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浮出水面:新華保險提前鎖定增速C位

2020-12-19 21經濟網

截至12月15日,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已經悉數發布前11月保費數據,這也使得全年市場版圖基本定型。

具體而言,從集團層面看,1-11月,中國平安原保險保費收入7297.27億元,同比增長0.98%;中國人保原保險保費收入5199.23億元,同比增長2.01%;中國太保原保險保費收入3386.26億元,同比增長3.48%。

從壽險層面看,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5862億元,同比增長8.29%;平安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4338.32億元,同比下降3.78%;太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026億元,同比下降1.94%;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525.7億元,同比增長17.20%;人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03.84億元,同比下降4.19%。

從財險層面看,人保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989.16億元,同比增長1.15%;平安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624.49億元,同比增長7.73%;太保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360.26億元,同比增長12.76%。

新華鎖定全年增速C位

1-11月,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525.7億元,同比增長17.2%,提前鎖定全年增速C位。

自提出「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後,新華保險便重回增速快車道。2019年,新華保險新一屆領導班子確定了「資產負債雙輪驅動,規模價值全面發展」的發展模式,確立了以壽險業務為主體,財富管理和康養產業為兩翼,科技賦能為支撐的「1+2+1」戰略,逐步形成協同發展模式。

不過,新華保險保費表現的提振,相當一部分來自銀保渠道的發力。前三季度,新華保險個險渠道實現保費收入957.61億元,同比增長9.1%;銀保渠道前三季度實現長期險首年保費223.19億元,同比增長529.8%;團體渠道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19.93億元,同比下降0.4%。

光大證券分析稱,新華保險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增長明顯,原因在於對客戶情況比較了解,受疫情影響要比個險渠道小,並且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銀行經營主業的難度大,加大了保險銷售的力度。預計銀保形勢將持續向好,銀保渠道保費收入也將穩定增長。

據了解,新華保險銀保渠道採取的是「期躉聯動」業務策略,通過躉交業務提升規模、鞏固市場地位,同時帶動期交業務發展,通過期交業務兼顧價值、鞏固續期效應。

事實上,壽險業對銀保渠道的價值正在重新審視。例如,在今年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新華保險黨委書記、執行長、總裁李全表示,銀保渠道雖然躉交業務價值率不高,但仍是有價值的。今年上半年,公司銀保渠道總價值提升,年度價值保費達成情況較好,預計將超額達成目標,對於補充其他渠道因為疫情原因導致的價值保費不足的情況,是有貢獻的。公司能夠達成經營目標,正是得益於銀保渠道的快速增長。隨著銀保渠道規模的提升,固定成本攤銷基數變大,邊際成本實際是降低的。銀保渠道已經建立了一支上萬人的隊伍,除了價值貢獻,做大銀保渠道對資產端和行業話語權、品牌提升等綜合收益都有好處。

某壽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銀保渠道隊伍整體素質相對更高,未來或可探索獨立專屬代理人模式。

中銀證券認為,新華保險2020年以規模增長策略為主,規模與價值平衡發展。健康險、附加醫療險等高價值率產品優勢明顯高於同業。2020年下半年公司重視規模與價值並舉,預計保費收入仍將好於同業。

中國人壽再成壽險一哥

1-11月,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5862億元,同比增長8.29%,坐穩壽險一哥寶座。

中銀證券認為,中國人壽前三季度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7%,環比中報下降4個百分點,略低於市場預期。其中,新單保費同比增長7.8%。截至三季度代理人158.1萬人,環比中報下降6.4%,公司合理清虛代理人提升隊伍質量。公司四季度重心仍在代理人隊伍管理,預計四季度增員放緩,致力於提升代理人產能。預計公司新業務價值環比下降主要為三季度調整產品業務結構(更替為國壽福、康寧等高價值率產品,產品銷售有一定難度)。公司9月已推出2021年開門紅預售,預計提前進入開門紅準備階段也對公司三季度業務節奏有一定影響。

中國人壽一度承壓明顯,平安人壽有趕超勢頭。但2019年中國人壽發布「重振國壽」的戰略構想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國人壽將改革作為重振國壽的「關鍵一招」,並將之後啟動的包括一系列改革工作統一命名為「鼎新工程」。

中國人壽鼎新改革整體規劃是一年打基礎,二年搭框架,三年見成效。2019年,中國人壽已經基本實現組織架構的調整;2020年,全面啟動變革轉型項目,推進經營機制落地;2021年,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持續優化完善改革。

據了解,中國人壽鼎新改革後的銷售板塊可以概括為「一體多元」。 「一體」,即個險渠道,聚焦個人客戶市場,形成體系化的作戰集群。「多元」面向機構客群,涵蓋銀保、團險、健康險等專業渠道,進一步細化渠道內部專業分工;同時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業務等新渠道。

