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活該受歧視,誰讓咱既沒有經濟貢獻,又照顧不好孩子?

2020-10-29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昨天看到一位全職媽媽自我調侃的話:如果輔導孩子沒有心臟搭橋,就是沒盡心盡力!

真真是含著笑的兩行淚啊!箇中滋味,自己體會!

正好又看到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的張校長因一名學生當了全職太太,而不願意接受其捐款,認為「女人就要靠自己,不能就靠男人」。

作為多年的全職媽媽,心中更是百感交集,說不出的酸甜苦辣鹹。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照顧孩子,若非親身經歷,真的很難想像是怎樣勞心勞力的一件事。

自己青春年少時,也曾經看到過年輕貌美的媽媽,抱著活潑伶俐的孩子,其溫馨場景,真的是人間最美的風景之一。

其實,現在想來,那位媽媽若是親力親為帶寶寶,一定也會有生產過後的各種狼狽:

整夜整夜不能睡足覺,平日裡在先生如雷的呼嚕聲中也能安然如夢的自己,如今聽到孩子的哼哼唧唧就會從睡眠中秒醒;

整天整天提心弔膽,既想要寶寶有充足的運動,又怕他摔著、碰著;

整日整日抱著寶寶的臭臭尿褲,研究來研究去,哪裡顧得上臭不臭?看到所謂「黃金便便」,簡直就是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整夜整夜守著頭疼腦熱的寶寶,擔驚受怕的看著他哭,聽著他鬧,恨不能替他生病……

這個時候,是完全照顧不到自己要不要上班,能不能掙錢,只想著寶寶健康成長就好。而這個時候,一般情況下,也可以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就這樣,盼望著,盼望著,盼望著寶寶的成長,又怕他長得太快,自己來不及跟上他踉踉蹌蹌的步伐;寶寶還是如期的在長大。

轉眼間,在磕磕絆絆中,寶寶開啟了自己的幼兒園徵途。

這個時候,似乎全職的媽媽應該去找工作,為家庭的經濟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了。而且,如果這個時候繼續呆在家中,也很容易就成為家庭的眾矢之的。

然而,誰天天接送孩子?哪份工作可以讓你朝九晚四的上班,隨時可以請假,隨時能夠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去照顧可能受傷、可能生病、可能鬧情緒的寶寶?

孩子就是媽媽永恆的牽掛,也是媽媽永遠無法推卸的甜蜜「負擔」。

所以,幼兒園時期,繼續呆在家中,接送孩子、收拾家務、整理房間、一日三餐、採買等等的家長裡短,都是全職媽媽要做的,身兼保姆、保鏢、玩伴以及陪讀、陪睡等等工作於一身,卻往往被忽視到家庭地位的最低端。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等孩子上了小學就會好起來?

別做夢了!小學的上學時間就足夠讓一個全職工作的家庭崩潰了。早上7:50送到學校,中午10:50就要接回家;下午2:30送到學校,3:40就要接回家。

試問,若非是自主創業,自家產業,有哪份工作,可以適合小學生的媽媽?

更別提晚上還有各種的輔導作業,老師是把家長和孩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的。作業要檢查籤字、課文要會背籤字、就連每日的讀書,都需要在群裡接龍打卡……樁樁件件,都是家長的責任!

再大一些,就要有各種的輔導班、培訓班以及興趣班。好吧,就這樣奔波、奔波、奔波。

若是沒有家人的幫助,或者聘請專職保姆來負責,全職,真的是很多女性不得已的選擇了。

偏偏這個時候,孩子的各種問題都會出現,甚至於親子間的矛盾疊生,導致全職媽媽拼命管孩子,最終卻換的孩子與自己的疏離,而和那些不介入到自己學習的親人更加親密。

真真是勞心勞心,費心費神,出力不討好的全職媽媽啊!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若是在此期間,孩子爸爸的工作足以養家餬口,或者是逐日富足,那麼媽媽全職起來,還略有底氣,當然,這裡不把各種爸爸可能面對的誘惑,從而讓全職媽媽不得不惴惴然的因素列出來。

若是在此期間,孩子爸爸的收入日漸緊張,家庭生活質量日漸下降,最終,全職媽媽就會因為自己沒有對家庭經濟做貢獻,而備受歧視。

所以,張校長的話還是對的:女性不能依賴於男性。

即便是在全職期間,也不能讓自己固步自封,不住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為重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各種可能的準備和儲備。

那些全職過,又重出江湖的全職媽媽的勵志故事,也並非是虛構啊!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所以,全職媽媽真的不容易,但也不能因此就讓自己沉淪下去。

試問,哪個全職媽媽沒有一本內心的血淚史?沒有為家庭的經濟做貢獻,也沒有讓孩子成為萬眾矚目的「別人家孩子」,卻偏偏看到當年那個萬事都比自己差的人,卻已經馳騁職場如魚得水;這種內心的折磨和熬煎,又有誰人可以述知?

但是親愛的,這些都不僅僅是自己的錯。

當然,我們也一定要承認,那些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的媽媽,真的好偉大!

