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的考試範圍,不僅局限於精讀課文,越來越多的略讀課文也成為了考查的重點篇目,今天分析的是課文是《絲綢之路》。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浩浩蕩蕩、崇山峻岭」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討論、交流等過程,感受文中盛大場面的描寫,領悟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激起了解西部的歷史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知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者描寫兩國使者見面時的盛大場景。
【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領會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篇文章,我們在老舍先生的帶領下領略了美麗的草原風光。我們國家疆域遼闊,不僅有大草原,再往西北部,還有神秘的大沙漠。提起沙漠,大家腦海裡都會浮現什麼景象呢?(PPT出示沙漠圖片)漢武帝時期,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漠,走進絲綢之路。(板書標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再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
(憶起駝鈴1——盛迎漢使2-8——互贈禮品9-12——揭示意義13-14)
(三)深入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描寫兩國使臣會面的情景的段落,完成下列表格,用一兩句話概括。
(公元前115年,在伊朗高原北部,安息國將軍熱情迎接中國使者,雙方交換禮物。)
2.再次朗讀2-12自然段,並思考安息國的將軍和中國使者見面的時候,是怎樣的場面?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並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隆重
①找出有關句子
(「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兵馬不計其數……」
「『列隊歡迎!』將軍發出命令。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出夾道歡迎的陣式。樂隊奏起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②想像當時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3~7自然段。
(2)熱情
①找出有關句子
(課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讀相應段落。
③說說當時雙方為什麼表現得這麼熱情?
(因為這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因為雙方交換了許多彼此沒有見過的東西,很高興;因為他們把東西方連接起來了。)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8~12自然段。
(四)鞏固提高
分角色扮演兩國使臣,用不同的口吻讀出熱鬧、盛大的場景,體會絲綢之路對於中外雙方的重大意義。
(五)小結作業
小結: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雙方使臣會面的盛大場景。
作業:搜集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小故事,下節課進行交流。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這堂課圍繞與安息古國交往主要事件進行學習,通過多種朗讀方法以及多媒體輔助,了解了課文,但有一個環節沒有體現出來,就是為了讓學生對於「絲綢之路」這一概念有更好地了解,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藉此使學生增加對絲綢之路的了解,激發對本文的學習興趣。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中公講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