華泰證券認為,伴隨2020年變革轉型的項目深入推進,中國人壽2021年將持續優化完善,達成「重振國壽」的發展目標。

中國人壽正在加速自我革新。例如,10月,萬達信息發布公告稱,與中國人壽籤署為期3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基礎技術類合作、數位化經營管理類合作、醫保業務領域類合作、客戶資源開發類合作、健康管理類合作。在這3年時間中,雙方將促成最高達到43億元的業務合作落地。隨即,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在健康管理類合作的首個項目落地。

此外,在2020年開放日活動上,中國人壽副總裁阮琦表示,公司將網際網路作為最重要的技術基礎,利用網際網路連接、開放的特性,構建覆蓋內部、外部、上下遊合作夥伴的企業社交生態鏈系統,以社交化方式拉動、促成、匹配,實現隊伍和客戶兩大主要用戶群的線上雙邊互動,由內及外構建開放的數位化生態,提供多元服務。

太保壽險逐步走出低谷

1-11月,太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026億元,同比下降1.94%,但業內普遍預計,太保壽險明年「開門紅」數據會「很好看」。

天風證券分析稱,太保壽險2018年啟動轉型2.0以來,2018-2020年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較弱,源自轉型2.0初期的「短期陣痛」,這是當前中國太保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核心原因。2018-2020年的「主動收縮+積極轉型」提供了後續發展動力,積極的開門紅策略之下,太保壽險的明年新業務價值增速有望高於同業。

天風證券續稱,長期來看,太保壽險堅持「聚焦價值、聚焦隊伍、 聚焦賦能」的轉型 2.0 戰略,轉型方向堅定。預計轉型與發展效果將逐漸顯現,預計未來3-5年新業務價值增長將提速,2021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速或可達到18%左右,實現底部反轉。

目前,太保壽險亦十分努力,除積極投身明年開門紅外,12月9日,太保壽險還對「基本法」進行升級。「基本法」是保險公司對保險代理人的基本管理辦法,包括日常管理、收入待遇、業績考核、福利保障及業務品質等事項管理的基本標準。

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保險公司要認識到基本法才是代理人隊伍做大、做優、做遠的關鍵,並且基本法應與時俱進。」

此外,養老投資板塊已成為中國太保轉型2.0的重要發力點和壽險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戰略的重要支撐點。這對於太保壽險的銷售業績也將產生協同效應。據了解,太保家園入住資格函發放已超萬份。

目前,太保家園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廈門、南京6個城市落地7個養老社區項目。2021年,除成都國際頤養社區建成運營外,大理國際樂養社區將在年底投入試運營,此外杭州、上海普陀、上海東灘3個社區的體驗館和樣板段也將逐步開放。