日子總是要一天一天過下去的,渾渾噩噩是一天,精神抖擻是一天;若是全職媽媽是自己不得不的選擇,那麼就一定要抓好各種碎片時間,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畢竟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只來一回!我們力爭自己的人生,對得起任何人,而任何人,當然也要包括自己啊!

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做好自己、過好自己,讓自己充實起來,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最為重要!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全職媽媽,誰為你們的付出保駕護航?
    在中國,法院主要看雙方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孩子的撫養權,所以,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正常情況下是拿不到孩子的撫養權的。中國法院對孩子探視時間沒有強行規定,有的孩子在父母離婚後,就很難再見到父母一方,甚至只能和祖輩生活。沒有工作的女性很難拿到撫養權,對孩子享受情親和父母照顧的權益沒有很好的保護。二,放棄工作的全職媽媽的收入來源在哪裡?這條,娘家有礦的可以忽略不計。
  • 全職媽媽是享福?不為人知的心酸誰又知道,拯救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先說說什麼是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字面上的解釋:指原來有工作的女性,懷了孕、生了孩子,就辭掉自己的工作,呆在家裡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和家庭。別人眼中的全職媽媽:不用工作、沒有壓力,每天就只需要照顧照顧孩子,操持一下家務就好了。
  • 明明經濟條件不好,孩子也不是沒人帶,你為什麼還要做全職媽媽?
    不得不說,現在的全職媽媽真的越來越多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三大原因:第一,孩子沒人幫忙帶,自己不得不帶;第二,不需賺錢養家,去工作不如留在家帶娃;第三,生娃後工作不好找,寶媽的時間不好安排,被迫留在家裡帶娃。如果你不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還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嗎?我想大部分寶媽的回答是不會。
  • 全職媽媽惹了誰?!《原創》
    最近全職媽媽忽然成為一個熱點,全職媽媽不是最近才存在的,是一直都存在。這樣一個群體幾乎完全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愛好,工作發展空間,到底惹了誰?全職媽媽,從古到今一直存在的一個整體。在古代封建社會,女人相夫教子是一種美德,而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居然會有淪落到被人鄙視的地步,是社會在進步還是在退步?全職媽媽中不乏有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學歷一般但全身心放在照顧自己的小家乃至公婆上。
  • 職場媽媽鄙視全職媽媽?有一類職場媽媽,連全職媽媽也看不上她!
    所以,不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在為家庭(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她們都同樣值得尊重。但是,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也看不上那位博主說的那一類職場媽媽(我單指那一類人,不是所有的職場寶媽)。同時,我也給出我「看不上」她們的4條理由:第一,沒有責任感。
  • 張桂梅將「全職太太」推向熱搜,話語中沒有歧視,更多的是心疼
    這兩天總是刷到「張校長」和「全職太太」這些字眼,很多全職媽媽都在抱不平:全職太太怎麼了,全職太太在家也要勞動,也不是白吃白喝;育兒專家建議孩子三歲以下最好父母親自帶,張校長說不要做全職太太…看到這些帖子的時候,我在想,這個張校長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很多人都在罵她?全職媽媽怎麼了?媽媽犧牲自己帶孩子有錯嗎?
  • 當全職媽媽沒追求?那只是經濟決策!
    很顯然,上述畫像只是全職媽媽群像中刻板印象式的局部,的確代表了一部分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有的家長(無論男女)用力過猛,把自己未曾實現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壓力山大。但畢竟只是局部,並沒有畫全,如果抓取更多的樣本,你會發現,全職媽媽也有身材棒棒的辣媽,和價值觀方面寬博有容、教育觀念上與時俱進的賢妻良母。
  • 照顧家庭的全職媽媽,其中的不易,又有誰懂
    有了孩子以後,許多女性不得不呆在家裡,做了全職媽媽,做了全職媽媽以後,其中各種各樣的不容易,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自己明白。剛剛看了一個短視頻,一個孩子關於他媽媽的作文,他的媽媽是一個全職媽媽,這位媽媽邊聽孩子講自己在家裡如何勞累,受爸爸的輕視,邊照顧這個孩子的妹妹,邊抹著眼淚,是的,孩子都懂,但是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懂。
  • 怎樣看待全職媽媽對家庭傾力付出,卻總是得不到尊重和認可?
    既要上得廳堂,又要下得廚房,既要掙錢養家,又要生育帶娃。在這種背景下,「全職媽媽」出現了,她們專職帶娃,照顧家庭,並不出去工作,似乎就有那麼些格格不入,於是,質疑之聲四起。全職媽媽懶嗎?多少全職媽媽的一天都是從早忙到晚。既要做好家裡的大小事務,還要照顧到寶寶的方方面面。是誰從寶寶一出生就不分白天黑夜餵奶,換尿布,哄睡,洗澡,陪玩,時刻看護?一天一天,不厭其煩,更不敢疏忽大意。是全職媽媽。這話說來簡單,可對有著切身體會的媽媽們而言,哪個不是既辛酸又勞累?
  • 全職媽媽很容易走進「溫水煮青蛙」的困境而迷失自己,謹慎選擇
