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問題不算大問題,但是卻發現很多人完全分不清楚,不是因為理解能力、智商、社會經驗,而是沒有認真審視過這些。釐清這些可以在職業規劃方面有一些更明確的認知,如果再釐清和專業的關係,個人規劃就十分明朗了。
專業:指大學招生目錄上的專業名字,可能是具體專業,可能是大類(但也會註明包含什麼具體專業。計算機類(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安全、大數據等)是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也是專業。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是個專業,工商管理也是專業,關鍵看具體學校。
行業:並沒有明確的統一的概念,雖然國家和統計部門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或粗放或細緻,但無法做到統一。因為分類的目的和背景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分類標準和結果。比如食品添加劑,可以歸類食品行業,也可以歸類製造業,也可以歸類輕化工業,你說哪個對哪個不對?一般來說,下面這種行業分類用的比較多,既不那麼粗放,也不那麼細緻,更容易理解。
職業:一般來說,職業有統一的稱呼,且含義明確,容易理解,比如我國細化分類有90多個常見職業,比如老師、醫生、商人、軍人、警察、工程師、技術員、公務員、會計等。但職業也沒有明確的統一的概念,範圍也是可大可小的,比如商人就包括很多細分,所有的警務人員包括公安部長都可以自稱警察。
崗位:把崗位和職業混淆是最常見的事情,不怪大家,只是沒留心這個事情而已,而且也不存在固定的標準,比如會計、櫃員既是職業也是崗位。但一般來說,崗位要比職業具體的多,細分的多,而且同一個崗位,在不同的地方崗位名稱不一樣。比如會計是職業也是崗位,但是如果是大公司會有細分的具體的崗位,比如財務總監、稅務經理、核算、預算、成本、內控、審計等。比如工程師是職業,程式設計師也是職業(比工程師細分一些,可以稱之為軟體工程師),但如果再細分就是具體的崗位,前端、後端、測試、維護、開發等,也可以統一稱之為技術崗(位)。警察是職業,戶籍警、法警、刑警、經警、獄警、巡警,就是具體的崗位。管理人員是職業,運營就是崗位,文案、策劃、美工就是更具體的崗位,XX助理就是最最細分的崗位,這些具體的細分的崗位,可能統一在一個運營小組下面,統一稱之為運營崗。很多人也會把級別、職務和職業、崗位混淆。比如處級幹部是級別、縣長是職務,他們職業是公務員,但也不可能分那麼清楚,縣長是職務、也是崗位,看從哪個角度區分。從大小關係看,專業>行業>職業>崗位是有道理的,但是職業和崗位之間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疊,沒法徹底分清楚。一般來說招聘時,如果是大公司,會細分到具體的崗位,小公司就沒那麼具體,一般就是會計、管理人員等粗枝大葉的崗位。舉個例子,大多數專業,比如學計算機、法學、中文、外語等專業,理論上可以去任何一個行業,工科,可以跨很多細分行業,極少數專業,比如會計、師範,細分行業就比較固定了。
學法學,可以做法務、審計、專利員、公務員、律師,這就是具體職業。同樣是公務員,法學可以做審判員、檢察員、監察員、經警,這就是具體崗位。