書皆為善本,如此叢書中收錄的《六也曲譜》採用的是現代曲學三大家之一的王季烈手定本,書中有王季烈對曲譜的大量精心的修正、校訂。再次,此叢書對傳世刊本中的錯頁、漏訂、蝕板漫漶之處採用現代技術進行了精心修補,如叢書中收錄的《吟香堂曲譜》,錯、殘之處頗多,後採用多家藏本勘定修補而成,做到了精訂精校。

    本叢書於每種曲譜前都加上具有解題與導讀性質的前言。由於古代曲譜板眼的記法不同、形式各異,這些前言對曲譜裡面的種種問題進行了解答,並對每種曲譜進行了較為細緻系統的總結和分析,得出了較為科學的結論。這些前言是編者多年治曲與研究的心得,也是當前曲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對幫助讀者與研究者解讀多個時期的曲譜有一定指導意義。

    總之,本叢書的出版既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崑曲提供標準曲譜,也對當前古代音樂史、戲曲音樂教程以及古代文學史的深入全面研究有重要幫助,有利於推動當前曲學研究深入發展,也是當前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古代曲譜大全》 劉崇德主編  遼海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詞體的起源與古譜今唱-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期的三篇文章,《詞體的起源與古譜今唱》考證了詞體和詞樂調之源,為今人再現古樂譜詩詞吟唱提供了理論參考,啟發我們對重拾禮樂文化、實踐詩樂之教的思考;《弦歌〈詩經〉的禮樂傳承》以中國最早的《詩經》弦歌樂教為實踐範本,對《詩經》吟唱進行了脈絡梳理;《用吟唱開啟新境界》則闡發了現代社會吟唱古詩詞的美育意義。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禹分天下為九州,徐州為其一。春秋屬宋,戰國歸楚,秦歸泗水郡。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都彭城。西漢建楚國,東漢建彭城國,徐州皆為二國中心。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魏晉南北朝,郡國互代,或稱徐州,或稱彭城,皆天下重鎮。唐朝起徐州為節度使駐地,宋元為大州,明代直隸京師,清代為江蘇省淮北大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山東省,後回歸江蘇省,成立徐州專區,駐徐州市,曾轄11縣市。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光明日報社融媒體的實踐探索  強化核心內容生產,提供高質量傳播服務,創新輿論引領能力。傳播服務是媒體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既包括提供資訊傳播,也包括提供觀點傳播。隨著「萬物皆媒、萬物互聯」的泛媒體時代快速到來,任何媒體都難以保持信息第一落點的地位,用戶也很難為了獲取資訊而對某一媒體保持高度忠誠。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3、凡來源為「光明網」或單獨帶有光明網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其版權均屬於光明網,任何媒體、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經本網授權的媒體、單位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光明網」。
  • 民胞物與-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強調既要尊長慈幼,還要關愛那些「疲癃殘疾」和「惸獨鰥寡」的人,把天下殘疾孤苦、受苦受難、無處申告的弱勢群體,都視為自己的兄弟姐妹。    就「物與」來說,就是要以仁愛的德性對待宇宙間的萬物,將其視為人類的同伴而平等地予以關照。
  • 善本的兩種涵義
    如江少虞《皇宋事實類苑》卷三一「藏書之府」第十八條載:「嘉祐四年,仁宗謂輔臣曰:『《宋》、《齊》、《梁》、《陳》、《後魏》、《後周》、《北齊書》,世間罕有善本,未行之學官,可委編校官精加校勘。』」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說:「唐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書為貴,書不多有,而藏者精於讎對,故往往皆有善本。」這時的所謂「善本」,顯然只是指書籍之校勘精審者而言,別無其他涵義。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觀看方式一、直播時間8月5日(本周三)上午9:30二、直播平臺光明網微博光明網微博光明網抖音光明網一直播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相向」的解釋為「向著對方的方向」。顯然,「相向」是「相對」,即「面對面」的意思。相向而行,就是面對面而行,必然越走越近。    在當代「相向而行」常被用於外交場合,如:「中方願意與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光明日報》)、「要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需要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人民日報·海外版》)。
