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隨著中國人保年報披露完成,五大上市險企2019年業績皆已披露,其投資收益情況亦盡收眼底,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共計達5128.28億元。
2019年權益市場回暖推動總投資收益提升,中國平安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13.7%;中國人壽同比增加77.7%,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分別同比增長31.1%、17%、15.1%。
而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2020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巨幅波動,諸多險企資管高層均表達了對權益市場投資的青睞,「市場波動尤其是市場巨幅下跌情況下反而會給長線資金帶來長期買點,短期要重點防範風險。」
去年剛由新華保險資管總裁升任新華保險執行長、總裁的李全認為,「香港市場的金融類、銀行、保險這些大型機構具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從長期來看,特別是在利率大幅下降、趨近於零的情況下,這一類大型機構具有抗風險能力。即使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克服恐懼,逐步建立這樣的頭寸。」
險資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9年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共計達5128.28億元,其中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拔得頭籌達1912.63億元,中國人壽緊隨其後達1690.43 億元,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分別為669.78億元、492億元、363.44億元。
從增速上來看,中國平安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13.7%;中國人壽同比增加77.7%,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分別同比增長31.1%、17%、15.1%。
而從淨投資收益率角度來看,中國人保淨投資收益率最高為5.3%,中國平安為5.2%,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分別為4.9%、4.8%、4.61%。
值得注意的是,五大上市險企權益類投資佔比均有所提升。中國太保權益類投資佔比達15.7%,較上年末上升3.2個百分點,其中核心權益佔比8.3%,較上年末上升2.7個百分點;中國人壽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由 2018 年底的9.03%提升至 11.00%;新華保險的權益類投資達18.7%,較上年末增加2.1個百分點。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陶聖禹在其研報中表示,2019 年權益市場回暖推動總投資收益率有所提升,平安與國壽改善程度最為顯著;太保股票及權益資產佔比較少,資本市場彈性較小;新華採取長期投資策略,減少換倉頻率,以實現收益率基本穩定。
此外其認為,險資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在監管引導保險資金加大權益配置力度的政策指引下,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以科技成長為主線 把握股市錯殺的機會
而在目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外部環境資本動蕩、全球利率直線下降,美國自2008年起長達10年以上牛市亦終結,大幅回調超30%的情況下,保險資金投資將如何突圍?
平安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坦言,「疫情短期對我們是有一些壓力、波動,但中期長期風險可控,未來我們有信心達到比較平穩的投資收益。」
未來平安投資策略方面將如何走?陳德賢表示,「首先維持過去的NII策略,債券收益、股票的分紅、非資本市場裡的回報收益率等固定收益作為安全墊;其次,降低投資收益波動性,過去平安波動率大概是9%,現在已經降到2%。」
「首先,我們不要太零散的投資,都是集中投資。其次,我們投資行業龍頭低估值、高分紅、盈利性的股票,這方面對目前整個NII貢獻達18%,這方面為投資收益穩定性來源。」對於股票投資方面陳德賢認為,「鑑於目前收益率往下走,我們也在尋找新的品種和範圍。過去兩年我們投資公租房、基建、康養等新型不動產,這些資產對我們現在保險基金裡的的負債非常匹配。」
在3月30日中國人保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資管人士表示,在行業結構性的機會上,會以科技成長為主線,同時重點關注五G網絡、特高壓、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以及城際高速鐵路、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在新基建領域的投資機會。
另外也會關注和把握受益於穩增長、促就業、低估值、周期性板塊的短期的交易機會,以及大消費服務行業領域業績穩定的長期投資機會。
「對於權益類市場,太保會在堅持戰略資產配置牽引的前提下,加大戰術資產配置的靈活度,及時把握一些錯殺的機會,做一些長線的布局。」中國太保總裁傅帆表示,「提高投資收益的另外一個手段就是增加另類投資,也就是圍繞保險的主業,特別是健康養老,布局直投項目和相關產業基金來支持保險主業的發展,同時實現良好的投資收益率。」
港股與全球聯動效應較大 發掘有價值個股
「對於新華保險本身來說,我們也受到了影響。」新華保險執行長、總裁李全坦言,「開年的時候各方面情況還是不錯的,但是後來因為新冠疫情,使得整個權益市場下了一個臺階,這對投資收益率影響較大。」
然其表示,「隨著市場大幅下跌,風險也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即使在市場大幅調整情況下,我們還是克服恐懼,用自己的常識和價值評估進行投資。」
李全認為,「香港市場的金融類、銀行、保險這些大型機構具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即使現在市場有短期波動風險,但從長期來看,特別是在利率大幅下降,趨近於零的情況下,這一類大型機構還是有抗風險能力的,一方面其可以成為債券的替代品,同時像中資類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分紅率至少達到6%以上,有的到了7%、8%,我們認為非常具有投資價值。即使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克服恐懼,逐步建立這樣的頭寸。」
而對於港股方面,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認為,「目前港股市場和全球還是有很大的聯動效應,全球疫情還在發酵,形勢還不是非常明朗,我們也在持續保持關注,更多發掘一些具有價值的個股。」
「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給險資投資帶來了新的挑戰,包括對長期固定收益配置的挑戰和權益市場短期波動對投資組合帶來的衝擊,但市場波動尤其是市場巨幅下跌情況下反而會給長線資金帶來長期買點,短期要重點防範風險。」張滌表示,「在固定收益方面,我們會更體現不同帳戶的差異化特徵,以負債為出發點來做好長期和短期配置,同時今年更注重投資節奏的靈活性和時機的把握。」
此外其表示,「中國人壽舉牌中廣核電力、農業銀行H股等是基於長期的戰略配置和短期戰略的考慮,其會篩選出符合長期持有的龍頭股票進行配置。這些動作也會隨著資本市場進行調整,尤其是在股市承壓的時候這個策略會更加有效。」
另外,在權益投資方面,中國人壽明確了「核心+衛星」策略,長期積累長期、核心的優質資產,構建高股息組合,降低組合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