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提出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保費增速回落、健康險或單騎救主...
    11月保費數據披露,2020年保險業規模版圖浮出水面。  2020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2020年五大險企規模版圖浮現 舊版重疾停售在即健康險迎高光時刻
    伴隨上市險企11月保費數據披露,2020年保險業規模版圖浮出水面。2020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2019年2月上市險企保費數據點評:壽險市場回暖 行業及上市險企保費...
    要聞 2019年2月上市險企保費數據點評:壽險市場回暖 行業及上市險企保費增速持續改善 2019年3月18日 06:36:29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僅從11月份數據來看,上市險企的壽險保費收入整體降幅明顯,且分化加大。
  • A股四大上市險企2017年原保費超1.5萬億 機構:保險股仍具配置價值
    數據方面,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四大上市險企的原保費收入十分可觀。各保費收入公告數據,2017年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合計原保費收入15053億元,較2016年增長20.8%。其中,中國平安增速最快,居領跑地位;新華保險受轉型影響,原保險保費收入1093億元,同比略有下降。
  • 各大保險公司開門紅大戰逐漸升溫 銀保監會發聲引導「合規開門紅」
    伴隨上市險企11月保費數據披露,2020年保險業規模版圖浮出水面。2020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超五千億 平安同比增速領頭 誰又墊後?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隨著中國人保年報披露完成,五大上市險企2019年業績皆已披露,其投資收益情況亦盡收眼底,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共計達5128.28億元。2019年權益市場回暖推動總投資收益提升,中國平安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13.7%;中國人壽同比增加77.7%,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分別同比增長31.1%、17%、15.1%。
  • 2019年險企舉牌「不一樣」 對外開放「加速度」
    3.架構求變2019年,上市險企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大調整此起彼伏,「變」成為市場份額佔據半壁江山的上市險企的新主題,「變」既影響了保險市場的競爭態勢,又深刻地影響了一批保險人的命運。近期,新華保險部門設置優化調整和領導班子工作分工相繼落定。
  • 2019年險企舉牌再起 科技重構「未來已至」
    變2019年,上市險企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大調整此起彼伏,「變」成為市場份額佔據半壁江山的上市險企的新主題,「變」既影響了保險市場的競爭態勢,又深刻地影響了一批保險人的命運。近期,新華保險部門設置優化調整和領導班子工作分工相繼落定。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觀分化調整,望雨後初霽
    受益於一季度權益市場整體向好疊加二三四季度權益市場企穩,全年上市險企投資收益 (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增速較快,淨/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 4.6%-5.3%/4.9%-6.9%,相比去年同期,淨投資收益率整體企穩,總投資收益率增加 0.3-3.2pct,同時截至 2019 年底累計浮盈可觀。
  • 個險悍將儲良掌舵國富人壽,新生代險企的觸底反彈
    近日,《今日保》獲悉遴選一年的國富人壽首任總裁浮出水面,原復星保德信總裁儲良獲批掌舵這家廣西首家地方法人壽險公司。  面對經濟、科技、監管、客戶等大環境的改變,「回歸個險、回歸期繳」的壽險傳統經典經營模式再度走俏市場。期間的典型,乃「老七家」國壽、平安、太保、新華、泰康、太平、人保壽帥位的相繼調整。
  • 3月新單反彈保險市場迎來好消息 銀保開門「晚紅」?
    波士頓諮詢公司近來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隨著國內全面復工,中國消費者樂觀情緒升溫,對多數消費品類均表示出更高的消費意願。而未來6個月內,保險排在中國消費者願意增加消費的品類中的第6位。經歷了前兩個月的業績谷底,3月的保險市場迎來了一些好消息。
  • 保險營銷員無法展業增員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身險市場
    券商看空個險渠道增長值得最關注的是,在春節期間,多家券商發布研報指出,疫情期壽險代理人增員與展業短期受限,公司大型的促銷活動紛紛推遲或者取消,造成保險公司個人代理業務拓展受阻,險企新單與NBV(新業務價值)增速承壓,考驗大型險企科技運用能力。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略增4.3% 分析師預計12月保費收入繼續承壓
    截至昨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已全部披露最新保費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2020年前11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億元,同比增長4.30%。
  • 上市險企升級「基本法」;「e互助村」成立;陽光財險遭罰12萬
    (Verdict)中華財險2020年上半年保費增速列行業前八大公司中第一上半年,中華財險實現保費收入295.5億元,保費增速達到13.8%,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高於行業增速6.2個百分點,保費增速在前八大公司中位居第一,市場份額達到4.1%,同比提升0.22個百分點。農險保費增長14% 穩居市場第二。
  • 新華保險轉型期業績大變臉 遭遇降級淪與中小險企為伍
    基金商城1折起購   2016年上半年,新華保險(行情601336,買入)是6家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個保費和利潤雙雙下降的公司:上半年新華保險同期的總保費及新單保費同比分別下降新華保險實現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下滑50.6%,每股收益1.07元,同比下降50.5%;屬於上市險企業績下滑榜第一梯隊。其次,上半年新華保險投資資產規模較上年末增加4.8%,達到6661.35億元。但是總投資收益卻同比下降48.2%,僅為162.93億元;年化總投資收益率下降5.2個百分點,至5.3%。再次,今年上半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7%。
  • 新華保險陷轉型迷途 獲評B類機構與中小險企為伍
    曾長期雄居中國壽險三甲之列的新華保險,如今已淪落至十名之外,並於近日被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僅評為B類機構。站在20周年的十字路口,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仿佛陷入轉型的焦灼期,步履沉重。2016年上半年,新華保險是6家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個保費和利潤「雙降」的公司。
  • 【透過數據看收益】A股四大上市險企萬能帳戶結算利率公布,老三家穩健,新華一枝獨秀!
    目前中國的保險公司當中,在A股上市的共有四家——中國人壽、太平洋、平安和新華。
  • 2020年保險行業面臨多重風險,超過半數險企償付能力下滑
    ,超過半數險企償付能力下滑,個別險企觸碰監管紅線,償付能力不達標。銀保監會昨日披露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178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5%,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0.5%。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6.5%、267.6%和321.6%。相較於二季度末,超過半數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下滑。
  • 六大上市險企去年保費出爐 增近一成達2.57萬億
    這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六大險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平、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日前剛剛發布的保費成績單。2019年保險業總資產突破20萬億,行業年度保費有望突破4萬億。綜合考慮營業收入、全球排名等維度,上市系險企經營業績邁上新臺階,其中不乏突破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