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真題>初中歷史《張騫西域》教學設計

2021-02-13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育丁

教師資格證

真題備考紙:初中歷史《張騫西域》

微博@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視頻並提問「一帶一路」具體是指什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繼續追問學生陸上的絲綢之路是在什麼時候由誰開通的?從而引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西域的概念

    教師在PPT上展示漢初西域的圖片,並提問:西域的地理範圍指的是哪裡呢?學生觀看地圖回答,教師總結補充:西域指的是現在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

    2.張騫兩次通西域

    在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範圍之後,教師出示兩組圖片,第一組是漢武帝的招賢令和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第二組是張騫出使西域地圖。之後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空白表格,要求學生分別歸納張騫兩通西域的時間、目的、結果,填充空白,學生完成表格填充後展示,教師進行總結補充:

    學習完張騫通西域的具體史實後,教師讓學生扮演小演說家,以演講的形式講一講張騫出使西域路程中的故事,如在途中遇到沙漠戈壁的惡劣環境,匈奴人的圍追堵截等。教師順勢滲透對張騫不屈不撓,不怕困難精神的學習。

    3.張騫通西域的影響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張騫通西域的歷史影響。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後,教師總結:張騫通西域使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繫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交流。開通了從西漢的長安,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學生共同複習本節課所學。

    作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一帶一路」的相關時政資料,下節課派代表發言,介紹絲綢之路在當今社會仍發揮的作用。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簡單闡述張騫通西域的影響和意義。

    【參考答案】

    「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繫起來,促進了它們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交流。由於中國歷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稱邊疆少數民族為「夷」,所以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逐漸推廣。此外,大宛的汗血馬在漢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馬」,「使者相望於道以求之」。那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國都不產絲,也不懂得鑄鐵器,後來漢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技術傳了過去。中國蠶絲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也很大。

    2.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操與世界觀培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

    (1)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本身就是歷史的產物,它集中地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愛國主義本身就是歷史的。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有不完全相同的具體內容。進行歷史教育首先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勤勞、智慧、勇敢的教育。勤勞、智慧、勇敢三位一體,是人類存在發展至今的關鍵因素。

    (3)欣賞和塑造美的教育。美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多種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景物所顯示出來的自然美,歷史人物言行所顯示出來的藝術美,歷史上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建築等顯示出來的社會美,比比皆是。