  • 包羅萬象的藝術史-光明日報-光明網
    說來有緣,我的外公錢寶琮是中國數學史研究的開山之一,曾為科學出版社《中國古代科學家》一書寫過沈括傳。科學史的參照,促成我在1982年完成題為「沈括的藝術收藏和鑑賞」的學士論文,解讀沈括在藝術史上的出色貢獻,這一研究直接受益於跨學科的交流。    那時,「立交橋」的比喻,尚未強調對中外學術不同語境的跨越。
  • 《光明日報》: 馮翠玲:「國際大家庭」的「穩壓器」
    △藥學院為外籍教師新春送祝福   2013年6月,國際分子設計與新藥研發領域知名專家傑伊·西格爾出任藥學院新院長,上任不久便提出,要在天津大學建設具有世界水平的分子設計中心。馮翠玲意識到,這是藥學院重要的發展契機,必須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長的工作。她想方設法推動學院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執行力讓學院決策準確「落地」。
  • 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構建多介質品牌集群,集團重點鎖定以學生為主體的青少年受眾群、以離退休人員為主體的中老齡受眾群等目標人群,按照品牌和媒介同步擴張的經營思路,形成了書、報、刊、電子、音像、框架媒體、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多媒體格局。
  • 泰州學派王艮的「艮」不能讀「銀」-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2月20日理論·史學版發表了方志遠先生的《關於泰州學派王艮「艮」字讀音的思考》,「提出應該恢復王『艮』的本來讀音『yin』」。我以為這種說法在語言文字學上是沒有根據的。
  • 「幫助他人是我的幸運」-光明日報-光明網
    此外,他還曾擔任學院學生會青年互助與實踐中心部部長和班長,熱情地為同學服務。儘管家庭不富裕,但碰見同學患絕症急需募捐的事情,李龍俊總會毫不猶豫地捐出自己的積蓄,還積極鼓動周圍同學、朋友參與募捐。同學鄒秋實說:「李龍俊長期堅持助人為樂的精神著實令人佩服!」     2011年,李龍俊開始無償獻血。「我身體比較好,又是O型血。
  • 「五筆輸入法之父」王永民教授做客光明網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孫鵬宇)「五筆字型」發明人、中國王碼集團董事長王永民教授近日做客光明網,與光明網總裁陸先高就如何傳承漢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進行深入交流。    今年是「五筆字型」誕生30周年。
  • 孟子公開課課程安排-光明日報-光明網
    主辦單位: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   鄒城市人民政府、光明日報國學版     授課地點:鄒城市擇鄰山莊會議中心    第一講 從孔子到孟子(2013年4月27日上午)    主講人:牟鍾鑑(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
  • 願馬老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此前,我與馬老早就通過數封信,約他為我們文學副刊寫過數篇稿子,他老人家在那個時期,在全國各地的重要報刊上,很發過一批文章,基本都是針砭時弊的雜文和隨筆,非常符合報紙的需要。馬老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約稿,把他最滿意的文章都給了我們,極大地提升了光明日報《文薈副刊》的質量和聲譽。
  • 我是《光明日報》的「老作者」|「往事只能回味」系列(之五)
    ,《光明日報》2004年10月19日(4)《如何解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光明日報》2005年10月18日(5)《馬克思文本研究的基礎清理與方法論省思》,《光明日報》2005年4月19日(6)《〈德意志意識形態〉:在文本學研究的視野內》,《光明日報》2006年8月14日(7)《文本研究中的版本考證:必要性和有限性》,《光明日報》2006年
  • 香港將展出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
    香港將展出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 2005年04月19日13:00:23 新華網 張雅詩   新華網香港4月18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將於4月20日至4月30日聯合舉辦「冊府瓊林——北京大學圖書館珍藏古籍善本展覽」,旨在弘揚中國文化並促進北京和香港之間的校際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