    我認為她沒有出來工作一是懶,二是不願意受人管轄。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工作和照顧孩子,在大多數時間是可以兼顧的。不過,活到了中年,經歷得多了,我覺得人跟人的想法真是不一樣,老人說「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確實有道理,我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可能人家還認為挺舒服,選擇哪種生活方式真的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不適合。
  • 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有什麼好處呢?一是增加了孩子的安全感。我本人原來也是事業心很強的媽媽,快二年級時老公說公婆已經跟進不了孩子的學習了,從那時開始我就全職照顧孩子了。原來忙著事業,和孩子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二年級時孩子因為公婆的離開有一段時間並不那麼適應,經常表現出肚子痛,不愛上學,但是這個現象一兩學期後就沒有了。
  • 全職媽媽,你如何照顧好自己?
    但儘管如此,為了可愛的孩子,她仍然選擇忍氣吞聲,默不作聲日復一日地做著免費的、義務的,而且越來越沒有地位的「全職媽媽」。在臨床上,我們發現「全職媽媽」這個群體中罹患抑鬱障礙的人數越來越多。她們終日被煩瑣的生活拖累著,身體疲憊的同時,內心充斥著絕望和無力。如果沒有孩子作為支撐,這種心理上的疲勞感,完全可以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全職媽媽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照顧好所有人,卻忘了照顧好自己
    一個女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庭。一個媽媽,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孩子幸福。這樣簡單的道理,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但是聽過不代表能做到,就像我看過的很多雞湯文裡說的: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我們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 全職媽媽怎麼會與社會脫軌?
    為什麼媽媽要當全職媽媽很簡單,我們都是尋常百姓,結婚生子是必走之路,有了孩子,誰來照顧?有可能你在生孩子前也會信誓旦旦的說,生了孩子我絕不當家庭主婦,那麼生完孩子在說吧。(家庭主婦那是對全職媽媽不理解的稱呼)所以,有些媽媽就選擇了當全職媽媽。至於要不要辭職去做全職媽媽,這是另一個話題,答案無解,每人家庭情況不同,怎麼一概而論,自己衡量自己選擇。
  • 「滾出去,我不接受全職太太捐款!」女校長這話背後,是萬千全職媽媽的尷尬!
    如果賺的錢還不足以支付需要花出去用來照顧家人(護工,保姆等)的錢的時候,選擇在家照顧家人未必是種不明智的舉動,對於有事業心的女性來說無疑是一種犧牲。現在提倡女生獨立自主是好的,但是家庭有分工,社會在鼓勵女性有自己事業等的同時,也應該更有包容性,女性可以選擇當全職太太而不被歧視。男性也可以選擇當全職丈夫,同樣不應該被歧視。
  • 我很開心我是媽媽,但我不想做全職媽媽
    ,是我一個人照顧寶寶真的沒有時間去洗....社會也不會因為你是媽媽,你要餵奶而善待你。但做全職媽媽,真的會累到你沒有時間來收拾和打扮自己,身材管控出現問題是難免的事情,這對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做全職媽媽就要忍受自己身材變形,甚至出門被人「指指點點」。
  • 為啥國內高學歷的全職媽媽被鄙視,而國外卻很受尊敬?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在某乎瀏覽帖子的時候,總會刷到這樣的帖子:全職媽媽到底有多卑微?然後底下很多網友現身說法,表述了自己當全職媽媽生活有多卑微,手心向上伸手要錢花,毫無自尊可言。還有的說自己見過的全職媽媽,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就是因為在家當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只能靠家裡人養活,所以在家毫無地位可言。
  • 「弱勢不分男女」:全職奶爸帶娃一年後離婚,全職媽媽誰來體諒?
    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雖然媽媽們生了孩子養了孩子,但跟藝術家不同,孩子還真不是我們的作品。是有獨立思維和性格的個體生命,誰都不能輕言擁有甚至控制。
  • 孩子成長不想錯過,「全職媽媽or職場媽媽」,你怎麼選?
    媽媽們都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那麼,「全職媽媽or職場媽媽」,你會怎麼選?小歐有了寶寶以後,她覺得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爸爸沒辦法在家全職照顧孩子,但她可以。而且孩子的爸爸收入可觀,可以讓她在家安心全職帶娃。於是在孩子出生以後,她便成為了全職媽媽,為了照顧好寶寶 ,她經歷無數個崩潰的夜晚,照顧寶寶讓她感到身心疲憊。雖然丈夫的收入可觀,就算她不去上班也可以讓她們過上很好的日子。但過著手心向上的日子也讓她內心非常不好受,為了照顧好寶寶 ,她的身材也變了形,而且也不用心打扮自己,而且脾氣也變得特別暴躁易怒。
  • 兩個全職媽媽的對話(作為全職媽媽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全職媽媽和學歷無關,是個女人都要生孩子,而如果沒有人照顧孩子,媽媽就要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媽媽給予孩子童年時期的溫暖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心理學家發現,擁有足夠母愛的孩子比缺乏母愛的孩子性格健全,心智成熟,具有更好的人格。年輕時期夢想誰都有,夢想只是夢想,沒有幾個人能實現,我們都是在實現夢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