    (4)民主、法制教育。一部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民大眾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才回到長安,帶回的消息讓漢武帝激動不已
    此時,劉徹還蒙在鼓裡,他並不知道城下這感人的一幕,突然有人來報:張騫回來了,張騫真的回來了...劉徹聽後又驚又喜,張騫已經出使西域十三年,一直杳無音信,沒想到他還活著,真的是從天而降的大喜訊,劉徹隨即召見張騫。
  • 「你看過良師的初中歷史狀元教案嗎?」良師拍了拍你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以後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能夠正確識讀教學重難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多媒體教學、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教師指導點評。
  • 西域古城之一,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兩千多年歷史,張騫到過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新疆喀什,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歷史古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當時出使西域十幾年的博望侯張騫就對喀什作了最早的文字記錄。張騫當時所見到的喀什還叫疏勒城,那個時候已經頗具規模,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國際市場。
  •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栩栩如生、美輪美奐、浩浩蕩蕩、崇山峻岭」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什麼是西域?在張騫之前,人們叫它「西北國」,中國的「西北國」
    西域並非只有36國,曾有1國貴族來到今帕米爾高原,建立了4個小國提示:可能是因為小說《西遊記》的原因,中國的老百姓對西域一直有種神秘感。但人們所說的西域三十六國實際上隨著歷史的發展,並不一直是三十六國。根據史籍記載,所謂的三十六國曾一度裂變為四五十國,甚至最多的時候發展到了七十多國。
  • ​培養學科核心素養 建設高質量課堂 南山區舉行初中歷史教學...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徐哲康 通訊員 張倩倩)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年輕教師專業發展,發揮名師工作室的輻射示範帶動作用,吸取名師的教育教學經驗,深圳市南山區不斷推進高質量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主題授課實踐引領 李老師的授課內容為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首先,李老師以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崑崙山和田玉之謎,以及中國的「斯芬克斯之謎」為引導,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索這些神秘事件的興趣,循循善誘,環環相扣,以一位遍覽古今的長者形象,帶領學生們走進一條詭譎莫測的「神路」。
  • 商業街也能成為藝術品,上海角馬打造漢中張騫街
    張騫,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以漢中歷史名人張騫為線索,在漢文化為主題的興元漢文化休閒旅遊度假區,上海角馬設計團隊用時間線與空間線的複合形式,設計了一條穿越古今的從古到今絲綢之路,描繪了一幅風情變遷的文化畫卷。
  • 李廣為何難封,冥冥中自有定數,去過西域的張騫跟著他都迷路了
    這個人就是張騫,事實證明,冒險家張騫也是個路盲。雖然張騫在歷史上因為出使西域而出名,但是他被封為博望侯,卻是因為跟隨衛青攻打匈奴有功,但他真的不會領兵打仗。公元前121年夏天,霍去病與公孫敖率領數萬名騎兵同時從北地郡出兵,分頭打擊匈奴。張騫和李廣也同時從右北平郡分路出擊。
  • 七八年級歷史組第十三次集體備課
    我們七八年級歷史備課組的第13次備課,在二樓辦公桌兩側對下一禮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難點進行探討,以期通過思想碰撞,迸發靈感,促進教學,查漏補缺,對學生有所裨益。七年級本周集體備課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絲路溯源——張騫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學生活動:依據《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指出西域的地理範圍,標出陽關、玉門關的位置。設計意圖:利用歷史地圖,培養空間觀念和識圖能力過渡:張騫問什麼要去西域?在出使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都護府是怎樣設置的
    為了打敗匈奴,解除來自北方的威脅,漢武帝制定了「斷匈奴右臂」的著名戰略,即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烏孫等,結成抗擊匈奴的聯盟,同時派兵主動出擊匈奴。經過20餘年的戰爭,漢軍不但收復了河套以南地區,佔據了河西走廊,而且將匈奴勢力趕出漠南。至公元前2世紀末,雙方便在西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 展示·初中歷史| 2020年泉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微課評選活動
    本微課是以福建中考歷史關鍵解題能力——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解題方法的「主題觀點」提煉為教學目標,本微課適用於初三學生。在設計時從張騫通西域導入本課,從陸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開闢的意義、海上絲綢之路(路線)、文明的新思路——一帶一路四個方面展開課堂教學,運用PPT展示豐富的地圖、文字等資料,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幫助學生理清歷史事件的脈絡線索。 泉州城東中學 陳舒維雅   指導老師:劉月玲
  • 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張騫,怎麼樣跋山涉水出使匈奴?
    想要報效祖國的張騫主動請纓,出使月氏說服他們。漢武帝同意了他的請求,去往月氏的路上艱難萬險,還會有遇到匈奴人的危險,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但是不畏生死的張騫抱著必死的決心上路了。張騫找到曾經做過胡人奴隸的甘父做嚮導,懷揣著使命出發,路上風餐露宿,食不果腹,張騫不以為意,進入匈奴領地沒多久,匈奴人就把張騫俘虜了。
  • 絲綢之路開始於西漢的張騫通西域,結束於哪個朝代呢?
    尤其是大宗的絲織物品傳到西方,從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命張騫通西域開始的。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為聯繫西域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而首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又奉漢武帝之命再次率領了龐大的使團第二次出使西域。他們帶了大量的絲綢等財物,作為饋贈各國的禮物。
  • 一眼一生一西域:前篇—河西走廊
    寡人非歷史博主,才學疏淺,文章僅供欣賞,若有不足之處,請淡定為盼。新疆古稱西域。西域,自漢代以來,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總稱,特指新疆地域範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統治時期。如果說西域是一個帝國的夢想,那麼河西走廊是這個夢想的開端。這也是我決定將河西走廊作為前篇的原因。
  • 傳承張騫精神,爭做新時代接班人——西郊逸夫小學師生研學活動
    2019年11月13日,陝西省城固縣西郊逸夫小學四、五年級200多名師生和部分家長,到城固縣博物館和張騫紀念館,開展「傳承張騫精神、感知家鄉歷史,爭做新時代接班人」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從漢尚名城、叩問寶山到城固說漢、西北聯大在城固,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鄉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設計有趣的問題
    在發展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為了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我嘗試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有趣的知識,以便學生有興趣探索有趣的問題。知識,從而使他們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獲得問題意識的發展。以「科技文化成果」為例。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注重科學技術成果,並為學生提供有趣的教學指導。
  •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面試真題(英語試講)
    教師招聘筆試網校/視頻課程聯創世華面試一對一高端私教課程(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試講、說課、答辯等) 推薦閱讀》》聯創世華學員回憶版: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面試真題(匯總)
  •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初中英語教學情境模擬快速突破
    目錄:第一章 初中英語教學情境模擬概論 /1第一節 教師資格考試情境模擬介紹 /1第二節 教師資格考試情境模擬測評要點 /2第三節 教師資格考試情境概論真題展示 /4第二章 初中英語教學情境模擬試講基本技能 /16第一節 英語教學體態語運用技能 /16第二節 英語教學簡筆畫技能
  • 初中數學《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
    金書匠官方微信教師考試信息發布真題備考紙:初中數學《整式的加減》1.題目《整式的加減》教學設計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進行整式的加減法運算,並能說明其中的算理;經歷字母表示數量關係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 真題再現: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範文和要求,幫助大家寫好教學設計。【教案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目標: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